好有趣的 #零食箱# 喔😍😍😍
一回家就收到 #新加坡旅遊局# 寄來的美食箱,打看一看,琳瑯滿目的創意新加坡美食製成的零食,好吃又有趣,讓哥的味蕾一秒就到新加坡,太感恩了🙏🙏🙏
#豆腐皮改良的叻沙脆片鹹香濃郁好滋味
#榴槤牛軋糖好榴槤
#新加坡咖啡和茶包慢慢喝
#老成昌娘惹參巴椰漿飯風味餅乾
#咖啡穀片
#新加坡美食節
#新加坡產地直送
#台灣買不到
..............................................................................
新加坡美食節 (SFF) 是每年受到各界美食家廣為推崇的指標性盛事,第28屆將於 2021 年 8 月 27 日至 9 月 12 日的三個週末期間舉辦,主題為「美食每刻 新加坡」。作為新加坡唯一致敬當地美食和餐飲人才的慶典,新加坡美食節不斷創新,結合線上線下平台,為各國美食愛好者帶來 50多種餐飲體驗。相較於去年以純線上模式互動,本次規模更盛大!
本屆將釋出令人興奮的大師體驗班直播,包含免費入場和付費觀摩的課程形式,讓各國觀眾與新加坡烹飪界知名主廚近距離接觸。美食愛好者們還可以透過精心策劃的漫步導覽來體驗獅城最道地的傳統美食文化和創新故事,一層一層探索全新滋味;也藉由線上體驗和紀錄片更加認識新加坡。
2021新加坡美食節是即刻随心所望,心想獅城(SingapoReimagine)的一大亮點,該計畫於2020年11月由新加坡旅游局推出,致力於為旅遊業創立新標準,分別從重新想項安全、科技、旅遊體驗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啟”新”旅程,同時聯合全球和新加坡在地的旅遊業者重啟和振興旅遊業,共同展望新加坡未來美好旅程。如同 SingapoReimagine的初衷,從介紹新加坡多元的美食文化出發,矢志讓全球美食愛好者對於美食的熱情永不消散,讓新加坡美食節為全球美食愛好者點燃熱情和重新體驗旅遊。
新加坡旅遊局 (STB) 零售與餐飲署長陳俏潓 女士表示:「2021 新加坡美食節承襲其引以為傲的傳統,持續推廣新加坡的優秀人才,從烹飪大師和後起之秀,甚至是老字號街邊小吃行家,乃至於葡萄酒專家和調酒師,展現出新加坡美食文化的豐沛。今年,我們很高興將新加坡美食節帶給全球觀眾,邀請他們盡情享受新加坡美食,並藉由美食認識我們的多元文化。新加坡美食節相較以往,更能證明新加坡烹飪界持續創新以及我們作為全球美食之都的聲譽。」
亮點:
新加坡美食節以四大活動元素呈現,包括大師體驗班直播、線上美食體驗、合作夥伴工作坊以及 SFF 美食商品選購!
大師體驗班直播
大師體驗班直播課程,提供觀眾難得的學習機會,可以向新加坡烹飪界最優秀的名廚、調酒師和美食風格人士零時差觀摩。除了可以免費觀看SFF 2021官方Facebook 上舉辦的九場課程,還能夠報名參加另外九場付費觀看形式的課程,體驗與名廚的專屬互動。令人羨慕的大師陣容囊括新加坡和亞洲各地餐飲界的知名人士,例如:
• MasterChef Singapore 2018評審及Artichoke餐廳主廚 Bjorn Shen 和來自菲律賓Sarsa餐廳的藍帶主廚JP Anglo,他們將展示共同合作完成的特色蚵仔煎。
• Laut餐廳主廚Lim Hoe Gern和泰國米其林一星Le Du的創意策劃者Thitid Tassanakajohn,將展示合作菜餚——鮮味十足的帝王大蝦(Prawn Raja)。
• Fishball Story創辦人Douglas Ng將揭曉他手工製作的傳統客家釀豆腐(傳統客家菜,主要原料有豆腐、碎肉或魚漿)背後秘辛。
• 米其林星級餐廳JAG主廚Jeremy Gillon 將演繹從頭開始製作義大利餃的手作工法。
• Tigerlily Patisserie主廚Maxine Ngooi 將添加香氣濃郁的黑果香料醬(buah keluak rempah),為巴卡布麵包 (babka loaf) 帶來全新風味。
• 來自Le Matin Patisserie餐廳的Mohammed Al-Matin將展示獨特炸香蕉甜點(goreng pisang)。
線上美食體驗
新加坡美食節還將提供國際慶典的體驗者互動形式的虛擬美食體驗。由紀錄片形式深入認識 Kok Fah Farm等創新企業的品牌故事,並邀請美食愛好者從土壤和水耕農場的角度初探美食。搭配Kitchen Insider: Sustenir的食譜紀錄影音,給予美食愛好者關於新加坡現代農業樣貌的基礎教育,展示如何將當地農產品融入當地日常佳餚。此外,美食愛好者還可以期待一趟全新的探索體驗,因為可以在知名美食主持人Nikki Muller的帶領下,在小印度和中峇魯虛擬美食旅程中大飽眼福。
作為新加坡合作夥伴活動的一部分,特定的虛擬體驗行程還將搭配實體形式呈現。美食愛好者們可以重新探索新加坡豐富的傳統美食文化底蘊,透過精心策劃的漫步導覽行程,讓自己沉浸於樸質動人的新加坡美食體驗。在小印度美食遺產之旅中,則能了解更多印度菜餚中選用的繽紛香料,或藉由Kim Guan Guan工廠導覽團來認識新加坡最老字號的kopi(咖啡)供應商之一,深入了解其製作和烘焙背後的歷史傳承。也別錯過新加坡純素節,參與當地和國際專家與演說者的在地素食之旅、講座和小組研討。在新加坡最優秀的純素食餐廳中盡情享用專為純素食者、好奇想嘗試的人和各式需求所設計的特定季節素食菜單。新加坡各地的餐廳亦提供秘密特别晚餐菜單,從小印度到如初路,從唐人街到甘榜格南區,美味秘饌等待著飢腸轆轆的探索者們!
合作夥伴工作坊
為了增加手作體驗機會,新加坡有舉辦SFF工作坊。在白沙浮商業城舉辦的手工紅龜粿工作坊,揭開傳統糕店製作的層層奧妙,並嘗試親手製作娘惹風味的傳統紅龜粿。在夏季果皮冰棒和果醬課程中學習食材殘料再利用,並在Sunrice學院的WellSpent工作坊了解更多關於食材資源回收利用的知識。對於雞尾酒愛好者,在亞洲第一間,甫於8月全新開幕的冰淇淋博物館的舉行的MOIC雞尾酒和冰淇淋搭配工作坊絕對不容錯過:Sips and Scoops 將帶您踏上甜蜜之旅,混合屬於自己的 Hendrick's 琴酒和冰淇淋雞尾酒。
SFF 美食商品選購
美食愛好者也將體驗 SFF 專屬的美食週邊商品。在地穀片品牌Nommish與Kim Guan Guan合作推出的咖啡穀片(Kopi Granola)和自製的美祿風味穀片(Malted Chocolate Granola)。老成昌是新加坡風味餅乾的起源品牌,開發了娘惹叁巴椰漿飯風味,獨特演繹這道深受喜愛的經典當地菜餚。為了向新加坡人喜愛的標誌性斑蘭風味致敬,新加坡手搖飲料品牌LiHO TEA 的 Singa-Pandan Lime 和 Singa-Pandan Shake 將在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和上海的 LiHO 商店發售。
支持響應 2021 SFF 新加坡美食節
可以查看 www.singaporefoodfestival.sg 來獲取完整的美食節活動規劃。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The Regi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goo.gl/P94QPa ❚ Social Media;社群平台 Instagram @thereginatw https://instagram.com/theregina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自製上海麵食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今日晚餐:自製大阪燒 ]
麵團居然說是大燒餅🤣
而且居然故意說是他老爸做的😤
🌱材料🌱
高麗菜150公克
低筋麵粉60公克
水60公克
雞蛋1個
豬里肌肉片4片
植物油
大阪燒醬
美乃滋
海苔粉
🌟作法🌟
1. 高麗菜切約0.5公分寬、3公分長的細絲備用,
2. 低筋麵粉、水、跟雞蛋混勻之後,跟高麗菜拌在一起。
3. 熱油,倒入2的高麗菜麵糊並鋪成圓餅狀,再鋪上里肌肉片。
4. 待底面煎成微微有咖啡色狀之後翻面,將豬里肌肉也煎熟即可起鍋。
5. 起鍋後擠上大阪燒醬、美乃滋,灑上海苔粉就完成啦✨✨✨
晚餐搭配的還有超多蔬菜豆腐味噌湯、炒海瓜子跟香菇炒水蓮~
#自製大阪燒 #食譜分享 #營養麵包
自製上海麵食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深夜談心時間|
最近忙著上課進修忙得不亦樂乎,感覺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血沸騰地投入一件事了。說來慚愧,我其實沒有接受過任何廚藝訓練,在30歲前也根本不會煮飯,在離開台灣到上海工作前,我的程度只有煎蛋而已。😌
當年一到上海可說是經歷了震撼教育,在很多東西都吃不慣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自立自強學著下廚——程度只有可食而已,算不上美味,那時候也還沒開竅,在職場上廝殺都來不及,哪有什麼餘力鑽研廚藝呢?
換了工作以後因緣際會又回到台灣,因為愛上各種餐廚用具的關係,對於做菜這件事也變得更有興趣,到了今年做完年菜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幾乎天天都在想著做菜——上課、看食譜、動手嘗試,覺得實在太好玩也太令人入迷了,只恨自己怎麼這麼晚才開竅,浪費了太多美好光陰啊!
也因為上課認識了熱愛料理的同好,讓學習變得更有樂趣。現在的我中菜、西餐、日料都想學,甜點因為已經不太能吃,只挑少少幾樣家人很愛的品項學習,麵包這個大坑則是遲遲不敢踏入,覺得做人還是要掂掂自己的斤兩比較好。😆
最近解鎖了很多以前覺得很困難,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做得出來的菜色,心中充滿發現新大陸的驚喜和「原來我可以」的成就感,也有點惋惜當年在上海生活時程度還太差,錯失了好多拓展眼界和學習的機會。不過沒關係,笨鳥就算慢飛還是會前進,先天不足也還有勤能補拙這條路,反正學習不是跟別人比,跟自己比就好了。
相較於前幾年做菜是為了搭配心愛的器皿收藏、呈現心目中的理想畫面,現在的我更傾向於學習技藝,為傳承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以麵食為例,即使我現在已經改變飲食習慣,幾乎完全不吃澱粉了,但依然對於麵粉居然可以做出那麼多不同的食物而感到驚奇,也覺得動手揉麵、擀麵、滾圓、整形非常療癒,有空時就做一些給喜愛麵食的家人淺嚐,我得到了經驗值、成就感和家人的鼓勵,家人對於能吃到自製的麵食也感到開心。只要不過度頻繁,我想這樣應該算是皆大歡喜吧!
最近在程安琪、曾良泉老師的課堂上獲益良多,程老師40年的深厚功力不言可喻,尤其以簡馭繁的做菜風格讓我大為折服——居然可以用那麼少的調味料和那麼簡單的工序做出令人回味無窮的好菜,實在太令我佩服,吃過程老師的墨魚大㸆之後立刻變成腦粉,好期待下個月要學的程家大肉~🥰
金牌主廚曾良泉老師則是我的麵點啟蒙,在遇到曾老師之前,我真的不相信自己會做麵點,沒想到現在居然連烙餅、餡餅、水餃、鍋貼、花卷、破酥包都會做了,真是不可思議。
不諱言,我有時也會聽到「現在網路資源那麼多,幹嘛要花錢上課」之類的言語,不過我的想法是既然我沒有天生神力,也沒有家傳絕學,那麼我找名師學習又有何不可呢?短短幾小時換老師們入廚數十年的心得,尤其像程老師、曾老師這樣大方親切不藏私的好老師,簡直就是佛心來的,每一塊錢都花得很有價值。
喜歡下廚的人,生在這個時代是幸福的。我很珍惜這樣的幸福(但希望不要幸福肥)。💕
#圖文嚴重不符
#趁亂偷渡貓咪照片
自製上海麵食譜 在 The Regin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goo.gl/P94QPa
❚ Social Media;社群平台
Instagram @thereginatw https://instagram.com/theregina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reginatw/
Blog http://theregina.com/
❚ Contact by Mail;合作請Mail
thereginatw@gmail.com
❚ items in Video;影片資訊
分享一週五天的午晚餐
不專業但是輕鬆簡單還算好吃!
菜鳥廚娘輕鬆學,注意料理安全,別讓自己受傷囉!
如有需要更專業詳細的做法可以參考google搜尋的食譜呦🙇♀️
▬ 星期一 Monday
🍳午餐:烤奶油吐司
/食材:全聯吐司,安佳奶油
/作法:冷凍吐司可直接放烤麵包機跳上即可
🍳晚餐:培根黃椒 #蛋炒飯 (食材可以換成自己冰箱有的也行)
/食材:培根、黃椒、蛋、隔夜冰過的白飯會更好吃
/作法:
1.培根、黃椒酌量切塊
2.熱鍋後下培根,培根稍微出焦香味後接著下黃椒拌炒
3.再接著下蛋稍為拌炒
4.適量加鹽與胡椒調味
5.下飯拌炒即可
▬ 星期二 Tuesday
🍳午餐:蜂蜜 #鬆餅 (如果要完全自製可以google搜尋鬆餅粉製作)
/食材:超市購買鬆餅粉150g、牛奶100ml、蛋1顆、安佳無鹽奶油
/作法:
1.鬆餅粉加蛋、牛奶均勻攪拌
2.無鹽奶油熱鍋下麵糊
3.兩面中小火煎熟即可
🍳晚餐:#芝心披薩 (鐵板牛柳 / 臘腸起司)12吋大小
/食材:
▴披薩餅皮:高筋麵粉120g、鹽2g、糖5g、乾酵母3g、橄欖油一匙、溫水70cc
▴披薩口味:牛肉、紅黃椒、料理用乳酪絲、莫札瑞拉起司、臘腸片、Saputo莫札瑞拉乾酪條、蕃茄糊
/作法:
▴首先製作披薩餅皮
1.混合30-40度左右的溫水、鹽、糖、加入麵粉、乾酵母搓揉成糰
2.成糰後加入一大匙橄欖油,搓揉十分鐘至麵糰表面呈光滑狀態,麵糰放入調理盆蓋上保鮮膜,室溫等待40分鐘發酵
▴發酵時間同時備披薩料:
鐵板牛柳口味
1.牛肉紅黃椒切塊
2.熱鍋下油、下牛肉、下紅黃椒拌炒
3.起鍋前加鹽與胡椒
臘腸起司口味
1.熱鍋加入橄欖油、砂糖、黑胡椒炒香
2.加入蕃茄糊、少許鹽拌炒收乾泥狀
▴開始做披薩(影片僅示範鐵板牛柳口味,但任何口味作法都一樣)
1.發酵後的麵團掍開、均勻戳洞
2.外圈包裹Saputo莫札瑞拉乾酪條做芝心使用(如果沒做芝心這部份省略即可)
3.鋪滿食材、撒上起司
4.送入烤箱240度20分鐘即完成
🍳馬鈴薯黑松露蕈菇濃湯(馬鈴薯可以比影片更多👌🏻也可以加入蘑菇)
/食材:蒜頭、奶油、鮮奶油、洋蔥丁、馬鈴薯、高湯、黑松露醬
/作法:
1.馬鈴薯切片、蒜頭洋蔥切丁
2.湯鍋內放入洋蔥、蒜頭、奶油炒香
3.放入馬鈴薯、義式香料拌炒
4.加入高湯燉煮後再接著加入鮮奶油繼續燉煮
5.電動打蛋器將馬鈴薯打碎、加入黑松露醬稍微燉煮即可
▬ Wednesday
🍳午餐: #法式吐司
/食材:吐司、牛奶適量、蛋1顆
/作法:
1.牛奶與蛋攪拌均勻
2.吐司沾滿牛奶蛋液後放置冰箱10分鐘
3.奶油熱鍋、吐司雙面煎熟即可
🍳晚餐: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
/食材:蕃茄糊、肉醬罐頭(原做法是絞肉,但我用家裡剩餘食材罐頭代替)、番茄醬、洋蔥、蒜頭、義大利麵條
/作法:
1.可同時煮義大利麵條、水滾後下麵條與少許橄欖油煮12分鐘左右
2.洋蔥蒜頭切細
3.熱鍋下油、蒜頭炒香
4.加入洋蔥炒香、加入肉醬、蕃茄糊與番茄醬
5.炒至收乾、起鍋拌入義大利麵即可
▬ Thursday
🍳午餐:蜂蜜 #舒芙蕾鬆餅
(影片有點失敗因爲我不太會切拌蛋白糊,所以有點消泡,另外太急著下麵糊了,分次加才會高挺)
/食材:牛奶40ml、蛋2顆、低筋麵粉30g、糖20g、無鹽奶油
/作法:
1.兩顆蛋的蛋黃蛋白分開、蛋白先放冰箱
2.蛋黃打散加入牛奶拌勻
3.低筋麵粉過篩加入,分打散無結塊程度靜置備用
4.蛋白使用電動打蛋器先低速打出氣泡
5.分次加入糖高速打發、蛋白霜需打到不會流動像鮮奶油樣
6.分次取蛋白霜加入蛋黃糊切拌均勻(我切拌失敗了所以有點消泡)
7.無鹽奶油熱鍋、麵糊分次下鍋
8.每次麵糊定型再慢慢加入
9.麵糊下完之後加入一點點開水蓋鍋小火慢煎、翻面完成即可
🍳晚餐: #上海菜飯
/食材:高湯、米、鹽、胡椒、培根(我用培根代替香腸)、青江菜
/作法:
1.先煮米,洗米後以高湯代替水比例加入米,進電鍋煮米
2.青江菜切細碎加入鹽、擠捏出水
3.切培根
4.熱鍋下油、煎培根
5.下煮好的白飯、胡椒拌炒
6.加入青江菜拌炒、加一點鹽拌炒(不用太多因為備料時有加了鹽),起鍋完成
▬ Friday
🍳午餐:氣炸法式 #小羊排
/食材:小羊排、鹽、香料
/作法:
1.羊排放入氣炸鍋、灑鹽與香料
2.氣炸180度10分鐘、翻面重複灑鹽與香料再氣炸十分鐘
🍳晚餐:仿雞三和 雞肉親子丼
/食材:雞胸肉、蛋、糖、鹽、洋蔥、日式醬油
/作法:
1.洋蔥切細、雞肉切塊
2.熱鍋下油、下雞肉煎7分熟
3.加入一大匙油後下洋蔥拌炒
4.加入1碗水、悶煮至洋蔥軟化
5.加糖、醬油、鹽拌勻,試味道並微調
6.均勻淋上蛋液蓋鍋關爐火悶2分鐘、白飯淋上即完成
🍳蘿蔔排骨湯(冷凍過的蘿蔔比較快軟)
/食材:豬排骨、高湯、蘿蔔、老薑
/作法:
1.冷凍一晚的蘿蔔切塊、老薑切片
2.滾水燙排骨、洗掉排骨血水肉渣
3.備一鍋新的水、加入排骨、蘿蔔、薑、高湯、中火煮滾
4.煮滾後加鹽調味小火續滾15分完成
❚ About My Look;影片行頭
Eyelash Extensions & Nail|睫毛指甲: LashLab 忠孝店
Hair Color|髮色: Happy Hair市府店 設計師Winnie
❚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非合作影片
自製上海麵食譜 在 when the cake talks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his chicken wonton recipe is my personal favourite. Using chicken instead of pork is cheaper, super tasty, and also lower calorie I guess. You only need three ingredients for the filling: chicken thighs, vegetables (I highly recommend winter greens), and prawns.
Check out my video for the full recipe!
Ingredients (for around 50 wontons):
1. chicken thighs 300g
2. green vegetable (bok choy, winter greens, kale...)
3. fresh raw prawns 150g
4. wonton sheets
5. salt, sesame oil, white pepper
6. for the sauce: chili oil, garlic, soy sauce, vinegar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個人最常做的餛飩餡:雞肉蔬菜+鮮蝦,這個餡材料非常簡單,但又保證不會難吃。尤其在豬肉很難不臭的英國,用雞肉調餡比較不會受傷害。再加上鮮蝦跟蔬菜,不用蔥薑蒜就可以做出清新健康的餛飩。
平常我很喜歡去外面餐廳點紅油抄手,但一次只能吃一份真的不過癮,點兩份又太貴,這個自製餛飩我最喜歡做成乾的拌自製紅油,可以狂吃20幾顆都不會膩,成本也不高(假設我的勞力worth nothing的話😆😆😆),真的值得推廣。
/材料說明/:
雞肉:雖然是用雞肉,但絕對不會乾柴,原因是我使用的是雞腿肉,如果純用雞胸口感就會微乾山丘(但不至於噎死),我有時候也會一半雞腿一半雞胸,主要還是隨緣看冰箱裡有什麼,讓命運決定。
蔬菜:你可以用青江菜,但我大力推薦使用英國超市裡常見的超便宜蔬菜winter greens,一大包只要80p,切碎調成麵點內餡味道非常清香,像是素菜包子、菜肉餛鈍我都愛用這款。不過這次我冰箱裡剛好有剩下的青江菜,就沒示範winter greens的版本。
蝦仁:就是一般的蝦仁,生的那種最好(這次我買的不是最好吃的,但還是將就著用了)
餛飩/雲吞皮:基本上所有亞洲超市都可以買到,不是在冷藏庫就是在冷凍庫。不過英國找不到台式那種白色薄皮,只有黃色雲吞皮或是比較厚的上海餛飩皮,我覺得都很好吃啦!(雖然最喜歡的還是台灣的鼻涕餛飩)
內餡調味:只需要鹽、白胡椒粉跟香油即可,不需要蔥薑蒜也不用加酒,當然你喜歡加還是可以加。
菜跟肉的份量也蠻隨意,通常一顆青江菜就可以包好幾十顆餛飩出來(所以不要誤會自己好像吃了很多菜)。我這次大約是雞腿肉300克、蝦仁一盒(150克左右)、青江菜一大棵這樣的份量,可以包大概50顆餛飩沒有問題。
/作法/:
1.蔬菜切碎(可用機器或人力)
2.雞肉+一半的蝦仁絞碎(可用機器或人力)
3.剩下一半的蝦仁超為切成大塊,跟蔬菜一起混到肉餡
4.調味、繼續攪拌,分三次打入100ml的水
5.內餡完成,可以準備來包了
包法很難用文字敘述,請看圖或是影片,簡單來說就是真的很隨性,亂包也會很美(個人覺得比水餃好包太多)
最後附上紅油醬汁:
醬油(我用萬家香壺底油)一匙+鎮江香醋小半匙+白醋一匙+蒜泥/蒜末+自製紅油兩匙
追蹤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nn.derkuchen/
自製上海麵食譜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有多久沒回家吃飯?有沒有哪一道媽媽的巧手菜,此刻令你特別想念?
這位七十多歲的「上海媽媽」湯太,在入秋後的周末,便常常用 #大閘蟹 做經典的海派家常菜「麵拖蟹」給孫兒。背後原因,除了是孫兒喜歡吃,也讓她重溫小時候,與弟妹握住蟹腳不停舔的歡樂時光。
你知道這道幾乎絕跡上海菜館的「麵拖蟹」是什麼嗎?
詳細內容:https://bit.ly/3kV8BS2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