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5] 細說分鏡 Vol.1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59
🖍攝影,表面看到的是藝術,裡面隱藏的是技術
🖍技術,包含了所有攝影中,每一個基礎的觀念與經驗的累積
記得十幾年前開始學攝影,那是學校課程的一門必修課,上課的同學不管你有沒有相機,反正你就是想辦法去借到、買到一台相機,或是跟分組同學一起共用一台相機,36 張照片一起分擔費用,還能省點錢,當時真的光把一些基本的觀念學完,確實是花了 12 堂課的時間。
🟥拍一張照片要多久
拍一張照片要花多少時間? 不是從觀察開始,而是按下快門後直到看到照片前為止,前後要花上多少時間? 最快…,你覺得可以多快? 這問題我在自己的課堂上問過不少學生,幾乎沒有人能答到「最接近的答案」
🔺三天? 五天? 七天? 還是一天,都不是,答案是約 3 小時。🔻
一捲底片差不多拍 36 張,而你裝好後也不會一直胡亂的按快門,而我快的話,差不多也要個把個小時才能把一卷底片拍完,這在當時已經算很心痛的速 – 因為貴哪,快門聲就像是從破掉的錢包,掉出硬幣砸在地上的聲音,從第一張開始拍到最後一張照片結束,快速的取出底片,此時你背對相片館轉身前進,對著老闆說「我要快洗」,這個快洗…,差不多要 60-90 分鐘不等,由於要特別洗你這一份底片,工錢、料錢與時間都特別的貴,前前後後算下來…,自你按下第一次快門直到看到成品照片,也真的差不多約 3 小時左右,當然,有人還可以更快一點。
🔺撰文的今天,需要多少時間? 3 小時不到,甚至還不用 3 秒,1 秒不到的時間,你就可以在相機螢幕上看到剛剛拍的好不好,用上述相同的心情拍完 36 張,「最快看到照片的時間」依然是 1 秒,按下快門後,每一張照片都花不到一秒的時間就能看到。🔻
🟥學習的時間
記得第一個攝影作業,是正確的將曝光三元素給適當的拍出來,我記得那時我在找會動的東西做練習,跑到了圓山兒童公園,拍攝裡頭的旋轉木馬,忘了當時快門是使用多少,最後的結果是無法「凍結」旋轉木馬上頭,以及坐在上頭的人們快樂的表情,然後再用一周內的時間,重新、重拍練習,直到這項練習 PASS。
現在使用數位相機就快多了,從十幾年前還身為學生,到現在變成學生的老師,在教導這個作業時,相同的要求,卻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當學生按下快門,立馬檢查照片…
「快門速度不夠,重來」
學生再重拍一張
「還是差一點,再來一次」
學生再摸著相機,再重新調整更適合的快門速度
「這樣子就對了,下次記得要照這方法練習,而不要死背答案」
這樣子一來一往的動作,大概…,最慢 10 分鐘就可以學好單一練習,比起我第一個練習的作業,花費數天時間,快上了不知數百倍之多。
🟥技術的定義
每學一個新的觀念,當你用相同的模式一試再試,仍需花上不少時間,但也比過去使用底片相機快上不少,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熟練。 同樣的一個練習,拿到不同主題,考慮的重點順序、重心又不同了,又再重複練習,直到真的練到「精髓」,我想這時可以說 – 嗯,技術已經熟練了,就算遇上陌生、第一次接觸的場合,也不容易失敗,也不會拍的讓自己失望。
到底「技術」的定義該如何定義,我還是喜歡引用維基百科裡頭的說法,比較讓大家較有討論上的共識:
🔺「技術可以指人類對機器、硬體或人造器皿的運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學和技巧。它是知識進化的主體,由社會形塑或形塑社會,如電腦等新技術的增生使人們相信技術是社會進化的決定性力量。換句話說,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
「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這句話來解釋討論攝影中最有趣的一段話,當我們學習攝影,從基本的曝光到創作,每一個動作與環節,我都認為包含了非常多的「技術」在裡頭,當我們熟練每一個技術後,這「技術能驅動改變」我們,產生一種「動力」,讓我們能組合攝影裡不同的變數,去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影像可能。
因為技術有這個本質,也就是說,你必需熟練每一個攝影的觀念、操作方法,不能臨時抱佛腳 (因為景像千變萬化不等人的),也不能含糊帶過 (不能無法解釋變數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當一切熟練、駕輕就熟,才能讓我們面對一場景下,生出更多的創作可能,這就是技術 – 驅動改變的自發性的動力,這個自發性就是從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動力。
🟥藝術的定義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是的,書讀得不多的我,在我辭窮的字典裡,維基百科總是我偷懶下依賴的來源。
藝術百百種定義,若以上述的定義裡,我留意的是「技巧、意願、 想像力、融合、平衡」這幾個關鍵字義,雖然無法確定裡頭的「技巧」是否為「技術」,但我認為我們暫不拘小節將技巧等同於前面所說的技術。
🔺細看「藝術的定義」他包含了「創作、分享」二個階段,同時藝術是個「過程」,既是創作的過程,也是分享的過程,當然我們難以透過無形的事物憑空用電波在大腦間傳遞,在我們攝影藝術「創作與分享過程」最具體的結果,自然是表視在具體的影像照片,好讓我們溝通有個開始、基礎與焦點。🔻
🟥攝影藝術
藝術定義中「……將個人或群體體驗 “沉澱與展現" 的過程」,進一步我會這麼定義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也可說是「個人技術的熟練,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 後,透過自身的意願、想像力、經驗加以融合,創作出影像的過程,並且具體表現在 “照片作品等具像物體上”,與他人共享意識、情感。」🔻
我會這麼解釋「攝影藝術」這個名詞。
我認為,如果在攝影的「觀念、技術」無法熟練,你是無法創造出精采的作品,誤讀了觀念,解釋不清的變數互動,雖然仍可創造出作品,但要記得藝術不但是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分享的過程,在前一階段你可以模模糊糊的拍出一張視覺精豔的作品,但後一階段相信就難去表達清楚,難以他人共享你的意識與情感。
不要說什麼「藝術不該是主觀、客觀、多元解讀」這套說法,來偷渡你無法與他人解讀、分享你作品意義這一關,你可以是一個表達拙劣的「說者」,畢竟「表達這件事,也是個技術與藝術」,但你不能是對自己作品毫無念頭的攝影創作者,吱吱唔唔的說「我覺得這就是美,就該這麼做」,雖然這也是一種自我解讀做品的說法,但以「表達作品,與他人共熟意識、情感,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環」來看,前半段作品創作你或許過關了,但後半段作品分享,卻可能打上了零分。
🟥技術與藝術班車
外拍最常遇上學生的問題之一「面對這場景,光圈 (或快門) 該用多少?」,這是常見的問題,也是奇怪的問題,這問題不該問我才對,應該問問你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呈現」。
但這只是個外拍練習,總不會一開始就將初學學生拉到「藝術創作」的層次,我還是會說「想想光圈是做什麼,快門又是做什麼,上課都有提到」,提示一下,學生通常還是能拍出基本的作品出來。
藝術表達前,技術一定先到位,在技術培養熟練過程,同時也在觀察藝術創造的元素,技術到藝術不是一趟單行票班車,而是來來回回的過程,透過技術熟練,來欣賞、了解藝術是如何創作產生,再透過藝術的欣賞過程,回頭看看自己技術哪裡的欠缺。
在我看來,太多數的人,自認基礎觀念學會了,就一直朝著藝術創作猛衝,卻鮮少有人帶著回程的車票,坐回攝影基礎起點站,重新的想想那些攝影變數下,還能擁有什麼樣的可能,再買張車票重新朝著藝術創作出發,這也是我對現在攝影風潮下,我自己對「我自己」的反思。
🟥生命體驗的沉澱
也許我們太在乎如何讓一張照片富有可看性 (精采的構圖)、故事性 (一張照片千言萬語),只想快速拿著相機跨越了「技術、藝術之間的交集」這困難一關,想要用最快的方法達抵達「終點」,也就是一張讓人讚嘆連連的作品,然後再繼續重複下去。
在藝術的定義中還有一段話讓我非常在意「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一張作品必定是個人生命體驗的「沉澱」,這個「沉澱」真的需要時間、歷練,急也急不得,無法像自底片攝影過渡到數位攝影,彈指之間就能見到作品那樣神速,而我自認這方面我依舊欠缺,我自己也在追尋著「我認為攝影之於我生命的關係解釋」,一直找不到好的解釋,或許這追求的過程,就是為往後作品不斷堆疊的必經之路吧。
🔺最後還是想提醒自己,「攝影藝術下的照片作品,它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包含了 “創作” 以及 “分享” 的過程」,若要再多說一點,照片的生命不是自按下快門後就走到終點,應往外延伸,如何與他人分享情感與意義,這是攝影藝術觀念裡,作為一張「攝影下的照片作品」的定義。🔻
另一方面,技術與藝術間不是個單程車票,不是一路抵達終點就結束,這是來來回回重複的旅程,在途中同時堆疊自己對攝影與生命的體驗,當拿著相機,走了無數的路、拍了無數張的照片,此時是該停下來、看看自己與他人的作品,聽聽他人的意見,與最要的「心裡的聲音」。沉澱後再重次出發。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ANTON 安東妮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旅行之前六件一定要做既事 ✈️ 聽日就去旅行啦~??? 今日趁住哩個機會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去旅行之前一定會做既幾件事~ ps 今次試左一個新既editing style,希望大家會喜歡 ~ *內有少量合作內容 Edited and filmed by Antonia -----------...
臨急抱佛腳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0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在最艱難的歲月,香港運動員,在奧運拿下了破紀錄的六面獎牌。
社會黑暗,才彰顯出光芒的香港精神。
根據《周易》的卦序,上經三十卦,由乾坤開始,由坎離作結。
上經是訴說宇宙變化的規律,乾坤開始,那是開天闢地;由坎離作結。坎卦是下地獄,離卦是上天堂。
《周易》的邏輯,沒有下過地獄,是不能夠上天堂的。
坎是習坎,離是繼明。
不單是自己發亮,還要照亮別人。
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好多人相信運氣,認為香港運動員今年手風順。
《周易》第十四卦,火天大有卦,最後一支爻,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支爻大吉大利,卜卦問到這支爻,很多人都好開心,吉無不利!
但爻辭的重點,其實在一個「自」字。
自,是自己,與乾卦的自強不息,正好呼應。
想上天保佑你?首先,要你自己,自,是自己,和個天對話。
我們自己的「小宇宙」,和天的「大宇宙」,有物理學上的共振關係,「自己」和「老天」的關係,是「佑之」。
佑之,保佑你,就是共振關係。
無緣無故的,老天唔會保佑你。
更不會是:平日不燒香,臨急抱佛腳。
自,在那裡;天,就在那裡。
自和天,不是兩個獨立個體。
是「自」的裡面,有個「天」。
「自」在那裡,「天」就幫到那裡。
就像佛教說的,眾生皆有佛性。佛教行人,靠後天修行,把內在源源不絕的力量,開發出來。
這便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自天佑之,這句爻辭,不是截然二分法。
天就在自中。
如果自己該下的工夫沒有做好,誰都無法保佑你。
自天佑之,是自性的覺醒,這種吉,就沒有任何不利,即是沒有什麼後遺症。
如果想透過外力,或求神拜佛,或人事關係,或某些權勢,即使眼前的困難解決了,也不會無不利的,即是會有後遺症的。
我們必須合乎天道的標準,按天理行事,這樣的吉,才能無不利。
關於「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支爻辭,孔子在《繫傳》中,有很詳細的引伸。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孔子說,祐,就是保祐。祐者,助也。天,為什麼要幫助你呢?
天,是助那些人的?
人要求上天保祐,必須先自助,然後才得到別人幫助。
不是求神拜佛,上天就保祐你的。
天之所助者,順也。天是助那些順著天理行事,跟著天道走,走到至善境界的人。
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之所助者,是有信譽的人。
人若沒有信譽,誰肯幫忙!
人尚且唔肯幫你,何況菩薩?何況上天?
履信思乎順,履是腳踏實地地幹,實實在在,不是嘴巴講兩句,是信諾的實踐。
透過長期實踐,讓人感覺出來。
一個人能夠長期實踐誠信,思乎順,又順著天理行事;再加上「尚賢也」。尊重賢人,親近道德好的人,群著的都是有道德修養的人,自然便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了。
人間沒有白流的汗。
今次奧運,香港得到的輝煌成績,是香港運動員貫徹香港人那股不放棄,打不死的精神。
今次的奧運會,因瘟疫延遲了一年舉行。
為什麼選擇在2021年7月底、8月初舉行?
因為世界科學家預計,在各種疫苗在今年初,相繼面世,全球接種後,武漢肺炎疫情會在今年7月底結束,世界會恢復正常秩序,經濟會大復蘇。所以,主辦國日本決定,將奧運延期一年,在7、8月舉行。
現在大家都知道,科學家們估計錯了,疫情沒有絕跡,或者放緩。看形勢,三年後,在法國的奧運會,也會像今屆東京奧運一樣,與疫同行。
與疫同行,習慣了便好了。
沒有急就章的疫苗!
武漢的疫情開始不到一年,疫苗就特事特辦的面世,那是快到不合情理的。
1984年的愛滋病,到現在仍未有疫苗。
2003年的沙士,到今日仍未有疫苗。
為什麼今次新冠病毒肺炎的疫苗,快得這樣神奇?
那是因為疫情嚴峻,各國都急切需要。
疫情按停了全世界,各國均需有效疫苗,刺激人體免疫抗體,對付病毒,恢復經濟活動。
但這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
在全球各地不停接種疫各廠商疫苗的同時,病毒也在變種中,應付疫苗抗體的挑戰。
病毒在掙扎求存。為了應付人類疫苗追擊,它們不斷在變種中。我們接種的,只是應付它們的祖先。去年九月,英國最先出現變種病毒,科學家稱為Alpha; 然後,南非再變,稱Beta; 再者巴西也有,稱Gamma; 然後印度的,稱Delta; 最新的是秘魯的,稱為Lambda. 現在接種的疫苗,對這些變種束手無策。
希臘字母只有廿四個,當初科學家用來冠名變種病毒,是否輕視了它的變種數量?
疫苗研發,追不上病毒變種速度,我們何去何從?
欣賞奧運,不單是膚淺到只看誰勝誰負,最好看的其實是運動員的故事。
十米跳台跳水金牌得主全紅嬋,引起了全球議論。
一方面是她完美的,不帶水花的技巧;還有她小孩一樣的率真回應。
十四歲的全紅嬋,七歲便被挑選入國家訓練營,每日苦練跳水技巧。
記者問她,怎麼能夠跳出完美的滿分?
她這樣回應:
練的,慢慢一直的練。
我媽媽生病了,可是,我不知道那個字怎麼讀,不知道她得的,是什麼病。
然後,就很想賺錢,回去給她治病;賺很多錢,治好她……
她七歲便開始,國家級的訓練,今年十四歲奪金,她來自湛江的鄉下,村支書記說,她家鄉的人均收入年薪一萬一千元,月入不足一千,她家在村裡,條件屬中下。
這位跳水奧運金牌得主仍是小孩子,得獎了,她只想:
今晚想吃很多好吃的東西。
例如呢?
現在特別想吃辣條。
她沒有去過遊樂園,也沒有去過動物園,她說。
這幾天,引起關心 的,除了全紅嬋,還有因揼邪骨,一直停職的香港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自從他停職後,香港的武官都升職有大發展,蔡SIR好像被遺忘了。
我一直擔心他,會被安排到警察銀樂隊,負責吹奏大喇叭。現在好了,他以前的下屬們都升了職,他們也照顧蔡SIR做人事訓練,不用再做國安這種傷人工作。
那麼,疫情高峰期間,吃了強姦宴打邊爐的海關關長和入境處處長,都有新的工作安排麼?
這些權力部門的主管都很危險,國內網民都懂問,孟晚舟那七本香港護照,是怎樣辦的?
大陸人是問孟晚舟,還是問香港的入境處處長?
既然吃了強姦宴,海關關長和入境處處長,會不會調任去負責羽毛球BOOK場,或海關福利部呢?
處理危機的方式各師各法,面對美帝英帝的步步進逼,國內又有疫情水淹,終於他們學習孔子的刪詩書,訂禮樂————
放棄小學英語考試,讓學校騰出時間,中小學生必修: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
楊潤雄,不敢不跟國家政策吧?
臨急抱佛腳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黃偉民易經講堂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下午4:00pm
現場直播:
在最艱難的歲月,香港運動員,在奧運拿下了破紀錄的六面獎牌。
社會黑暗,才彰顯出光芒的香港精神。
根據《周易》的卦序,上經三十卦,由乾坤開始,由坎離作結。
上經是訴說宇宙變化的規律,乾坤開始,那是開天闢地;由坎離作結。坎卦是下地獄,離卦是上天堂。
《周易》的邏輯,沒有下過地獄,是不能夠上天堂的。
坎是習坎,離是繼明。
不單是自己發亮,還要照亮別人。
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好多人相信運氣,認為香港運動員今年手風順。
《周易》第十四卦,火天大有卦,最後一支爻,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支爻大吉大利,卜卦問到這支爻,很多人都好開心,吉無不利!
但爻辭的重點,其實在一個「自」字。
自,是自己,與乾卦的自強不息,正好呼應。
想上天保佑你?首先,要你自己,自,是自己,和個天對話。
我們自己的「小宇宙」,和天的「大宇宙」,有物理學上的共振關係,「自己」和「老天」的關係,是「佑之」。
佑之,保佑你,就是共振關係。
無緣無故的,老天唔會保佑你。
更不會是:平日不燒香,臨急抱佛腳。
自,在那裡;天,就在那裡。
自和天,不是兩個獨立個體。
是「自」的裡面,有個「天」。
「自」在那裡,「天」就幫到那裡。
就像佛教說的,眾生皆有佛性。佛教行人,靠後天修行,把內在源源不絕的力量,開發出來。
這便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自天佑之,這句爻辭,不是截然二分法。
天就在自中。
如果自己該下的工夫沒有做好,誰都無法保佑你。
今日下午4:00pm, 在這裡,和YouTube, 和大家見面。
臨急抱佛腳下一句 在 ANTON 安東妮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去旅行之前六件一定要做既事 ✈️
聽日就去旅行啦~???
今日趁住哩個機會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去旅行之前一定會做既幾件事~
ps 今次試左一個新既editing style,希望大家會喜歡 ~
*內有少量合作內容
Edited and filmed by Antonia
--------------------------------------------------------------------------
1. - 買電話卡
我通常都係深水埗C出口D攤位買~
今次就買左$80蚊既日本Sim卡
8日可以用3GB,然後限速200KB/S
大家要留心唔同電話卡既使用條款~
因為有時話「無限」唔係真係「無限」架 :(
2. 去買相機電
通常買電/代用電都係去星際買~
大家要去信譽良好既商店買
唔係輕則用唔到,重則會爆炸sosad
買之前記得格下價
同一間商場 唔同店鋪都有唔同定價的
行左幾次都係二樓果間買代用電價位平D
3. 做Facial同執定一大袋野上機保濕
去旅行之前我都會去做facial~
一來清下皮膚D污糟野,皮膚透亮D,影相都自然會靚D
二來就實際地去修下眉~
因為我條眉生得好快 -_-"
好感謝DERMA21既邀請,
趁哩個機會我就去做左21肌齡療程。
而家只要WhatsApp 65152121 ,
講MAJORINTRAVELLING就可以免費體驗一次「21肌齡療程」~
或者係呢條link登記都得: bit.ly/DERMA21TryMinT
DERMA 21 Website :http://www.derma21.com/
DERMA 2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rma21
DERMA 21 Instagram :@derma21medical
*是次療程由品牌提供,本文章所發表的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及真心感受,並不代表品牌之言論及立場。
**TREATMENT sponsored by DERMA21
4. 撚熟D相機器材同列一個Gear List
相機器材哩d 的確又唔係今日先應該睇說明書
但係有D器材十年都唔用一次
趁今日要臨急抱佛腳一下:P
5。買旅遊保險
旅遊保險買邊間好?
通常我都會買豐隆保險、藍十字同MSIG~
今次唔係我畀錢所以買左MSIG :P
如果平時要我畀錢就會買豐隆保險~
因為佢既價錢平D 但係保障既條款都係差唔多:P
一句講哂 大家買保險前要睇清楚D terms呀 ~
6. 執行李
今次去六日五夜東京
希望一大一細gip夠用 :)
去日本外套要夠厚
但係入面件衫唔好咁厚
周圍都帶暖氣 真係會好熱
希望大家會鐘意我既分享:D

臨急抱佛腳下一句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個個女仔都話唔想收花,唔通個個都真係唔想收咩?要知道女人是口是心非的動物,口講嗰句,心又永遠另一句。情人節將至,又是考驗男士們心思的時候,臨急抱佛腳的話,不妨學記者Michael向花藝師Rachel偷師,親手紮花冧女友,有心意得來又浪漫,最重要是價錢平,200蚊有找!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