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生物相似藥的發展與挑戰
#原廠生物藥 #生物相似藥 #專利資訊交換程序 #抑制藥價 #鼓勵創新 #面臨專利和品質及多重法規規範等各項嚴峻挑戰
美國最高法院今年初宣布受理瑞士諾華(Novartis)旗下子公司山德士(Sandoz)關於生物相似藥Zarxio,仿製安進(Amgen)防止癌症患者感染的重磅生物製劑藥品Neupogen之上訴案,為這場全球藥界矚目的原廠生物藥與生物相似藥最終專利戰拉開序幕。
2010年美國國會通過生物藥品價格競爭與創新法案(BPCIA),對於生物相似性藥提供簡易快速上市審查途徑,主要目的在於降低生物藥品價格。山德士仿製安進Neupogen的生物相似藥Zarxio於2015年3月6日正式獲得FDA批准,為該法案通過五年後,FDA發出第一張依據BPCIA法案授予生物相似性藥品之許可證。
這場兩大藥界巨人的攻防戰延宕多時,戰線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國會,一路延伸到各級法院,雙方自2015年開始在不同戰場各有斬獲。本在北加州聯邦法院取得訴訟優勢的山德士雖已取得FDA藥證,但專利訴訟於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被推翻,要求山德士的生物相似藥在獲得FDA批准後,必須遵守BPCIA規定的180天專利資訊交換程序(Patent dance)後才能夠上市。本案預計最高法院於4月聽審雙方陳述後,將在7月前作出最終裁決。
生物相似藥係利用原廠生物藥之既有數據,簡化加速研發流程以批准上市的生物製藥產品,藥物作用與原廠藥品幾乎相同,其價格則約原廠生物藥的七至八成。根據IMS Health統計,生物相似藥於2016至2020年這五年內在歐盟和美國的使用,將可節省高達1,100億美元的醫療支出。同時,隨著生物相似藥的可用性提高,患者獲得生物製劑治療的可能性將倍增。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揚言大砍藥價,各國政府也絞盡腦汁採取多種努力降低醫藥系統成本與藥價,以安撫民意。因此價格較低,效果卻沒有比較差的生物相似藥,將很有可能成為各國政府鼓勵發展的政策。
德勤(Deloitte)預估至2020年生物藥品整體營收將達2,900億美元,占全球藥物市場率27%,但隨著更多新的生物相似藥進入市場,預計市場競爭亦將加劇,且在抑制藥價與鼓勵創新兩者間的平衡將更顯重要。
從2006年歐盟批准人類生長激素omnitrope的生物相似藥開始,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經核准了27件、日本九件、韓國六件,印度更批准逾60相似藥上市;美國雖起步較慢,兩年前(2015)年開始至今也核准四件。全球生物相似藥研發件數自2011年開始趨熱,目前全球共450件生物相似藥已上市或開發中,其中已上市者以重組蛋白質為主(前十名中僅有Rituximab為抗體),臨床三期進行中者以抗體藥物為主,可看出市場的趨勢轉向。
由治療領域觀之,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最為火紅,僅類風溼性關節炎單一疾病便有111個研發項目,癌症則以乳癌領域的50多項最為熱門;腫瘤壞死因子(TNF)有超過20個產品上市或開發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亦多達九個。
國內目前有超過十項生物相似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除喜康、台康、永昕、聯生藥等外,參加年初JP Morgan生醫年會而受國際大廠高度矚目的抗體公司泉盛生技,亦已多方布局,旗下除了有進入臨床二期的重磅創新藥FB825外,其經中國CFDA核進入一期臨床的 FB317(原廠藥為Omalizumab)亦即將在大陸展開臨床收案。
雖然生物相似藥發展快速,但持續面臨專利、品質及多重法規規範等各項嚴峻挑戰,德國默克藥廠即宣布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出售生物相似藥部門的交易,這不啻是敲了警鐘。
(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161/2393193
腫瘤壞死因子癌症 在 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血癌的成因以及營養輔助治療簡介
劉博仁醫師
最近碰到幾位血癌戰友來諮詢營養療法,我也剛從台北榮總探視一位得到急性白血病的親戚,為什麼會得到這種病?
淋巴以及造血、血液系統是佈滿全身的組織系統,因此一旦產生惡性病變,幾乎可以說是全身都有可能佈滿惡性腫瘤細胞的可能,這類惡性腫瘤患者一般是屬於血液腫瘤科醫師的照顧範疇,大致包括惡性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依據97年癌症登記報告書之記載該年血癌的白血病初診斷患者有1645人,而有907人因此癌症死亡。
記得十三歲的陳妹妹在四年前因為發燒、疲倦、皮下出血、腹脹(肝脾腫大)而被診斷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當時白血球高到每立方毫米五萬(正常是5000至10000),這是最常見的白血病,她經過數次化療之後至今追蹤還算不錯,但問題是治療後可能消化系統受到影響,不時拉肚子、體重一直偏瘦,因此來我營養醫學門診追蹤。
白血病(血癌)簡介:
分類:身為患者以及家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白血病是哪一類,包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急性骨髓樣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樣白血病(CML)。
造成原因:基因傾向、苯污染、農業殺蟲藥物、染髮劑、放射線、化療藥物、人類T細胞白血病毒感染、電磁波、煙、年齡(除了ALL好發於10歲以下,其餘則常見於50歲以上)、營養不良(B6、B10、葉酸缺乏)等。
治療:以化療為主,嚴重者考慮骨髓移植,放射治療用於腦部、脊椎、睪丸等有腫瘤細胞時,還有針對CML的標靶治療Imatinib(基利克,Glivec)、干擾素療法。
我幫陳小妹做一滴活血檢查之後,認為她在接受化療後腸道功能尚未恢復
,有腸漏症跡象,因此以乳清蛋白胺基酸粉、機能性腸道益生菌、麩醯胺酸、天然魚油調整三個月後排便也正常了,體重也增加了1.5公斤,媽媽相當高興。化療是治療這類患者治療的必須過程,但是腸胃黏膜極易受損,若未及時矯治回來,則體內容易因為腸漏現象造成肝臟負擔。
我建議血液腫瘤患者之自然營養療法處方箋
一. 生活型態方面
⊙飲食建議一定要請教營養師,肉類盡量以白肉如去皮雞胸肉、不同深海魚肉來搭配,蔬果因含有許多不同的抗癌植物化素(phytochemical),盡量多食用,唯須注意以大量清水沖洗殘存農藥,如果購買的到有機蔬果最好。血液淋巴腫瘤因為體內白血球可能過低,禁止採用生機飲食以免細菌感染進而造成敗血症。
⊙抽煙者必須戒煙,忌甜食(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油炸食物、煙燻燒烤食物、反式脂肪、酒精、咖啡等飲料。
⊙注意環境有無輻射污染、電磁波、化學原料污染等情形,若存在,應該盡量避免。
⊙每日量體重,體重若減少5%,則治療效果及預後都會下降,且併發症也會增加。
⊙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以及追蹤檢查,如果在平時有不明原因骨頭酸痛、頭痛、咳嗽、虛弱、發燒、體重減輕、食慾不好,則立即回診檢查。
⊙千萬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抗癌偏方。
⊙早睡,多休息,盡量降低工作負荷,做有興趣的嗜好,幫助舒壓。
⊙持續輕度運動,快走、騎自行車、氣功、甩手、太極拳、土風舞或社交舞等,每日早晚各20-30分鐘,能幫助降低壓力,增加白血球自然殺手細胞活性,降低癌症復發,研究顯示規律運動的患者可以降低21%的癌症發生。
二. 營養醫學處方
(治療劑量及搭配種類依患者病理報告、體重、體質、目前西醫治療內容而有所變化)
白血病
1.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薑黃素及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黃酮(Genistein)可降低ALL之高發炎激素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另外維生素B12補充可降低ALL患者染色體的損傷。
2.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綠茶素中的兒茶素EGCG、薑黃素及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黃酮可阻斷血管生長因子(VEGF),魚油等抗發炎脂肪酸可降低CLL患者發炎因子IL-6及TNF-α。
3. 急性骨髓樣白血病(AML):白藜蘆醇、大蒜精、薑黃素及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黃酮可阻斷AML癌細胞的生長。尤其大蒜烯(Ajoene)可降低AML患者化療的抗藥性。
4. 慢性骨髓樣白血病(CML):綠茶兒茶素、薑黃素及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黃酮有類似CML標靶藥物基利克的作用。大蒜烯可對抗CML癌細胞。
請參考本人著作『營養醫學抗癌奇蹟』
腫瘤壞死因子癌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們為何會得癌症?2/3因為「運氣不好」>
癌症讓人聞之色變,病患與其親友總要問:「為什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團隊2日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顯示高達2/3種癌症的癌細胞是因為DNA複製特發生隨機變異(random mutations),與家族遺傳和生活習慣並無關聯。換句話說,面對65%癌症,人類迄今無法有效建立預防的機制。
團隊成員、腫瘤學教授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說:「抽菸或是不良的生活習慣的確會增加罹癌風險。但很多種類型的癌症與不良生活習慣及遺傳因子無關,而是運氣決定你的基因是否變異。」此外,有些人生活習慣雖差卻不曾罹癌,這不代表他們有「好基因」,這只能說他們有「好運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團隊從研究文獻來估算,人體終其一生31種器官幹細胞(stem cells)分裂的次數。人體所有器官與組織都來自幹細胞的分化與分裂,當特定部位細胞壞死時,幹細胞就會分裂產生新細胞取代舊細胞。
但是細胞每一次分裂增殖,DNA複製時都有可能產生變異,因此致癌。研究團隊比較一種器官幹細胞分裂的次數,以及這種器官出現癌細胞的風險,進而檢視兩者的因果關係。
研究發現,有22種器官的癌症主要是透過隨機變異產生癌細胞,包括白血病、胰臟癌、骨癌、睾丸癌、卵巢癌和腦瘤等。而另外9種癌症發病次數高過細胞隨機變異次數。因此,團隊推測「這9種癌細胞產生的原因除了隨機變異的運氣問題外,還有環境與遺傳因素。」包括肺癌、皮膚癌和大腸癌在內的9種癌症,分別受香菸以及紫外線過度曝曬等環境因素影響,增加細胞變異的機率。
這項研究結果也意味著,學界應加快腳步朝偵測初期癌細胞方向努力,並致力於及早破壞這些癌細胞,避免快速擴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數學助理教授托馬薩蒂(Cristian Tomasseti)說:「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或許能預防某些癌症,但對多數癌症都是無效的……我們應該致力發展偵測初期癌細胞的方法。」
由於過往文獻資料有所不足,女性常見的乳癌與男性常見的前列腺癌並不包含在這項研究範圍內。
更多國際新聞,請參考風傳媒看天下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6ffba32c-9301-11e4-9ff2-…/…
腫瘤壞死因子癌症 在 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 【專科櫥窗】 腫瘤壞死因子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專科櫥窗】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與腫瘤研究顯示,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 當使用TNFα inhibitor治療RA時,癌症復發率也深受矚目。2014年8月發表在ARD的研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