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和足底的放鬆方法]
腳踝太緊、跟腱緊繃或足底疼痛,是滿常見的現象,未必足以稱之為症狀,通常,這些不適感也僅僅只是偶爾發作,初始還不至於影響生活,多數人多會轉變為不至於疼痛不堪但可以和平共處的狀態,另外,有小部分的人們則會因過於疼痛而採取治療。
腳踝太緊、跟腱緊繃或足底疼痛,會衍生什麼問題呢?
腳踝太緊,隨之而來的是脛骨與腓骨(小腿的兩支骨頭)的緊張,走長一點的路就小腿酸痛或水腫、肌肉僵硬,也有可能往上束緊連帶的將膝蓋周遭鎖住。
跟腱緊繃,俗稱後腳筋,會在走跑跳時缺乏彈性,移動的外觀就會看起來比較僵直,日子久了,也會對關節造成負擔,進而膝痛、腰酸,甚至是腰痛,再連動到整個背側、肩膀。
整個下肢緊繃、水腫到背側的緊張,累積下來多少會影響睡眠品質,長久下來休息不足又會令身體難以放鬆和修復,進入惡性循環。
足底疼痛就複雜的多了,不僅只是與結構、長期姿勢(站立、步行或運動習慣)有關係,乃至可能與氣血不足也可能是成因之一。
描述了一些現象之後,這篇是要提供兩個小方法。
第一,躺姿轉腳踝。
當躺下來的時候,若兩隻腳硬挺又直立的腳尖朝向天花板,那就代表整個下肢太緊繃了,記得先把腳鬆開來再進入睡眠,至少要讓兩隻腳都各自外轉超過 45 度角,且兩隻腳落差不要太大。
正面平躺,有沒有枕頭都可以,然後,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轉動腳踝,慢到可以感受到裡面的骨頭像是一塊一塊的小齒輪在互相配合一樣,當然一開始這並不容易,或許就像生鏽得先上點油,轉動一陣子才會鬆解開來。
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順時鐘轉,也逆時鐘轉,太快就什麼都感覺不到也沒有什麼作用,也可以配合整個骨盆的放鬆,要抬起大腿朝向骨盆那一端鬆動,當大腿根部和腳踝都鬆了,膝蓋也會鬆的,整隻腳就會向外轉開來,下肢浮貼於床面。
第二,踩高爾夫球。
首先,你得有一顆高爾夫球。
放在你的辦公桌下或書桌下,一個腳可以穩穩踩在地上的桌椅下方,去找一下足底的解剖圖,看看足底的肌肉走向,一樣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踩著高爾夫球前滾後滾,順著肌腱的紋理。
記住,不要太用力、不要太用力、不要太用力,不要追求效果、不要追求效果、不要追求效果,不然,很可能自己踩到發炎。
總之,要慢慢的,不要太快,也不要太用力,更不要追求效果,跟自己的身體相處不是交作業給老師,是自己要有感覺。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
「脛後肌發炎休息」的推薦目錄: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Veronica Reh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Fw: [問題] 脛後肌發炎求推薦醫院/復健診所/物理治療 的評價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請不要跟民俗療法相提並論! - 【腳底痛~原來是脛後肌肌腱 ... 的評價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肌內效教學】脛後肌放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腳踝內側疼痛!脛後肌肌腱受傷如何治療?如何提升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改善疼痛,我們醫起: 後天扁平足與脛後肌腱失能 - 楊琢琪醫師 的評價
- 關於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脛後肌腱炎治療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終於下定決心要開始運動🏃
怎麼才跑沒幾天膝蓋外側就開始痛了呢⁉️
雖然說進步總是艱辛的
但是如果你現在繼續跑可能後果會更嚴重喔❗️
今天🐑老師來介紹新手跑者的惡夢「「髂脛束症候群」」
-
📍「髂脛束症候群(ITBS)是什麼❓」
「髂脛束 ITB」是一條很強壯的筋膜,當膝蓋彎曲時,ITB會開始在膝蓋外部摩擦,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痛的,但是當ITB過緊或是產生其他病變時,就會引起疼痛。
👉「常常一開始不會痛,結果後面越跑越痛。」
髂脛束症候群也不是專只有跑步才會有
任何需要彎曲膝蓋、撞擊、或是跳躍的運動都是好發族群喔❗️
📍「Ober's Test歐伯氏測試」:
透過以下檢查,可以更精確的判別ITBS:
❤️步驟一:患者側躺將患側朝上
💛步驟二:施測者將患者膝蓋彎曲90º向後拉伸
💚步驟三:將膝蓋慢慢放下來
⚠️過程中,如果出現膝外側疼痛
或ITB無法放至床面,則為陽性反應。
🚨有四分之一的跑著都曾經有過膝蓋外側痛的經驗
但是為什麼總是一直復發好不了呢?
📍「康復三撇步」:
修改動作—伸展與強化—逐漸重回運動
1️⃣.降低運動量或改變項目至少六週,直到發炎反應減輕
嘗試不會加劇疼痛的活動,例如:瑜伽、散步...
2️⃣.進行常規的伸展與放鬆筋膜(利用滾筒做固定點的按壓),並同時強化髖部肌群,建議每日進行3次,直到症狀消失。
3️⃣.運動前充足熱身,並逐漸增加運動量,於運動後可以冰敷降低不適感,盡量避免下坡或是堅硬不平的道路,並穿適合運動的鞋子,或請醫師進行步態矯正。
-
雖然目前形成ITBS的原因還沒有答案
但是積極伸展與放鬆,加強骨盆肌群
在臨床上有正面效益❗️
⚠️如果休息後狀況持續惡化或反覆復發
還是要求助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喔❗️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留下一顆❤️讓我們知道吧!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
#sportsyang#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羊#athletictrainer
#coach #muscle#fasciagun#core training #肌力訓練#運動傷害#姿勢矯正#運動恢復#運動按摩#運動疲勞#運動#健身#重訓#健身房#跑步#馬拉松#健康##運動表現#力量#肌耐力#臀肌#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Veronica Reh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奧斯古-謝拉德症(Osgood - Schlatter disease)
耗發於青少年的疾病
疼痛在膝蓋下方
因為青少年的骨頭較軟
容易被強壯的股四頭肌拉動
造成脛骨粗隆發炎
嚴重者會使骨頭被拉到分離
會有10%的小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
但是這樣的疾病可能伴隨的疼痛
可以長達2年!!
只有16%的小朋友可以在3個月內完全不痛
所以有這樣問題的小朋友
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保養
在運動完後要冰敷.拉筋
如果有疼痛的話該怎麼調整運動劑量~
如果完全休息不動的話
會讓正在成長的小朋友肌力萎縮
有可能會使慢性疼痛時間拉得更長
#小朋友膝蓋痛
#脛骨骨裂
#veronicarehab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https://bit.ly/2lC1L7V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7tEBI-tSw8/hqdefault.jpg)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4sEYEvqBxA/hqdefault.jpg)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DN8VWu21q4/hqdefault.jpg)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請不要跟民俗療法相提並論! - 【腳底痛~原來是脛後肌肌腱 ... 的推薦與評價
休息 :減少腳部的日常活動可減輕脛後肌肌腱炎帶來的疼痛,同時組織需要時間自我修復,休息可讓肌腱組織有足夠的時間促進康復,因此要停止跑步、爬山、跳躍、快速健走、爬 ... ... <看更多>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肌內效教學】脛後肌放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脛後肌 一旦發生退化(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的問題,一開始只會感覺到疼痛與壓痛,常被誤判為足底筋膜炎,長期下來會造成脛後肌肌腱無力,且失去支撐的 ... ... <看更多>
脛後肌發炎休息 在 Fw: [問題] 脛後肌發炎求推薦醫院/復健診所/物理治療 的推薦與評價
兩年前打球扭到左腳
因為一直沒有治療 到2019年底的時候 早上起床腳踝痛到不好下床走路
後來開始在家裡的復健診所就醫 電療熱敷雷射之類的 過了半年沒太大起色
去年年中開始在台大醫院的骨科腳踝科就診 跟附設的物理治療中心復健
醫生第一次就診時在腳踝附近打了一次類固醇 之後沒有再打
物理治療主要是教運動跟伸展 後來十月之後開始有打超音波治療
教的運動有 訓練臀肌 股四頭肌 還有脛後肌
到十一月的時候 醫生認為復原狀況不佳 建議我做鞋墊支撐足弓
隨著運動訓練跟鞋墊支撐輔助
原本因為這次傷勢帶來的足底筋膜炎差不多消失了
腳踝舟狀骨跟附舟狀骨一帶的肌肉原本很疼痛 現在除非特別去按壓 不然也沒有明顯疼痛
但是 脛後肌還是有積水發炎 主要疼痛處在足跟轉折處與足弓高點
醫生診斷 病因是舟狀骨跟附舟狀骨之間摩擦
還有我的腳內旋外翻 引起的足弓塌陷
今天看診時 醫生覺得最近復原緩慢 再觀察一陣子沒有好轉的話
會建議開刀來矯正過度內旋的腳 (但上次就醫的時候說骨頭看起來還ok阿...
我有爬各大板跟google 好像分享脛後肌發炎的文章沒有很多@@
目前還是傾向於保守治療 (因為開刀完好像有半年無法走路
想請鄉民推薦 台北/新北(板橋) 的大醫院及物理治療 或是物理治療所
萬分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icbrimac (114.24.168.165 臺灣), 02/10/2021 18:57:13
※ 編輯: micbrimac (114.24.168.165 臺灣), 02/10/2021 18:57: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