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昂真心話|
Hello!大家好!開尬後
這是步昂咖啡每月一次的 #步昂真心話 時間,每月會跟大家聊聊我們最近做得事情,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步昂為了實踐承諾過的堅持而完成了甚麼事情。
這一個月的主題我們想要談談「新手友善」,我們自己定位為一個為新手更容易進入精品咖啡世界而努力的品牌,
例如:
- 推出各式試喝組合讓新手快速掌握風味
- 詳盡附上每一隻咖啡豆產地資訊、把精品咖啡得名字變得更精簡等
- 開始了免費退換貨計畫,降低買精品咖啡時的壓力,能盡量挑選與品嚐
- 寫了20多篇器材的開箱文,每篇都上千字、數十張真實使用的教學照片,希望幫助新手完美掃雷
- 嘗試一次主題月份厄瓜多月,盡可能的推坑「喜歡咖啡但還沒愛上精品咖啡」的新手朋友,所想出的活動
- 推出了0809免付費電話,希望碰到問題都可以沒有負擔的跟我們討論
為了讓新手可以加入精品咖啡的行列,我們也用非常高的標準檢視官網使用者的體驗流程,甚至在疫情這段期間,內部同仁也會自己下單買咖啡豆,然後隔天在群組抱怨網頁豆單一些地方有點複雜XD。後來豆單就改成以焙度分類,為了更好看懂說改就改!
-
#你也會這樣嗎|
想買新上架的咖啡豆總是猶豫不決?
想入手沖煮器材怕不會用?
買了豆子後總是沖不出包裝上說明的風味?
步昂咖啡針對痛點一一解決!
沒喝過的風味就試試看新推出的 #五大產區試喝組合 與 #五種焙度試喝組合
還有步昂 #器材指南 帶你一步一步買器材免踩雷
最後在看 #新手友善專頁 與每周知識小圖卡 #精品咖啡新手村 讓你知識點滿點
-
咖啡試喝組 用舌頭認識|
最常收到粉絲來信說,他們知道焙度有分深淺,也知道產區特性每隻豆子不同,調性也不一樣,不過很難想像差別會在哪裡。其實想知道豆子間差別,最好同時喝才能比較。
剛上架的 #五大產區試喝組合 與 #五種焙度試喝組合 就是想解決這樣的問題!讓大家實際用舌頭感受看看差別,再搭配原先的 三種處理法與三焙度,功力瞬間大增。
-
#器材指南不再迷路|
也很多人反應他們在器材上遇到的疑難雜症。舉凡想買不會挑、買了不會用、用了煮不好喝等,我們就想要為大家提供一條更好走的學習路。
今年3月開始至今,我們努力寫了很多器材開箱文,累積至今少說10篇,每篇都是上千字、數十張真實使用的使用教學照片,為得就是提供給新手最詳盡的精品咖啡器材教學開箱文。
而現在我們也把這些開箱文的精華濃縮,全部收錄在步昂的 #器材指南 當中,這就是步昂推出的器材版十全大補帖,教你從最一開始初階最核心手沖器材買起,一步一步買到中階、高階,最棒的是這些器材步昂都買得到!每一項商品都經過內部選品會議萬中選一,讓新手省下荷包、少走一大段冤望路。
點這裡來去看看器材指南:https://bit.ly/3F5hioc
-
#精品咖啡新手村|
在步昂,學咖啡小知識後再買器材買試喝組合。一條龍認識精品咖啡,邊學邊喝、一站搞定。
9月上線的 #新手友善專屬頁,帶你從頭認識精品咖啡來龍去脈,從三波咖啡浪潮,講到如何依自己口味挑選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依焙度、酸度、處理法、產區剖析每一隻豆子,深入淺出講咖啡。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適合的步調,走出進入精品咖啡世界的紅磚路。
點這裡來去看看精品咖啡新手村: https://bit.ly/3uxuQ71
-
路阻且長 依然向前|
8月三周年剛過,代表距離從我們提出「新手友善」主張也已經有一年了,步昂全體同仁這一年在實踐理想的路途上,接下來我們也會在這條路上,與每一個支持步昂咖啡的朋友朝向目標攜手前行。如果是老朋友,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如果你是新手!希望步昂這些可以幫助到你,有問題也請都跟我們說!
最後真的想問大家,不論老朋友新朋友,你覺得我們現在在做得 #新手友善 有幫助到你、或者身邊剛認識精品咖啡的朋友嗎?如前述,或是你還想看我們做甚麼事情、可以更幫助新手呢?只要下面留言你的想法,我們就有可能實行你的建議喔!沒錯就是許願池!快點留言跟我們分享吧~
#步昂真心話
#咖啡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0歲以前我去找工作,30歲以後工作來找我。」 - 在我們YouTube頻道裡,最常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職業訪談、職業教室系列,透過不同的職人分享,每一個人的故事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包含我自己也好幾次被來賓的故事深深感動。 - 很常有人問我,在找工作的時候,要如何選擇標準?我的答案是,「30歲以前我去...
脈壓標準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上海
#返台之路越來越遠
和先生討論很久,決定明年過年不回台灣。
最關鍵的因素是時間,孩子寒假不到30天,先生的年假是寒假的1/2,學校規定開學前14天要待在上海,時間根本不夠兩地隔離。
接近兩年的時間沒回台灣,我很傷心。以往,接近過年的時候,我就會產生一些返台願望。
比如,回到台南一定要去三皇三家吃個小火鍋,小火鍋的標準搭配是無糖少冰青茶;
要去武聖夜市吃烤香腸和雞蛋糕(聽說武聖夜市沒了?)
要和家人見面閒聊家常,跟老哥鬥個嘴,聽老媽嘮叨…
把所有想見未能見的人,都見一遍。
兩年的時間,我失去擁有返台願望的權利,再加上想到異鄉生存越發艱難,不由得一個人哭出聲來。
最近上海房東兒子結婚了準備搬回來,所以我有年底找房搬家的壓力。
能哭是好的,至少我還擁有哭的權利。
/
因為想念,我最近狂追台劇,手上正在追的是《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這兩部。
俗女養成記的拍攝地點是台南,看到熟悉的鄉下景色,突然想起夫家的家人,想起和他們相處的過往點滴。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是台北,旅居上海之前,我在台北住過十年,那十年間我為人妻、為人母,也經歷不少人生起伏。
常常和先生在誠品書局、光華商場消磨假日午後,敦南誠品旁有家NY貝果,光華商場的小巷子裡有家雞蛋糕,都是我們夫妻倆必吃的口袋名單。
原來,我看的不是劇,而是回憶。
/
無法運輸自己,在這段時間密集發酵的鄉愁,已經濃得如烈酒一般,即使淺嘗一口也嗆得我淚流滿面。
我只能把鄉愁暫時寄託在戲劇裡,透過戲劇,我才能看見一些生活中沒有的東西。
我希望自己能記住故鄉的風景、人情和往事。
這種期望是因為擔心距離太遠,自己會逐漸遺忘最重要的感覺。
空氣裡的溫暖與潮溼、聲音裡的關心與親切、街道上的擁擠與喧囂,那些身臨其境的體驗,如果不反覆複習,我還能記住嗎?
或許,熟悉和陌生本就是共存的。即便身在此山中的人,也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
距離遠了,才會明白曾經不懂珍惜的人事物,原來如此美好。當然,這句話是用來安慰無法回家的自己。
/
這兩年,我返台的計劃一次又一次落空,而自己,似乎也該慢慢對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坦然。
這種坦然的背後,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遇到只能面對的心情。
就好像別人總會形容媽媽為母則強,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想做到堅強,是不得不打起精神面對而已。
要試著去相信,對故鄉的情感和信任是不會改變的。
越是自然而然、血脈相連,底層越有深厚長久的連結,不會因為一時錯過而失去關係。
/
#照片故事 | 2020年返台在飛機上拍的照片,什麼時候才能再飛呢?
脈壓標準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44] 細說分鏡 Vol.21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98
🖍倘若無法充份解釋,在創作過程中,每一滴辛苦創作的過程心血
🖍對我來說
🖍那僅是空有點、線、面、色彩與明暗組合的作品
🖍那是空泛的靈魂,難以激起我心中的共嗚
好像,只有自己的照片,才會讓自己一看再看,無論在哪裡看到的作品,拍的再好、獲得金獎首選,當下感到驚豔,心底好像少了些什麼,說不上來,或許,這就是前幾篇所提到的「一張作品與攝影者的 “連結” 」少了吧,少了這個連結,我們與照片的距離也就越遠了一些。
🟥影片素材挑選
「細說分鐘」這一系列的文章,到這一篇已經第 22 篇,每一篇講的主題都不同,都是在講述這則影,每一個畫面、每一句旁白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與心血,而挑選出來的每一個分鏡,無論是「動態影片」或是「照片」,不但盡量符合旁白所說的內容,同時在挑選過程中,也有我與我自己作品「連結」的感受下,加以挑選出來。
比如說這麼一句話「每一滴辛苦創作過程心血」好了,為何會挑選那段影片? 因為錄製那段影片時,那天是剛下飛機第二天,還有一點時差外,白天走了大半天,回到旅館休息了一會,醒來還有一點昏沉,算好適當的時刻,也就是天空出現藍調的時候,背起器材前往該處,並且設定好器材開始錄製教學所需要的影片。
選擇這些片段,是一段辛苦的過程,除了還有點時差外,為了往後工作,白天的踩點、拍攝與記錄,晚上更帶著更多的器材走出門,對當下其實也是精神與體力的壓力,如果要我再多說一些,我可以再用 3000 字細說更多的故事,但這裡,省了免了,雖然看影片的觀眾無法了解當時我的身體狀況,而我也只在這裡輕描淡寫過,是不容易體會我挑選這段影片的考量,其實,就是那個「連結」,不然 15 天的旅程,更多次的「攝影旅行」,我可以選的素材更多,為何挑選這畫面,背後有一小段挑選的抉擇。
🟥攝影、生活脈絡
過去我曾對自己說,或是對朋友,學生說過一些這近 20 年的拍照片得,有一段時是這麼說:
🔹「我不會刻意的去追大景,我知道漂亮出色照片,這個 “大景” 是很需要的,過去剛接觸攝影,也會去追尋特別的主題來拍攝,但隨著好幾年下來,好像這種追尋的精神越來越薄弱,一般人可能會說…,拍多了,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很清楚我並不是如此,而是心中有一種想法 – 我不喜歡刻意去拍,與我生活較無直接關係的主題。」🔹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層感受,而是在我從事現在的工作,每天都在跟「攝影、照片」相處,因為「二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思考出這個心得。
第一件事是,多年前曾發現疑似他人盜用我的圖片,很久很久前,久到不知何時去了,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那張照片是拍攝高雄西子灣的燈塔,日落時太陽落下,很接近燈搭的漂亮日落,直幅構圖,海面比例佔四分之一左右,一時間我心裡一楞 – 怎麼會有人拿我拍照片,當作自己的作品去分享呢? 於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原作」,當然第一個念頭就是去找出原檔,上頭有日期可以證明,是找出來了,但構圖略有不同,近 8 成接近,燈塔與太陽相對位置略有不同,海面在照片比例也不同,直覺看是很像沒錯,細細比就差很多、很多。
找完比對後才覺得,自己真不該花這時間去做這件事情,因為這種西子灣燈塔本來就是當時熱門的景點,再說這樣子的主題也很多人拍,會拍出「很像的照片」也再所難免,何必花上那麼多時間去翻找自己這張照片做比較呢?
其二的原因就是,當開始做這些攝影教學、寫作工作後,翻找照片就成為日常工作之一,為了找尋特定的照片,有時會找找十幾年前曾經拍過的照片,那些照片性質,大多是記錄自己生活「吃喝玩樂」居多,偶爾會有些為了追景而拍的照片,我發現…,我的目光停留在「吃喝玩樂的照片」上的時間,遠多過在欣賞「追景拍攝照片」還要更多。
也許你會說「你在找照片時分心了哦」,對,有一部分的心情是分心了,但在看那些「偏向記錄生活的照片」比較讓耐得住我一看再看,因為這些照片可以告訴我很多故事,比如「我當時年紀、住在哪裡、生活型態、打工、感情關係…」等等,因為這些照片就是因為與「生命脈絡」有著非常強大的連結關係,「如果不是那時候我的生活條件,也不會有這些朋友、這些事件發生」,所以在看這些照片,特別能勾起腦海中曾經深刻卻又漸漸淡忘的故事。
而那些「刻意追景」的照片,儘管這些照片漂亮順眼,有些也在後期處理特別下了一些功夫處理,確實比前者照片更加精彩許多,但過了十數年後再次欣賞,那種當時的感動好像「沒了」,我仍記得當時為何去拍這些照片,但帶給我心頭迴響,比前起者卻少了許多,有一種與「當時自己生活脫節」的感覺,因為這些照片並非是我平時會去想拍的 (可能心情不對? 或是不符合當時生活作息?),這些照片無法帶給「現在的我」更了解「過去的自己」。
🔹感覺自己拍的照片,與自己的 “連結” 感受越來越淡了,對此,我也找到了答案 – 因為這些照片並不符合我的生活「脈絡」,不是我平時生活中會去拍的照片,一個照片資料夾裡上百張照片,在還沒打開細看前,大概心中就有點拒絕去看的心情,當我發現「為了記錄生活所拍照的照片」與「刻意追景而去拍的作品」之間的落差後,漸漸我就不再去拍這種照片了。🔹
🟥作品生命
誠如前幾篇文章說到,一張照片的「生命」不該有 0 與 1 的數位磁性電腦記錄所組成的照片,更多的故事留在身為「創作者」我們身上,如果可以的話,用簡單的文字、錄影、錄音,來為這張照片給予更多生命記錄,但我們是無法為每一張照片做到這一點,隨著我們日子一天天的過,這些照片永遠保存原有的樣貌,只是「他的故事」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腦海裡,就像是製作成標本的動物,保有他的外在,卻無法留住牠的靈魂。
🔹「這張照片死了」,我會這麼說,過去拍的照片已經無法再帶給我心中一點漣漪的話,那麼這張照片是「死了」,就算是照片永遠保留住他的點、線、面、光影、色彩,就像是動物標本一樣「永恆」地存在,我還是會說,這張照片依然是我所拍的,由於這張照片生命對我來說,已經到此為止,但連結依舊存在。🔹
至於越久的照片,是不是越先走到死亡? 倒也不是,如果這一張照片更與我的生活脈絡結合,這張照片並不只是個漂亮的作品,同時也代表那時我的生命、我的生活。
🔹「這張照片是用 Canon 350D 所拍攝,我的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透過標準 Kit 鏡頭,我帶著它出門練拍,讓我第一次獲得感動,竟然是拍出過去從來得不到的夜間清晰的夜景照片,雖然這台相機是水貨,也不是最新款的入門級單眼,但那時為了練習夜拍,同時也測一測新買的相機,這些練習的照片不見得多漂亮,但帶給我的記憶恍如昨日般清晰,那份感動還在」🔹
越能結合我生命脈絡的照片,越是記錄著當下種種大腦與身體的感觸,藏在大腦裡某一處,直到你回頭看到這些照片,你又重新想起當時的印像,也許更加深刻讓你省思現在的生活,或是帶給你新的攝影想法與目標,我想這也許也是多數喜歡、熱愛攝影的朋友們,也曾經感受過的體驗。
🟥感動不了自己
又怎麼能感動得了他人? 藝術,不只是創作,也同時代表著「表達與分享」,少了前後一環,都是作為攝影藝術可惜的地方,但往往欣賞他人作品,驚豔的作品下,都是辛苦創作的心血,卻缺乏好的表達、好的陳述、好的呈現,讓他人無法擁有你十分之一的感動、感觸,我覺得很可惜,而且天天在生活中出現。
🔹如果感動不了自己,如何感動他人? 照片呈現已經是固定不變,卻帶給觀者差異解讀,唯有創作者本身給予照片更多的生命故事 – 就是除了照片外,更多照片的故事,以及你與照片之間的連結,才能讓他人在各自差異解讀下,更多一些作者想傳達的想法在心中,我相信,越能感動自己的照片,越能帶給更多值得與他人分享的故事內含,產生「作品、攝影者、觀者」三者的共鳴的機會也越多。🔹
當我欣賞他人精采的作品,不時產生這種感覺 - 這些空有外表,空泛的靈魂,激起不了心中的認同與共鳴,但這感覺是一定存在,因為…,自己多年前的作品,一但被我宣布「死亡」那一刻,也是同樣的感覺。
於是我告訴我自己,若想要讓自己對攝影的熱忱能持續下去,並且保持快樂,那麼…,未來所拍的那些稱作「照片、作品」也好的東西,必然更加與我的生命更加貼切,讓往後自己再看這些照片、作品,能讓未來的自己感動、感受,而不是一張張僅有外表精彩的照片而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脈壓標準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0歲以前我去找工作,30歲以後工作來找我。」
-
在我們YouTube頻道裡,最常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職業訪談、職業教室系列,透過不同的職人分享,每一個人的故事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包含我自己也好幾次被來賓的故事深深感動。
-
很常有人問我,在找工作的時候,要如何選擇標準?我的答案是,「30歲以前我去找工作,30歲以後工作來找我。」當自己還年輕,比較沒有壓力的時候,想辦法去累積人脈存摺,這些無形的資產才是最有價值的。
-
從高中就提早出了社會,現在眨眼已經12年了,有時候會覺得累、有時候也會想要休息,但是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每一步」才能繼續向前。
-
#40萬QA #以前我去找工作 #現在工作來找我
-
【職場教室】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跟主管不准說真心話!不要假加班!feat.精神科觀察日記威廉
https://youtu.be/CORCjowjls0
【職場教室】離職QA!離開記者職場一週年!如何走出舒適圈?經營自媒體品牌?
https://youtu.be/lvCdSGLmmZ4
【職場教室】面試禮儀&穿搭!這句「NG提問」一定被刷掉!feat.電視節目製作人阿Mo
https://youtu.be/WNePdL3nv_Y
【職場教室】擔心被排擠?辦公室學會「5大關鍵」擁有好人緣!feat.義昌
https://youtu.be/SRuufNZ11CQ
【職場教室】白目NG新人!「講話沒禮貌、社群亂發文、惹到大主管」請注意!feat.阿MO
https://youtu.be/INfdjvyauhI
【職場教室】你是職場NG人嗎?關韶文傳錯「500人大群組」飆罵主管!下場超尷尬!
https://youtu.be/onsCMIA4GOE
【職場教室】如何擁有好人緣?把握「五種愛的語言」超實用!feat.Sandy吳姍儒
https://youtu.be/9w9QOfIqtug
【職場教室】關韶文也曾被資遣過!掏心肺「人生2次職場低潮」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HEFuQYCjXM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脈壓標準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血壓計教學 #高血壓 #影片內儀器為舉例器材非業配
依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例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可見血壓自我管理不容忽視,但大家都知道怎麼卻量血壓嗎?
電子血壓器簡易且普及,但常常因操作不當的誤差而不易察覺;其實不論是水銀或電子皆需定期維護校正。
✅早起、睡前,這兩個時間最具參考價值。
❌避免在運動過後、洗澡後、服用藥物、飯後或是會影響心跳的咖啡茶後。
✅坐等靜候30分鐘、兩腳平放不翹腳、手心向上放鬆不握拳、量測手臂與心臟同高,過程不可交談。
✅脫掉外套,且避免捲袖在上臂,因可能會導致量測數值異常過高;壓脈袋以一根手指可伸入的鬆緊度為標準。
早期醫生常藉由水銀柱式血壓計聽診測得血壓,可能會因醫生、受測者的情緒、現場噪音等人為與環境因素影響,更何況多數國家早已禁用。
ᅳ
非業配純分享,歡迎大家【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wpz26x
◾會做影片的藥師
◾正職人資部的訓練講師
◾每月更新一次
FB粉絲專頁♥️ https://facebook.com/totofunmacy
IG土土在幹嘛♥️ https://www.instagram.com/totofunmacy_ig

脈壓標準 在 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腥夫帶妹上摩鐵 新婚遭背叛女星崩潰了
► ►https://youtu.be/wQuStT-boNs
⭐網友最愛!五大老師解晚年運勢,這條掌紋分岔恐害晚景淒涼
► ►https://youtu.be/UwVoS1jJ4Mk
⭐幹王自豪一夜十一次 李秀環爆童仲彥性能力
► ►https://youtu.be/UG3-1m_T5q0
⭐一旦決定堅持到底!三星座有驚人自制力
► ►https://youtu.be/sz8ioeaLt8w
📺JET綜合台CH45頻道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54 胡孝誠曾主動脈剝離面臨生死關頭
09:23 主動脈剝離究竟有多恐怖?
15:38 黃友輔老師-要小心心血管的生肖命格
21:15 過了40歲,什麼標準就算高血壓?
33:54 為了身體健康,胡孝誠徹底改變
37:45 高血壓患者該怎麼吃
43:33 李玉珮老師-心血管天生比別人健康的命格
49:20 Amanda老師-2021各星座該注意什麼事情
54:17 李玉珮老師-要小心三高問題的人
58:41 高血壓患者的良好生活習慣
01:03:32 Amanda老師-一有小毛病就找醫師的人
01:08:10 黃友輔老師-測字占卜
#命運好好玩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