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內臟拉歪的脊椎】
你知道嗎?
許多人的脊椎
都會歪向某個特定方向
上胸椎歪向左邊
而中下胸椎則歪向右邊
.
在2006年的這篇文獻
「Analysis of Preexistent Vertebral Rotation inthe Normal Spine 」中
Kouwenhoven 等學者
統計了50位正常無脊椎側彎的人
他們發現脊椎都偏向某特定的方向
.
在胸椎第2-4 節有左旋的傾向
平均左旋角度為1°
而胸椎6~10節則向右旋的傾向
平均度數為2°
男女皆有類似的結果
.
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奇怪?
因為照理說,脊椎會歪向某一側
應該跟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像是習慣用哪隻腳翹腳
或是習慣用哪邊的肩膀背側背包
抑或是看電腦或看電視時
習慣看向左邊或右邊
難道...這些人的習慣都雷同?
.
有趣的是在隔年2007年
Kouwenhoven 學者
針對37名無脊椎側彎但有內臟逆位的病人
做了同樣的實驗和統計
.
【小補充:內臟逆位(situs inversus)】
這是一種實際存在的
罕見的非遺傳性疾病
他們的內臟構造與一般人相同
不同的是內臟的位置
與一般人正好左右相反(鏡向對稱)
舉例來說,一般人的心臟會偏向左邊
而內臟逆位的病人
他們的心臟則會偏向右邊
.
實驗發現在內臟逆位的病人中
脊椎的旋轉方向與一般人剛好相反
.
這就十分有趣了
莫非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
不完全是因為動作的習慣
而是內臟的張力左右不對稱導致的?
.
讓我們思考一下
5~11節可能會影響的內臟有哪些
胸椎第5~8節:主動脈
胸椎第8節:腔靜脈孔
(靜脈通過橫膈的位置)
胸椎第10節:食道裂孔
(食道通過橫膈的位置)
在這篇文獻中
學者們認為可能是
右手慣用手的張力影響
以及心臟和主動脈的搏動
導致脊椎旋轉有關
不過目前依然沒有定論
.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獻?
在過去的這幾年間
我一直都有個疑問
為什麼許多人的胸椎
大約在第8節到第10節之間
他們的脊椎排列總是轉向右邊
而這個位置正好是橫膈膜的位置
這也太剛好了
.
而這樣的巧合一直放在我的心中
直到最近看到了這篇文獻
才終於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
這也告訴了我們
在考量疼痛與身體的歪斜時
不能僅僅只察看脊椎排列本身
也須考量到周圍的肌肉張力
甚至是內臟的左右張力不對稱
.
#阿舟物理治療師
#內臟
#脊椎排列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00的網紅Daddy Fran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來聊聊 小朋友的 轉骨、登大人 的超級成長秘訣 本次專題大部分的講稿,附錄在底下的資訊欄裡 #法蘭爸 #養生工作坊 法蘭爸的養生工坊 蝦皮賣場 ▶ https://shopee.tw/ptfrank305 紫神膏 ▶ https://goo.gl/wVTFP6 防蚊香包▶ https:/...
胸椎側彎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後彎》
最近剛好密集跟同學們分享後彎練習的心得,過程中也回答了很多不同的問題,想說不如順便幫大家整理一下思路,讓大家更有概念。
我自己也不是後彎很好的人,什麼xx王的我現在依然抓不到,但那並不影響我有一個舒服又開心的後彎練習。
後彎,以輪式來舉例,我們就是要打開身體的前側,分散適當的壓力在正確的部位。
根據我個人之前的課程設計概念,可以分做三個重點。
1 骨盆控制
很多同學反應一後彎就腰痛,一後彎就折腰,這通常都來自骨盆控制不好,需要帶出髖伸腿往後的時候,往往都以骨盆前傾的模式帶出更多的腰椎前凸,當然容易累積過多的壓力造成疼痛;反之,我們需要練習更好的骨盆控制以及下肢的穩定甚至主動力量,這樣才有一個好的後彎基礎。
2 胸椎靈活
當然雖然這擺第2點,再這之前還是必須注意有良好正常的呼吸模式,這影響到整體的穩定還有肋骨活動,接下來要有胸椎好的三維動作,不只是後彎而已,還有旋轉側彎一樣重要,很多相對複雜的後彎需要更多的靈活度。
3 開肩
通常我的開肩練習都不會是大量的伸展,我反而會透過更多正確的動作模式與本體感覺訓練,先求穩定再求穩定的動作,其實通常這樣的效果回饋更好,它不只是會開,還會同時能夠穩定,甚至還可以幫助倒立。
這樣由下往上堆疊,才能達到一開始我說的,「分散適當的壓力在正確的部位」。
如此才是一個我覺得比較安全又有效的後彎練習。
分享給上過課的同學複習摟。
#後彎
#教學隨記
#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
#kensyogalife
胸椎側彎影響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螺旋肌力體能訓練專家 】- 筆記心得與經歷分享
🔺今年2021 三月時候參加螺旋肌力體能的研習課程,上課前其實對這個系統了解不深,只是抱著想多聽看看不同觀點跟看法參加,經過兩個禮拜兩天的課程(時間不長,真心希望可以多幾天時間體會),但對我來說,確實是很不一樣的體驗與衝擊,很多訓練概念和動作的想法也因此慢慢建構。
記得當時講師 @rightweightleeding 希望我們自我介紹,以及聊一聊為什麼想來上這堂課,我還記得好像是說,想知道不同的系統對於我現在的認知,期望可以帶來一些訓練觀點上的衝擊,我曾經也不斷追求肌肥大、也不斷追求深蹲、硬舉、臥推的重量(最大肌力),在這個過程我體驗到力量帶來的幫助與成就感,只是也帶來許多的傷害和無法解開的問題,這幾年我上了許多物理治療跟人體訓練相關的課程,運動生物力學、基礎肌肉動力學、呼吸整合課程、無痛訓練、功能性矯正等等,也慢慢體會基礎功的重要,你越看得懂人體,才會明白,花招百出,不如慢慢看清楚真相,點出關鍵的問題。
#人體是複雜的張力結構體 ,從功能性矯正著手、運動生物力學著手或者用肌肉動力學來看,都能找到解釋的方法,個體的差異或者成功的運動員動作案例,也許也會影響我們對訓練的認知,多看、多聽、多嘗試,我相信會找到每個人最適合的方式。期許自己慢慢分享自己訓練跟帶學生的心得。
-
🔺提供一些觀點與想法:
✨✨✨
一、系統核心
▶最大肌力不等於更健康或者運動表現,它有非常多的好處,在此並非否定其重要,小編是從國體大畢業,在校期間也上過肌力體能訓的實作課程,也有相關訓練經驗在校加上工作大概6-7年,只是 #人體是複雜的整合結構體 ,往往同樣的結果(例如百米衝刺前5%成績的運動員),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原因(不是每位都需要把最大肌力點滿) ,給各位自行思考。
▶身體是一個張力整合的結構體 :舉凡你的頭部、頸部,肩、肋骨、骨盆、髖關節,肘、膝、足跟都存在一個相應的位置,改變某一個部位,也會牽連其他部位。你可以想像一件事,你的頸部疼痛或者下背疼痛,可能來自於你的腳踝的問題,這也要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要看局部,也要能看得懂整體,不然就是拿著鐵鎚找釘子 ,看到哪裡有問題就往哪裡打。
💥#定勢思維 : 人們侷限既有的訊息或已習慣的現象。人在固定的環境或工作中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習慣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思維慣性的表徵:這次這樣解決的一個問題,下次遇見類似的問題或者表面看似一樣的問題,不由自主的會循著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決。
▶身體的核心
A. #支撐核心 (#Bracing):脊柱剛性,中軸穩定、運用四肢來產生力量,適合用力移動超大重量的物體。
B. #螺旋核心 ( #Coiling Core ):發展身體彈性以及藉由脊椎側彎帶動旋轉來產生力量,移動自己或移動非超大重量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時,像是跑跳、衝刺、球類運動、投擲等,軀幹會不斷發生有彈性的側彎以及旋轉動作。
▶擺位( Bone Alignment):發展特殊角度的技術,像是脊椎平行脛骨、移動時頭部對準足部(Head over foot)、Weckmehod 45站姿和 Green Dots 、手的核心,拳核心CoreFIst ( Fascially Integrated Strength Training)
▶兩側對稱( Symmetry ):慣用邊與非慣用邊的協調,在白話一些就是左手與右手的協調能力,包含兩邊的力量大小、兩邊的肌肉量和其圍度、兩側的協調能力,協調使用非慣用邊的能力。
▶兩側平衡( Balance ):平衡則偏重加入身體重心的概念,中文在平衡與對稱也許比較難以區分,中文字面上左右對稱也可以說左右平衡,這部分我覺得實際去執行動作來感受是最直接的回饋。
✨✨✨
二、螺旋核心的解剖功能
▶闊背肌的應訓練以及應用,它連接在肋骨9-12 ,脊椎胸T7-12 ,腰椎 L1-L5,肩胛下角(最近看到的研究方向是沒有直接連結在下角 ),髂嵴和肱骨上,在肌動學上,主要功能是,肩關節伸直、身體側屈、同側旋轉、胸椎伸展。
▶我們利用肌肉的特性來產生 三大動作:甩 、 丟接 、移動。 (Swinging tools 、throwing and Catching、Locomotion)
-
✨✨✨
三、訓練上應用
大致上分成三類
1️⃣雙側扭力BTT ( Bilateral Torsion ):與傳統的的肌力訓練動作差異不大,雙腳或雙手同時對物體施予一個力,只是在在這個系統會有一些特殊的姿勢擺位來創造身體的張力,下肢發力更著重髖內收以及髖外展肌群。
2️⃣螺旋核心CCT ( Coiling Core ):先用簡單的思考模式來解釋,可以想成傳統肌力的單側訓練版本,只是我們除了在單腳的承重,身體的骨盆、胸肋、以及頭部也要做出相對應的擺位,來產生對應的張力,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訓練出更好的移動能力、以及更多身體的控制,包含關節的活動度以及穩定度。
3️⃣旋轉運動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在基礎的單邊與雙邊肌力訓練之後,開始正式加入移動的動作,舉凡各種產生位移的動作都會被歸類在RMT的訓練項目,像是藥球的拋或砸、棒鈴訓練、地雷管的爆發力訓練、繩流訓練、速度與敏捷訓練等等。
🔺引用課程中的論述 @weckmethod
創辦人 David Weck ,他是一名肌力體能教練,也是人體力學專家,Bosu Fitness發明者,從事產業超過20年,幫助各種不同的族群達成運動目標,而他也堅信,「誠實的體適能教育能讓世界變得更健康、更美好。」
1. The Truth is Truer than the Fact
2. Every Step Stronger
=============================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按愛心❤️給予鼓勵
➡️分享出去並標記我
@weckmethod
@thedavidweck
@savageprotocols
.
.
.
#研習筆記 #心得分享 #教練 #體育人 #訓練 #運動 #健身
#HomeCoach
#一對一線上課程上線囉
#有興趣歡迎私訊首頁填寫表🔗❤️
胸椎側彎影響 在 Daddy Fran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來聊聊 小朋友的 轉骨、登大人 的超級成長秘訣
本次專題大部分的講稿,附錄在底下的資訊欄裡
#法蘭爸 #養生工作坊
法蘭爸的養生工坊 蝦皮賣場 ▶ https://shopee.tw/ptfrank305
紫神膏 ▶ https://goo.gl/wVTFP6
防蚊香包▶ https://goo.gl/X7znmP
如果你覺得我的影片能幫助到您,請您多多分享出去,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也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你的訂閱、分享、與按讚喜歡,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了!
按此訂閱:https://goo.gl/YcAkfL
隔週 週六早上十一點定期更新。
-------------------------------------------------------------------------------------
『春發夏長』轉骨季節到囉!
如果家中小孩身高比同學矮了一個頭,家長不免擔心,開始準備各種轉骨偏方,希望讓孩子順利拉高。有的家長選擇以吃中藥為主,不過醫師提醒家長,單吃補品效果不夠好,唯有骨架端正,氣血才能通暢,主管成長的生長激素才能發揮效果。
早期農業社會因為物資缺乏,因此民間流傳的轉骨方大都用溫補氣血的中藥。中醫師表示,臨床經常發現小孩還沒長高,卻先補出滿臉痘痘!這是因為現代青少年營養過剩,再加上承受各種壓力,讓原本的濕熱體質,出現了中醫所謂「肝鬱化火」的症狀,造成氣血不通,更進一步影響生長發育;加上書包沈重而不均勻的施壓在肩膀上,所造成骨架不正;還有夏天貪涼,猛灌冷飲,跌打撲傷造成的胸部鬱傷、挫傷等等,不同因素疊加在一起,自然就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身高的決定 70% 來自父母親的基因遺傳,但這只是一個概略的範圍,
我們來假設,有兩位小朋友,一位A同學,原本可以長到165~175的區間,但是生活中,有太多不良的因素影響到成長的過程,最後僅能落在165cm,另一位B同學,遺傳上原本可以長到160~170的區間,但是他的生活中去除掉了許多「抑制生長」的不良因素,而且增加了「生長因子」的優勢,這位B同學完完全全的成長出遺傳身高的最大值170公分,比起原本優勢的A同學 整整多了五公分
所以,我們當家長的就是要去幫助孩子在這個身高的範圍內去發揮到最好,增加「生長因子」的優勢,並去除「抑制生長」的的不良因素,就是能「激發孩子100%長高的秘訣」
不良的因素 包含了 「晚睡」、「沒睡好」、「沒睡飽」,「吃太多的甜食、宵夜、冷飲」,「不正確的運動模式」,「課業壓力過重,壓抑的情緒」,以及最重要的「骨架歪斜,氣血不暢」。
哪些是增加「生長因子」優勢?其實很簡單,只有五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愉悅的心情,以及最重要的 端正的姿勢、骨架
如果骨架歪斜不正,養分血氣無法順利傳輸,成長自然受限。孩童要從小脊椎、肩膀、骨盆不正就會影響生長。甚至發展成脊椎側彎、高低肩或長短腳的不良體態。中醫師表示,脊椎就是中醫所謂的任督二脈的督脈,也是主管人體生長動力的重要通道。如果脊椎彎掉了或是胸腔胸椎挫傷等問題,就會造成督脈氣血不通,而脊椎兩旁的膀胱經穴位,更是掌管內臟的重要神經,骨架一旦歪斜牽扯壓迫到這些內臟神經,五臟六腑功能當然無法正常發揮。
因此只要發現小朋友站立及走路姿勢異常或是是抱怨胸悶、胸痛等,家長就應該提高警覺!孩子的抱怨,除了成長痛之外,經常是骨架已經歪斜或是已經造成挫傷,造成氣血循環不佳所已引起的痠痛、悶痛,透過正骨與整脊的一併調整,能有效端正骨架。同時配合穴位推拿按摩促進氣血循環,排除鬱積的氣血通道,舒緩肌肉張力,讓經絡、氣血保持通暢,這樣才能順利轉骨,發育才會正常。
轉骨其實更重視關鍵季節,除了平時就要把持好骨架姿勢的端正,還要順應天時配合自然規律,注重四季之『春發夏長』的關鍵時期,並且調理好掌管生長發育的肝脾腎三臟,並在『秋收冬藏』之時配合自然的規律,給小朋友們進補轉骨方,調養好身體能量的儲備。 男生要把握小六到高中這段時間,女生更要提早到小四、五就開始關心,不要等到月經來或長喉結變聲後才開始調。錯過時間也沒關係,只要經檢查生長板還沒癒合,拉高都還有希望!
長高的必備條件
充足的睡眠:晚上10點前入眠,夜間是生長激素(GH)分泌的高峰期,而且一定要睡足7-8小時。
均衡的飲食:均衡飲食、避免垃圾食物、少醣、少甜、少冰。
規律的運動:彈跳類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跳繩)少量多次、但應避免過度造成肌肉勞損需,避免重量訓練(橫向的擴胸類運動),如舉啞鈴、伏地挺身、射箭等,因為會加速密合生長板。
愉悅的心情:保持自信、樂觀的態度,避免悲觀、抑鬱的情緒。
端正的姿勢:骨架歪斜會致使人體的氣血運行不暢,更容易造成胸悶、胸肋挫傷等等問題,進而抑制生長的可能。
-------------------------------------------------------------------------------------
如果對影片有任何建議,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
胸椎側彎影響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A:針對胸椎後弓(駝背、上交叉症候群)族群的姿勢異常。
通常會有胸悶(呼吸短淺)、肩頸酸痛(頸肩僵硬)、上背部筋膜炎、膏肓痛、頭痛、胃痛、失眠、頸椎病(手麻或無力)等症狀。
一. 站在離牆約在四個腳掌長的位置,雙手手心貼牆面,雙腳與肩同寛,手肘伸直。
二. 伸直腿,擡高臀部,上背下壓一直到背部和腿後側有被拉緊的感覺。
三. 保持姿勢,停留10秒鐘,呼吸正常。
四. 背部姿勢不變,讓臀部放鬆下來,休息5~10秒。
五. 重覆十次。
影響身體姿勢及各種症狀尚有更多原因,此運動方式僅供參考,建議藉由醫師/治療師/體適能專家等之評估與指導為佳。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4CFK0g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r1GQJO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胸椎側彎影響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A:針對胸椎後弓(駝背、上交叉症候群)族群的姿勢異常。
通常會有胸悶(呼吸短淺)、肩頸酸痛(頸肩僵硬)、上背部筋膜炎、膏肓痛、頭痛、胃痛、失眠、頸椎病(手麻或無力)等症狀。
1. 預備動作---仰躺且膝蓋彎曲,雙手合十,兩手肘靠在一起。
2. 緩慢的往頭頂的方向延伸,直到手臂在耳朵兩旁,兩手小臂原本是靠在一起,但在向上延伸的過程當中會逐漸自然的分開在兩耳旁邊。
3. 向上延伸的過程中,請隨時將腰部貼緊地板(縮腹),腰部不可以懸空。
4. 分開兩手掌,手心朝天,手臂盡可能貼住地面,腰部不可懸空。保持在這個位置3~5個緩和的深呼吸。
5. 盡可能保持整個手臂及手掌貼著地面的情形下,將手肘緩慢的收到身體兩旁。
6. 然後再伸直小臂,放鬆整個身體,完成一個展翅飛翔的動作
7. 重複這個動作3~5次。
影響身體姿勢及各種症狀尚有更多原因,此運動方式僅供參考,建議藉由醫師/治療師/體適能專家等之評估與指導為佳。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4WjjCZ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2vQ7y4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