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行的距離
越來越多人知道肥胖與健康的關係了,尤其是當前疫情統計顯示,肥胖是最有機會靠自身努力而避免掉的危險因子!
根據2019年底,某基金會對六都民眾的最新調查,台灣民眾對於代謝症候群認知度越來越高,
82.8%民眾聽過代謝症候群,有超過半數民眾能完整回答三高代表的意義,另有四成民眾能精準回答出男、女性腰圍分別應低於九十、八十公分。
又以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國人十九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男性34.8%、女性25.9%。
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個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種病前的狀態。意思是一群危害健康的因子共同聚集,是健康危險的警訊,也可以說是肥胖、血脂異常、血糖異常、高血壓的綜合體。
但知道自己有風險,而且行為上能主動做到去降低風險,其實仍有一段很遠的距離。
某基金會2019年對近二萬名國小學童幫家人量腰的數據中得到印證,家中腰圍不及格的比例由高至低分別是:
奶奶(66.6%)、爺爺(54.4%)、爸爸(50.7%)及媽媽(39.4%),顯示家庭中至少有一位成人處於極高的風險之下。
年老是無法避免的,但代謝症候群的危機如果能積極面對,還是大有可為的。
既然知道,就去做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9萬的網紅啾啾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統上我們習慣用BMI來評估一個人的體態,但其實精確度有限,不只有人提出改良版的BMI,其實只要用一條繩子就能輕鬆掌握身材! 現在就訂閱吧! ▶ http://bit.ly/2ehD36u 更多科學冷知識!! ▶http://bit.ly/2iE70QR Telegraph報導: http://w...
肥胖與健康的關係 在 張金堅咖啡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2019 #新年快樂🎉
👨🏻🏫張金堅教授健康講座主題
#世貿一館
1/5 12~1pm #發現咖啡的健康力
1/6 12~1pm #肥胖與健康的關係
👏👏👏👏
#台北國際素食養生展 🥬
展期:1/4-1/7 世貿一館
攤位:1317 請您喝咖啡☕️
🎫索票辦法,參考下方連結🔗
【Tag 好友送素食展門票,逛展再送優惠券!】
全球越來越多人開始推崇『素食主義』的健康生活
但常有人會擔心吃素食是不是就無法享受美味呢?
想知道怎麼吃得健康又美味😍
那就一定要來逛《2019台北國際素食養生展》
2019年1月04日-1月07日
樂醇咖啡也將參加《2019台北國際素食養生展》🎉
一起分享怎麼喝健康咖啡養生~
為了邀請更多人一起加入健康生活
只要完成以下兩個步驟:
1. 留言:『@好友 跟樂醇咖啡一起健康生活』
2. 截圖留言傳給樂醇咖啡的 Line@
(Line ID:@fhq6323g)
👉 https://bit.ly/2t02ljR
樂醇咖啡就會送你 2 張《2019台北國際素食養生展》的門票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展覽期間,樂醇咖啡的攤位也還會有更多優惠折扣!
歡迎大家一起來享受健康養生、享受咖啡~
肥胖與健康的關係 在 鄭欣宜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鄭營養師教學時間:
很多人都會問我
為什麼都瘦不下來,因為妳減到肌肉而非體脂!!!!
現在在這裡給大家一些正確的減重觀念
1.肥胖與健康的關係,研究指出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癌症)幾乎都與肥胖有關,尤其是腹部肥胖
2.減重最高境界是要減體脂,減腰圍,增加肌肉量(增加基礎代謝率)
肌肉與脂肪的體積相比,差非常多,相同身高體重的人,也會因為體脂肪跟肌肉的多寡,外觀差很多!!!!(女生減體脂下來,身材較緊實,也會看起來比較纖細喔)
3.減重不可以只看體重,因為有可能你瘦的都是肌肉跟水分,別忘了也要測量體脂還有腰圍喔~~
4.不要使用代餐,那不但不符合人性,那只會越減越肥,當你吃回正常食物時,體重就會復胖了,要從食物選擇對的食物,若蛋白質不足再補充高蛋白點心
5.不要再斷食,少吃啦,那會讓你的基礎代謝率也降低!!!!
肥胖與健康的關係 在 啾啾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傳統上我們習慣用BMI來評估一個人的體態,但其實精確度有限,不只有人提出改良版的BMI,其實只要用一條繩子就能輕鬆掌握身材!
現在就訂閱吧! ▶ http://bit.ly/2ehD36u
更多科學冷知識!! ▶http://bit.ly/2iE70QR
Telegraph報導: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11592897/Piece-of-string-better-than-BMI-for-checking-body-fat.html
用繩子量身高腰圍比的論文: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03483
http://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14-0207-1
自己試試看不同體重相同BMI的體態可以差多少(互動式):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3152862/The-graphic-reveals-BMI-useless-Scientists-reveal-radically-different-body-shapes-readings.html
"中央型肥胖"與健康的關係:
http://www.health.harvard.edu/family-health-guide/abdominal-obesity-and-your-health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uchushoe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chuchushoetw
Twitter:https://twitter.com/chuchushoeTW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huchushoe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