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又是連續幾天的術科聯招大考,所幸這週氣候比較起往年不會那麼濕冷。在此衷心祝福各位考生順利圓滿 旗開得勝!
【術科考試的錦囊妙計:如何讓自己在凍寒天氣中仍能正常發揮其演奏(物理篇)】♩.♪
范姜毅 / 文
每年的二月首先會是所有高三生升大學音樂系的術科聯招,而緊接在後的又將是連續三天的臺北藝術大學術科獨招。每次考試期間都恰巧猶有魔咒般的遇上寒流,溫度驟降再加上綿綿不斷的雨水,濕冷的氣候讓所有的考生們叫苦連天。『冰男凍女』們手冷只能尋求暖暖包的慰藉,雙手插在羽絨衣口袋裡取暖,可是樂器冰到降溫影響到音準穩定度,也只好一併塞進大衣內側,避免上台考試時的樂器狀態不穩定。這時所有家長看了雖心急卻又對氣候無可奈何....
其實要先知道我們人是恆溫動物,環境溫度改變時,體溫仍必須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故人體會透過循環、自主神經、內分泌系統及新陳代謝等方式,調節體溫以禦寒,避免低溫對身體組織器官帶來的危害。
手腳冰冷是指末梢血管血液循環不良,引起手腳溫度下降而感到發冷的一種情況。當血糖及血壓太低,或處於情緒緊張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就容易手腳冰冷了!
在此分享幾個物理上避免手指寒冷僵到動不了的小撇步,希望大家能找到各自的錦囊妙計,面對酷寒,面對考驗,邁向成功的音樂人生!
♪ 首先要瞭解手腳冰冷的主因有以下可能性:
*心臟無法正常運作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體內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生病發燒、感冒等症狀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手腳冰冷。
*體型太瘦小的女生: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血糖太低或低血壓時: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妳減肥過度、餓過了頭,讓血糖太低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而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囉!
*壓力過大時: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這時反而該專注在心裡的音樂想像之中,壓力的專注力被轉移,相對的就有可能慢慢恢復溫暖。
*衣物不夠保暖: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啦!因為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長時間待在氣溫冷的室外或是空調室房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讓手腳冰冷。
♪ 全方位解除冬天手腳冰冷
要全方位解除冬天手腳冰冷,必須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快快開始運動、食療、吃藥膳、泡溫泉、按摩…
.攻略1:勤運動.勤甩手
冬天的早上固然容易賴床,但如果下定決心要擺脫手腳冰冷,建議不妨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就會暖呼呼,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所以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喔!上下樓梯、做做伸展操等,每天至少運動10~20分鐘,有助於強化自身體溫調節的能力。
只要有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久坐之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踏踏步,時而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頭,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攻略2:多補充維他命E
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攻略3: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
菸鹼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 (菸鹼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只是身為音樂家不建議演出前喝咖啡,因為在某些人身上會產生手微顫抖的副作用。 另外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菸鹼酸維生素 B1、B2、B6能幫助菸鹼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
.攻略4:多吃堅果.胡蘿蔔
可藉由日常食補法,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他如牛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豆腐、芝麻、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即使夏天的天氣再熱,也要淺嘗輒止喔!
.攻略5: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等辛香料,可促進血液循環,利用平常飲食時,搭配食用。多吃辣椒大蒜、青蔥、胡椒、薑片、蒜頭、芥末、咖哩等辛香料可幫助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率。其中以咖哩中的薑黃素(Curcumin)效果最佳,研究發現,早在三千年前,古印 度醫療者就使用薑黃來增進人體防禦功能,且做為提高新陳代謝,改善血流順暢之用。而薑黃以品種又分為秋薑黃、春薑黃及紅薑黃,其中以紅薑黃含有的薑黃素含 量為所有品種之冠!是秋薑黃的7倍!春薑黃的74倍!其高抗氧化力,可快速促進新陳代謝為首選!
.攻略6:常吃溫補食物
如人參茶、薑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可以達到補身的功效,手腳也能不再冰冷。中藥中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及預防冰冷,如人參、黨參、當歸、丹參、北耆、鹿茸、兔絲子、巴戟天、玉桂、肉蓯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黃、乾薑、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不論是泡茶、熬煮、入菜,只要沒有體質過敏性反應都可食用就對啦!飲食習慣上,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及冷飲(寒性食物如:香蕉、奇異果、梨子、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空心菜、竹筍、白蘿蔔等。),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淺嚐即止喔!另外,可多喝些蔘茶、桂圓茶或薑湯等,幫助暖和身體。
.抗手腳冰冷食補常見且方便攜帶的例如有:
*人參枸杞湯
*人參核桃飲
*紅棗龍眼飲
*薑茶
.攻略7:不要餓過頭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
.攻略8:服用中藥
中醫也有固定的處方來治療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如果沒把握,也可請中醫師開立藥方。
.攻略9:最一般般但也是實用的招式:『注意保暖』
別因為演奏愛美而穿輕薄的裙子或露肩衣(天!看了就覺得好冷 @@),或穿太多怕顯臃腫被旁人笑,而少穿禦寒衣物。各種保暖的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圍巾、口罩、衛生衣、發熱衣都應該斟酌穿著,最好是選擇穿脫方便又保暖的大衣或是能遮蓋到腿部的羽絨衣,以利於進入考場前脫衣時掌握時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
肝臟血流供應 在 緩慢·芳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精油的人體旅行(3/3)】🌿
➡️《精油如何離開人體(排出途徑)》
這是一篇不了解也沒關係,但是了解以後會更安心的文章。
大家都說精油有多神奇叭啦叭啦的,
那精油到底怎麼對人體產生影響的呢?
這個世界上,精油進入人體常見的方式有幾種:吸嗅、塗抹、口服、塞劑。
後兩者(口服、塞劑),目前在台灣並未合法,即使在可以實行的國家,也必須是芳療師與醫師討論後,由醫師開立處方簽,依特定方式及劑量安全服用。
因此在這個系列,我們只討論芳香療法概念中,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兩個途徑,「塗抹(經皮吸收)」與「吸嗅(嗅覺吸收)」。
前面兩篇我們已經說過「塗抹(經皮吸收)」以及「吸嗅(嗅覺吸收)」,
「塗抹(經皮吸收)」: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31796221530698&id=105341627509493
「吸嗅(嗅覺吸收)」: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51743959535924&id=105341627509493
想了解的粉粉請前往前兩篇文章補課~
今天我們要來說說「精油如何離開人體」,正所謂有進就有出!
💟🌱🌼🌿💟🌱🌼🌿💟🌱🌼🌿💟🌱🌼🌿💟
【精油如何離開人體】
所有進到身體裡的物質(包含精油分子),都會在人體中被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內所有「維持生命的化學反應」的總稱。指生物體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過程,一旦物質和能量交換停止,生物體的生命就會結束。
身體的每個細胞(皮膚、神經組織、臟器、黏膜、血液)都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當中又以肝臟最為重要。
肝臟血液供應非常豐富,血容量相當於人體總量的14%。成人的肝臟平均每分鐘血流量就有1500~2000ml。肝臟除了新陳代謝,還有其他多種重要功能,可說是人體最繁忙的器官。
精油進入身體後,透過循環系統運送到全身器官,擴散至每一個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當完成任務後,再由循環系統搬運,透過多樣化排泄管道離開人體。
●大部分精油分子氧化後,會跟水溶性結合物一起隨著尿液(腎臟)排出體外。
●一部分高揮發性的精油分子,會原封不動的隨著呼吸(肺臟)或汗液(皮膚)被排出體外。
●假如選擇口服的方式,隨著糞便(消化系統)一起排出體外也是有可能的。
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水份來推進,人體有70%都是由水分組成。
長時間未攝取水分,或短時間流失大量水分後,如睡眠、運動、工作等,
需注意補充足夠水分,才能讓進入身體裡的精油分子,能順利的新陳代謝並排出。
💟🌱🌼🌿💟🌱🌼🌿💟🌱🌼🌿💟🌱🌼🌿💟
以上是「精油離開人體」的途徑。
看到這邊是不是對精油有更多瞭解了呢?
本文由 緩慢芳療師 小貝(Beth) 整理撰寫,
如果覺得有收穫,請按讚、分享👍
支持小貝繼續寫更多小常識喔~😊
#精油的人體旅行
#精油 #排出途徑 #新陳代謝
#肝臟 #腎臟 #肺臟 #皮膚
#緩慢芳療 #肯園 #芳香樂府 #肯園樂府
#台南芳療 #信用卡 #國民旅遊卡 #LinePay
#客製化服務
肝臟血流供應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90831.肝臟統論
早安
我是顏純左醫師
台南下營和平診所負責人
本診所附有
減重門診
雷射靜脈注射
全身健康檢查
過敏性疾病治療
急慢性疾病治療
純醫分享第一百五十八篇
肝病第二篇
1090831A篇
我們告訴你
1.為什麼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2.為什麼肝硬化的病人容易食道靜脈瘤出血。
3.肝硬化的病人常常導致生命的危險
@肝臟位於我們的腹部的右上,膽就在他的下後方,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做肝膽相照。
@肝臟以代謝功能為主,扮演者去除毒素,儲存肝醣,蛋白質合成,肝臟也會製造膽汁。
成人的肝臟差不多是一到兩公斤左右
@肝臟有兩大血管系統:肝動脈及肝門靜脈。
肝動脈來自腹腔,肛門靜脈來自消化道的靜脈血,可以處理其中的營養素及毒素。
@肝臟也是人體器官器官中唯一有再生能有器官
其實正常肝細胞只要有25%,就能夠再生成為正常肝臟,這個就是用在肝臟的活體移植。
@肝臟分為右葉及左葉
肝臟因為要處理毒素及製造營養素,所以它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雖然肝臟只有佔整個人身體重量的40分之1的50分之1
但他的血流量卻佔整人體的7分之1。
@肝的血管分為進入的肝血管及出來的肝血管。
入肝血管有肝動脈及肝門靜脈,數雙重血液供應,各有不同的功能。
1.肝動脈是來自心臟的動脈血供給肝臟氧氣,讓每個肝細胞都能夠得到氧氣的供應。
2.肝門靜脈是來自消化道的含有營養的血液,輸送許多營養份到肝臟加工,其中含了許多毒素在這個地方去毒。
肝門靜脈可以說是肝臟的功能血管,我們從為裡面吃進去的許多營養素及藥品的成分
就在這個地方加工解毒變成對人體有益的東西。
所以如果肝臟不好的話它的影響是非常大,包括無法吸收營養素無法去除毒素,這個就是為什麼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主要原因。
@當肝臟因為某種原因比如肝硬化,讓肝門靜脈沒有辦法把血液送到肝臟的時候,這些來自消化道的血液就自然流向另外一邊脾臟部分,脾臟就腫大
然後造成食道的靜脈瘤就曲張
,各消化道的血管都曲張
這是肝硬化的病人為什麼常常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痣瘡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再加上肝臟不好所以無法製造凝血因子。
脾臟腫大讓許多血小板破壞
,血小板過少凝血因子不足導致更容易出血。
這是肝硬化最麻煩的地方,也是許多肝膽腸胃科醫師面對病人的困境,我們必須花更多的心血面對肝病的挑戰。
肝臟血流供應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明明就沒有被嚇到,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常常莫名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規則跳動,有時還會合併胸悶、頭暈,這樣心慌慌的感受是所謂的心悸嗎?立達診所周孫立醫師說明,心悸是指在普通、沒有特別注意的情況下,對自身心臟的搏動感覺到不舒適的一種自覺症狀。
心悸是什麼?
周孫立醫師解釋,心悸是一個概略的稱呼,發生時我們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心臟跳動,而跳動的感覺遠大於平時能承受,例如:心跳加速、心臟搏動明顯、不規律等,甚至開始感到不舒服,同時可能還會合併手腳冰冷、手心冒汗、全身冒汗等症狀。
心悸發生時怎麼辦?
周孫立醫師表示,首先應先檢視自己的狀態及環境,如果在爬樓梯或是跑步等運動中發作,可以先試著停止當下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馬上休息。此外,也要保持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他說明,心臟的血液供應最需要的是充足的氧氣,因此一個通風良好的環境很重要。
當我們立刻休息,並確保環境通風,盡量將危險降至最低後,再規劃下一步該怎麼做,例如:去醫院就診或是其他的藥物處置。
心悸的原因?
周孫立醫師指出,造成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分別為下列4種:
血管性因素
心臟中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臟本身的傳導受影響。
代謝性因素
周孫立醫師指出,可能與我們身體的電解質有關,包括:鉀、鎂、鈣離子,造成心臟的傳導受到影響。
全身循環因素
可能因身體的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脫水;又或是水分過量,導致肺部在與空氣做氧氣交換時出了問題,此時也會心悸。
飲食因素
可能與吃進太刺激的食物有關,例如:咖啡、酒精等都有可能。
有心悸症狀,需要做什麼檢查?
周孫立醫師說明,首先會先檢視心悸的成因,分別鑑別診斷。首先會從最容易致命的方面開始檢查,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問題。
因為冠狀動脈阻塞就會造成心肌梗塞,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醫師會看心電圖,另外也會做一些冠狀動脈的檢查。
另外,也有24小時監測的儀器,檢視患者的心臟在一天的跳動中是否規律、完整;還是偶爾會出現一些惡性的、比較嚴重的心律不整。接下來就是比較容易做得到的,例如抽血,藉此檢測身體是否有代謝性或電解質的問題。
周孫立醫師強調,代謝性及電解質的問題不會在一般人身上發生,因此若是因心悸去做檢查,發現血管及24小時心電圖監測都沒事,但後來抽血卻發現某個電解質有問題,就要特別當心,因為這可能是某個器官造成的,例如腎臟、肝臟,不見得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周孫立醫師回應,心律不整通常會看其程度及危險性,若是較危險、死亡風險高的,就會考慮用藥物介入治療。
電燒治療
然而,對於某些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周孫立醫師說明,此時就會用電燒的方式介入,會先檢查患者心臟上頭是否有神經過度增生、過度傳導或有些捷徑的產生,造成傳導異常,再用電燒的方式減少這樣過度興奮的神經活動。
周孫立醫師也說,當然如果評估危險性沒那麼高,也不見得要吃藥,但一定要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例如:喜歡喝咖啡,又喝得很多很快,或喜歡抽菸,不愛喝水,甚至吸毒等。
心悸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
周孫立醫師表示,若是短時間內發作的心悸,經過醫師評估也不願意藉由藥物或電燒等外力介入治療,則會建議患者心悸發作時平躺,並確保空氣流通。
此外,也建議可以做屈膝的動作,能增加流回心臟的血流量。周孫立醫師指出,當心臟有足夠的血液回流時,就能刺激心臟良好的收縮。
【精彩文章】
心跳忽快忽慢不得輕忽!心悸、心律不整該如何應對?|周孫立醫師|健康連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3
【心臟、心悸相關影片】
每天手轉60圈,肩頸痛、自律神經失調一次解決!
https://youtu.be/pXxTloundCE
這些竟是心臟病徵兆,注意4件事遠離心臟病風險【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rLmTVGgmhY4
飲食、保暖、冠狀動脈疾病,注意3件事遠離心因性猝死【健康連線/林謂文醫師】
https://youtu.be/hPABECFlsLc
【心悸、心律不整相關文章報你知】
心律不整怎麼辦?按3穴道減少心律不整、預防心悸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369
心悸怎麼辦?先釐清心悸13種可能原因病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64
莫名心悸是心律失常!數手指操讓心臟永遠年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9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