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關助人者的自我省思:
#要聽懂自己
#也要聽懂對方
#聽懂自己及別人是一生都在修行的事
1。
助人者認識自己是一生都要進行著的工作。
~ 檢視自己的生命經驗,化為文字及故事。
~ 檢視自己的原生家庭,尤其是和父母的三角關係。把受害情節化為「如是」(它就是要長成這樣的)。
~ 檢視自己的「冰山」。除了看見行為之餘,也需要看見行為底下的感受、想法(尤其是初期生命所形成的)、思維、價值觀、渴望、遺憾、未竟之事、生命意義、死亡觀念等。
2。
除了內心世界及原生家庭的自己,助人者也要睜開眼睛去看一看社會角色的自己。助人者自己是是如何被社會(包括家庭、學校、職場等)形塑成好幾個社會角色。
家族的、宗教的、民族的、性取向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教育背景等等眾多社會賦予的角色里,如何相融、相克、共存或矛盾。如何認識及整合種種的社會角色,而進入一個被賦予的角色:助人者。
一生都在整理中。
把這些工作所帶來的整理,踏進輔導室之前及之後,同步進行的工作需要的有以下:
3。
認識屬於對方(被助者)的內心世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 step 1,同樣的內容。)
4。
認識屬於對方(被助者)的社會角色的形塑。(也就是和 step 2,同樣的內容。)
5。
助人者帶著 1 and 2,對方帶著 3 and 4,坐下來,產生對談。
你除了要認識自己的 1 and 2,也要在對談里試著去認識對方的 3 and 4。
如此來來往往的四個step 的學習,才能在對談里,聽懂對方的言語、脈絡。
越能聽懂對方,就越不企圖左右對方。越是有為的工作,後來越能產生無為。
6。
助人者透過對談,慢慢引出 3
and 4 的脈絡,讓對方展現他真實的失落(或其他議題所帶來的苦惱)之面貌,而透過對談,慢慢 re-shape (再塑造)他自己要的生命面貌。
7。
以前覺得要聽懂人,最好要把自己拿走。要成為一面鏡子。(很多senior 都是這樣教我的。)
然而,有思維及有感受的人是一個有機體,怎麼可能可以成為一面non-organic的鏡子?這是不可能的事。
現在我發現,對談里拿不走自己,也做不了一面鏡子,所以索性學習運用自己的所有。
8。
以前看似是阻力,現在反而是助力。過去所遇過的苦難所帶來的思維及感受,都是聽懂對方的著力點。
為了聽懂對方,助人者隨時移動自己讓自己有進出都平安的能力。有時進去(就是產生有感受的共鳴)、有時出來(就是遠距離遙望而且觀察)、有時在旁耐心聽、有時挑戰對方的價值觀。
這樣才比較真正激發對方也能同步聽懂自己、也讓助人者聽懂對方。
9。
總之,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好幾個位置上去聽對方的一切。
聽懂自己,是助人者一生要修行的功課。越是聽懂自己,才能聽懂不同的眾生。而不企圖主動去改變對方的苦。(除非對方想要改變。)
10。
一名網友曾寫的一句話,特有共鳴,作為此篇分享的結語:「我們需要一個懂自己的人,更大於一個想要給予我們幫助的人。」
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以量
23/09/2021
Search
聽懂自己及別人是一生都在修行的事 在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 八,福報 ... 的推薦與評價
二,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 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 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