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芋泥包就搞笑 😂😂😂
#老媽說她捏的包子不能曝光
做 #芋泥包 並非計畫已久,而是姊之前雄心壯志想要做烘焙,備齊不少麵粉,消耗量卻極低,於是停班在家鹹鹹的老媽就想說來做饅頭,電視上看很簡單,為了今天,她還說她看 YouTube 教學影片看了十幾次!我想說那我就不看了~殊不知...
我們在揉麵團的時候,一直怕水加太多,結果卻忘了先將酵母粉、糖與麵粉拌勻,直到要拿去窗邊發酵時才發現😱 這對母女到底有多蠢!?於是我們把麵團拿回來重新跟酵母和糖重新揉過,希望還能補救(汗
等待發酵期間要去蒸芋頭,再把芋頭弄細碎,均勻揉入發酵過的麵團中,如果到這裡就 stop,那 #芋頭饅頭 就完成了!不過我們就很雄心壯志啊~第一次就要做包餡的,所以再去發酵30分鐘,間中來做芋泥~我只有果汁機,於是只能一次放一點芋頭+豆漿去打,不然機器會燒掉XD 就醬~完成一碗香濃又稠到爆的芋泥,其實到這裡我就不想做了,想直接吃芋泥🤤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芋泥包進去,我們真的是很不認真,所以亂包一通,還好我包了二個就開竅,用四個角角捏起來的造型決勝負!於是我媽說他不包了交給我哈哈哈哈~~
最後的最後~居然還成功了!!超香超好吃~只是沒有教學影片的那樣澎鬆軟綿,意外地很像一些老麵饅頭的口感,與某名店的芋頭饅頭差不多87分像,人家還沒有美味的芋泥呢~哼!
只是自己做真的有點累,而且還要一直等發酵,我有夠沒耐心,還想做什麼烘焙啦!但為了把各種麵粉用完,下次我要來做蔥油餅 😉 #蔥阿北和阿在伯好貴
#用豆漿代替一半的水很讚
#自己做的沒在計較成本
#我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做蛋糕
#不小心做成了發糕
#質人星球在家裡
#scentofsens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木瓜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www.facebook.com/papaya.kitchen/ 意大利香草麵包: 我真係好鍾意食呢個包? 因為簡單易做,唔需要特別技巧,其實有少少似pizza ? 不過pizza要即時食先好味,呢個包我加左老麵,就算第二日食都仲係好鬆軟,加上本身已經有配料和味道,成為早餐的話,真...
老麵 加太 多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國吃麵包的習慣其實不太一樣
#Tartine
#Belegte_Brot
#Open_Sandwich
#Serviettenknödel
#Semmel_Klöße
等一下又得拿出硬種來餵養了...
其實還沒想到做甚麼. 上次po的麵包當天就被當晚餐吃掉了. 那天我煮了兩樣東西一起搭配. 一個是這個西班牙Tapa Gambas al Ajillo. 另一個是奶油雞肉.
其實這個蒜油蝦Tapa 的油真的很香. 不過德國人吃麵包的習慣不同. 所以剩下很多蒜油XD 我今天打算煮麵條拌一下當大家的午餐.
德國也是會用麵包沾醬的. 但通常都是用小麵包. 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右手舀一口湯或主餐左手拿著麵包. 咬口麵包吃. 只有要" 掃盤" 時才會拿麵包抹盤. 而且大部分的德國大麵包都很難" 抹" 因為太多不同的穀類抹了會裂掉所以會用精緻小麥含量高的小麵包來抹.
因此. 大麵包通常都是切成一薄片麵包( 根據麵包的組成來決定厚薄. 以老爺的標準大概是0.5~0.7cm 切太厚會被念. 切太薄很難食用. 底部是乾的. 上面做層疊然後用刀叉吃.
我這種吃法只有我自己才會如此.我們家的德國人沒有人這麼吃所以才剩一堆油.麵包泡在醬汁裡他們覺得噁心. 因為那天的麵包有加了30%卡姆小麥. 還蠻好切薄片的.
所以我們家的德國人不吃法式吐司類的老麵包煮法. 德國的老麵包除了也會放回去麵糰中做保濕及增香外, 還會跟牛奶蛋香辛料揉成軟硬適中的Semmel Klöße去水煮. 依據麵包的種類煮出來的風味也不同. 但相同標準的是: 都必須要有一些咬勁就是不能水水爛爛的. 所以很多人會用乾淨的布包成一條下去水煮.
那就叫做Serviettenknöd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M7V60X924
可能你會看到很多都是用一般小麵包下去混蛋奶的食譜. 事實上. 熟悉德國的裸麥大麵包時會加它下去增香. 因為裸麥大麵包常會有加麵包香料下去調味. 但因為在固形上要能不鬆散( 妳看影片都是能夠切片的就知道) 就得靠功力. 通常不會單獨吃. 會搭配主餐.
我自己有做過也會做. 因為通常這種水煮麵包球或切片出去外面吃偶爾會遇到加洋蔥的. 而洋蔥大過敏的老爺會發瘋. 所以我會自己做. 但我對於用布巾包起來這件事有點障礙XD 所以大概一兩年做個一次😅
關於這個Tapa因為怕吃太多油. 所以我加了米醋. 覺得這樣的混合不錯很好吃! 但如果醋加太多會吃不到蒜香.
各國對吃麵包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當然對於麵包的" 審美" 方式也不一樣. 來這裡以後. 因為做麵包所以到鄰近國家時. 都會非常想知道他們怎麼吃? 怎麼做?喜歡的口味又是如何? 搭配的主食是甚麼? 德法義西瑞士荷蘭 這幾個國家對於一般麵包的調味. 還蠻有趣的.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大部分的當地居民都吃甚麼麵包? 建議走一下大賣場的麵包坊. 之後再去google當地人氣高的麵包店. 大概就可以知道一些端倪. 因為我發現上述國家中好像只有德國的麵包才有這麼多的裸麥. 那些國家常會出現比較大顆的搭配餐食的白麵包. 跟能種植的作物很有關係. 我想北歐的國家應該裸麥也會比較多.
近來德國自家烘焙的麵粉來源有越來越多的選擇. 對於麵包的製作上有不一樣的火花出現.
就像跟我們家Teresa 一起合照的兩株茉莉花一樣. 從小灌木來到這裡想變成攀藤植物一樣!
沒甚麼不好啊!!!
老麵 加太 多 在 I love cak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可以看得出來,吐司一層一層好療癒^_^一層一層撕^_^
麵糰最後終溫不代表吐司狀態會良好,如沒打足,溫度不高,吐司也會沒彈性,如為了打足溫度太高怎辦?至少打到有膜,打完馬上冰起至冰,讓麵糰降溫,低溫冷藏也會產生麵筋,剩下交給時間,至麵糰摸起來整個冰冰的,外冰內溫也還不夠,再取出室溫、整形,每次這樣做都會做出自己覺得還不錯的麵包吐司^_^
ps只要全冰就可操作,時間看麵糰狀態喔,只要不要忘記時間 ,吃起來沒發酵味喔,正常的吐司風味喔^_^
還有酵母不要加太多以1/100為主。
^_^先冰再取出打?不建議因為已經產生筋性再打會不光滑喔,所以不建議。
^_^是不是低溫冷藏法?不太算,因為可能冰1-2小時就全冰涼了,可取出用,所以也不太像^_^
適用直接法
老麵法也可以12-16小時(老麵放太久不適用)
剩下沒試過^_^沒一定的操作,自己操作的心得^_^專業者可指教喔^_^
老麵 加太 多 在 木瓜廚房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papaya.kitchen/
意大利香草麵包:
我真係好鍾意食呢個包? 因為簡單易做,唔需要特別技巧,其實有少少似pizza ? 不過pizza要即時食先好味,呢個包我加左老麵,就算第二日食都仲係好鬆軟,加上本身已經有配料和味道,成為早餐的話,真的是快靚正之選 ?
材料:
法國麵粉 / 高筋麵粉 190克
低筋麵粉 60克
老麵 80克
奶 150克
橄欖油 25克
即溶酵母 3克
洋蔥碎 1/4個(35克)
糖 15克
鹽 4克
新鮮迷迭香 1支
配料:
橄欖油、車厘茄,無核黑橄欖,香草碎,海鹽
各適量
1. 先將麵粉、橄欖油、鹽、糖、酵母、奶、老麵拌勻至出現薄膜,再加入洋蔥碎拌勻
2. 麵團發酵60分鐘至兩倍大
3. 拿出麵糰用手輕壓排氣,將麵團摺疊成正方形,鬆弛15分鐘
4. 在烤盤和手,抹上橄欖油,用指尖將麵糰輕輕推開,平均拉扯至四邊,然後進行第二次發酵,45分鐘
5. 手指沾少許麵粉,戳入小洞,加入迷迭香、車厘茄、黑橄欖,再掃上適量的橄欖油,灑上少許鹽和香草
6. 放入已預熱的焗爐,180度焗15分鐘,至表面金黃色即可
??老麵製作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papaya.kitchen/posts/845807732251623:0
**如果麵團不放入洋蔥碎的話,水份或奶就用10克代替,而洋蔥本身有水份,所以不要添加太多
**配料和味道可隨意因應自己加減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