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716)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談他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這是我追悔莫及的遺憾。現只能從他的零星留言、有關書籍記載,和我的片斷記憶,去寫他生平。這既對我有意義,也反映了父親那一代人的掙扎。
李化,1909年9月23日(農曆8月初10)出生,原名李存棠,廣東新會人。1927年18歲時離鄉往廣州進入韋碧雲創辦的廣東電影學院就讀。那是中國電影業的萌芽期,選擇學電影的人極少。父親是電影學院第一期學員,三個月完成課程,隨即留校協助主持校務。學院第二期,我堂兄李晨風和後來的電影人盧敦就入學了。其後父親與妹妹李麗蓮(我姑姐)、李晨風、盧敦組織一個業餘劇團。1929年南國劇社到廣州演出,父親與姑姐隨南國劇社到上海,1930年與作曲家張曙合作,在上海演出李麗蓮主演的新派歌劇《王昭君》。同年與李麗蓮加入天一公司,父親由場記升至副導演。時年21歲。在上海三年,據知這段時間,他也到濟南、青島、天津、北京等地流轉。有聲電影開始出現,1932年,影人鄺山笑在廣州成立的紫薇公司到上海租用天一公司的錄音設備拍攝《無敵情魔》的聲片部分,完成後與父親離開天一回廣州。父親在廣州助鄺山笑完成了《無》片,並留在廣州拍了幾部影片。其中較珍貴的是1933年的《炮轟五指山》,赴海南島取外景,拍攝了大量尚處原始社會的黎族片段。在廣州,他與當時紫薇的演員、我母親李幽慈相識,並於1934年結婚。母親原名李薇卿,生於1914年,2013年在香港逝世。
1936年,父親來香港加入大觀聲片公司任導演,並成為華南影業協會總幹事。
2014年香港出版的《粵語的政治》一書中記載1935年南京中央政府開始推廣國語運動,想要禁制粵語片,香港影界就發起「粵語片救亡運動」:「1936年11月,在粵片界名人李化……等號召下,三百餘位粵片影人聚集於香港一酒家……發表聲明」。又記載1937年7月,香港華南影業協會派我父親在內的代表五人到南京請願緩禁粵語片。但隨即中日戰爭爆發,南京遭日軍進襲,禁粵片之事不了了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空襲廣州,當時父親率領一個攝影隊,冒空襲危險到廣州拍攝空襲中人民的輾轉,以喚起觀眾的愛國救亡意識。
這段期間他導演的,還有《精忠報國》《民族之光》,是宣揚民族主義的影片。父親生平極少當演員,但在1939年的抗日經典電影《孤島天堂》中卻擔任演員,而且不顧毀譽地飾演漢奸的反派角色。《孤島天堂》是眾多影人不計報酬在香港共同參與的義舉。這部影片現時在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
1937年,在上海當演員的姑姐李麗蓮,與後來當了毛澤東妻子的江青(藝名藍蘋)投奔中共根據地延安。父親1938 年隨歐陽予倩赴桂林的廣西藝術館工作。在桂林時,父親大約是在延安的姑姐勸說下,安排居住香港我們家中的五弟李剛(原名李存溢)和三妹李慧蓮送桂林聯絡中共組織,輾轉前赴延安。
1940年我們全家遷上海,1941年父親又去桂林參與抗戰文化工作,1942年再返上海。1944年去南京一年又返上海。這段期間他改名李炎林營商和從事話劇活動的情況,在前文「父親與淪陷區話劇」已談及。1945年從淪陷區逃難到屯溪,在前文「逃難」也談過。抗戰勝利後他在東北及天津經營電影院,很可能是那時候他仗著同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在「接收敵產」中得到接管東北、天津一些電影院的機會,以此謀生。內戰烽火蔓延,1948年2月回香港。回港後再入影圈,首部執導影片為粵語片《有冤無路訴》(1949)。同年領導組織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華南影聯)。
父親回港後,一開始就以親共的左派影人的面目出現。籌組華南影聯他是主要角色,會務聯絡也在我家,1949年7月開幕他致開幕詞。但隨後的領導權都在中共工委的操控中。接著父親擔任大觀片廠廠長,1953年創辦藝文公司拍國語片。金庸和梁羽生的新派武俠小說這時興起,1959年父親創辦峨嵋公司拍粵語武俠片,大多由他或李晨風執導,並以「林炎」之名任製片。他以大陸的少林寺、武當山、峨嵋山等地取景的幾部武俠片都賣座不差。1966年文革爆發,香港左派影業凋零,他的影片也無以為繼。1968年他為撙節開支,搬去澳門居住。1975年8月22日在澳門病逝。
在社會動盪中輾轉,在各種政治的干預和影響下掙扎求存,這就是父親的一生。(37)
圖·1,父親在1970年的一張日曆寫下他早年的漂泊生涯。
圖2,父親在香港片場。
圖3,1938年在廣州,左一是父親,左三是母親,左四及五是戲劇家歐陽予倩和夫人劉問秋;母親前面是姐姐和兩歲的我。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KTSmag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線將往年沿用的《萬千星輝賀台慶》改名為:珍惜香港 發放娛樂 TVB 52。盛傳今晚將會以預錄轉播夾雜現場半直播形式進行。 娛樂八卦 YouTuber 黃標事件 https://youtu.be/nSUzuMv2444 安心事件 九型人格 https://youtu.be/yVnXRpiKqoA ...
「義珍香改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路RuSiR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問題] 義珍香?逸鄉村? - 看板I-Lan 的評價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問題] 義珍香?逸鄉村?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義珍香礁溪店 的評價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義珍香出爐時間的推薦,FACEBOOK、愛食記、PTT 的評價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義珍香出爐時間的推薦,FACEBOOK、愛食記、PTT 的評價
- 關於義珍香改名 在 [問題] 義珍香?逸鄉村? - 宜蘭| PTT Web 的評價
義珍香改名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普丁大帝立法說在俄羅斯只有俄羅斯香檳才能稱為香檳』,法國香檳只能稱為氣泡酒。
昨天睡前看到這一篇,睡醒果然有網友傳來要我「辦案」🤣該怎麼說? 只有普丁能超越普丁!哪一天普丁又立法說俄羅斯境內蓋的凡爾賽宮才能稱為凡爾賽,我也不會太意外。
更好笑的是LVMH酩悅集團緊急停止出口,第一時間讓大家錯覺阿諾突然有了骨頭,結果人家只是要拖時間改標籤啦?怎能放棄出口俄羅斯?雖然市佔率2%,也是一筆大數目啊。
然後瑞士網友說,報應啦!法國香檳之前還不是讓瑞士champagne 村產的酒不能稱為champagne香檳酒嗎?法國其他地方的氣泡酒也不能叫香檳。但是面對普丁的強勢,LVMH竟然願意改名為氣泡酒?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正名果然很重要
大家以後買香檳要看一下是不是來自俄羅斯
#法國香檳地區產的氣泡酒才稱為香檳
🍾🍾🍾🍾🍾🍾🍾🍾
趁機來個舊文新貼:
【關於香檳的幾個字母】
你知道怎麼挑哪種香檳喝才不會胖嗎?
很多人都挑大廠大品牌。有起碼的品質保障?
1⃣
🍾先來說說酒瓶瓶塞capsules最上面的圓形貼紙標示: 大部分常見的是紅色,綠色,藍色。
綠色是有國家認證的 ,像AOC(原產地名控制)跟VDQS(優良地區餐酒)。
藍色是一般的餐酒或地區酒。
紅色則是2011法令通過之後可以用來取代藍色與綠色標,但香檳與氣泡酒除外。
2⃣
而每一枚標籤上還有三個不同的字母:
R 或 Récoltant 指種植者自產自釀。
N 指酒批發商向別人買酒來裝瓶販售,但通常裝瓶的地方也是釀酒的地方。(很多大廠牌都是如此)
E 則是向別人買葡萄或酒來販售。
___以上泛指葡萄酒___
至於所謂年份香檳,過去20年當中,僅有2002,2008,尤其2012年榮登輝煌年份寶座。現在因為行銷策略,幾乎每一年都會釀製一些年份香檳。
3⃣
🍾每瓶香檳的酒標上都有兩個縮寫字母代表生產者。另有一組由香檳協會發放的註冊號碼。
RM (récoltant manipulant) :種植者自己生產的香檳。
NM (négociant manipulant) : 由代理商購買葡萄釀製香檳。
CM (coopérative de manipulation) : 由多位種植者組成合作社所釀的香檳
RC Récoltant-Coopérateur:合作社釀的香檳,但由社員以自家名義販售。若是冷凍除渣步驟之前拿回香檳,就不需標明合作社名稱。
SR (société de récoltants) : 一群種植者(通常是家人親戚)共同釀造和銷售的香檳,通常與服務性合作社合夥。
ND (négociant distributeur) : 代理商以自家名稱向外發售買來的香檳
MA (marque d’acheteur)或 MA Marque Auxiliaire : 幫別人代工釀製的香檳(餐廳、代理商、大型零售商…)
哪一種好喝? 見仁見智見口味!
4⃣
不過若是你不想喝完發胖太多,該注意的是下列標註:
🍾« 絕乾nature », « 未添加 pas dosé », « 無添加 non dosé » ou « 零添加dosage zéro » : 沒有添加任何糖分的香檳
🍾特乾 extra-brut : 每公升含糖量0-6公克
🍾自然乾 brut nature : 每公升含糖量少於3公克
🍾乾 brut : 每公升含糖量12公克
🍾略甜 extra-dry : 每公升含糖量12-17公克
🍾微甜 sec (或dry) : 每公升含糖量17-32公克
🍾甜 demi-sec : 每公升含糖量32 - 50 公克
🍾特甜 doux : 每公升含糖量超過50公克
(有沒有感覺像在點珍奶? 微冰少糖謝謝! )
***
參考來源 @ON va deguster la France
義珍香改名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淪陷區生活 (李怡)
我的童年回憶,真正有點滴印象,是四、五歲從香港到了上海時開始。
1936年在廣州出生後兩個月就來了香港。1937年抗戰爆發。大約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父親去了桂林參與抗日文化運動。戰時的桂林,文化名人雲集,文藝創作、戲劇活動十分活躍,桂林《大公報》在報道時局和輿論監督方面,更是中國報業的圭臬。我母親就帶着姐姐和我,從香港去了上海。
剛到上海時寄居舅舅家中,生活拮据,我又患了肺病,那時沒有特效藥,我整天躺在沙發上靜養。後來我父親從桂林輾轉到了上海,不知甚麼原因就富有了起來,搬進高級住宅,我也開始上學。父親改名李炎林,改行做生意,做些甚麼我不知道。根據後來的一些記述,當時有許多在淪陷區與國統區(國民黨政府統治區)之間倒賣物資的所謂「路路通」的商人,我猜想父親做的就是這種買賣。有歷史學家認為對「路路通」商人不必作民族主義的深責,因為倒賣物資是戰時敵對統治區相互封鎖下的交流管道。但要「路路通」就顯然要跟兩邊政府官員作利益「溝通」。不知道是否這原因,我們家曾到南京住了一年,後又回上海。
我在哪一年從香港移居上海?父母沒有確切告訴我。大約是1940年汪精衞在南京建立附日的所謂「偽政權」之後。向來的歷史書寫,都將汪精衞指為「大漢奸」、「賣國賊」,汪政權就是「偽政權」。但以我那幾年在上海、南京淪陷區生活的童年記憶,當時的社會秩序堪稱良好,人民經營商業活動受法律保護,經濟算繁榮。黑道、流氓好像都銷聲匿跡。小朋友唱《義勇軍進行曲》這樣的抗日歌曲,都沒有問題。如今回想在中國人統治之下,除了北洋政府時期我沒有經歷過之外,汪政權統治時期應該算是人民最能夠安居樂業的時候了。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展開。中國在救亡圖存的社會意識主導下,國共再次合作抗戰。但以當時中國的國力軍力,實難以抵禦日軍之進侵,而歐美等國為應付西戰線的德國納粹,也無暇東顧。因此,有識之士對抗戰的前景都很悲觀。1937年7月14日,著名學者吳宓在日記中錄了他與另一學者陳寅恪的談話:「晚飯後,與陳寅恪散步。寅恪謂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域覆沒,而中國永亡矣云云。寅恪之意,蓋以勝敗繫於科學與器械軍力,而民氣士氣所補實微。況中國之人心士氣亦虛驕怯懦而極不可恃耶。」
中國古典詩詞學者葉嘉瑩在她關於汪精衞詩詞的談話中說,七七事變後,她在淪陷區念中學,上課常常要把課文整頁撕去,後來1940年某一天,她伯父、母親都說廣播中有汪精衞的演講,那是汪精衞在南京建立所謂偽政權的第一次講話。她說,那時長輩們認為,如果完全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就沒有人為自己國家的人民講幾句話,現在有汪精衞過去,總算是個代表中國的人,可以緩和一下局勢。
汪精衞的附日,可能是錯判形勢。他沒有料到在一年多後有珍珠港事變,美國捲入亞洲戰場。眼看抗日軍節節敗退,同胞在淪陷區飽受蹂躪,汪精衞與日人合作組偽政府來管治淪陷區,很難說他不是抱着「曲綫救國」理念。
義珍香改名 在 KTSmag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線將往年沿用的《萬千星輝賀台慶》改名為:珍惜香港 發放娛樂 TVB 52。盛傳今晚將會以預錄轉播夾雜現場半直播形式進行。
娛樂八卦
YouTuber 黃標事件 https://youtu.be/nSUzuMv2444
安心事件 九型人格 https://youtu.be/yVnXRpiKqoA
屎家軍 食花生 https://youtu.be/tPbyyqzoGR0
屎萊姆 笑大J冇朋友 https://youtu.be/odk3W3tiYqo
童顏App https://youtu.be/y8AG5nQhVqY
大快活 電競館 https://youtu.be/DZkYorfrifk
微辣 大排檔欺凌事件 https://youtu.be/ggo7SVe2IGk
女權主義 電競二選一 https://youtu.be/sD99A8ZhGOI
中國人為何喜歡食野味 https://youtu.be/WSmX6j_QFNw
羅志祥 周揚青 https://youtu.be/Donr0oB9FTY
項明生 開分身斷正 https://youtu.be/__YLlq_TLH8
深圳嘆世界 超級無敵 牛肉火鍋 https://youtu.be/uza85wWT-TE
花花公子 vs 魚腩 https://youtu.be/fNwkY8P6CiQ
蔡一傑開新台 街坊Look真誠示人 https://youtu.be/GO2IDyzmdpc
錯用標題 好影片也會被負評 https://youtu.be/ZPjTsa3NKf0
Bomba 最後的影片 https://youtu.be/xzf0gxDJ0w4
#無線 #TVB #萬千星輝賀台慶
義珍香改名 在 路RuSiR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文。裡面最帥氣的角色,大概就是這一隻幻象惹。
遊戲名稱:Apex Legends
APEX英雄播放清單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Lrs...
──配備──(能否跑動遊戲請直接詢問原價屋或巴哈討論板)
直播程式:OBS / 剪輯軟體:Aviutl
CPU:i7 6700 / RAM:DDR4-2400 32G
主機板:技嘉GA-H170-D3HP
顯示卡: GeForce RTX 2070 ARMOR 8G
擷取卡: 圓剛AVerMedia LGP2 GC510(爛)
鍵盤:Tt eSports Knucker(耐用)
螢幕:Acer KG271(CP值高)
滑鼠:FOXXRAY 熾星獵狐 FXR-BMP-06(便宜好用)
滑鼠墊:海獸迅雷防潑水電競鼠墊(不錯)
耳機:Audio-Technica ATH-M20x
麥克風:Audio-Technica AT4040
電腦桌:野餐桌 / 椅子:休閒椅
──簡介──
直播主:路、魚仔
年紀:6歲、16歲
感情狀況:放閃中
寵物(貓):點點、琪琪、燈燈
居住地:暫居地球
台龜馴養員:楊廣、南瓜、楓語、小小貓、奈特、萌萌
Discord管理員:奈特、萌萌、楊廣、南瓜、楓語、小小貓
──Discord頻道長住規則──
頻道裡面ID必須和Youtube的ID相同,請找管理員更改名稱。
白牌只能在試麥房說話,開啟語音功能需要升成黃牌或藍牌。
如果你是白牌或黃牌,請盡快找紅牌的管理員申請更改名稱及藍色身份證,七天沒有完成手續會被丢出星球,多謝合作。
──常見問題集──
Q: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A:系統錯亂,無法判別。
Q:帥不帥 A:有自信就帥,而我很有自信。
Q:要不要露臉 A:臉書專頁有照片,視訊不開,你是看顏藝還看遊戲?如果真的想看,請自行在螢幕右上角貼一張宋仲基的照片。
Q:有沒有女朋友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
Q:圖像是誰畫的 A:魚仔。
Q:魚仔是誰 A:是笨蛋。
Q:魚仔是我的誰 A:把這幾題綜合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Q:年紀多大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比較小那個。
Q:你有用變聲器嗎 A:小朋友可能會當真,我只好說沒有了,真可惜。
Q:要怎麼樣才能當管理員 A:可以倒過來默寫台龜的內容請再聯絡我。
Q:哪裡人 A:外星人。
Q:住哪裡 A:你心裡。
Q:有沒有玩手機遊戲 A:沒有。
Q:為什麼不玩手機遊戲 A:加拿大惡魔很可怕的!
Q:怎麼認識阿神的 A:加拿大北方墜機時認識的。
Q:為什麼多人影片的時候都不太講話 A:怕搶到話。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這要從三百年前說起,是個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不過我怕字太多你會不想看,所以簡單縮成三個字。因為,我開心。
Q:為什麼不和誰誰誰一起玩 A:管那麼多,你住海邊喔?
Q:為什麼不玩什麼什麼遊戲 A:唉唷,海龍王喔?
Q:這款遊戲不是玩過了嗎? A:這家爌肉飯不是吃過了嗎?
Q:為什麼一直說早安 A:等我想到再告訴你。
Q:幾點關台 A:直播就跟愛情一樣,什麼時候結束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當下。
Q:畫質怎麼這麼差 A:剛上傳都是360P,可以晚點再看,至於直播畫面差,可能是網路問題。
Q:怎麼這麼LAG A:機房有人打翻泡麵了。
Q:這款遊戲好玩嗎 A:就跟人生的意義一樣,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Q:這款遊戲多少錢在哪裡下載 A:請自己找,小時不Google,長大豬隊友。
Q:遊戲漢化在哪邊找 A:真的真的找不到再問我。
Q:沒有信用卡要怎麼買Steam的遊戲 A:請搜尋"VISA金融卡"。
Q:有沒有養寵物 A:請搜尋"路的小虎爺記事"。
Q:我是學生嗎 A:已經不在學校念書了,但是人生的課題永遠沒有學完的一天。
Q:是不是全職Youtuber A:不是,我的正職是守護宇宙和平。
Q:喜歡看電影嗎 A:喜歡。
Q:喜歡看動畫嗎 A:喜歡。
Q:喜歡看漫畫嗎 A:喜歡。
Q:喜歡吃美食嗎 A:喜歡。
Q:喜歡看書嗎 A:喜歡。
Q:喜歡長澤雅美嗎 A:喜歡,我也喜歡戶田惠梨香、真野惠里菜和新垣結衣。
Q:如果我媽和魚仔同時掉到水裡要救誰 A:救魚仔,因為我媽會游泳,笨蛋魚仔不會。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給我往上拉喔。
義珍香改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炎天暑月,天水圍宛如一座密樓圍城,滴風不漏。
高樓下,一路之隔,有一處奇怪空曠地。內有一家小醬油廠,和一排排深啡色的瓦缸。
醬油廠和瓦缸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命根。
男人叫黃國輝,九龍醬園第三代掌舵人。他一生,與醬油有糾纏不清的關係。
曾經忽視到珍而重之。
今天,他每年的生日願望,是長命百歲。人健在,醬園才可繼續在空地上,親吻陽光。
九龍醬園,100年老字號,但無論工廠招牌,產品招紙,甚至黃國輝的卡片上,都很少出現九龍醬園一名。有的,只是美珍這兩個大字。當中原來有轉折。1917年,黃和甫(黃國輝的爺爺)和幾個鄉親合作,創立「美珍醬油菓子廠」,生產豉油、醬料、涼果、酸果等,主要賣埠歐洲。生意一直不俗,直至1941年,香港淪陷,因正值日本攻打美國,見「美珍」招牌有個美字,頓生憤懣,切斷外銷之路。當時已傳到第二代黃洪(即黃國輝的爸爸),將美珍改名,其時醬園設於九龍城,遂信手拈來「九龍」一名,專注內銷,獲不少街坊食客賞識,亂世現生機。戰後,他們決定保留九龍醬園字號,服務香港,美珍繼續主攻外銷市場,花開兩朵。「所以九龍醬園,其實即是美珍。」
五十年代是豉油盛世。「我聽阿爸講,香港嗰時有五大家頭,華珍、宜珍、冠珍、美珍、品珍,我們排第四,嗰陣好巴閉,做豉油真係有出頭天。」當時香港經濟起飛,九龍醬園出口內銷生意兩得意。那時坐巴士不過一毛幾角,他們卻能靠賣豉油,年賺過百萬。全盛時期,西環、中環、銅鑼灣、天后和筲箕灣皆有分店。九龍醬園,於醬油界是無人不曉的巨人。
奈何到八十年代,地價急升,需要大片土地的豉油業大受打擊,又因粗製、廉價豉油氾濫,令珍字輩老派豉油廠一顆一顆墮落,有的移民,有的轉行,有的不再生曬豉油,輝煌日子成絕唱。美珍醬園,也要從九龍城搬到元朗屏山,部分廠房被迫北移至大陸,門市只餘嘉咸街一家,他們更獨靠美珍的外銷生意,補貼九龍醬園的本地生產。黃國輝說笑道:「如果當時無賣塊地畀政府,留到依家,可能好似人哋賣豉油賣到起咗XX花園。」八十年代是豉油業最艱難的時間,偏偏黃國輝卻在這時接手祖業。
人在異地 方知誰最珍貴
天天吃着豉油,小伙子不會細味其中,到失去時,才發覺有些東西留在心中。黃國輝18歲到加拿大留學,大學讀農務系,習慣當地生活,惟獨吃不慣西餐,轉吃中餐,卻又覺得不對勁。初時以為水土不服,後來才知是豉油「出事」:「我食靚豉油長大,以前唔覺亦唔識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次,爸爸到加拿大探他,帶來一樽自家出品,他吃後,雙眼發光,是從前吃慣純正的味道,是自己深處味覺的記憶。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祖業。
1981年,29歲的黃國輝,決定回流香港,試過出外找工作,「漁農署、ICAC都請我,係幾巴閉。」但還是心繫家業,最終被父親說服,加入醬油廠。黃家三兄弟中,只有他肯承繼。「始終要有人做。阿哥喺加拿大當會計師,細佬啱啱結婚有家室,我最吊兒郎當,所以阿爸氹我入局,哈哈。」開初他抱着一試無妨的心,但一栽進去,才發現有他珍視的價值。
黃國輝在外地十年,浸過鹹水,知道天空很闊。但自從踏進廠房,他才驚覺原來一家小小的醬油廠,一樣是個大千世界。祖傳家業,秘釀一支豉油,材料、時間、工夫全部都很重要,絕不能急功近利。
製豉油,先要將黃豆烚熟。再將麵粉與黃豆拌勻,給菌營養,讓它通氣。接着是上糟,將黃豆放進攝氏40至42度的房間內,發酵一星期。然後於缸內,淘入攝氏18度的鹽水,在陽光下生曬,平均曬期100日。
「陽光可分解黃豆內的胺基酸,是最天然最乾淨的方法。」九龍醬園的豉油之所以好味,全因其堅持生曬,跟外頭用機器弄乾,風味是兩碼子的事。陽光好,黃豆的胺基酸分解得快一點,豉油會呈黑漆,味道濃郁,豆味猶存,色香味俱全。但若陰天下雨,黃豆未能及時分解胺基酸,色澤未夠,味道稀淡,惟有多熬一會,延長收成期。一切就是這樣要望天打卦,導致不能大量生產。
擇善固執 帶來意外收穫
九龍醬園現時共賣五種豉油,不少都走高質路線,專攻食家市場。經天然生曬的,主要分為「頭抽」及「二過」兩種釀製方式。最招牌的是「頭抽」,用燉雞打個比喻,一隻雞燉一鍋湯,頭啖湯永遠是最濃縮,自然鮮味十足,稱作「頭抽」,加水煮下一鍋的,必然會變淡,那稱作「二過」。其「金牌生抽皇」及「金牌抽油皇」均是頭抽,放瓦缸100日,味香濃,豉味足,賣百多元一瓶,依然有價有市。次一點是天頂、原生抽、甜豉油等,是抽走頭抽後,再加鹽水曬100日而成,正是二過,各賣七十餘元,味道次一等,但依然甚具風味。
他們的豉油與別不同,還因其古董瓦缸,白天吸收,晚上懂透氣呼吸,令豉油味道更鮮活,是石缸無法比擬的味道。可惜瓦缸屬古董,買少見少,加上佔地甚廣,不合成本效益,所以不少醬園,寧用化學方法取替,摒棄傳統。「瓦缸釀製,好多時會帶來一些意外收穫。」黃國輝順勢一指瓦缸邊緣,看到一些鹽的結晶,他說,那是盆鹽。
原來用瓦缸生曬黃豆時,水分蒸發,結成鹽霜,證明鹽度飽和。他隨即用鏟子,從盆中刮出棕啡色的結晶,再放到鋼造網子上,用錘子逐塊敲打。這就是盆鹽,味道帶豆香,鹹而鮮活,用來煮湯,往往令味道更添層次。但盆鹽難求,不常有,所以較少公開售賣,只在食家熟客之間流傳。黃國輝續道,有時夠產量也會賣,但要一百元一小瓶,屬寶中之寶。
即使能製作出高質產品,但豉油生意,在香港,還是不易為。九龍醬園內銷本地,只佔公司的10%,黃國輝需要靠外地訂單,才可找到生存空間。「我們現時最大出口國是荷蘭,荷蘭一個省的訂單,都大過香港啦。貨櫃小的20呎,大的40呎,一落地就收錢。」他們把豉油、醬料、酸果等,用美珍名義,出口到外國,有華人的地方,有中菜的地方,就有他們蹤影。反觀香港市場呢?實在細小,「邊度有得賺呀?計時間、心機、人工,最多打個和。」但黃國輝卻甚聰明,知道香港食家多,懂得欣賞高質豉油,專攻優質市場。論質素,美珍出口到外國的,根本沒法比,就算是AA級,也不過從石缸中榨取。「外國人唔識分,睇價錢做人。係香港食家食客先食得咁招積。」黃國輝從來沒想過放棄香港市場,他只想在狹窄的路上,找出生機。
是故九龍醬園也兼賣不少偏門的失傳食品,如夏天時令的仁稔。「以前錦繡花園附近滿山都係,後生仔未必知係乜!」現時在香港難找,他們惟有從國內特地找回來,每年只有五六月當造,較罕有。將它用豉油與糖醃製,製成小吃,酸酸甜甜,清爽盎然,是悶熱夏天的最佳涼伴。「齋做豉油,齋做香港,真係無得賺,惟有兼做其他,咁先有利可圖。」
不離不棄 路上注滿記憶
黃家大部分人,已經移民加拿大落地生根。惟獨他和父親,這些年為醬油廠鎮守香港。「我唔鍾意嗰邊嘅生活,嘢食唔得,我條根喺香港,始終唔想離開。」他寧願辛苦點,做太空人兩邊走,也從未想過離開。爸爸幾年前過身,工作到九十歲,每個星期落廠一次。黃國輝迄今也六十有七:「我沒冀望下一代接手,反是希望自己健康,做多30年。」他的子女都身在加拿大,暫未有人想回來幫手。兜兜轉轉,就只剩下他,孤身走我路。
黃國輝如老爸一樣,天天回廠,一個人,偶而會想起從前的日子。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只是當時不知道;他拖着爸爸的手回廠上班,「以前未有屯門公路,行青山公路入廠,好遠,路邊都是牛,好似去旅行咁開心。」言教不及身教,老爸日復日的工作,竟影響了身邊的年輕人。黃國輝應承過爸爸,一日人在,一日都有九龍醬園。
「我好記得,爸爸好勤力,總係做嘢到深夜。有一次,晚上離開工廠,街冇晒街燈,阿爸開車摸黑搵路,搵咗足足一個鐘,佢一直搵光嘅地方。」當年摸黑找路的畫面,就這樣烙在心中,當身在一片漆黑中,他仍相信會有路,和有光。
九龍醬園
地址:中環嘉咸街9號
營業時間:8am-6pm(星期日休息)
電話:2544 3697
撰文: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義珍香改名 在 [問題] 義珍香?逸鄉村?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看到別人的食記介紹義珍香的爆漿饅頭和流淚吐司,一直很想吃吃看最近剛好有機會去宜蘭想順便去買查Google地圖有礁溪和蘇澳兩間門市,而且印象中食記說蘇澳那間是 ... ... <看更多>
義珍香改名 在 義珍香礁溪店 的推薦與評價
近來常接到電話詢問我們在哪? 我們已於111年1月1日. 移至「宜蘭縣羅東鎮公正路179號」. 並更名 ... ... <看更多>
義珍香改名 在 [問題] 義珍香?逸鄉村? - 看板I-Lan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看到別人的食記介紹義珍香的爆漿饅頭和流淚吐司,一直很想吃吃看
最近剛好有機會去宜蘭想順便去買
查Google地圖有礁溪和蘇澳兩間門市,而且印象中食記說蘇澳那間是本店
結果地圖上附的官網連結點進去是逸鄉村,官網上的門市是羅東和冬山
雖然有說明礁溪那間租約到期要搬到冬山
但用官網給的冬山地址查街景圖卻什麼都沒有
而且官網也沒寫有蘇澳,如果蘇澳是本店的話應該不可能完全不提吧?
官網的產品介紹也沒有人氣商品流淚吐司和鮮奶吐司
Google義珍香跑出來的也是這個逸鄉村,但網路上找不到逸鄉村的食記
請問這兩家店有什麼關係嗎?是兄弟姐妹分家出去開的店嗎?
還是這個逸鄉村是另一家店借用義珍香的名氣呢?
義珍香有自己的官網或粉絲團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39.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Lan/M.1639446125.A.BB1.html
當初的礁溪店是加盟店
而礁溪店搬到冬山並改名逸鄉村、以及之後預計開幕的羅東店
都是加盟店的行為,跟義珍香本店無關
現在義珍香就只有蘇澳店一家
礁溪店則是之後可能由本店接手
從以上資訊判斷,應該是本店和加盟商分手了
而我查到大部份的食記都是礁溪店的
那想請問一下,有人有兩家都吃過的嗎?
加盟店和本店吃起來有差嗎?
※ 編輯: Worcester (118.161.39.17 臺灣), 12/15/2021 12:28:0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