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Misano站各組別都超精彩🤩
Moto3全由義大利人拿下
GP更是精彩絕倫
Bagnaia與Quartararo最後七圈的追逐
YAMAHA 前硬後中的輪胎策略奏效
一度讓兩人秒差只在一秒內
Pecco在最後以絕佳的穩定度
為他的賽車生涯寫下最輝煌的一頁
同樣是義大利籍的Bastianini
一路狂追超過Marquez與Miller
為他拿下人生首座GP獎盃🏆
義大利選手們拿下全組別共五座獎杯
#本來小編也想飛義大利看GP
#無奈連一劑疫苗都還沒打於是作罷QQ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的網紅科育goyou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幾天你和孩子也沉浸在賽事帶來的喜怒哀樂裡嗎?謝謝所有選手的堅持和努力,感動著遙遠的我們,一起度過各個精采刺激的環節。「 先是成為自己,才對人生有所追求。」輸贏固然是目標之一,但更可貴的是選手們溫暖動人的故事及傳遞的信念。 6 歲開始接觸競技體操的李智凱選手不斷打破自我成就,而且在 19 年後的現...
義大利選手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早安!這集用新造型和觀眾朋友見面。
奧運上周閉幕,留下不少超越勝負的佳話。例如跳高的義大利選手坦貝里曾因腳踝嚴重受傷,被醫師告知可能再也無法參加比賽,因此東奧對他而言相當關鍵。然而到決賽時,他因為筋疲力竭而放棄加跳,此時對手巴爾辛提出「可以有兩面金牌嗎?」賽會人員同意後,巴爾辛便表示不再挑戰,同意兩人並列金牌,坦貝里則激動地跳到對方身上相擁。事後巴爾辛在推特寫下:「有什麼比一面金牌更美好的事?兩面!」
本集節目中,會分享更多過往運動賽事有趣和感人的故事,歡迎收看!
義大利選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可以從奧運中學會什麼?
Steve Magness,《跑步的科學與實務》以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註1) 的作者,分享了 7 點關於表現和競爭的課題,我們可以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9rk8pX)
#從奧運學到的7件事
1. 相信你自己 (Bet on Yourself.)
身為 400 公尺冠軍的 Fred Kerley (*註2),直到賽前數月才轉為 100 公尺選手。如此巨大的轉變遭受到無數的批評與質疑,但最終他獲得男子 100 公尺銀牌。
只有你才真正了解你自己的潛力。
2. 照顧好你自己,專注於自己的賽道 (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run your race.)
Molly Seidel 因為厭食症缺席了 2016 年里約奧運,但她並沒有被打倒。在 2018 年重回賽道後,Seidel 憑藉著優異的半程馬拉松成績,入選美國奧運代表隊 (*註3)。賽前 Seidel 僅跑過 2 場馬拉松,PR (個人紀錄) 2 小時 25 分 13 秒,最終以奧運史上最大黑馬之姿贏得馬拉松銅牌。
Seidel 在比賽完全沈浸在自己的節奏中;既不刻意利用其他選手為自己擋風,也不畏懼領跑原本比她更快的選手。在體力下滑後,Seidel 展現出卓越不放棄的意志,最終贏得獎牌。
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它是你的根本,最終將會帶來回報。
3. 激烈的競爭,並不意味我們必須捨棄人性,放棄彼此互相分享 (Competing hard doesn't mean you let go of your shared humanity.)
卡達選手 Mutaz Essa Barshim 與義大利選手Gianmarco Tamberiy在跳高局賽中難分軒輊 (*註4),裁判告訴兩位選手可以繼續延長加賽,直到分出勝負。然而,Barshim 詢問裁判:「我們可以有兩位金牌嗎?」裁判點頭表示:「如果你們兩人都同意,可以。」因此兩位選手彼此共享了金牌的榮耀。
4. 放棄往往是最困難的決定 (Sometimes Quitting is the Tough (and Right) Decision.)
「放棄」時常被妖魔化,然而並非所有堅持全都是對的,放棄全都是錯的。重要的是在那個當下,做出正確的決定。
5. 創造空間,專注當下,一次調整一件事情 (Create Space, Stay in the moment,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女子跳高比賽中,Nicola McDermott (*註5) 在每跳後都在筆記上進行紀錄,比較自己每一跳各方面表現的優劣,並挑選出其中一項,在下一跳中調整。
6. 當情況變困難時,不要抵抗,放輕鬆 (When it gets tough, don’t fight, relax.)
觀察美國隊選手 Allyson Felix、Athing Mu,以及冠軍義大利隊選手在 4X100 公尺接力賽的心志表現。高強度的壓力、不斷挑起神經緊張的氣氛,足以壓垮每位選手的內心。面對如此高壓,他們的反應是輕鬆以對。
內心抵抗、過度努力,反而適得其反。放輕鬆吧。
7. 拿獎牌真的是 XXX 太難了! (Wining a medal is really freaking hard.)
千萬不要聽信「沒冠軍,什麼都不是。」
根據研究,抱持這樣心態的人往往導致作弊欺騙,而且更容易失敗。
==
*註1:《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介紹與心得:https://reurl.cc/5rxnGG
*註2:Fred Kerly 是 2017 和 2019 年兩屆美國冠軍,以及 2018 年鑽石聯賽 400 公尺總冠軍。2019年美國田徑錦標賽上以 43.64 秒刷新他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400公尺賽跑歷史第八快的選手。(https://reurl.cc/lRWro9)
*註3:〈強迫症+飲食障礙+骨質疏鬆+骨折 「痛痛女」西黛兒淚奔奧運馬拉松 〉 (https://reurl.cc/no3dGD)
*註4:卡達的選手巴爾希姆(Mutaz Essa Barshim)和義大利對手坦貝里(Gianmarco Tamberi)決戰到最後,他們都跳過了2.37公尺卻也在挑戰奧運紀錄的2.39公尺中跳了三次皆失敗(https://reurl.cc/qgReoq)
*註5:Nicola McDermott 在女子跳高項目以 2.02 公尺的成績獲得銀牌。
義大利選手 在 科育goyou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幾天你和孩子也沉浸在賽事帶來的喜怒哀樂裡嗎?謝謝所有選手的堅持和努力,感動著遙遠的我們,一起度過各個精采刺激的環節。「 先是成為自己,才對人生有所追求。」輸贏固然是目標之一,但更可貴的是選手們溫暖動人的故事及傳遞的信念。
6 歲開始接觸競技體操的李智凱選手不斷打破自我成就,而且在 19 年後的現在依然努力著。拳擊選手黃筱雯賽前曾在個人臉書提到:「我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環境,但我能改變我自己的命運,甚至,我想改變家人的命運!!彼此互相支持與祝福,在生命個體上活出自己的人生。」
來自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舉重選手 David Katoatau 不放棄任何能引起注目的機會,希望透過舉重和舞蹈喚起大家對氣候變化災害的重視。正職工作是博士後研究員的奧地利女子自由車公路賽選手 Anna Kiesenhofer,在沒有職業團隊支援下,獨自奪得金牌。
而這次的男子跳高項目,誕生了兩位金牌得主。卡達選手 Mutaz Essa Barshim 和義大利選手 Gianmarco Tamberi 跳出相同的成績並列第一。根據跳高規則,選手們可以決定再次 PK 比出高下,或是共享金牌榮譽,因此大會依照慣例詢問兩人加賽意願,結果卻得到出人意料的答案。Mutaz Essa Barshim 反問大會委員:「 Can we have two golds?」這是自 1912 年以來,相隔了 100 多年,田徑項目再次出現兩位金牌得主。
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隨著這次賽事一起被分享到眾人眼前,這些超越輸贏的溫暖力量將長久陪伴我們 🌌
這幾天除了繼續追隨賽況,重溫經典賽事,也可以用手邊的玩具在家舉辦迷你運動會!將玩具們搭建成會場,模擬競賽及頒獎過程,孩子的創意也是溫暖生活的力量!和孩子分享這段影片吧,期待孩子會展現哪些創意想像呢?或是將各間門市專櫃同仁發想的情境延伸,希望有帶給大家一些遊戲靈感喔 😉 ( 我最喜歡水上芭蕾,那你呢?)
義大利選手 在 愛爾達體育家族 ELTA Spor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華隊拳擊女將黃筱雯在51公斤蠅量級16強賽 對戰義大利選手索倫提諾Giordana Sorrentino ,第1回合取得3個10分領先,第2跟第3回合都獲得5個10分,最終以5比0壓倒性的優勢,進入前8強。
義大利選手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經過長達24小時激戰,東吳24小時國際超級馬拉松賽,於(今)11月22日上午9時畫下完美句點。由義大利選手伊凡‧庫丁(CUDIN,Ivan)跑出250.731公里拿下冠軍,來自中國的趙紫玉以240.853公里排名第二,第三名由第一次參加東吳超馬的台灣選手闕鐵城,以237.146公里抱回第三名。女子組第一名則是第一次來台參與東吳超馬的澳洲選手裘蒂‧歐本(OBORNE,Jodie)以227.429公里成績奪下冠軍,她說,第一次來東吳跑超馬,場邊有很多活動以及學生熱情歡呼支持,這是動力來源,她也才可以在這兩天的賽程中堅持下去,她也強調,雖然遇到下雨,卻不是阻力,反而是奪取好成績的重要關鍵。
東吳24小時國際超級馬拉松這項極度艱困、挑戰個人極限體能的賽事,儘管今年氣候不佳,中間一度下起大雨,每位選手依竭盡全力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績,此次達到國際金牌賽事標準的選手有來自義大利的伊凡‧庫丁(250.731公里)、中國的趙紫玉(240.853公里)、澳洲的裘蒂‧歐本(227.429公里)、中國的單盈(220.686公里),臺灣選手闕鐵城(237.146公里),僅差2.854公里就達到金牌賽事240公里資格,因此今年東吳24小時國際超馬,也堪稱是是全球最接近金牌賽事的24小時賽。
金牌賽事標準:
★金牌賽事條件:男子240km以上、女子220km以上跑者共5位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