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慕尼黑、富森與新天鵝堡
德國的巴伐利亞邦有著美麗的山脈、湖泊與眾多童話小鎮,它的首都慕尼黑除了是著名的啤酒節舉辦城市,更是許多旅人用來前往巴伐利亞其他名勝的基地,包括經典的富森小鎮與童話的樣板城堡 -新天鵝堡。
慕尼黑在巴伐利亞王國時期就是政治、藝術與文化的中心。然而在一戰德國戰敗後,統治巴伐利亞的Wittelsbach王朝被迫退位。統治者路德維希三世逃離慕尼黑後,共產的蘇維埃政權隨即成立。雖然後來共和政體再次恢復,但慕尼黑已經成了各方政客與政治團體的角力場,包含希特勒與納粹黨。
希特勒與納粹黨在慕尼黑發起了著名的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企圖推翻威瑪共和奪權。雖然政變失敗,希特勒入獄,但在法官的同情下,希特勒不但有舒適如套房的「牢室」,甚至還有一名秘書。希特勒在此於秘書的協助下完成了闡述他生平與政治理念的「我的奮鬥」一書。希特勒因為入獄在黨內的地位大為提高,納粹黨後來也在體制內奪權成功,把德國、歐洲乃至世界拖入戰火的深淵之中。在二戰的最後五年中,慕尼黑被盟軍大規模轟炸了71次,舊城區的建築九成都被摧毀,整個城市更是一半以上變成斷垣殘壁。
1949美國佔領軍離開後,慕尼黑隨即展開嚴謹的重建工程。整個城市在戰後迅速的復甦,創造了「經濟奇蹟」(Wirtschaftswunder)的黃金時期,更在1972年主辦了奧運。今日的慕尼黑除了是BMW、西門子與安聯等大企業的家之外,也是德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有秘密首都之稱,甚至被其他地區的德國人當成天龍國來看待。
慕尼黑有幾個著名的景點,除了上篇提到的慕尼黑王宮之外,還有瑪麗安廣場與新市政廳、特埃蒂納教堂、聖母教堂、英式花園與新天鵝堡主人路德維希二世的出生地寧芬堡等等。若對二戰歷史感興趣,也可以前往慕尼黑西北邊、納粹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 -達考集中營。
慕尼黑同時也是鐵路交通的樞紐,可以由此前往奧地利,或穿過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但更多旅人會選擇前往風景如畫、童話氛圍濃郁的富森小鎮與新天鵝堡。時間允許的話,推薦停留個一兩天,享受置身童話的奇特感受。
一趟旅程中,常常會碰到多種拍攝主題。例如這次的巴伐利亞行,我就拍攝了自然、室內建築與城市街景。因此必須在事前做好對應的規劃,了解每個景點該在哪裡拍、什麼時候拍,以及用什麼拍,才能順利拍到理想中的畫面。
而這樣的規劃方法,在任何類型的旅行中都是適用的。在我的攝影線上課程中,我將深入地講解要如何進行完整且高成功率的攝影規劃,幫助大家順利拍攝到想拍的畫面。目前課程正在進行募資,期間有六折優惠與參加活動再享折價,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
義大利王國建立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 Taïwan】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快樂!
不知道今年端午大家有沒有乖乖 #宅在家 包粽子、吃粽子?
每年端午,總是要戰南北⋯⋯但說真的,南粽北粽各有風味,都是好粽!我個人非常偏愛客家的「粄粽/粿粽」,但這在中南部和高雄比較少見~
另外,除了台灣的鹼粽可以當甜點來吃,新住民姐妹們也常跟我分享包著香蕉香香甜甜的美味家鄉粽噢!
端午節不戰南北,不過我還是要強調——「屈原是楚國人,那個時候又沒中國」,以及「多讀書共勉之」😂
身為北高混血之子,
吃粽子一定要加愛之味甜辣醬啊!
祝福台灣加速度過疫情陰霾,
大家闔家平安健康,端午節快樂!!!
————————————————————————
〔去年在吵什麼?認真魔人請看以下〕
有關「楚獨」和「粽子」、「端午節」、「中國人」的話題;歡迎閱讀東華大學許又方教授文章以及本人去年的兩篇文章。我認為提出不同文化觀點和史觀、刺激思考對台灣而言,是件好事。
《屈原是哪國人?》◎ 東華大學/許又方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628/DFMCWZ4KZRCT3MFY77KXIG23MQ/
《粽子要加辣,端午是中國的專利嗎?》
◎ 高閔琳(https://reurl.cc/9EN1gx)
《回應滯台中國人祭止兀》
◎高閔琳(https://v.gd/4dzsM1)
————————————
高閔琳:勿用大中國史觀和中華文化來綁架不同國家
高閔琳回應表示,「文化」、「歷史」、「民族」和「國家」是互相關聯但又彼此獨立的概念;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寫的歷史,就跟「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寫的歷史有很大的出入了。奉勸韓粉和中國網軍要多讀書,不要企圖用狹隘的「大中國史觀」和國民黨黨國意識的國立編譯館的歷史版本來綁架台灣、忽略台灣的主體性。
高閔琳指出,歷史是由贏家所撰寫、詮釋甚至竄改,而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掩蓋而不見天日而必須不斷辯證;特別是在本土化、全球化的視野和學術的視角之下,歷史的觀點,更不會只有漢人為主體的「大中國史觀」一種。
高閔琳表示,「楚國人當然不是中國人,楚國人就是楚國人自己」,楚國所在的戰國時期,所謂的「中國」根本不存在,中國是後來才形成的概念和國家。高閔琳指出,依照政治學對於「國家」的定義,就是人民、土地、政府、主權;當今的「中國」,中共建政才70年,真的不要再鬼扯說屈原是中國人。
高閔琳認為,嚴格且正確來說,當年的楚國成就了當今中國歷史的一部份,也雖然當年楚國的領土範圍確實在當今中國土地範圍內,但「國家」出現的時間點不同、領土版圖等也截然不同,並不能用後來才出現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統括;把楚國人說成是中國人這種講法,並不正確。同理,春秋時代魯國人孔子不該說是中國人;柏拉圖是雅典城邦人也不該說是希臘人;更不會說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人等,都是中國人吧。
高閔琳更舉台灣和歷史為例,指出,台灣本島也曾經出現過「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和「臺灣民主國」,難道會說大肚王國人、大龜文王國人和臺灣民主國人是「中華民國人」?
高閔琳也以歐洲歷史為例,反問韓粉和中共小粉紅「查理曼帝國」人到底要說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舉「德意志王國」為核心的全盛時期版圖擴及當今中西歐多個國家的「神聖羅馬帝國」,反問到底要說神聖羅馬帝國人是德國人,還是該說是奧地利人、捷克人、瑞士人、波蘭人?而同樣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弗里西亞王國」人,其王國土地範圍在當今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勃艮第王國」在當今的法國東部、「義大利王國」在當今的北義大利;你會把這些「神聖羅馬帝國」人都說成是「德國人」嗎?
高閔琳表示,隨著歷史變遷更迭,自然會造就不同國家的形成、不同的主權與涉及地理上不同領土範圍及治權。文化、歷史和民族、國家均是不同概念;中共企圖以文化歷史來達到統戰目的,用以大中國的史觀,用以大中華的文化歷史來綁架台灣,無非是欲將台灣箝制於「兩岸同屬一中」、「同文同種」的「一個中國原則」的陷阱之中。
高閔琳嘲諷道,如果依照中共和中國國民黨黨國意識國立編譯館版本的「大中國史觀」、黃智賢和韓粉這種「過端午吃粽子就是中國人」亂七八糟的邏輯和論述;則美國人澳洲人應該都要改叫做英國人,有在使用阿拉伯數字的人都應該變成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了。
高閔琳說,台灣有自己的主體性,也有自己的歷史,台灣自史前時代已有人類活動,舊石器時代更以長濱文化做為代表,更被視為南島民族的發源地;是以本土化、國際化、全球化的視野來看,台灣不只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更非大中國史觀裡頭一個附屬的小小島嶼。
高閔琳強調,台灣作為一個民主、獨立且現代化的海洋國家,承接也包容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群、外來和本土的文化和歷史;「中華文化」僅是台灣文化當中的其中一種。呼籲台灣人民反思批判「大中國史觀」,並應建立以台灣出發、強調台灣主體性、正確的「台灣史觀」。
義大利王國建立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57年的歐洲最小國家-聖馬力諾】#你也去過嗎 #郵票王國
歐洲有幾個小小的「迷你國」,聖馬力諾就是其中一個。意大利北部的聖馬力諾,郵票為唯一的出口物資。
這個坐落在山崖上的小國,只有61.2平方公里,是聞名世界的「郵票王國」。郵票博物館、郵票小鋪裡形形色色的小畫片,吸引旅人踏上郵票朝聖之旅。
1957年這個國家還曾發生過推翻執政的共產政府,成功的「不流血」變更政權,和平解放了人民。
圖片日期:1957-10-12
圖說:聖馬力諾是歐洲最古老和最小的國家
來源:聯合報/4版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旅行手帳
歷史新聞
【1957-10-12/聯合報/04版】
共黨統治宣告結束
聖馬力諾組新政府
基督教民主黨接掌政權
【中央社聖馬力諾十一日合眾電】共產黨今天將這個小共和國的政府無條件地讓與基督教民主黨,但是他們發出通知說;他們將奮鬥奪回政府。
共產黨在聖馬力諾十二年統治的終結,係雙方代表在義境亞得里亞海勝地利密尼舉行的二十分鐘劇烈會議中達成的。
共黨最後忿然離開會場,拒絕簽立協定,並拒絕參加基督教民主黨的政府。
基督教民主黨立即命令警察長蘇齊率其五十人的警察隊(招募義大利聯邦警察的舊隊員組成的),登山佔領這個有一千六百年歷史的共和國的首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
聖馬力諾簡介
(本報資料室)聖馬力諾是歐洲最古老和最小的國家,建立於紀元後三百五十年,全部面積有三十八方哩,全國人口一萬五千人,這個國家位於義大利中央,在佛利省和畢沙洛厄畢諾省之間,靠近亞德利亞海,在里密尼西南十二哩,這個蕞爾小邦,全境多山,海拔最高處達二千六百五十尺,當地畜牧業及釀酒業甚發達,而山中所產建築用石料,產量亦豐,首都聖馬力諾位於鐵達諾山上,有教堂五所,聖馬力諾之憲法亦為最老的,訂於中世紀,設大會議(國會)由普選產生之議員六十人組成,其中二人複選為執政,執行政府職權,任期六個月,全國無軍隊,有民團九百人。
聖馬力諾全境有小學數所,中學一所,但無大學,有獨立幣制(里拉),並發行郵票,惟最大銷路則為世界集郵家之收購。
聖馬力諾於一六三一年獲得教廷承認其獨立,一八九七年與義大利訂定友好條約,惟前任政府為鐵幕以外的惟一共黨政府,於本月十一日始經政變而推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8-03-19/聯合報/06版/聯合副刊】
專欄:玻璃墊上
不打不會走
【何凡】在意大利境內,靠近亞得里亞海北部的西岸,有一個歐洲最古的共和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國家聖馬力諾。她共有人口一萬四千人(僅多於安多拉共和國的六千人),國土三十八平方英里(僅大於賭國摩那哥的○.五九平方英里)。她在十三世紀時已經獨立,從一八七二年起才受意大利的保護。聖國的特產有酒和建築用石料,收入主要靠觀光客的遊資和發行郵票。
這個比台北一個區人口還少的國家,在意大利的懷抱裡,得到意國適當的尊重,因此她能保持國家的形勢,每半年選舉一次。世界各國觀光客在遊覽意國的時候,都願意省時省事的在日程上增加這麼一個國家。反之,要遊聖國也無法不經過意大利。
上個月,這個小國的人民不經流血的趕走了執政的共產黨政府,因之世人轟傳,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平」解決共黨的國家。在這個紅禍滔天,而人人又怕打世界大戰的時代,像是艾森豪所說的「和平解放」鐵幕國家的曙光,真從這個小國上出現了。這很容易令人產生一種錯覺,就是祗要我們向共黨政權牙瞪眼的時問一久,他們就會一一倒台。
原來聖國過去是在共黨在國會佔多數的情形下受統治。最近因為有的共黨倒向自由,使他們成為少數。於是共黨現出原形,非法的宣佈解散國會。反共方面為了對抗,馬上設立新政府,建都於意國邊境。意國首先承認了這個政府,跟著是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也陸續承認。意大利並派了三千警察,包圍了這個小國。他們阻止了觀光客的進入,使國家經濟大感恐慌。共產黨政府沒有收入,付不出薪水,於是許多公務機關關門。
最後,反共政府並用他們,以意國退伍軍人組成的軍隊,宣稱將進攻設在山上的首都聖馬力諾。共黨政府既窮,人又居少數,自知不敵,祗好「鞠躬下台」,於是不知內情的人就轟傳「和平解放」成功了。聖共何以不使出他們的非法劫奪,極權統治的手段呢?因為他們知道意大利一定用「警察行動」來干涉。所以事實上他們還是被民主的實力所打垮,祗是沒流血罷了。因此世間民主國家切不可自欺,以為任何共黨政權是容許人民用選票趕他們和平下台的。杜魯門說,共產黨「祗認得拳頭」,就是這個意思。
義大利王國建立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為旅遊勝地和威尼托地區的經濟中心。
維洛那最雄偉的建築是競技場,它同時也是羅馬式的圓形露天劇場,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圓形競技場,每年夏天都舉行歌劇演出,吸引了眾多的歌劇迷。
維洛那有多座教堂。Santa Maria Matricolare大教堂建於1187年,結合了羅馬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兩種風格,大教堂因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畫家提香的作品《瑪利亞升天》而出名。Sant'Anastasia教堂是維洛那最大的教堂,由多明我會建造於1290年至1481年間,它的正面保持著沒有完工的狀態,內飾豪華,並以駝背雕像背著的聖水池而出名。San Fermo Maggiore教堂由本篤會建造於1065年至1138年間,教堂正面展現了羅馬式和哥德式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Basilica di San Zeno教堂建於12世紀和13世紀,整棟建築呈現羅馬式,但屋頂卻是哥德式,引人注目的是教堂的鐘樓和教堂正面的巨型圓窗。
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發生在維洛那,羅密歐曾在茱麗葉家的陽台向朱麗葉求愛,這段悲劇愛情故事和朱麗葉的陽台一起留給了後世。維洛那城內仍保留著朱麗葉的故居,故居中「朱麗葉的陽台」每年吸引著數百萬的遊客。雖然這部戲劇的最早版本發生在錫耶納而不是維洛那,實際上也並不存在「朱麗葉的陽台」,維洛那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慕名而來的遊客解釋這一遺憾的事實,但他們出於旅遊業的目的還是在故居後院中按照莎士比亞的巨作建造起一座象徵性陽台,以供遊客朝拜這座「愛的聖地」,故居牆上也留下了無數遊客愛情誓言的塗鴉。陽台下有一座朱麗葉的銅像,右胸因傳會帶來好運而已經被遊客撫摸得發亮。
維洛那曾留下過許多重要人物的足跡,同歐洲歷史息息相關,凱撒大帝曾選擇維洛那作為他的度假地,義大利東哥德王國的創始者狄奧多里克大帝和他的繼任者們,義大利倫巴第王國的建立者阿爾博因和倫巴第的公爵們、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大帝和他的兒子義大利國王丕平、義大利國王貝倫加爾一世、義大利文藝復興詩人但丁等都曾居住在維洛那,羅馬天主教會產生羅馬主教的教宗選舉也曾在維洛那舉行。維洛那也出現在德國作家歌德、法國作家司湯達和瓦勒里的旅行日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