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人很簡單,
你只需要毀了她的童年,其餘一切都順其自然了」
.
#請牢牢記住這句話。
.
【#上海一位14歲中學生的遺書】
請各位父母看看這封遺書。
其實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就是給他一個身心健康、快樂的童年。
--------------------------
(摘文)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是
先讓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眾,
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聲罵最難聽的話,
還說的冠冕堂皇,最後是耍潑婦。
失眠的原因是睡前被罵或被打,
躺在床上接著聽從主臥傳來的謾駡聲,
剩下的時間用來回味一天的難過。
-----------------
#其實我很想跟這位自殺少女說:
辛苦了。我知道、
你一定很痛苦、很絕望、才會想死。
但如果你不自殺、
其實你還有另一個選擇的:
就是「#擁抱不完美」、
不用按照父母的標準、社會的標準而活、
就按照自己的心意、節奏、樣子去活、
這樣就好。
.
請認回自己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家庭,
其實讓父母失望、人生不完美,
不會怎樣的。
請相信我、天無絕人之路。
.
家庭創傷、童年創傷幾乎每個人都會有、
但我們長大以後、
#練習當自己好父母、好好照顧自己、療癒自己。就好。
.
自我療癒這條路雖然艱辛、
但它是可行的。
請相信我。
.
祝福你、
在天堂、自在做自己。
------------------
療癒你的童年創傷。
影響我們人際關係最深的,
就是你的「童年家庭關係」。
唯有療癒家庭創傷,
在關係裡、
我們才不會一直輪迴、磕磕絆絆、撞的滿頭包。
.
詳請請點:
「搞懂關係、設立界線、療癒創傷
----BEST創傷療癒線上工作坊 」(10月開張)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953960
羞辱創傷線上看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愛匱乏,愈是渴望無條件的愛。
人很有趣,常常是我渴望得到愛,以為你給了我愛,我就得到愛,我就被愛、被看見、被肯定、被接納;反之,我就不存在、沒價值、沒意義。因此「愛」幾乎是每個投身為人的課題,無論是親子、伴侶、手足、朋友或同儕之愛。然而,愛的課題永遠得從自己著手。
要切入到愛,首先我們得觀察自己在渴望得到愛的路途上動用了怎麼樣的保護機制,因為如果沒有繞開防衛,要尋得愛的蹤跡實有難度。或者是說,如果沒有認出自己的防衛,是無法真正得知自己是否在追尋愛。
我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不清楚自己何時受傷、如何受傷的,只知道痛很難受,為了不痛復原得快點,就不斷逼迫自己對痛免疫。其中不乏羞辱及貶義自己的內化模式,認為自己這點小傷也要難過這麼久,而強逼自己沒事回到正軌。比如當一個男生跟我要了電話後,若是3天內沒有打給我,我就會把對方刪除。以這種方式在心中切割,認為一刀斬斷心中的期待及未知的不可控感所帶來的焦慮,以眼不見為淨的心態讓自己好過。然而實際上,這正是依附關係中的矛盾。
以矛盾依戀型的人來說,他們會慣用抽離、冷漠、憤怒或切割的方式來推開對方,以取得關係中的可控感;但是在他們心中實是感到失控,而真正渴望的是「亙古不變」的不離不棄。那種無論我再糟、再蠻橫不講理、再任性自私,你都不會丟下我的無條件之愛,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而矛盾的是,表現出的是無所謂甚至是不在乎,但心中渴望的是無條件的愛,而在更深處的心底其實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的愛。這就是矛盾依戀的掙扎。
可以被理解的是,這樣的人在生命早年時期就缺失了所謂「無條件」的愛,也許得要扮演一個能被接納的角色來獲取所謂的愛,如果扮演不好就會受到斥責、辱罵甚至是暴力對待(以愛為名的「打你是為你好」),因此心中產生一個無法理解的疑問:「如果你愛我,為什麼要這樣傷害我?」。理智上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但情感上卻感受不到被愛,於是矛盾產生。這就是為什麼矛盾依戀型的人明明渴望的是無條件的愛,但心底又不相信他人會真的如此對待自己。這種啞巴吃黃蓮的苦是無法說出的,甚至很多時候更糟的是,我們並不自知。
靈性圈很常講「愛自己」,但若是連自己的防禦機制都不了解,很難真實地看到自己內心的渴望與長期為了適應所動用的機制。那麼離「如何愛好自己」是有距離的,這也是我常強調的「貼近自己」是很重要的,無論是自己的感受、念頭、想法、觀點、期待及渴望。當我們能扮演自己最忠實的聽眾、最棒的鼓舞者、最有力的後盾時,我們才能夠認清事實上沒有人會是完美、無條件地愛著另一個人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有所限制,沒有人是神,我們都只是人而已。
因此,生命有所缺憾、有其限制再正常不過了,我們能做的是盡自己所能去理解及陪伴自己,在看似與他人及世界的互動碰撞中,與每世的自己相遇。
#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目前開放一對一六週量身定做課程
#一次二小時每週一天共12小時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羞辱創傷線上看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被已讀不回,會有什麼反應呢?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以電話溝通,幾乎都是訊息文字傳遞,從早期的email年代到現在的即時通訊,方便了很多事但也帶出了很多人的心理議題,最常見的是被已讀不回的心理運作。
那是一種從「猜測、懷疑」為何已讀不回,到「緊張、焦慮」為何已讀不回,到「生氣、悲傷」怎能已讀不回的一個過程。
「他怎麼了?」
「已讀不回是在忙嗎?」
「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
「他憑什麼不回我?」
「被已讀不回是在拒絕我的意思嗎?」
「好啊!等下我也不會回你。」
「怎麼還沒回?要再傳個貼圖嗎?」
上述的情境熟悉嗎?一般來說,被已讀不回所產生的焦慮來自於不確定對方的意圖,而因由自己的背景及脈絡臆測對方的心思,而勾出兒時的未竟事宜,如被忽視或被遺棄。這裡面牽涉了有自尊、自我認同及依附相關的議題。
而人與人的相處困難在於,不是只有我有未竟事宜,你也有。所以也許我的事件也會勾動你的議題,而導致「移情」發生。在心理學上,移情現象是精神分析始袓佛洛伊德第一個發現的,移情反應一個人壓抑的童年願望與體驗,或是仇恨與攻擊性等複雜的情感,在成年後移置到另一段關係中。
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跟你抱怨或哭訴,而你在安慰我的當下有著需要處理我情緒的焦慮,而以主動檢討或建議的方式呈現,卻沒有注意到我其實有「被傾聽的需求」。
因為也許在你兒時與父母的相處上,就必須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或相反受害角色),而內在那股受害情結引動拯救情結,於是認為有必要擔在肩上來處理。
所以「為了我好」,你就必需「介入」來給予指導或建議,這就是移情。
而這當中的困難在於,我可能也有我的移情。比如我兒時是個情感被忽視的孩子,學不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常被壓抑、否定或羞辱,因此當我在訴說時,我只是需要被聽見真實的感受,被看見是存在的。但當你尚未同理感受之前就給出建議或檢討時,會勾動我兒時那段感受被抹滅的忽視感,於是狀況就會是兩條平行線。看似兩人在說著同一件事,卻是完全兩碼子事,又都與自身的未竟事宜相關著。
因此,當被已讀不回時,我們必須留心內在發生什麼事,去溯源、去看見、去理解;然後,我們才能與自己和解,去承認並接納所有的經驗與情緒。之後,我們才能擁有寧靜及平和的心去聽對方的解釋或原由。
#更多相關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週三晚上八點
#G班報名登記中
illustrator: lost7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羞辱創傷線上看 在 【小編代po】 《羞辱創傷》新書分享會#直播分享周慕姿心理師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場開始囉~ฅ^•ﻌ•^ฅ 這也是《羞辱創傷》分享會的最終場,所以特別開直播和沒有辦法到場的讀者分享, ... 【方格子線上寫作課程】募資正 式啟動! ... <看更多>
羞辱創傷線上看 在 #討論《羞辱創傷》讀書心得 - 心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3.看見自己這些特質的正向面羞辱創傷引發的症狀,諸如情緒重現、過度警覺、自我批評等,這些可能已經深深的住在我們的人格裡面,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看 ... ... <看更多>
羞辱創傷線上看 在 '22.06.10【呂秋遠時間】周慕姿談《羞辱創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主持人:呂秋遠來賓:周慕姿心理師主題:寶瓶文化《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節目 ...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AP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