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X華爾街日報 塔利班與伊斯蘭國的隱秘戰爭】
被多國視作嚴重威脅的 #伊斯蘭國 在阿富汗從未消亡,這也是 #塔利班 能獲多國支持的原因之一。俄羅斯、中國和伊朗表示,它們認為塔利班是推動阿富汗穩定的主力——因此,它們才打算在美撤軍後保留各自位於喀布爾的大使館。
相比起美國在911襲擊事件後入侵阿富汗時,塔利班基本還沒什麼盟友。它因接納基地組織的恐怖分子而在西方飽受指責的同時,包括俄羅斯和伊朗在內的區域強國也對塔利班持反對態度。然而,在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看似團結的表象背後,兩者已是貌合神離……
https://bit.ly/3Af651o
#相關閱讀
美國撤軍後阿富汗局勢解析:塔利班重新佔領國家?中亞變為新冷戰犧牲品? https://bit.ly/3risY0s
★ 加入尊享會員,3折暢讀華爾街日報+當今大馬:https://bit.ly/3xO2LZj
★ 端Plus會員計劃,守護全球獨立記者:https://bit.ly/2UL1Tqt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阿富汗局勢 #WSJ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20的網紅Today is my 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Today is my day》👉https://bit.ly/2Roz2qd #宇宙人外信 全收錄:https://bit.ly/3wO4KwA 來IG找我們玩吧:https://bit.ly/2PNGJ8J 03:15 collapse 坍塌 03:24 high-rise 高樓大廈 ...
美國 911事件 原因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郵票巴爾幹 🇦🇱:阿爾巴尼亞 911 悼念郵票]
911 事件後,美國發行悼念郵票,好些國家馬上追隨,或以反恐為題發行郵票,例如俄國、羅馬尼亞、格魯吉亞、蒙古、烏干達、巴拉圭等等。但是其中不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原因不言而喻,而唯一以穆斯林人口佔多數而發行的,是阿爾巴尼亞。當時阿爾巴尼亞正準備加入北約,它 911 郵票是「埋堆」之作。
美國 911事件 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You're fired.」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所飾演的特務哈利.塔斯克向中東恐怖組織首領如是說。隨後他按下發射鍵,惡棍真的被Fire出去,被射向一座摩天大樓。
.
這是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執導的《魔鬼大帝:真實謊言 True Lies》(1994)當中的一段高潮情節。全球觀眾(至少親美的觀眾)都為片中的美式英雄主義拍手叫好,受歡迎的程度直接反映在票房上,攫取全球3.7億美元。續集看來勢在必行。
.
就在這部片問世七年後,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為首的蓋達組織向美國本土發動恐怖攻擊。在9月11日的這一天,紐約地標世貿中心雙塔分別被狹持的客機擊中,隨後塌陷。這群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真的如電影情節般,讓自己被Fire出去了,只是這回,美國人笑不出來。
.
這樣並陳,是不是在暗示賓拉登看了《魔鬼大帝》之後才動念攻擊世貿中心?當然,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不過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在19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波斯灣戰爭爆發,好萊塢逐漸開始俄國人卸下反派角色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新反派人選幾乎沒有懸念,就是阿拉伯人。如此「主旋律」顯然加劇了彼此的歧見,也讓阿拉伯人對美國更生厭惡。
.
當卡麥隆在拍攝《魔鬼大帝》時,未必想過這麼多。例如,他或許也不在乎其實鼓勵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興起的禍首之一就是美國人本身。在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美國人秉持「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原則,運了AK47等現代化武器給阿富汗民族主義者反抗蘇聯。最後阿富汗人真的趕走了蘇聯,但他們也意識到美國人的幫助顯然不是出於善意,也出自於對自身資源的覬覦,於是轉而將美國人視為寇讎。
.
但在這樣一部暑期商業大片之中,卡麥隆不打算談這些太複雜的歷史恩怨情仇,他的重點就是美國英雄與他的太太,中東恐怖分子只是背景,只要安排一些披著頭紗的人扛著槍像小丑般過場就好。至於他們挺身反美的動機⋯⋯不重要,可能他們就是天性邪惡愛作亂吧!
.
卡麥隆當然可能辯駁,這只不過是一部娛樂取向的電影,內容反映的也不過是當時的政治正確。但他忽略了一大重點在於⋯⋯(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
本文重點:
●《魔鬼大帝》的續集劇情剛好有什麼敏感戲?
●卡麥隆對於「辱阿」爭議之後做出了什麼樣的回應?
●使得《魔鬼大帝》顯得過時的還有其它原因?
●其中一名主角在拍攝期間遭到性侵?
.
全文連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4080
〈911也改變了好萊塢:那部賣了3.7億美金的《魔鬼大帝》從此看不到續集〉
#魔鬼大帝 #911事件 #詹姆斯卡麥隆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 #truelies
上報 上報評論圈 上報國際圈
美國 911事件 原因 在 Today is my 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Today is my day》👉https://bit.ly/2Roz2qd
#宇宙人外信 全收錄:https://bit.ly/3wO4KwA
來IG找我們玩吧:https://bit.ly/2PNGJ8J
03:15 collapse 坍塌
03:24 high-rise 高樓大廈
03:41 The high-rise collapsed 這棟大樓倒塌了
03:54 11 people died in the collapse 倒塌意外中共11人死亡
04:07 崩落 Houraku
04:17 マンション Manshon
04:24 ンション崩落 Manshon houraku
04:47 붕괴 bung-goe
04:57 mansion 豪宅
06:10 condo 集合式住宅
아파트 붕괴 apateu bung-goe
09:37 missing 失蹤、下落不明
09:46 unaccounted for 失聯
09:51 Over a hundred people are still unaccounted for 逾百人仍失聯
10:00 account 帳戶
10:06 account 描述
11:39 Ask a question 問一個問題
12:14 There is nothing I can ask for 我已經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12:49 look at 看著
12:51 look into 調查、檢視
12:58 This is something we must look into 這東西我們必須好好調查
13:12 whereabout 下落
15:37 reach 聯繫
16:01 I can’t reach someone 我沒有辦法聯繫到某人
16:14 安否不明 Anpi fume
16:31 行方不明 Yukue fume
16:58 不明 fume
17:07 실종 siljong
18:43 survive 生存
18:58 I want to survive the finals 我想要熬過期末考
19:24 I survived the finals 我熬過期末考了
19:46 He survived two cancers 他從兩種癌症中痊癒了
19:57 倖存者 survivor
20:15 生存者 seizonsha
20:23 생존자 saengjonj
23:21 collapse 坍塌
23:25 崩落 Houraku
23:31 붕괴 bung-goe
23:41 missing 失蹤、下落不明
23:44 unaccounted for 失聯
23:59 I can’t reach him 我沒有辦法聯繫上他
24:10 安否不明 Anpi fume
24:24 行方不明 Yukue fume
24:29 실종 siljong
24:41 倖存 survive
24:44 倖存者 survivor
24:51 生存者 seizonsha
24:56 생존자 saengjonj
中英日韓四聲道
🌍英文主播:Ethan &國際編譯:Ryan/隔壁老王
📺從時事新聞教你英日韓單字
🗣 閒話家常學微知識
💬讓你輕鬆掌握生活用語
想聲歷其境,來收聽高音質Podcast
搜尋訂閱★宇宙人外信
《Apple Podcast》: http://apple.co/3eSztCS
《Spotify》:http://spoti.fi/3cEwlrF
《SoundOn》:http://bit.ly/3bUeVYU
《KKBOX》:http://bit.ly/2OzeQ42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3vUvBr1
#Podcast #
美國 911事件 原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6月23日出版了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 A White House Memoir),內容之辛辣,很多評論家都說有可能衝擊川普選情。
川普任內到現在已經換掉過五個國家安全顧問,現在是第六個,這次出版書籍的波頓就是川普的第四個國家安全顧問。雖然川普任用官員像在用免洗筷,已經換到第六個國家安全顧問,但其實過去的美國總統有的愛換有的都沒換,也不算是非常不正常。以前換過最多的是總統雷根,一樣也是有過六任國安顧問,但是雷根至少做了兩屆總統,川普一屆都還沒完就追平了他的紀錄。
而波頓的經歷很豐富,從雷根、老布希的時代就在幫政府工作,到了小布希時代成為美國駐聯合國的大使。後來因為民主黨在參議院強烈反對之下才卸任回國。在歐巴馬的時代沒事就跑到電視上當名嘴批評政府,後來川普當選才又把他找回來幫政府工作,有這麼漂亮的履歷,還會被川普撤換的原因,主要就是他的路線太激進了,激進到大家很難跟他一起工作,連川普都很受不了他。
小布希的時候波頓是在國務院任職,當時911事件發生後,波頓就大力支持美國發動反恐戰爭,鼓吹美國要入侵伊拉克。然後在聯合國的時候也是一直很好戰,一直叫說聯合國就是無能、迂腐、阻礙美國發揮實力,一直跟其他國家的大使起衝突。
而波頓在當川普的國安顧問的這段期間,要美國進一步制裁伊朗跟委內瑞拉,要擴大跟中國的貿易戰。他就是覺得,不管美國遇到什麼問題,總之先把對手揍一頓再說。大家都覺得他就是個戰爭狂魔。以他這麼激進的路線,就會跟那些想要用別的方法解決問題的人處不好阿。
最後他就是在美國的一些政策上跟川普意見不合,像是從敘利亞撤軍阿、跟塔利班和談阿、跟北韓的川金會阿,有時候還會刻意洩漏消息給媒體,阻礙他反對的計畫。因此川普把他開除也正常!不過兩邊各說各話,川普表示自己開除波頓,波頓則說是自己辭職的。
就有人疑惑如果波頓真的要指控川普,當初民主黨在做彈劾調查的時候為什麼不去國會作證?波頓受訪時表示,因為他不願意隨民主黨起舞。他覺得民主黨根本只是要彈劾川普的歷史定位,而沒有要好好調查,所以他討厭川普不代表他支持民主黨的所做所為。
因此波頓乾脆就寫一本書來罵川普,順便來大撈一筆。上一個跟川普鬧翻的FBI前部長,被開除後出書第一個星期賣了60萬本。還有之前幫川普競選的記者出的《火與怒:川普的白宮內部》賣更好,賣超過一百萬本。
而波頓的書中也有提到,川普其實不在乎中國對維吾爾族的迫害,也不在乎香港的抗爭,也不在乎六四天安門事件,還說台灣只是個「筆尖般的小籌碼」,或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以國家利己的角度來看,其實沒看到什麼不能相信的地方,因為自己國家權益都管不完了,更不用說別人家的人民,而且權益是要靠自己爭取的,不用妄想有別的國家會像超人一樣來拯救你,最多最多只會聲援,不會有更多實質的支援。
而我們身為老百姓能做的就是讓支持人權的進步會有票,才有機會迫使這些領導人必須要給出承諾還要兌現承諾,才不會讓政府走回頭路,但不是民主國家的不就沒辦法用這一招。所以國家的路線其實就是要我們自己來好好控制,認真的看清楚,好好投票。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美國 911事件 原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