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券亂不夠 五倍券又要來?
振興經濟不如全民發現金!
新冠疫情趨緩,現在正是振興經濟的重要時刻,但是蔡政府學不乖,明明看到去年發放三倍券亂象頻仍,今年卻還要變本加厲,規劃發放五倍券。
我們不斷提醒蔡政府,不管是三倍還是五倍,都不如直接發現金來的快速有效!振興券不但效益有限,更會徒增無謂的行政成本,還會引發許多紛爭、亂象,不如全民發放現金更有效。
⚠️三倍券對振興經濟貢獻極低
去年蔡政府發放的三倍券,具體效益評估非常低,根據財政部的估計,政府發放三倍券,增加的支出總額為510億元,但是中研院估計,三倍券對於臺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只有0.08%!整體效益甚至不如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
⚠️發放三倍券引發諸多亂象
三倍券發放方式太複雜,使用規範又各縣市不統一,造成國人在領取及使用上,出現許多糾紛和爭議,雖然三倍券有分數位券和實體券,但是數位綁定太複雜,高達85%民眾寧願領實體券,行政院卻只開放郵局單一窗口,不但造成郵局外大排長龍,基層公務人員也有過勞情形。
三倍券沒有統一的使用規範,縣市政府各自加碼回饋金,造成地方財政負擔,而三倍券能否找零規定不明確,變成商家自己決定,也造成民眾混亂,更傳出許多漏洞。
⚠️三倍券增加無謂的行政成本
蘇貞昌院長原本得意洋洋的宣稱三倍券行政成本只有9億,比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行政成本19.6億,少了一半。但是隨著發放過程行政成本不斷增加,最終花費的行政成本居然高達22.56億,遠比馬政府時期的花費更高。
📣世界各國普遍發放現金
美國從去年到今年發放數次現金紓困,每次約美金1200元至1400元不等
韓國發放100萬韓幣
日本發放日幣10萬元
新加坡針對滿21歲國民發放600新幣
香港則是只要滿18歲以上永久居民,就發放港幣1萬元
📣民意支持發現金
根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委託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六成六(66.1%)民眾支持全民普發現金紓困,只有30.5%不支持;進一步交叉分析,逾五成(53.4%)的民進黨支持者、高達近七成(68.1%)的無政黨傾向的民眾皆支持普發現金紓困。
我們從疫情爆發之初,就持續建議全民普發現金,才是最快速,成本低、效益高的做法,請蔡總統認真聆聽最真實的民意,不要再一意孤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啟事: 01:42處:若以2019年台灣GDP總額約6000億美金來計算,美國2兆紓困金應為台灣一整年GDP約3.3倍。感謝網友們的指正,未來查核數字將更加審慎。 美國政府推出了個宇宙無敵超級大的紓困方案,但這錢怎麼用,用在誰身上,可不是沒有爭議的,我們請到出一張嘴的凱莉,來跟我們談談這錢到底...
美國紓困金總額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四小龍」只剩台灣懷念,韓國早已晉升歐美日行列】
台灣自從2004年在國民生產毛額被韓國超車後,差距持續擴大
兩者都是二戰後解殖的新興國家,
也都經歷過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陣痛
韓國,這個在1990年代之前,
人均所得還只有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
為什麼在1997年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破產危機後,能迅速在七年內超車台灣?
🐲四小龍時期的經濟奇蹟
🇹🇼台灣早已從農業社會轉型、家庭代工起家,逐漸進程至重工業化國家
☑️由政府高效率落實計畫性自由經濟,階段性全力培養民間企業
☑️率先訂頒「人口政策綱領」,有效推動家庭計畫,降低人口增加率
☑️在人力培訓方面培養各階段的人力需求,經濟發展人才充裕
🇰🇷等到1971年,總統朴正熙上任以後,韓國經濟才獲得比較好的發展
➡️韓戰的破壞民不聊生、政局也動盪不安,朴正熙借鏡台灣經驗
➡️起初仍受限於要顧及建立有效政府、經濟發展、福利普及和各派團體較勁
➡️時程上及力道上輸給台灣許多,但仍不惜運用美援、大量舉債、行政體系大換新血,為這個地理環境惡劣的小國打造出口擴張的工業化條件
短短四十年,就完成歐美花了五個半世紀才發展完的產業轉型、工業化進程
創造台韓經濟奇蹟的共通點都是「穩定政局,傾全國之力投入發展生產」,
且「任用受過英美教育的高知識份子設定務實的經濟發展政策」
爾後逐漸在資訊電子業、
半導體產業以及工具機等產業中,
佔據全球供應鏈與生產總額的一席之地
然而1990年以後,
台灣經濟不論是經濟成長率、出口金額,
及出口增加率都是每況愈下,
淪為四小龍敬陪末座
那麼,韓國大企業如三星、LG、現代,
又是如何打造出今日的商業帝國呢?
💼台韓產業本質上的不同──財團兼併下游🆚中小企業聚落
🇰🇷韓國政商合一,財閥會研發會行銷,大到不能倒!
☑️1971年,朴正熙總統在鞏固政權之後,決定發展重化工業
☑️發展重化工業最重要的便是扶植特定的企業,政府挹注龐大資金、給予壟斷性的特許產業,在歷任總統的刻意扶植下,目前韓國前三十大財閥其總產值已占全國GDP的75%
⚠️財團不斷整併下游產業,並向政府、金融機構舉債,進行一種「高債務高風險」的高度成長模式,因此當1997年大量熱錢流進時,南韓模式深陷金融風暴之害
☑️因為外資大量買進、需符合國際貨幣組織紓困的嚴格條件,韓國產業自由化、被迫開放,產業結構也更加強健,留下來的財團都極具競爭力
☑️各大集團從政府手中扛下「研發、創新、策劃產業前景」,政府投入資金當後盾,財閥自己視產業有需要,就自行研發器具、新技術
☑️以大企業打造大廠,在品牌、行銷、海外據點的開拓上佔有國際優勢
☑️國家形象、文創產業的韓流風潮下,產品的附加價值高於台灣以代工為主的體系
🇹🇼以中小企業所構成的「產業聚落」為產業主體
➡️全台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台積電,也僅是以非常緊密的關係進行「垂直分工」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因為過去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多數是來自「親友圈」而非銀行借貸,各家銀行幾乎都躲過了這場風暴
⚠️產業的體質也未經過外在嚴苛考驗,少了創新轉型的外部動機
⚠️中小企業的研發經費與能力有限,政府也因為官僚組織等原因,研發能力也逐漸低落
台灣和韓國都不是能單靠內需市場的大國,十分依賴出口
雖然產業模式大不同,
但政府同樣應該思考全球化經營
例如透過租稅優惠獎勵
支持我國企業在海外行銷研究上的研究、
進行海外市場的調查研究,
提供中小企業海外布局、
布建經貿運籌基地、供應商、
批貨物流及倉儲,協助本土企業海外行銷
內需方面,也應借鏡韓國對於服務業及人才的鬆綁 腳踏實地鬆綁服務業、鬆綁國際人才限制,讓民間消費釋放更大潛力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政治系 劉平鄰教授 在其1990年期刊〈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就曾分析:
「近代新興國家的發展經驗相反地證明主觀條件,即政治局面,對一國的經濟成長具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
而他也在當時的文章中預言,
台灣和韓國正在失去這樣的優勢
但是三十年過去了,韓國即便政商合一,
也不會以政治綁架經濟發展
如今也不屑與我們為「龍」,
早已晉升與歐美日同等級之國家
台灣卻是原地踏步,陷入政黨鬥爭的漩渦之中,不斷內耗當年累績的老本
不論是誰執政,都應以民生為優先
台灣經濟亟需振興,政府不要再停滯不前!
美國紓困金總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鍵新聞 若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就要花費2351億元。國民黨認為,這數字只佔GDP的1.2%,紓困特別預算最高總額的三分之一,比起許多先進國家的作法,也算不多。
#國民黨 #紓困 #發現金 #預算 #協商
美國紓困金總額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正啟事:
01:42處:若以2019年台灣GDP總額約6000億美金來計算,美國2兆紓困金應為台灣一整年GDP約3.3倍。感謝網友們的指正,未來查核數字將更加審慎。
美國政府推出了個宇宙無敵超級大的紓困方案,但這錢怎麼用,用在誰身上,可不是沒有爭議的,我們請到出一張嘴的凱莉,來跟我們談談這錢到底要怎麼用。
美國總統川普現在決定每個人發1200美元,不過發錢給平民老百姓還可以理解,因為太多人手上完全沒現金真的需要援助。但是發錢給企業可就有點問題了。這些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川普這幾年瘋狂舉債,光去年的國債就已經是一整年GDP的一百趴以上,這些政府舉債的錢以後是要還的內。而且這樣企業以後也都不用思考避險啦,什麼防疫策略也省了,反正到最後政府都會出手救援。
何況兩兆美元是將近美國年度總預算的一半耶。是台灣一整年GDP約3.3倍內。這麼一大筆錢光要怎麼分一定吵沒完。
發錢給人民,補助醫院這個沒什麼爭議,提供企業貸款也還OK,但最有爭議的就是對企業的5000億美元紓困金,援助對象就是那些被疫情直接打擊的產業,但其中包括航空業、飯店業、郵輪業等大型企業,這個真的就讓很多人覺得不爽。
因為要比慘大家都很慘啊,但在一般人眼中這些都是有錢人在玩的東西啊,還要特別分一個項目出來撥錢給他們,難道這些公司以前都沒在賺錢嗎?為什麼爽的時候都他們在爽,一出包就要全民買單。
而且那些企業高層在裡面真的超爽的,之前波音製造的新飛機737 Max就是出了一堆包,光去年就摔了兩架?他們的CEO還因為這件事情被罵到離職,結果臨走前還是可以再多領個六千萬美金,公司說是感謝他長久以來的貢獻,讓他開開心心的捧著一推錢下台。
之前 American Airline 的高層Doug Parker還曾對股東說過「我們是永遠不會虧錢的行業」。真的活不下去要補助當然沒有問題,那如果只是沒辦法維持奢華的生活水準,這樣怎麼好意思跳出來跟政府要錢?啊不是之前都很派說不會虧?
現在甚至有十幾家航空公司還聯合起來,一起跑去跟國會哭窮。說政府再不出手處理,將使出更激進的手段,像是無薪假啊、還有無薪假啊、跟更多無薪假啊之類的。這根本就是在情緒勒索?
況且這個錢真的是有打算好好用嗎?這些企業拿到這些錢後真的會把錢發給員工嗎?很多大航空公司還有大飯店就是會拿賺到的錢回購自家公司的股票,把股價炒一波後再分錢給股東。像是Marriott從2017年開始就花了43億回購股票,說會分給股東110億。American Airline花130億美元,United是50億,通通都是這樣炒股自肥內。。
雖然有這個2兆美元,將近一半國家預算的史上最大紓困方案,但是要真的振興現在美國的經濟錢還是不夠。專家估計起碼要有這個金額的五倍,才有可能防止大規模的破產和失業。這筆紓困基金造成的國家財產缺口將來要怎麼填回來,現在也沒有人敢去討論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靠疫情的防堵,大家生活恢復正常,該消費就正常消費,該買機票就買機票,才能真的解決問題。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I80hX2hCy8/hqdefault.jpg)
美國紓困金總額 在 美國第二輪紓困方案總額1萬億美元新方案解決三大問題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由於中共病毒疫情, 美國 政府在今年3月,推出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 紓困金 ,週一,再公布了1萬億美元的第二輪 紓困 方案。 ... <看更多>
美國紓困金總額 在 【凱莉出張嘴】0402_EP82|美國鉅額紓困金怎用? 政府不能 ... 的推薦與評價
更正啟事: 01:42處:若以2019年台灣GDP 總額 約6000億美金來計算, 美國 2兆 紓困金 應為台灣一整年GDP約3.3倍。感謝網友們的指正,未來查核數字將更加審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