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中國持續在半導體產業做設備進口或收購歐美企業,強化半導體的生產能力,美國封鎖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未來只會更加劇烈。」
由於美中地緣政治緊張,美國加強管制中國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半導體產商擔心受出口管制波及,加強半導體設備採購,採購數量等於需求範圍再多買1.5套,南韓媒體《ETnews》報導,美國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5月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出口金額達21.9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14.12億美元成長55%。出口中國的半導體設備,美商應材、科林研發、美商科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佔超過40%,為中國半導體設備主要供應商,包含蝕刻、沉積、檢查等設備。
雖然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但銷售金額屢創新高,反映中國在美國未來可能收緊半導體出口情況下,中國半導體廠商希望及早獲得設備,以建立自主化供應鏈。目前美國Biden政府不但延續Trump政府限制策略,甚至強化,加深中國半導體廠商的不確定感,有華為、中芯國際、福建晉華等300多家廠商及單位被美國列入管制出口黑名單。美國AI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沉浸式曝光設備也列入極紫外光曝光設備(EUV)類管制清單,屆時對中國半導體製造的衝擊不僅先進製程,一般的成熟製程也可能受限,使中國半導體產業更受重擊。
基於以上原因,中國半導體廠商積極大量庫存半導體設備。全球半導體設備產業一方面受惠於中國半導體產商大量採購,迎接難得的大量採購週期,有利公司營收,另一方面讓三星或SK海力士等備感壓力,因大量採購使晶片荒導致交貨期拉長更惡化,南韓半導體業者也加入搶購半導體設備行列,南韓海關統計,2021上半年南韓半導體製造設備(SME)進口總金額創歷史新高,達94.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68%,為2018上半年81.6億美元以來,再度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2021上半年進口拜導體設備,荷蘭進口金額達30.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55.3%。美國進口27.9億美元,日本和新加坡進口為22.2億美元和12億美元以上。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最近都在增加半導體製造設施投資。三星2021上半年投資為較2020年同期成長40.3%。SK海力士投資金也較2020年同期增加84.1%,中國半導體巨頭聞泰科技(Wingtech)旗下Nexperia半導體有限公司(Nexperia),收購英國最大晶片製造商Newport晶圓製造公司(Newport Wafer Fab)後,英國研究與創新署(UK Research and Investment)根據英國政府的指令,已經停止對Newport晶圓製造公司提供政府資助。
英國《電訊報》報導,Nexperia半導體公司總部雖然在荷蘭,卻是中國導體巨頭聞泰科技麾下的全資子公司。聞泰科技於2016年收購飛利浦的半導體分支後,後者易名為Nexperia,中國受限於晶片製造技術,四處尋求突破口,Newport位於英國南威爾斯Newport,是英國最大、也是英國為數不多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之一,Nexperia這家中資公司針對英國Newport晶圓製造公司的收購,發生在美中、英中關係全面惡化,美國要在半導體行業對中國進行全面封殺之時,因此格外引人注目。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稱,不希望中資感到「仇中情意結」,以致放棄在英國進行任何投資。不過,在多名國會議員的施壓下,Johnson已下令對這宗價值6300萬英鎊的收購案展開國安調查。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一季度中國進口集成電路1552.7億塊,同比增長33.6%。出口集成電路737億塊,同比增長42.7%,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整個半導體行業呈加速態勢。不過,仍存在結構性短缺,如汽車晶片、GPU、手機等,到今年上半年仍未得到緩解。這主要是由於美國制裁、疫情、供需錯配等因素造成的,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的戰略,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的扶持力度非常突出,中國也推出多項扶持政策,全力破解「缺晶片」難題。
中國長三角地區的安徽、江蘇、上海,泛珠三角的江西、福建、廣東、四川等,均對「十四五」期間集成電路的發展確立明確目標及發展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上半年,有21個省份落地相關項目超140個,已披露總投資額超3070億元。在政策推動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資金洶湧。2019年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註册資本達2041.5億元,帶動數倍民間投資。目前,中國晶片製造的產能加速擴張。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稱,今年年底前,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將開始建設19座大容量晶圓廠;2022年,全球將再增加10座晶圓廠。這其中,8座在中國,8座在台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晶圓製造產能持續擴大,中國正在承接第三次半導體產業轉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619619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602192
https://technews.tw/2021/07/19/chinese-manufacturers-swept-global-semiconductor-equipmen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老王愛說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股財報周起跑,關鍵理由看好延續大漲!台股挑戰歷史高點就看台積電法說!太陽能正港指標爭奪戰?原油區間、黃金看周K!港股假破底迎真穿頭?2020/10/13【老王不只三分鐘】 00:44 費半果然等幅測距創下歷史新高,道瓊、那斯達克有機會跟上嗎? 13:18 觀眾敲碗的S&P 500!反應好的話考慮...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Re: [閒聊] 20世紀的日本,真的很讓人懷念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晨早直播】美芯片公司繼續在華開廠,日本則聽從美國制裁 ... 的評價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科技產業資訊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狂掃二手半導體設備 華為建晶圓廠自產自用
2021年第一季,中國從美國和日本購買半導體生產設備的數量排名第一。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上科林研發(Lam Research)2021年第一季的銷售額,中國公司占了32%。雖然這也包含對在中國設廠的海外公司的銷售,但業界專家認為,中國本土企業的採購量正在飆升,特別是代表中國代工產業的中芯國際(SMIC)。中芯國際也曾與韓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接洽,以降低美國制裁的影響。...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兩岸到底誰靠誰?讓數字來說話吧!
這些年,在台灣對兩岸的問題,大家各有立場,也都各有成見,彼此都沒有交集。例如,我們最常聽到的話: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肯定完蛋!還有,台灣的出口非常依賴中國,如果兩岸關係不佳,台灣經濟一定崩潰!我現在把所有數據資料都找出來,也許大家可以各自解讀!
首先是從出口數字來看,我形容兩岸貿易往來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比較貼切,也就是說,雙方互相需要。如果從兩岸統計的數字來看,中國的統計數字與台灣有落差。中方的數據是,2020台灣出口到中港2006.64億美元,台灣從中港進口601.41億美元,台灣對中國的順差高達1405.2億美元;而台灣統計對中港出口1514.52億美元,進口647.77億美元,順差866.73億美元,中港占台灣出口比重高達43.8%,如果從中方的角度,這個依存度更高。中港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這點亳無疑問!
但貿易的往來有產業的結構及歷史的淵源,像台灣對日本的逆差,每年都高達二、三百億美元,以前也有人出來高喊要平衡台,日貿易逆差,但幾十年都沒有改善,這是因為台灣倚賴日本的化學材料及關鍵零組件,像是台灣是腳踏車及電動自行車生產大國,但台廠最重要的變速器,非得從Shimano進口不可。中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一直都很大,一方面是台商過去卅年來生產基地移至中國,電子代工廠也成了中國創滙最重要的出口商,台灣筆電廠必須從台灣進口重要零組件,所以,台灣出口到中國金額一直都很大。另一方面,台灣出口到中國的主力產品以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為大宗,尤其是半導體為主的零組件。大家都記得,去年9月15日美國制裁華為最後期限,華為派出多架貨機專程來台拉貨,顯然中國更倚賴台灣的關鍵零組件。
台灣的企業早期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也培植很多中國在地產業,像立訊就有取代鴻海之勢,京東方一度打垮台灣的面板業,很多產業在兩岸已從原來互補變成完全競爭的態勢,這已經沒有誰靠誰的問題了!
過去卅年,台灣的企業一窩蜂湧向中國,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單向往中國流,台灣經濟肯定是處在掏空狀態。台股最近成交量放大至六、七千億元,大家知道嗎?在2012及2013年馬前總統當家的時候,台股每天交易量五,六百億元是常態,例如,2013年,5月l4日這一天,台股成交量541億,今天回頭看令人不勝唏噓。
2012年前後,正是兩岸交流最熱絡的時刻,我記得工總前理事長陳武雄有一次跟我一起參加義大利的旅行團,有一個晚上,吃完晚餐,我和他一起散步走回旅館,他說今晚沒有應酬很輕鬆,我問他在台北,當理事長的時候,一個晚上要跑㡬攤?他說最高紀錄17攤,原來大陸來台招商,從中央到地方,絡繹不絕,台灣在那些年,股市游走在六、七千點之間。
這兩年,兩岸關係不太好,台灣經濟卻走出與先前完全不一樣的新格局,這是出走的錢回來了!生活在台灣這個島嶼的每一個人,如果不珍惜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據地,天天長別人志氣,卻看不起自己,機會也永遠不會降臨在你身上!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股財報周起跑,關鍵理由看好延續大漲!台股挑戰歷史高點就看台積電法說!太陽能正港指標爭奪戰?原油區間、黃金看周K!港股假破底迎真穿頭?2020/10/13【老王不只三分鐘】
00:44 費半果然等幅測距創下歷史新高,道瓊、那斯達克有機會跟上嗎?
13:18 觀眾敲碗的S&P 500!反應好的話考慮納入常態解說哦!
15:14 美股這個禮拜開始財報週,董哥你怎麼看?
24:59 國際原油現在該怎麼看?盤整嗎?
26:42 黃金前天來根長紅,但感覺又弱弱的,是我的錯覺嗎?
29:21 回到台股,站上月均線後果然翻多,歷史高點有機會突破嗎?
39:41 董哥上週二談到美國制裁中芯的概念股,該如何觀察?要幫我們追蹤嗎?
55:07 接著談談港股,反彈突破月均線了,還有高點嗎?
59:03 不免俗,談談陸股吧!
01:03:17 太陽能過去一個禮拜真的好強喔!還會再漲嗎?
01:10:05 風電的指標股昨天漲停,其它風電概念股有機會擺脫整理嗎?
#浦惠投顧 #老王不只三分鐘 #老王給你問 #老王愛說笑 #分析師老王 #台股
歡迎按讚臉書粉專,一天一篇免費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浦惠投顧官網:https://www.inclusion.com.tw/
-----------------------------------------------------------
※王倚隆(老王)為浦惠證券投顧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本資料僅提供參考,投資時應審慎評估!不對非特定人推薦買賣任何指數或股票買賣點位,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公司、本人無責。※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芯證實被制裁!概念股為何沒反應?川普確診但美股守缺口假摔?IC設計怎麼選股?漲價題材看MOSFET?風力發電、太陽能誰能再來一波?2020/10/06【老王不只三分鐘】
02:03 美股守住缺口,果然大漲反彈,接下來要挑戰歷史新高了嗎?
12:37 今天董哥一樣很貼心的幫大家準備S&P 500指數,真是太佛啦!
17:43 國際原油,你之前說的高檔壓力真的誇張,還好沒跟你賭第二次!
22:29 回到台股,今天大漲百點,突破月均線,可以做多了嗎?
32:03 今天最強的綠能族群,要先聊太陽能嗎?
35:55 風力發電的部份也幫我們追蹤
48:09 先來談談港股吧!
50:54 美國制裁中芯的新聞,在週日被證實了,為什麼聯電跟記憶體族群沒大漲?
01:00:20 IC設計個股表現的選股邏輯,電源管理IC與MOSFET有漲價題材!
#浦惠投顧 #老王不只三分鐘 #老王給你問 #老王愛說笑 #分析師老王 #台股
歡迎按讚臉書粉專,一天一篇免費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浦惠投顧官網:https://www.inclusion.com.tw/
-----------------------------------------------------------
※王倚隆(老王)為浦惠證券投顧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本資料僅提供參考,投資時應審慎評估!不對非特定人推薦買賣任何指數或股票買賣點位,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公司、本人無責。※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晨早直播】美芯片公司繼續在華開廠,日本則聽從美國制裁 ... 的推薦與評價
【晨早直播】美芯片公司繼續在華開廠, 日本 則聽從 美國制裁 中國,有評論問 日本半導體 業何時才醒覺?東盟秘書長與李家超會面,稱香港將在不久將來加入RCEP。 ... <看更多>
美國制裁 日本 半導體 在 Re: [閒聊] 20世紀的日本,真的很讓人懷念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1990年泡沫前的日本GDP是美國70%,現在剩下20%,當年人均GDP是美國1.5倍,現在變成0.5
倍
甚至亞洲以前的兩條小龍南韓台灣,都在去年人均GDP追平日本,這放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
想的事情
當年日本在亞洲毫無疑問是老大,現在被中國超越很久了,經濟軍事領土各方面都被中國完
虐,日本想當老大也沒那個實力,只能乖乖當美國的馬前卒
而可笑的是,日本經濟的衰敗也是被自家主人給親自弄死的,當年日本半導體行業屌打美國
,從原物料供應到架構設計全部碾壓美國,成本還低得多,搞到後面半導體行業被美國全方
位制裁,加上廣場協議,導致日本高科技行業死了一半
並且到了21世紀,新能源汽車日本賭的氫氣美國和中國沒人和他玩,用市場直接把日本的路
線掐死,日本用那種贏者通吃的賭法直接賭輸了,代價就是未來國家支撐產業汽車也準備垮
了
現代高科技產業,電動車、手機、各種雲服務領域日本沒一個吃到,所以經濟停滯了30年,
現在日本最強的反而是他們的ACG,靠這種軟實力才能賺錢,但這並不穩定
1990的日本是有希望的,2020年的日本是沒希望的,韓國台灣的前景都比日本有希望,你是
日本人你也會想回到過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92.32.11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1337889.A.AE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