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羅文嘉此人,也算是一時的逸才.
他在民進黨大敗之後,引進了林飛帆擔任副秘書長,使他加入民進黨,又獨排眾議,讓一干青年如吳怡農、謝佩芬、蔡沐霖、李問、賴品妤,成為選戰主軸,為民進黨注入了年輕的活水,選前的陰霾,彷彿不再存在,這些年輕人,重拾了民進黨的信度,不只象徵著政治大門為年輕人敞開,不再是老舊的派閥觥籌交錯的產物,更樹立起一座道標,不同於老邁國民黨的腐朽,即使標誌年輕人符號的政黨,時力、台民等等,也黯然失色,相比時力不成熟、喜好鬥爭的印象,或是台民葷素不忌,素質低劣,重視浮誇的外表、言行,而無內涵的利益集合體,他們的目的性明確,沒有國家定位,統獨都是假議題,專注於當下的享受,和眼前的前途,蔡璧如狂言,排入不分區名單人選,只是為了吸引肥宅票,簡直是對於「年輕人」這個名詞的侮辱.
他們提名年輕人,只是為了注重實質效果,年輕人最膚淺、重視感官刺激的那一塊,他們汲汲營營的「不能自主」的那一塊,只是為了選票,而利用年輕人而已.
民進黨的人選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吳怡農的「下架吳斯懷」猶言在耳,他們是真正能代表年輕人在意的東西,台灣的前途,國家的未來,性別平等、轉型正義....而毫無疑問,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比誰都更在乎台灣的這件事.
年輕人不是不支持民進黨,只是需要一個「理由」,這些人,恰巧成為那個「理由」,在1124之前,被各項議題壓垮的民進黨,一例一休、同婚、年改,轉型正義,可以說是非戰之罪,明明是議題的發起者,理當受到年輕人的支持,卻在那不得不經歷的迂迴之中被投以欺騙的標籤,或者,任由民主進步黨及其支持者支付龐大的代價,守舊勢力的反撲、杯葛,挑起的一股厭憎,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一些現象,應該屬於贊成方的人,卻與反對方一起共同譴責,雖說再怎樣的法案都能挑出一堆瑕疵,但也不至於,成為否定主軸,或否定即將實現的機會的理由.
其實這就是人性,就像一群人展露出討厭的態度,另一群人也不得不礙於那樣的厭憎,確保自己的安全-或者進行區別,恩,那不是我贊同的那樣,我贊同的是更好的,那個被「反對到底」的不算,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將理想付諸現實實現就是這個光景-被一群人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著,認為那動搖他們的公正世界.
而應該支持的人,他們面對的困境是,不想承認那個代價屬於自己,責怪對方搞砸了,會比較輕鬆,寧願切割屬於自己一塊完美的花園,這樣子,火燒光了民進黨,但我的花園依舊在,他絲毫無損,但事實上,人們都全然明白,那些燒毀外圍樹木的人,不只是在焚燒辦事不力的樹,也正在焚燒整座花園.
所以民進黨就成為兩面不是人,或者,「覺得不夠好」的人跟「徹底反對」的人,一起共同表達「反對」的窘境.
對於民進黨的支持者來說,他們發現樹不見了,而沒人來救火,他們或許不是打從心底的支持這些議題和政策,甚至有些和他們的想像和利益,相牴觸,他們在乎台灣的前途,也無法對自己選出來的總統,象徵台灣價值的本土派,日漸傾頹的模樣,坐視不理,於是令人難忘的景象發生了,對於花的美麗有崇高想像的人,不在花園裡面,反倒是對花的種種,不甚了解的人們,孤獨地站在那裏,拼命灑水,他們水桶中的水,所剩無幾.
而那些自詡頭號軍師的人,熱衷妥協的藝術,向著那些添柴放火的人,稱兄道弟,以為在計算什麼高明的生意,嶄露高超的政治手腕,事實上,對方做的生意是無本的,他只要多扔幾塊柴,就能多換幾張笑臉,多圈幾塊地,多找幾個人賠不是,在燒焦的土地上面,點名幾個「戰犯」,要他們離開,騰出位置來,好用來成為自己的肥料.
殺敵,0,自損,無數.
你可以為自己的無奈找各種解釋,但不用把割讓與逃避,當作一種功績.
羅文嘉若真的做了點什麼,就是找回年輕人,試著擺低著姿態,讓人從他身上跨過去,這成為一種橋梁,他唯一的敗筆,大概是薦舉了高嘉瑜,短視近利,摧毀了黨內的公正性,明知她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是當初那個跟著踐踏民進黨、蔡英文,或吳音寧,「這個政府,不夠真誠」、「如果我們現在心裡想的是說,鞏固我們現在的領導,不管府院黨的人士都還是換湯不換藥,還是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上,我覺得對民進黨而言,2020根本是緣木求魚」
「像柯文哲、韓國瑜,他們也是常常失言,但人民要感受的是說,你是不是用真誠的態度,你講的是不是真話,如果說總統出現在鏡頭前面都是照稿念,看不到總統背後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當初為什麼力挺吳音寧,而如今又為何換掉吳音寧,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這個政府,不夠真誠,沒有告訴人民真相是什麼」
如果照著她的「真誠」,像著柯文哲或韓國瑜那樣,服膺於那種感受,搭乘著那股風向,說著親中的話語,卻不准他人用親中的眼光看他,說那是「愛台灣的」,說別人是「抹紅」、「搞意識形態」,反過來加諸別人的罪,若民進黨,或蔡英文,走那樣的路線,必然萬劫不復,別說2020,恐怕影響台灣的存續.
一例一休,政府管太多,柯糞吹捧他是為了勞工,很有趣吧,底下坐著的,全都是資方老闆.
同婚,「我投票時投反對,但我允許12萬5000人上街遊行」,奉行著「不表態的自由」,柯糞們,拿台北市政府有聲請釋憲,友善性平廁所,吹噓同婚都是柯文哲的功績.
年改,「確實有失信於民的問題」,轉型正義「現在好好的管他過去幹什麼」.
若蔡英文,像他這樣「真誠」,告知人民這樣的「真相」,乃至於跟著一起獵巫吳音寧,如今,她應該是被罷免的對象.
事實證明,她所有選擇是對的,她當初支持吳音寧,也是對的.
羅文嘉選出這樣的人選,不惜替其背書,顯然對民進黨而言,沒有賺到淨利,反而是負資產,而她的負面效應仍然在持續,無論是跑票稱按錯,還是把黨團罰單po在臉書,都證明了,她只是在為自己的政治利益做打算而已.
功過不能相抵,但整體而言,羅文嘉對於民進黨帶來的影響,好的影響持續,遠遠多過於負面的,而負面的影響原本就在,沒有他,她也會在那裏,而高嘉瑜之所以往危險親中候選人靠攏,而得不到任何教訓,是因為當初有許多人也犯了相同的錯誤,制定了錯誤的策略,走了錯誤的路線,只不過,沒人像她那樣,站在加害者的那方,譴責被害者,用相反的道理,去攻擊堅持正確的事的人,哪怕是黨主席、總統、北農經理,黨內同志.
打壓別人墊高自己,這樣的行為,跟柯文哲,並無不同.
與柯妥協,是一個層次,向柯文哲低頭,尋求合作,是另一個,跟著柯文哲一起,把錯誤當成正確,對著自己人,動則要脅,或者情緒勒索,除了違背政治倫理,更辜負了選民的期待,這是最下作的層次.
因為強盜過於凶狠,不得不低頭,獻上自己養的牛,期盼以他的肉換取家戶的平安,這是一個層次;把這當作理所當然的,跟著強盜一起搶自己的家門,恥笑牛的愚笨,在他身上踩踏,把他的肉丟在水溝裡,向強盜說,「我還可以幫你拿走更多」這是另一個層次.
仗恃著其他人曾選擇低頭,所以合理化自己的錯誤,綑綁彼此的利害關係,知道他人害怕回想起自己低頭,所以就以他們的畏罪,包覆自己踐踏他人的惡行,而為所欲為,絲毫不以為杵,要知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層裹著一層,當初發生了什麼,哪一層是不可饒恕的,哪一層是腥臭而不可聞問,人們清清楚楚,哪怕是上了高位,佔據了多少的視野,那樣惡意的記憶,都揮之不去.
羅文嘉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大概就是民進黨初選時扮演的角色.
他以一個淡出政壇的身分,在卓榮泰的邀約下,重回經歷敗選的民進黨,理當沒有什麼雄厚的政治勢力,不幸的,他又遇到了民進黨百年來未曾經歷的難題,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連任,爭取黨內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為什麼說是百年來難得一見,台灣總統選舉史上,很少尋求連任的總統,被挑戰連任的機會,「被挑戰」也就意味著,他可能會被剝奪選舉的資格,換句話說,連被人民選票驗證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他先前是多麼大的權力者.
但在國外的選舉,也不過就是尋常的景象,台灣的民主史非常年輕,解嚴以來,不過30年矣,綜看民進黨的歷史,也只有陳水扁一人,有挑戰連任的經歷.
蔡英文方面,無論如何也不會容許一絲危機存在的可能,她是面臨高風險的,如同矗立在一條看似平坦的路,然,道路的兩旁,都是深崖絕谷.
至於賴清德,除了壓倒性的不利因素,公家資源,政治權力,或者說黨權,都不在他手裡,甚至他的同志們也早早選邊站了,賴所賴者,只有自己死忠的支持者而已.
當然,還有前頭所說的,那些孤單恪守花園的人,累積的不滿.
雖然在周玉蔻的專訪中,質問他「有沒有賭上政治生命結束的覺悟」,但事實上,眾所皆知,真正賭上全部政治生命的人,是蔡英文,如果她無法連任,更精確地說,連連任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民進黨人自己淘汰,先前苦盡甘來的堅持,都會白費,包括一例一休、同婚、年改,轉型正義,或許這些政策會延續,但那會奪去她的冠冕,她執行了,承擔痛苦的那一段,但被否定,連連任的機會都沒有,歷史上的評價,就只是令人同情的失敗者.
她的政治生命,會真的結束,她不可能再去選立委或者縣市首長,因為她已經當過最高的職位,總統,而一個總統在自己任期中,因為政策的代價而失勢,即使事後證明她是對的,但無法連任也證明了,她連捍衛自己施政正當性的能力也沒有,不算是無能,卻是失能的領導人.
至於賴清德,在這樣渴切的願望中被逼迫,他也只是卑微的爭取對自己最後一點的公平性罷了.
卓和羅的角色就很有趣.
基本上,這兩方的斡旋是處於零和遊戲,一個是追求自己的完整,另一個是爭取一絲尊嚴,但那一點尊嚴出現,就會使另一方無法完整,不論怎麼做,結局都不可能是圓滿的,都不會有任何一方滿意.
在兩股強烈的意識之中,卓羅更顯得渺小,沒什麼政治實力,賴有來自民間的底氣支持,蔡則有年輕人和絕對優勢的政治實力.
他們一個勁兒的往「中立」裏頭鑽,神父必須說,這是正確的路線,要倒向蔡英文很容易,甚至是沒收初選,但是世人會怎麼說呢,蔡英文用不正當的方式,阻止了民主選舉,蔡英文破壞了民主,即使贏得初選,也會成為對手操作的目標,即使贏得勝選,也會成為她往後的陰霾.
最重要的是,破壞了民進黨內的公正,不管是善良的權力者,邪惡的權力者,都是權力者,在制度面前,權力者沒有善惡之分,若自認是善的,便可毀棄制度,那麼當惡的上去,他就會得到相應的理由,如此制度便不再是制度,而是成為權力者的工具,我們當然可以暫時相信善的人不會帶來危害,但若惡的人上去,他會得到無窮無盡為惡的權柄,而制度,沒有一點制衡的能力.
聽過最古老的美國謊言嗎?權力可以是純真的.
所以蔡英文無論如何都要通過初選的話,又不能為民進黨留下永恆的缺口,最好的辦法是,你必須讓制度的職掌者保有一點自主性.
證明,我是可以被制衡的,我是可以被選擇的,我仍然存在在制度之下,而不是制度之上-因為那上面什麼也沒有,我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
一個無責任的領導者,如果蔡英文走到這一步,那她不配當個政治人物.
這就是所謂「與惡的距離」.
在還沒走到之前,還不算是「惡」,還有回身的餘地,正直的人也有被迫必須接近惡的時候,只要你確信自己是對的話,你可以走到惡前面拿一點什麼然後趕快跑回來,但如果跨過去,所謂「正直」,就不存在了,不能稱之為正直.
卓榮泰和羅文嘉,就是在扮演這個角色,哪怕他們勢單力薄,但仍可作為一些什麼,求取平衡點,這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披上無知之幕,你會看得更清楚的多,就像兩個小矮人,在巨人的拔河前,做一點什麼,試圖編織一條繩子,以免他們拔斷彼此的手臂.
對於某些蔡英文的支持者來說,他們可能是不討喜的,不過英團隊普遍有一個盲點,作為制度的競爭者,你理所當然可以盡情為自己做些什麼,以爭取勝利,但如果你要的是百分之百的勝利,那麼代價就很明顯,你也正在摧毀自己.
當你要做到完全的勝利,必然會侵蝕到制度的本質,把籃框調矮一點,罰球線加近一些,或者乾脆制定我一球等於五分,當你完全侵蝕掉比賽的話,雖然那球員不費吹灰之力可以得到勝利,但出了場外,最終背負代價的仍然是球員,那些出主意或善於動歪腦筋的人,他們在當下是有用的,但是他們的決定並不是考慮球員的將來.
誠如球員不會只打一場比賽而已,打球不是她人生的唯一,當她不再拿球的時候,最終承擔所有的都是她自己.
蔡英文不會一直是個總統,政治生涯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在此留下一個話柄或汙點,當她退出政治的時候,卸下權力的盔甲,當初的老謀深算,都會成為她的百口莫辯.
能替她說話的是,裁判.
我們當初確實舉行了一場選舉,而我們盡力維持公正,不惜與她衝突,而我們的行為證明了這場選舉,具有公信力.
而不是她的經理,或者秘書.
卓榮泰和羅文嘉,確實守住了黨魂,也確保了最好的選項可以面臨最少的風險,只要他們的自主在那裏,我們就不能說,這場比賽沒有一點公正可言.
他們守住了理想性,也保有了現實的不得不然,我相信民進黨全黨上下,沒有人,可以在那個時候做得更好,或者敢上去做,那動輒得咎的事.
一個每個人都不滿意,但卻能接受的結果.
所以,我請各位brother,要明白這份衝突的意義.
這兩人的作為,明白地揭示了,民進黨不是一言堂,民進黨仍保有那份衝突的傳統,衝突並不是要消滅誰或使誰陷入萬劫不復,而是確保這個黨,無論面臨什麼困境,有些東西仍然一如往常.
未來大於現在,主體大於個體,就算是一個單純沒有實力的個體,也能保有他的自主性,沒有人可以侵害任何人的意志,每個人最後都能全身而退.
若多年過後,回過頭來,會發現這兩個小卒,做的是多麼艱難而且偉大的任務,不讓這個黨分崩離析.
所以神父說,羅文嘉是個人才.
倘若民進黨陷入危機,依然可以再度試著讓他上場救援,卓榮泰和羅文嘉,這是一個可以解除爭議,逆勢上揚的模式.
當然,因著責任政治,蔡英文既然當了黨魁,那麼就應該任用她屬意的秘書長,這除了能讓她完全發揮,也可以讓她完全負責,若任用的人不是她屬意的,那麼,這個責任就不能釐清了,好比說,秘書長做了她不同意的事,或者是,出了事,秘書長不能共同承擔責任.
不過神父仍然必須提醒蔡英文,莫忘了初衷,也別忘了當初面臨的險惡,那個險惡並不全然是險惡而已,也伴隨著能周全自己的曙光.
而那個險惡的來臨,是必然的,那是對領袖的試煉,那個試煉的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指引你更加無私,往更為他人著想的路途邁進,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Julia_Lee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揮灑敢言的五彩筆】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羅文嘉拔河」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斷臂痛十八年服藥抗痛重獲新生--蘋果日報20151020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萬人拔河ptt】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维基百... +1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曾「痛到想砍掉手」 拔河斷臂男勇敢面對#兒編:一定很痛加油 ...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羅文嘉積極參與學生運動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問卦] 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 - PTT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問卦] 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 - 八卦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問卦] 聽過拔河斷臂的都幾歲了?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比賽為什麼會拔斷手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動漫二維世界 ...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比賽為什麼會拔斷手臂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動漫二維世界 ...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斷臂男18年每天痛10次- YouTube Wikizero 的評價
- 關於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斷臂ptt 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 - Kuyiwiss 的評價
羅文嘉拔河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年陳水扁當台北市長 ,文化局舉辦一個拔河比賽,意外發生造成一個選手斷臂,文化局長羅文嘉被迫辭職,
今天台北市消防安檢造假、疏忽,造成KTV大火,燒死6個人、受傷不計,結果消防局長記過留職,
責任政治,昨、今怎麼差這麼多!當年陳水扁當台北市長 ,文化局舉辦一個拔河比賽,意外發生造成一個選手斷臂,文化局長羅文嘉被迫辭職,
今天台北市消防安檢造假、疏忽,造成KTV大火,燒死6個人、受傷不計,結果消防局長記過留職,
責任政治,昨、今怎麼差這麼多!
羅文嘉拔河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時過境遷後,看到的ptt上的推文,不覺感到驚愕,可以見到這些人的盲點在哪裏,思維模式為何,與先前ptt一般自然使用者的水平差距在哪裏.
簡單邏輯並不叫做邏輯,應叫做認知偏誤.
個人的偏誤,不能當成一種邏輯,去質疑別人沒有邏輯.
我們可以看到一篇文章裡的52個邏輯,台北市議員質疑柯文哲的政治責任,他們卻以簡單邏輯去反質疑議員,堪稱52個邏輯鬼才.
→ Exxx: 這邏輯真是不簡單
推 fxxx: 啥邏輯 照他們這種邏輯警察怎麼沒辦法事先制止小偷犯案
推 exxx: 照這邏輯,監獄犯人全都政府的錯
→ lxxx: 同邏輯各地方有酒駕的也要在他上車前先抓住
推 wxxx: 自己都說偷偷施工了 妳這邏輯...
推 kxxx: 這什麼神奇邏輯
→ kxxx: 偷偷來的沒制止 神奇邏輯
噓 mxxx: 都說了是偷偷做了…還會有縱容這兩個字出現?是國文不好
噓 axxx: 什麼邏輯
→ txxx: 他知道她的邏輯怪怪的嗎?
推 wxxx: 按照這種神邏輯。強盜殺人警察沒有即時到場阻止,可以推論成國家縱容。讚
噓 cxxx: 邏輯怪怪的 都說是偷偷施工了 沒證據怎知政府知道??
推 Gxxx: 這幾個人是跟綠營走太久邏輯都壞死了嗎。
→ lxxx: 她的邏輯柯到場就能使用超能力死者復甦之術了
→ txxx: 照她的邏輯,偷排廢水的人會事先通報環保局自己什麼時候偷排廢水囉
→ sxxx: 就說偷偷政府會知道嗎 邏輯?
噓 lxxx: 批評也要有邏輯阿 綠粉抽換概念很爽齁
→ nxxx: 覺青邏輯: 要市府公務員24小時蹲點監視包商有沒有偷施工就對了
推 nxxx: 文組邏輯
推 cxxx: 照這邏輯 遭小偷也要怪警察怎不先制止ㄅ
推 mxxx: 偷施工還能讓政府知道,這什麼邏輯
推 pxxx: 這邏輯真的超級莫名奇妙 要酸柯有一堆點可以酸 偏偏這個硬要扯他就真的很噁心
→ jxxx: 偷偷施工?市府會知道還叫偷偷?邏輯咧…
→ txxx: 市長去到現場到底能做什麼事 要黑可不可以有邏輯
噓 pxxx: 偷偷來妳會知道喔 這議員的邏輯體育老師教的?妳老公偷偷外遇 還會讓妳知道嗎?神邏輯發言
噓 mxxx: 這智商和邏輯真驚人XDDD
https://hotptt.com/gu2jqfk4c8
這些統一的口徑,大致的邏輯都相當,就是典型的價值顛覆,就像我問你為什麼門沒關好,你卻跳針「難道小偷來我會知道嗎?」以此滑坡到「難道你要我預知未來嗎?」、「難道我有超能力嗎?」、「難道全世界房子被偷都是我的錯嗎?」答非所問,故意會錯意,編造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再以此指出對方的錯誤,於是叫他關個門,就解讀你要我擔負超出義務的行為,甚至到達科幻故事的領域,你要我有超能力等等,這是典型的稻草人謬誤.
這些沒有邏輯的簡單邏輯,一般都會出現在受虐者的創傷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防衛機轉,所以柯文哲會被陳珮琪說成是「政治受虐兒」,也算是情有可原,因為這世界上普遍存在著,假造自己受傷,藉此計算得利,反控對方,明明不是一個被害者情境,卻扮演創傷者,藉此顛倒是非,騙取同理心,這樣的一種生存策略.
神父從前曾經分析過為何許多人會移情到柯文哲身上,無論是哽咽、發怒、顫抖....都容易引起一堆人共鳴,投射自己的幻影到他的身上,明明個性與人格不相同的人,卻都在一個阿伯身上找到同樣的影子,其原因,就在於他善於扮演受創者的姿態,那近乎於本能,不論再怎麼殊異的人,受創的反應是原始的語言,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一個乞丐或者一個美女,他們都讀得懂這種語言,然後因此產生共情的反應.
細數政治人物,蔡英文大概是其中的外行,她不擅長表露情感,管中閔有類似的才能,但不像柯文哲用得如此氾濫.
民主政治,就是所謂責任政治,政治責任Political responsibility,幾乎可以說是現代公民社會的一種常識,小學的社會課本,國中的公民課本,都會記載,這應該是學習的基本.
意即,政治官員有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並且加以徹底實施的責任,以及沒有履行好職責,應當負起的責任.
也就是說,並不只單看官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還要看其行為的後果.
「應做而未做」或許是比較簡單明瞭的說法,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去做,或者做了,沒有做好,那就必須被追究政治責任.
政治責任一般來說是針對公權力而言,如果將私人或個人生活情境,直接套用在政治上,必然會產生龐大落差,造成了「公私不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選出一個市長,他不進行任何決策,也不犯任何法律,他就是在那個位置上,什麼也不做,像個npc,舉凡市內大小事都跟他無關,即使室內烈火熊熊焚燒,治安敗壞,疫病頻傳,發展落後,他也沒有任何責任-那麼擺個西瓜上去就可以了,選他幹嘛呢?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當我們用民意選出政治人物,當他手握公權力,當人民基於需求讓他擔任要職,從擔任那個位置開始,他就必須為他的人民負責,回應他們的期待.
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擔當的角色都不相同,而政治又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著他們負責的對象,和權力和責任的職掌,他們所負的責任就不一樣,我們不會說,一個警察,和一個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或者一個媽媽和警察、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
所以小偷犯案,我們不能直接說警察要負責,但是若一個社區竊盜案頻傳,那麼,所長可能要負起政治責任,警察若沒有善盡巡邏的義務,導致小偷頻頻闖空門,警察就具有政治責任.
如果一個小偷偷東西,警察沒有事先制止,所以有責任,這是簡化的說法,警察的職責內,確實有許多負責項目都能事先制止小偷犯案發生,但這並不是指小偷有偷的念頭的時候,警察必須預知,小偷犯案的時候,警察必須馬上在現場,並不會有人做這種要求,這是謬論.
我們問責警察,就是在他可以做到的,合理範疇,如果硬把合理範疇講成不合理的,這顯然是欠缺常識,當我們問責警察巡邏不確實,如果這就是要警察預知犯罪,這就是連常識都沒有的解讀,先失去常識,再把其他人打成跟自己一樣沒常識,這可以說是沒常識中的沒常識.
精確的說法是,小偷若犯案,管區內的警察具有阻止他的責任,這個責任不管能不能做到,有沒有做到,都是在的,這是警察對居民的責任,而不是對小偷.而警察現實做不到的地方,尚不足以構成問責的責任,但不能因為不能,就乾脆的削去警察對居民責任的存在.
上述這些謬論,就是在玩這個把戲,在幫柯文哲消除責任,市長的權力又比警察更大了,是人民選舉選出來的,所以,應負的問責,更深,更廣.
基本上,大部分的犯罪,都具有偷偷摸摸的性質,強調這個沒意義,就是廢話謬誤而已,強調犯罪行為並不會讓執法者的責任消失,就如同業者偷排廢水,偷加違法添加物,甚至貪汙,政客偷偷的走紅媒後門,全部都是「偷偷的」,我們並不會說這都是應該發生的事情,都是種意外,沒有人可以阻止,這就是把公部門當成無行為能力者.
各種稽查、突襲檢查措施甚至是制度,就是為了抓出這個「偷偷的」,或使其無法發生,如果因為「偷偷的」,就沒有阻止的必要,也沒有人有阻止的責任,那基本上,就是在否定整個民主政治存在的必要性.
為什麼說柯文哲的支持者,大抵上是反民主的呢?因為他們傾向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政治領袖,這基本上,是和民主政治中,首長向議會負責,政治人物向人民負責,是相牴觸的,人民和議員理所當然要對首長問責,而柯文哲的支持者,傾向消除首長應具備的責任,和負責能力,他們的想法是,選舉出一個無責任的政治人物,基本上,他們的概念就是在選出一個廢物而已,是根本的否定民主.
這些對話和推文,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要求責任多寡的問題,而是直接否定責任的意義,這顯然不是民主社會中應出現的正常對話,很可能他們沒有經歷過一般的公民素養的培養和訓練,甚至,我們可以懷疑是否是同一個人或同一批人在一個中央廚房中產出的言論.
發生食安問題,衛福部長可能會下台,以民進黨為例子,1997年,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文嘉因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引咎辭職;2000年七月,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因八掌溪事件請辭,他們或許並沒有和事件有直接的關聯,或者這些事情有意外的成分,但他們的職責和其相關,應做而未做,於是負起政治責任,這就是責任政治的體現.
這也是台灣人民,自從民主政治開始以來,普遍都有的認知,和習以為常的參與政治的態度,要求政治人物負責.
而令人驚訝的是,在ptt上,居然有失落這個政治責任的常識,去反責正常行使自己職責的議員,這樣的言論在,不免令人擔憂,有一種徹底否決責任政治的風氣,正在侵蝕正常人的覺知.
試想這個情形,
工廠偷排廢水,人們問責當地環保局,「他們偷偷地排,我怎麼知道?」
有人夾帶毒品,海關「他們偷偷的帶,我怎麼知道?」
你去警察局報案遺失皮夾,警察「小偷偷偷的偷,我怎麼知道?」
問八仙塵暴,朱立倫「他們就偷偷的開趴,玉米粉就偷偷的撒,我怎麼知道?」
問頂新黑心油,食藥署回答「他們偷偷的加,我怎麼會知道?」
問海軍為何讓病人下船,造成防疫破口,「他們就偷偷的生病,我怎麼知道?」
問總指揮官,為何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病毒偷偷的來,我怎麼知道?」
何其荒謬哉.
如果我們都能問責這些人,這些事,為什麼遇到柯文哲就轉彎?為什麼會允許這樣的回答?
議員問責,「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則表示,老百姓有遵守法律的義務,業者沒有申請消防防護計畫就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把問題都丟在老百姓頭上?那選他出來是幹什麼的?
全面真軍,說出了他的觀察,
「說到邏輯差,從事發開始至隔日,PTT八卦版出現不下5篇的爆文以及數十篇文章。內容雖互有差異,但大意就是『大家不檢討練台生,只會檢討柯文哲,邏輯到哪裡去了?』結果真軍估狗後發現,這樣檢討別人邏輯,並且把風向帶到綠營不敢得罪練台生的輿論,竟然與Youtube上一位帳號為『中国青年郑国成』所上傳影片『錢櫃KTV大火,關柯文哲屁事兒?沒邏輯,為什麼不抓練台生?』如出一轍,令真軍心中一驚,為何二者口徑如此一致?」
錢櫃大火,燒出了另一層隱憂,那就是在民主政治基本的問責上,居然有人自願放棄,或者根本不曾存在過類似想法,在網路上,假造民意,與市長口徑一致,反過來質疑提出問題的公民,彷彿說好了似的,一呼百應.
如果是在獨裁國家,如中國,沒有學習過,被統治者集體愚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自然的,然而,我們是在台灣,民主國家之中,戒嚴過後已許久了.
這無疑是,民主政治、責任政治,熊熊大火,哀傷與啜泣聲的背後,最大的破口.
因此各位BROTHER,正常社會裡的公民,我們必須感知到,有一股極度不正常的氛圍,正在悄悄醞釀著,他們不只躲在角落裡玩沙,還逐漸滲透正常人的群集,使其不正常,取代掉真實之人的意見.
他們是沒有邏輯的.
關於PTT討論區吹來的風向,我們必須審慎地研判,那是否是真的,值得參考的,還是在摧毀你的大腦,到極度退化的層次-邏輯不是喊喊就會出現,或是搖頭晃腦地說聲,「你沒有邏輯」就會產生.至於PTT本身,站方,八卦版版主,則有義務,去找回原本的討論風氣,不要讓有特殊目的的人,取代掉真實的自然人.
當然,我們不樂於聽到這樣的回答,
「他們都偷偷推文,我怎麼知道?」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相信這樣的意見,請別忘了帶本公民課本,告訴他們,民主是什麼,責任政治長怎麼樣.
還有,拿一張紙,寫上邏輯兩個字,問他們認不認得,BROTHER.
本篇文章完成 感謝 #台島反抗軍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柯粉邏輯】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羅文嘉拔河 在 拔河斷臂痛十八年服藥抗痛重獲新生--蘋果日報20151020 的推薦與評價
... 人 拔河 比賽發生了震驚全台的斷臂事件當時因繩索斷裂導致多人重傷有兩人左手臂硬生生遭扯斷血肉模糊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時任北市新聞局長 羅文嘉 也 ... ... <看更多>
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很多事故都會造成行政首長或麾下官員引咎辭職但扛下來辭職的經常有明貶暗升的例子為什麼羅文嘉作為新聞單位的主管莫名去扛一個拔河傷殘事故的責任 ... ... <看更多>
羅文嘉拔河 在 [討論] 為何羅文嘉拔河事故下台政治生涯就結束?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