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漁港海域環境 確保臺灣海洋永續發展】
七八月份,高雄連日強降雨及颱風接近,將垃圾沖入前鎮漁港水域中,大量海漂垃圾、廢棄物,不但造成漁港及草衙近海住戶環境品質不佳,也影響漁船作業安全,阻礙漁業發展。
有鄉親向瑞隆陳情,瑞隆立即要求漁業署、海洋局加速清理,代管機關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九月中旬,已啟動前鎮漁港海域清潔作業,瑞隆也要求相關單位應督導清潔包商,配合天氣風向,定期清理海漂垃圾。共同維護漁港環境品質。
台灣以海立國,海洋、海港都是我們的資產,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積極整合各部會資源與管理權責,推動海洋委員會設立在高雄,並大力推動海洋保育、污染防治及海洋產業、觀光發展等。瑞隆也成功推動海洋基本法三讀,並逐年爭取海委會預算增加,有利於海洋永續發展推動。
過去幾年,經瑞隆不斷質詢、協調與地方漁會座談,促行政院核定60億元經費,成立專案推動小組,打造國際級遠洋魚市場,兼具產銷售功能走向世界。另外,旗津海岸線維護整治,旗津、小港各港口疏浚經費,協調開放旗津海域動力非動力遊憩區,一步步打造海洋更好的環境。
紮實做事持續努力,親近海洋、擁抱海洋,我們將打造繁榮永續的海洋國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4的網紅魯明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是八二三砲戰62週年,魯蛋抱著感恩的心,來到當年父親在金門前線作戰、保衛家園的地方展開尋根之旅。 感謝當年所有站在第一線的戰士們英勇抗敵,以及金門鄉親默默的付出。期盼臺海永保和平,發展能繁榮永續。...
繁榮永續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八二三砲戰63周年。1958年從今天起,共軍44天內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島發射47萬多發砲彈,造成金門軍民死傷與房舍毀損;其實死傷毀損的不只是生命財產,還有兩岸人民的情感。最後國軍成功反擊,迫使共軍停火2次,將砲擊改為「單打雙不打」的隔日模式,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每到這一天,每次去金門,我的內心依然百感交集。
永遠的尊敬與感恩,獻給所有參戰而殉國、負傷的官兵與同胞,以及美國政府忠實履行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誠意。「八二三」跟「古寧頭」有一點不同:參加古寧頭的戰士,大部分是從大陸來的老兵;而9年後參加「八二三」的戰士,近一半是臺灣招的新兵。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八二三」不只是「國共之戰」,更是保衛中華民國,保衛臺灣家園的戰役。
唯有兩岸和解,才能讓過去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因為和解,帶來通航與通商,過去從大陸射來的砲彈,得以轉變成經貿與觀光的銀彈,與每天運過來幾萬噸的清水,以及觀光客必買的砲彈殼菜刀。
期許兩岸能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重啟中斷的協商與交流。過去我執政時,在堅守臺海和平與國家主權的基礎上,與大陸完成23個各類交流的協議。既然過去可以,現在沒有道理不行。
八二三砲戰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有感謝與追思,還要有臺海和平的實踐方法。近來阿富汗變局引發許多討論,臺灣當然要居安思危、強化自我實力,但是保衛國家與追求和平可以不衝突。我們無法改變八二三砲戰歷史,但我們可以創造和平的未來。唯有如此,金門軍民同胞的犧牲才值得。
天佑臺灣!
#823砲戰63周年
#兩岸和平世界安寧
#和平臺海繁榮永續
#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和平鐘
#馬英九
#mayingjeou
繁榮永續 在 黃子哲政治職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守護中華民國,和平臺海,繁榮永續。
繁榮永續 在 魯明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八二三砲戰62週年,魯蛋抱著感恩的心,來到當年父親在金門前線作戰、保衛家園的地方展開尋根之旅。
感謝當年所有站在第一線的戰士們英勇抗敵,以及金門鄉親默默的付出。期盼臺海永保和平,發展能繁榮永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cWIBmg7M-U/hqdefault.jpg)
繁榮永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介紹
訪問行銷: 沈嘉悅
內容簡介:
除非能建立經濟上的民主,否則不會有真正政治上的民主。
—美國前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 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是地球再生能力的1.5倍以上;
▶ 土壤持續衰竭,已經摧毀了地球上1/3的可耕地;
▶ 1970年以來,將近2/3的脊椎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我們的社會早已經政治民主化,卻還沒有經濟民主化。
我們現有的經濟制度設計來自1%的菁英,為1%的人服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並鼓勵「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結果——租金高漲、零工經濟當道、更多碳排放……不僅讓我們絕大多數人失望,而且還切實地在摧毀我們的星球。
但是,我們並非「別無選擇」——
共享經濟,再生經濟,影響力投資者,合作社,B型企業,S型企業,公益公司
……這些「世界上最棒的公司」,正在美國三十四洲、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興起。
★現有的體制源於我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社會共識」
當今的經濟現實:投資者是老闆,員工是手下;公司是一個可以任意擁有和出售的東西;金融財富的增長是無限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切;勞動收入是一項需要削減的支出;人們貧窮是他們自己的錯。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不同的典範、一種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世界上只有一個系統,那就是地球。它的珍貴價值無法估量;成長是有極限的;公司是人類生活的系統,員工自然而然作為成員參與其中,擁有人性的尊嚴和基本權利,共同管理資產和追求共同的福祉;每個人都享有成功的機會,因此,長期被排除在外、被體制剝削的人,都應該獲得更多的幫助。
★從「榨取式經濟」邁向「民主式經濟」的轉變已經開始
榨取式經濟是一個由菁英階層打造,由1%的人擁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的經濟體制,為的是讓他們的財務利潤最大化。而在「民主式經濟」架構下成立的企業,是讓所有權從「最大化利潤」演化成「永續管理」的觀念。
「我們幫助在地社區創造財富,讓這些財富保存在當地並且分享給當地民眾。這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透過「錨定機構」(anchor institution)的力量來推動,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在地勞工的資產所有權。我們透過政策制訂,讓現存的經濟制度在環境保護、金融財務和資產所有權等方面,能有大規模的變化。」
這些企業把「公共利益」和「分享所有權」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在尊重地球生態極限的同時,滿足所有地球公民的基本需要,並且在不分種族、性別、國籍的情況下,一同分享經濟的果實。
★公共利益優先/員工所有權制度:創造多數人的繁榮,而非少數人的利益
本書提出了一個對新世代全球經濟體制轉型相當獨到且大膽的提案,透過「民主式經濟的七個原則」:社群、包容、地方(保持當地財富)、好工作(將資本投入資本)、民主所有權、道德金融和可持續性,每個原則都以一個實際運作的成功案例來具體說明,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道路給想要徹底改變體制的人。如今世界各地都在仿效本書所提到的新經濟模式,使我們更加確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是未來企業的預設架構,也是民主所有權原則的典範。
這本希望之書,
寫給所有關心地球和人類文明的人,
面對未來的可能解答。
作者介紹:瑪喬麗‧凱莉 Marjorie Kelly
瑪喬麗‧凱莉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執行副會長,也是該組織的資深研究員。她是《商業道德》雜誌的共同創辦人,曾為《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和《舊金山紀事報》等刊物撰稿。作品有《資本的神聖權利》(此書被評為2001年十本最佳商業書籍之一)以及《擁有未來:正在興起的所有權革命》。
作者介紹:泰德‧霍華德 Ted Howard
泰德‧霍華德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會長。該組織是新型經濟模式的研究發展實驗室,致力於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也就是民主式經濟。在這個體系中,公共所有權和公共控制權將會創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會,也會強化生態永續性,最終促進繁榮的民主社會和社群生活。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221FEdpqo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