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教學】為什麼你們家長日在玩line!?
「對了,回去跟你爸媽說,
記得下載line,家長日要玩。」
這是我交代學生唯一的話。
學生:????????
家長日是學校大事,
老師們無不用心準備,
滿滿的班級事務、升學管道、
教學理念要講。
過去,我也是這樣的,
在台上滔滔不絕。
可是後來,我思考一個問題:
家長真的都聽得懂嗎?
又或者說,
家長都會記得嗎?
比方你說大學升學,
有特殊選材、繁星推薦、個人申請⋯⋯
可制度這種事,
還沒遇到時,都是霧裡看花。
有沒有什麼方式,
可以確保家長真的聽懂了呢?
正巧,今年暑假,
我報名參加漢克的
「實境遊戲工作坊」,學到一招:
用line設計實境遊戲!
啊啊啊啊啊!
這就是家長日的解方啊!
我把家長日的宣導內容,
設計成一場「line實境遊戲」,
取名叫「丹鳳之子」!
(對,完全是搭天氣之子的熱潮)
Line實境遊戲是這樣的,
你先設定好故事,
然後在情節中提,
玩家若輸入正確答案,
便能往下推展劇情。
怎麼可能?也太神奇了吧!
其實,就是利用line
「自動回覆」的功能。
我告訴家長:
「上學期我們玩奪寶令,
好玩,但手寫的很痠。
沒關係,這學期我們進化了,
用line玩「丹鳳之子」實境遊戲!
請你打開line,搜尋這個帳號,
進入到「丹鳳之子」遊戲頁面,
跟著故事,回答對應問題,
答案,就在今天發的資料裡。
最快速完成的前六名,
有秘密獎品!遊戲開始!」
氣氛瞬間嗨起來了,
家長都有用line,
只是沒想到,
Line竟然能這樣玩!
實境謎題分四個層次:
第一,學校行事曆
比如像是:
「啊!對了,
今年還有個超級大日子,
就在12月21日,你們猜猜,
那天是什麼日子呢?」
這時,
家長要輸入「30周年校慶」,
就會跑出接下來的情節:
「沒錯!就是丹鳳30周年校慶啦!
據說今年會擴大舉辦,超級期待。
不過最重要的是,爸媽,
到時候你們一定要號召
叔叔伯伯阿姨嬸嬸表哥表姐堂弟堂妹⋯⋯
來我們班的攤位捧場喔!」
第二,升學資訊
比如像是:
「再來,考完學測後,
有種升學管道是,
校排前50%的同學輪流選填志願,
以科系標準決定是否錄取。
所以,在校成績好的同學,
就很適合用這種升學管道。
爸媽,你知道這個管道叫什麼嗎?」
家長必須根據情境和資訊,
來判斷是哪一種升學管道。
你猜猜看,答案是什麼呢?
第三,班級回憶
這部分,我除了故事外,
還會放上活動照片,
來考家長對班級活動的了解。
比如說:
「爸媽,你看下面這張參訪照片。
這個團隊超有趣的,
他們會cosplay日治時期的人,
帶我們認識北投的歷史。
你們知道這個團隊的名稱是什麼嗎?」
你放心,
家長一定不會,
因為我的目的,
就是要家長去問學生,
由學生來介紹他們參加的活動。
這題一定要給你正確答案,
答案是:「北投說書人」
第四,推薦書籍
身為瘋狂的閱讀者,
每次家長日我一定推書,
所以魔王題是這麼設計的:
「爸媽,最後一件事,
我想跟你們說聲對不起。
有時你們唸我,我對你們大小聲。
其實我懂你們是為我好,
但總覺得老聽你們的,就輸了。
歐陽老師曾介紹過一本書,
叫做《擁抱刺蝟孩子》,
是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
在談父母如何與青少年孩子相處。
爸媽,我覺得這本很適合你們讀。
尤其書中提到,
當親子發生衝突時。
有六種原則性做法:
1.不要試圖透過孩子的改變
來證明自己有多用心
2.別再執著於一定要孩子理解大人的心意
3.與孩子保持一點點安全距離
4.同理孩子的處境,用陪伴取代提供建議
5.正向聚焦與正向回應
啊!最後一種是什麼呢?」
家長就必須看我印給他們的文章,
答案是:「讓自己好過一點。」
最後,出現在他面前的,
就是「恭喜過關」的畫面啦!
家長卯足全力爭取前六名,
隨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出現,
後面的競爭就更激烈了,
有家長直接追著孩子問:
「你們班公民訓練是得什麼獎項啊?」
「是精神總錦標喔!」
你看,還需要我自吹自擂嗎?
最後,前六名出爐!
一位得獎的媽媽,跟我說:
「太刺激了,我心臟跳得好快!」
你猜猜,
秘密獎品是什麼呢?
讀了我那麼多文章的你,
一定猜出來了。
沒錯!
我送他們志恆的新書
《擁抱刺蝟孩子》
拿到書的家長都好興奮,
因為這是他們奮戰後得到的,
格外珍惜。
我想,他們回去後,
可能還是會忘記我的宣導。
但這時,他們會打開line,
點開「丹鳳之子」遊戲,
看著自己的過關足跡,
記憶竟然又重新鮮明了起來!
#歡迎分享
#謝謝留下來幫忙的孩子們
#謝謝夥伴佑瑋分享家長日資料給我
#我分享給同事們他們也說效果超好
#在line輸入@268aeitx你也能玩喔
繁星 沒 上 可以 個人申請 嗎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學入學考招的問題
需要各界與民代關心
〖指考分發至上論只是聯考復辟?〗
[摘]
>>>教育部對於各校系考試分發入學比例並未設定上限,僅規定繁星不得超過當年度新生招生名額的15%、個人申請入學則以45%為限(有需求者得已專案向教育申請核定,每次以擴大10%為限)、特殊選才則是逐年微調,換句話說,若各校系有規劃將考試分發招生比例拉高到50%,教育部也會尊重並予以核定。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這次的爭議,教育部特別在報告中特別提到台灣大學的數據,指出考試分發入學生因志趣不符、適應不良,休退學率明顯高於其他入學管道,較其他管道多了2倍。
劉孟奇表示,台大於2018年向教育部申請將個人申請名額從45%提高為55%,其中的一項原因就是,所有的入學管道中,以繁星推薦學生休退學率5.54%最低,其次為個人申請(6.79%),考試分發則高達14.01,顯示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較考試分發能符合學生志向。<<<
〈連台大都增加個人申請名額!爭取指考分發比例到50%的真相〉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5719
〖吳瑞北觀點〗
第一、【尊重指考,捍衛多元】招聯會報部核定申請入學比率不超過45%和繁星不超過15%,故指考名額應不少於40%,教育界要首重誠信。102/10教育部公布「要擴大個人申請入學名額比率,要有特殊需求,要提申請計畫,要報育部專案審查通過。」所以是誰在審的,是教育部,不要再推給大學招聯會。是哪個人在審,可以告訴我們嗎?申請計畫可以上網,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特殊需求好嗎?
我們今天主張組成教改檢討委員會,首先就要邀家長代表及高中端來審這個擴大申請名額計畫。 這個委員會要做的第一件事,其實很簡單的就是,只要是招聯會召集學校提出的擴大申請名額計畫,一律不准。
第二、【階段錄取,統一分發】申請入學錄取資格帶到指考,指考後再依志願分發,終結賭局亂象。憲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有應考試的權利,是誰可以規定學生要放棄申請錄取資格才能參加指考?這有沒有違憲?一次分發,尊重學生選擇權,各校自然就無法為了搶學生一直增加申請入學,多元人學才會真的是適性揚才,高三下才會完整學習,也才能促進社會階級流動。
https://www.facebook.com/187551738473516/posts/451257962102891/
[教改之亂 開講提改革]
今天全程參與國教盟舉辦的「䕶囝仔 救台灣 終結教改之亂」遊行,應主辦單位邀請上台短講,以下是大致內容。
---------------
各位關心台灣教育的老師家長同學們,大家辛苦了。
51,517跟90,893代表什麼?
是今年大學申請入學分發及報名人數,換言之近4萬名考生一間學校都沒有。近45%的學生申請入學沒上,但指考名額只剩23%,多元入學變成這樣,教育部長你能不關心?
這次大學考招三大亂象:考招變成賭局,許多學生高分低就;改為五選四,其實是0到4科,不少只選1,2科,形成爆篩,滿分落榜一堆;口口聲聲多元入學,結果許多名校只留二成名額給指考。
這些大家可能會怪教育部,其實更該怪的是招聯會。
三年前我參加了教育部組成的考招工作小組,23次會議,105年底完成規劃,四次公聽會家長已充分表達,84%贊成考完後招,76%贊成一次分發。
上述的問題我們都有考慮到,結果我們規畫好好的,是誰把它沒收,偏偏不用?考招三原則,是誰故意違背民意,違反程序正義把它改掉的?台大正式行文抗議,是誰用書面取代開會當決議?首次激起250位高中校長集體起來抗議,是誰還硬幹?是誰師心自用,為了自己學校搶學生,甚至他自已的系只留7.5%指考名額,這種人可信嗎,你說該不該下台?
今年四萬人一間學校都沒有,其中還有許多滿級分,怎麼辦?
國立大學像清大交大都只留20%給指考,二類組理工更慘,清大電機、材料、動機剩不到10%,交大電機更只剩4%,他們在幹嘛?教育部都睡著了嗎?
我們上次發聲,5/15潘部長說這是希望讓學生有機會從性向和專長對接未來升學路徑,他知道現在的教學現場嗎?這是把家長都當白痴嗎?8成拿去申請跟繁星,家長抗議,說我們反對多元,說我們要回復聯考,你說該不該道歉?
教育部說去年指考分發實質有37%,那是不是要說話算話,我們是不是該要求增額錄取,國立大學申請入學回流指考名額後,沒37%的都要給37%,你說應不應該?
未來要如何改?我只提出兩點:
第一、【尊重指考,捍衛多元】招聯會報部核定申請入學比率不超過45%和繁星不超過15%,故指考名額應不少於40%。
教育界要首重誠信。102/10教育部公布「要擴大個人申請入學名額比率,要有特殊需求,要提申請計畫,要報育部專案審查通過。」所以是誰在審的,是教育部,不要再推給大學招聯會。是哪個人在審,可以告訴我們嗎?申請計畫可以上網,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特殊需求好嗎?
我們今天主張組成教改檢討委員會,首先就要邀家長代表及高中端來審這個擴大申請名額計畫。 這個委員會對於招聯會召集人所屬學校提出的擴大申請名額計畫,尤其要特别嚴格審查,原则上就是不准,以免有樣學樣,結果愈來愈浮濫。
第二、【階段錄取,統一分發】申請入學錄取資格帶到指考,指考後再依志願分發,終結賭局亂象。
憲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的權利,讀大學是服公職的關键,是誰可以規定學生要放棄申請錄取資格才能參加指考?這有沒有違背此一精神?
一次分發,尊重學生選擇權,各校自然就無法為了搶學生一直增加申請入學,多元入學才會真的是適性揚才,高三下才會完整學習,也才能促進社會階級流動。
如果教育部可以這樣改,我回去就到台大校務會議提案把台大的指考名額比率提高到五成,大家說好不好?
要告訴總統候選人知道,不回應我們就不選他;要告訴立委知道,不關心我們就票投別人;要告訴教育部知道,沒能力,至少也要有風骨。
家長加油,學生加油,大家加油。
繁星 沒 上 可以 個人申請 嗎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受訪者蓄意欺騙,記者本來就很難查證,如果今天建中生是害羞不願受訪,學校大可找自願接受訪問的學生,學生沒空受訪,可以不要來,一分鐘新聞能放幾個訪問?頂多兩個,如果故事不特殊,不是那種自幼家貧之類,考上醫學系又算什麼呢?考上的人那麼多,難道不怕這樣的學生變醫生,也會說假話騙人?(之前某大學學生記者寫假新聞,後來也混不下去啊…)記者在街上找路人訪問也是會稍微查看受訪者是否適合,建中學生問題在於欺騙人又上網訕笑被他騙的人,這跟詐騙集團騙到你的錢之後還打電話跟你說你受騙了不是一樣荒謬嗎?放榜新聞本來是對學生的鼓勵,但這件事情只是突顯,品學兼優這四個字多難做到。
繁星 沒 上 可以 個人申請 嗎 在 如果成績有辦法可以個人申請國立要直接放棄繁星嗎- 新生季板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臨近學測放榜了,所以最近正在思考要選擇個人申請或是繁星推薦, ... 是小校基本上只有2班目前也沒看到有人要填中原) 家人是覺得如果成績英文有 ... ... <看更多>
繁星 沒 上 可以 個人申請 嗎 在 慎選繁星志願就有機會搶先進入理想大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11學測成績放榜了, 繁星 推薦是許多人的第一關,甚至有學校已經讓學生選完 繁星 ... 加 上 近三年各校系 繁星上 榜的校排百分比,好好評估自己 繁星上 榜的機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