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尛 | 桑格覺得維基變了。
----------------------------
7/14,維基百科共同創辦人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在受訪時表示,維基百科作為一個「開源編輯專案」的創立初衷,在2009年後已蕩然無存。
桑格認為,如今的維基百科幾乎每個條目中都可以看到編輯者的觀點,「你能相信它提供的是真相嗎?這就要取決於你所相信的真相是什麼了。」
他舉美國總統拜登的維基頁面為例,裡面幾乎沒有提到共和黨支持者對他的質疑,甚至連2020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鬧很大的烏克蘭風波都沒有提及到,「如果你想稍微了解一下共和黨對拜登的看法,你無法從維基的文章中擷取到相關資訊。」
在桑格的受訪內容出來後,7/18拜登的維基頁面便新增了烏克蘭爭議的篇幅,但網路媒體Futurism卻發現,新增的段落只是將原先有提及到烏克蘭的段落提取出來重新編輯、重申並無證據指出拜登有不當行為,對共和黨方的質疑論點則未進行著墨。
除了政治因素的介入之外,維基上也不乏有錢人為了掩蓋事實或美化公司形象,花錢僱寫手幫自己撰寫文章。
桑格說:「大家都知道維基百科在全球擁有極大的影響力,為了能讓文章報導出自己要它說的話,維基百科的背後正在進行巨量的、令人作嘔的複雜遊戲。」
#工具沒有變 #但使用工具的人的心態變了 #桑格你的不自殺聲明呢 #尛編
Source: Futurism, Lockdown
➤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 你知道尛? https://reurl.cc/4mjkGD
➤ 我們的MeWe https://mewe.com/p/ani3small/
➤ 我們的YT https://www.youtube.com/c/Ani3small
#LarrySanger #Wikipedia #joebiden #opensourc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總統遊戲維基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GameStop時勢 造就屌絲英雄
近日GameStop(當然還有AMC、Bed Bath & Beyond和BlackBerry等)挾空倉事件,搞到全球市場震盪(本來已超買),當然被很多人吹捧為又一個小小散戶大衛,戰勝華爾街哥利亞巨人,振奮人心的神話!最新的Superhero,當然不再是Batman般,住在豪華大宅(還有私人Man Cave)、英俊瀟灑的超鑽單身億萬富豪。搖身一變,最新的人民英雄,是本來被傳統社會定性為loser(失敗者),一個跟阿媽一齊住,整天躲在地牢上網、打機,在Reddit的Wall Street Bets(WSB)群組上吹水,收了政府派錢,然後經新興網上券商「羅賓漢」(Robinhood),如遊戲般day trade期權度日的所謂「kid」(年輕人,在中國匿稱為屌絲)。
既然390萬名WSB的屌絲是英雄,那麼奸角就肯定是都市傳說(urban myth)中的傳統華爾街,由始作俑者專寫做空報告的Citron,到愚蠢做空GameStop的Melvin Capital,再到斗膽「幫拖」兼駁嘴的Steve Cohen。Citadel創辦人Ken Griffin也有夾錢「拯救」Melvin Capital,但他是正是邪則較難講,因為他的Citadel,正是Robinhood所謂免佣交易流量的最大接盤者,亦即是擺明以front run食硬散戶,賺取不義之財的最大贏家,亦因此已曾被美國證交會(SEC)罰款。
我不想評論道德上誰是誰非,市場上這種標籤沒有太大意義,但法律上極可能兩邊都有問題。首先最矚目的是GameStop的Short Interest(做空數量),直到數天前,竟然高達發行股數的140%,亦肯定是吸引WSB群眾挾空倉的最大誘因,其他如業務改革,以及Chewy共同創始人Ryan Cohen加入GameStop董事局和買入12.9%股份等新聞,都只是次要。
做空比例140%,怎麼可能?簡直荒謬!有另一說法做空比例只是流動股量的140%,對比發行量只約100%,是否如此,我不清楚。但我幾乎肯定做空比例這麼高的最基本原因是美國對做空的監管一向模糊,naked short(不用借貨的「赤裸做空」)一直存在,法律上是灰色地帶。如同樣事情在香港發生,肯定是犯法的,在現今制度下也不太可能發生。但其實很久以前,「殼王」陳國強的成名作之一正是在1990年代初的挾國際德祥空倉事件,非常類似。他們一幫人發現國際德祥空倉比例超於股數,所以進行挾倉大行動,正股加窩輪一齊挾,結果也是挾高10倍以上埋單,跟今年至昨天,GameStop升了17.4倍,也不遑多讓,但當然規模較小,但據聞當年有不少經紀亦因此而「走佬」。
GameStop股價大幅挾高 美證交會應介入
那麼挾高GameStop的所謂散戶又是否值得崇拜的真英雄?他們在網上公開呼籲大家齊心協力挾高股價,絕對有操控股票的嫌疑。他們的自辯是傳統華爾街,一向都有所謂的「ideas dinner」,即一班大鱷摸着酒杯底,討論如何聯手操控某隻股票。這類事情肯定有,但未必如他們想像中普遍,因為現在的Big Tech公司,動輒過萬億美元市值,怎操控?
雖然很多人誇張地說今次事件又是一個重要歷史分水嶺,但此事不應會對全球市場,尤其中國,有太大長期影響,但短期波動仍未完結,GameStop的short interest仍超過100%,似乎即使Melvin已投降,仍有其他人接力做空。至周四WSB人數已升至420萬,股價已挾至500美元(開市前),情况危險,其實極需要SEC馬上介入。
需要留意的下一步發展將是SEC的行動和取態。SEC候任主席Gary Gensler的提名尚未通過,已碰上此小風波,SEC管理層青黃不接,亦是至今反應緩慢的原因之一。如反應快一點,或可停止GameStop交易,進行調查,甚至下令取消部分最離譜交易(在全球不少市場有先例可援)。事到如今,取消交易已不可能,調查仍是必須的,但即使發現有操控股價情况,又如何對上百萬散戶興問罪之師?情况類似暴動騷亂中,能捉到的暴徒永遠只是少數。SEC可以做的是收緊做空條例,嚴防naked short,然後可能需要聯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或其他監管機構,考慮如何監控網上言論,但當然必遇上捍衛言論自由的巨大阻力。另一監管方向是如何控制Robinhood等平台的KYC程序、風控、孖展借貸和期權交易額度等。
我看事永遠宏觀,企圖走前一步,多理解事情背後的意義。對今次事件,我有4個觀察:
(1)當然無法準確預測今次GameStop挾空倉事件,但這種由散戶主導的市場震盪是可料到必然會發生的,Tesla的神話,亦可說是這個散戶主導市場的第一個最成功例子。
散戶主導市場成新趨勢
這個散戶主導市場的新趨勢,本身亦是由4個原素所推動出來的。第一是資訊的普及性和分佈性,嚴重減低專業投資者相對散戶的優勢,情况類似Wikipedia(維基百科)已完全打敗過去修訂極慢的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甚至中央圖書館的資料搜集模式都已完全過時。第二和第三個原因,當然是COVID疫情延續近一年,全球很多人失業、WFH、學生SFH,加上無限QE、零利率,再加政府派錢,形成Betting from Home的新文化,賭的是政府印出來的錢,表面上佣金又免,近期似乎賺錢又很容易,網上Reddit群組更呼籲齊心打大鱷,何樂而不為?第四是我多次指出過的世界虛擬化,生活遊戲化的大趨勢。對很多人來說,投資/投機此遊戲,與打Fortnite和War of Warcraft的分別不太大。投資甚至比Fortnite更好玩,因為即使打Fortnite打得叻,也未必很容易賺到錢,所以虛擬世界的成功,對改善現實世界的生活幫助不大。但如果投資/投機得好,當然可以隨時發達,可極速搬離阿媽地牢!
新晉富豪化身民粹教主
(2)特朗普才剛下台一周,新一代的變種民粹主義已開始冒出來,且已有新教主出現。一如近年全球很多的社會運動,可漂亮地說沒有領袖,都是民眾自我組織的。話雖如此,但其實這些運動一般都有一些領軍靈魂人物,特朗普就成為了過去五六年全球所謂右翼,其實主要是種族主義的民粹主義代表,並大力經社交媒體散播此思想病毒。
明顯在特朗普離去後,思想病毒馬上變異,從實體世界的暴力襲擊國會山莊,跳到網絡世界金融攻擊做空者(總比暴力好)。特朗普的基本盤(base),主要為極右傾的中低下階層,缺乏良好教育的中南部白人,今次變種民粹的鐵粉為略懂電腦和投資,教育水平較高,可能較多在東西岸,人種較複雜的年輕人。新教主可說是Chamath Palihapitiya,一名斯里蘭卡出生,年幼時以難民身分移民到加拿大,大學畢業後才搬到加州,在facebook工作,然後做基金發達的新晉億萬富豪。他是Tesla的最早期投資者之一,是CNBC的常客嘉賓。
Chamath是個很能言善辯的人,極具感染力,也有極大野心。雖已發達,但又想以他的投資改變世界,最近更想參政,競選加州州長之位。但他如阿諾舒華辛力加(Arnold Schwarzenegger) 一樣,因為是移民,所以永不可參選總統。
但Chamath跟特朗普一樣,也是一個善於玩弄民意的煽動者(demagogue)。數天前,GameStop已開始被炒高,他就故意「抽水」,在Twitter上宣布他買入一批GameStop的115美元2月call期權,表明支持WSB一方散戶。周三他又接受CNBC一個長達半小時的訪問,他聰明地首先宣布已獲利平倉,且將把所有利潤捐到一個中小企基金,扮演善長仁翁。在訪問中,他只不停攻擊華爾街對冲基金,擁有不公平的資訊和資金優勢,且經常得到政府拯救,而很多散戶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則遭遇財政沒頂之災,甚至失去居所。
這種煽動民粹言論,其實與2016年班農(Steve Bannon)的說法完全無異,當年他也是說他父親在金融海嘯中失去所有積蓄,所以他願意出來幫助特朗普參選。這些故事都很煽情,是否完全屬實根本不重要,但事實是擁有最大道德風險,政府包底free put的是銀行,非對冲基金,而當散戶亦得到很多的直接和間接幫助,包括債務重組,以盡量減少被銀行call loan情况。今次COVID疫情,當然幾乎每個美國成年人都已收到兩張支票,總數最多2600美元,可能再有1400美元,失業金亦已獲增加和延長,不少人下崗收入比上班還要好!
最重要是Chamath跟特朗普(表面上)一樣,都是富豪(billionaire),而且他就是華爾街的新代表,大部分財富來自投資,但就虛偽地假扮是站在貧窮散戶一邊,仍是權貴圈外的outsider。他連華裔的糟糠妻都已放棄,現任女友為一位意大利富N代兼模特兒!
不論左右,我勸喻世人對所有demagogue都要非常小心。
倘美國變得更分裂 中國雖得益不可取
(3)Chamath的言論,可能有助他自己政治前途,但對美國社會修補裂縫一點幫助都沒有。他除了火上加油,增加所謂貧富之間的仇怨外,更不停以kids來稱呼這批新WSB英雄,即故意增加年輕人和中老年人之間的矛盾。此舉非常危險,從香港經驗已見過,非常有效分裂社會。更極端點,Chamath之類,會否主張完全放棄治疫,殘忍地讓大量老年人死亡(當然年輕人也可以重病和死亡,新變種病毒更有迹象顯示影響年輕人較多)?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對美國有好處?
其實如果美國真的變得更分裂,狹窄來說最大受惠者可說是中國,將導致更多資金流向疫情、經濟和社會都更穩定的中國。但當然一個更不穩定的美國,亦可能令到全球安全更受威脅。拜登對中國的取態仍未確定,但如民粹壓力加大,不論左右,大概率對中美關係沒好處。
(4)說到底,挾空倉這件事只是頗具娛樂性,分散注意力的擾攘,美國以至全球應該100%集中精神對付仍日益嚴重的COVID疫情。新的英國、南非和巴西變種,感染力最少比原來的高50%,理論上可導致10倍死亡總數!最新研究顯示死亡率也或高了30%,乘起來總死亡人數可以更高!現今疫苗更可能對南非株病毒效力較細。
唯一應付方法是與時間競賽,加速接種疫苗,拜登已把目標提升至每日150萬人,能否做到仍未知。大部分其他國家的步伐更慢,連香港都未開始,發展中國家更慘,更不公平,估計到年底,最多只有10%的人會得到疫苗接種。
投機散戶不懂見好就收 恐悲劇重演
P.S.大家還記得去年6月,美國一個年輕人Alex Kearns在Robinhood平台亂炒期權,他以為自己輸了數十萬美元(有說他看錯報告),結果自殺身亡的新聞?非常可惜,不禁想像假如他當時沒有自殺,到了今日,幾乎肯定他必是WSB大軍之一,甚至可能已發了個小達。
但倒過頭來,如這些WSB投機者,不懂見好就收,又將出現多少個如Alex Kearns般的悲劇收場?
(中環資產持有Tesla及facebook的財務權益)
總統遊戲維基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祝君早安]王維基最開心吧。但,買股票會唔會畀人鬧?
TLDR:1137今日有冇得升?小小吧,一個消息點炒兩次?同場加映Michael Sandel式兩千字討論買疫情受惠股係咪人血饅頭
1. 大家當然會講跳老舞群組,以及啲年紀分佈,同埋君臨天下。呢啲交畀友版 新田飛地講啦 (不過佢呢排好似好忙)。本人呢,都係關心 王維基隻HKTV Mall 1137多啲。
2. 忽然醒起日本311地震時,本人都係叫訓身買落去。當時都畀中學師奶質疑我冷血。我不知道呢個係讚定彈,是但。反正最後互噴一輪口水,都係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當然可以話「嘩死咁多人你仲掛住呢啲」,不過,首先我(當時)嘅工作就係提供意見提供分析,你放工寫返幾萬字悼念,兩者並無矛盾。二來,再諗下,市場點都係有人買,否則就唔係跌10% 跌20%,係跌到冇成交。咁難道買嗰啲又冷血?好多都係日本人本身吧。當然再誇張啲嘅,可以講到你買落去先係支持日本人,又好似啱喎。
3. 講到尾,我覺得係WFC的。再睇另一個情況,美國911,當時我都仲在英國讀書。但你可以睇返,美股大跌後,媒體又好,投行又好,都係叫買。並不存在咩人血饅頭,唔好用得咁濫。
4. 我諗個關鍵係,你唔係「bet on other’s lives」嘛。掉轉頭,賣保險買保險嘅,都知有insurable interest,你不能幫個陌生人買人壽,佢死咗你有錢分。除咗係防止你去搵人斬死佢外,亦因為「拎人地條命嚟賭」,本質上就好多人不能接受。Michael Sandel在《Justice》之中有講(點會少得佢呢),仲有講Death Pool—例如我開個盤去買啲名人(成龍?江澤民?Morgan Freeman?)邊個死先。似乎唔會令你謀害佢,但本質上都係有啲問題。
5. 但,what about 有啲公司,幫自己嘅員工買保險(美國有的)?你死咗,公司有錢分。會唔會令佢疏忽啲?可能唔會,但,你係員工,會唔會唔多自在?
6. What about 所謂嘅prediction markets?政治期貨,林鄭幾時落台固然有得賭,但曾幾何時,連恐怖襲擊都有得賭,仲要係睇死幾多人派彩,就大有問題了
7. 咁以上種種涉及人命,爭議應該冇咁多,絶大多數人都覺得唔應該拎嚟做注碼。正如之前貼過個網,Election betting odds(https://bityl.co/4YO0),有得賭侵侵會唔唔會做晒成個任期。做唔晒嘅,whatever reason,都派彩。咁除咗自己辭職外,當然仲有猝死或其他意外。但唯獨係唔賠行刺,相信都係類似原因。
8. 但,如果唔涉及人命呢?只係在他人嘅mishap或痛苦身上獲利,有冇問題?似乎係冇的。
9. 首先,人命是人命,但痛苦就好難去量度。如果在他人嘅痛苦身上獲利有問題,咁即係,唔使打牌,唔使賭波,甚至唔使踢波了—你入波人地好傷心,可能人地啲球迷跳樓喎。但應該冇乜人覺得,我要對你嘅不幸負責。
10. 如果你講金融市場(留意我特登唔用「投資」),唔少遊戲,根本係 zero sum(但股票唔係!呢個真係常見謬誤)。你炒期貨嘅,你贏錢就有人輸錢架啦。
11. 但留意返,股票唔係呢回事,係positive sum game所以同賭錢或炒期指唔同。你3蚊買1137,渣到上12蚊,係冇人有損失的。當然我聽過有人話,冇買股票嘅會眼紅,生活水準會不如你 — 個龍門搬到咁濶嘅,就真係唔掂,即係我去食餐米芝蓮都會有人唔開心咁咯。
12. 界線,永遠都係唔多清。又睇下另一個例子,唔少人都有睇The Big Shot套戲,網友梗係覺得好睇,因為個個都係口水put,日日以為爆煲嘛,眾人皆醉我獨醒喎,全世界仆街得自己睇啱,幾咁開心。但故事主人翁真金白銀買落去,唔係上網出post。
13. 但留意嘅係,主人翁最後卒之等到爆煲,十分開心,跳老舞yeah.賺錢其次,證明自己啱先緊要。但呀廢老畢彼特制止佢地,叫佢地Don't fucking dance(https://ytube.io/3BYc)。點解?因為佢地贏錢,代表美國仆街,大把人流離失所要訓街,妻離子散。
14. 呢班人明顯係bet on other’s mishap.唔覺當年有乜人話有問題喎。退一萬步,個撚個都話買支爆 買聯匯爆煲 當 Kyle Bass 係偶像 係呀 美國加息呀 香港樓市崩潰呀 你班供樓嘅燒炭啦。又如何?好似冇人話不道德喎。
15. 返返去買保險個例,我諗其中一個好大嘅關鍵,就係你有冇份「引起」或者「加速」人地嘅不幸同痛苦。冇嘅,似乎冇乜問題。有嘅,就比較有問題。(*)
16. 例如講過CDS,Credit default Swap,買國家或公司爆煲,佢爆煲你有錢賠,都幾有爭議。本質上就同保險差不多,你都冇insurable interest。當然公司唔係人命。不過問題係,你買落去,有機會加速咗個過程喎。個CDS spared大升,人人覺得個國家或間嘢唔掂,融資成本更加,最後就self fulfilling.呢個亦係好多國家有時禁沽空嘅理據,你不停質低個價,兼且好可能去散播謠言,間公司就冇事都變有事。同你去周圍唱話銀行唔掂去擠提差不多。
17. 講返,311又好,911又好。你冇令到呢件事發生嘛,甚至冇加速呢件事發生。所以你事後去叫人買,我覺得係絶冇問題的。
18. 不過都加返句,但凡涉及人命嘅,標準都係高好多。例如之前嘅例子,買總統下台唔包遇刺,因為真係怕有啲友為咗贏錢去殺人(國定殺戳日?)。你不能幫個陌生人買保險,原因亦一樣。但Death Pool呢?我去買 成龍/江澤民 釘蓋,唔會加速咗有人去隊冧佢下話?但一樣被視為不道德
19. 以上種種講嘅係人命,但如果去到疫情,又好似唔係同一回事。唔少公司嘅股價同生意都大升,你總不人話人地發死人財,甚至你無限上綱嘅,藥廠由頭到尾都係做呢啲生意架啦,「殯儀館都係」「你唔病醫生邊有生意做」。咁你去買Zoom 買Netflix,又係咪人血饅頭?似乎唔係
20. 講咗咁多,都失晒焦。但我都係想講,喂,1137呀!第四波疫情,今日有冇得大升?為咗避免畀人批判,同埋都真係自己反省下,我諗咗以上嘅嘢。
21. 其實之前寫過好多,好多,好多次。再重覆一次。每次啲確診數字爆上去呢,1137就勁升的。你甚至唔使睇政府記者會(再講多次,股票一定炒將來,所以 fuck that 股市同實體經濟脫節)。朝早某啲傳媒,總會早早爆確診數字
22. 咁,今日隻1137有冇得大升?我就覺得有啲保留。因為,「今次係星期日出嘅數字」,「可能今日(星期一)跌返呢」。況且都係的,市場都有抗藥性,上星期五先升完十幾巴仙(圖中下半),今日又係咪照升多次?同樣道理,你見第一次輝瑞話有疫苗時,道指升1600點。到一星期後Moderna再講,反應已經細好多。
23. 哲學啲講,「你不能跨過同一條河兩次」。但又同樣地,「一個消息」點炒兩次?星期五個數字已經咁,咁去到星期日爆得更多,係咪完全意外?係咪「新資訊」?記住股票只反映「新資訊」。
(*)不過話說回頭,了解「人血饅頭」典故嘅,都知道群眾都冇份害死人,對不?所以魯迅係批評佢地(亦即係中國人as a whole)嘅愚眛,似乎唔係批評佢地係賤格。
================================
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蚊唔使,3個月已700人訂!(https://bityl.co/4Y0h)
===================
instagram @ivanliresearch.七成金融(短打)兩成嘢食一成其他嘢。
總統遊戲維基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8大Justin Bieber新歌Yummy MV的隱藏訊息 | 陰謀論
8個Justin Bieber新歌 'Yummy' 的恐怖密碼 | 神秘品牌Drewhouse
8個Justin Bieber新歌Yummy MV的恐怖真相 | 神秘品牌Drewhouse
最近車上迷上了聽Justin Bieber第5張專輯 ‘Changes.’ 喜歡JB與Post Malone合作 ‘Forever’ 的pop味道. Changes歌曲是深情獨白, 可以説是我整個album最喜歡的. 第二主打 ‘intentions’ MV被外界稱讃信息意義fung fu.
還記得第一主打 ‘Yummy’ 推出時被各界大chi笑批評. MV奇怪特技, Justin Bieber絕望式的歌曲Marketing (show host livestream)
我相信’changes’ 現在大受好評後, 大家也會問:為什麼當時要把Yummy放做第一主打歌呢?
由Yummy MV 背後與光明會的陰謀論, 到Justin Bieber神秘自家品牌Drewhouse的怪異真相.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 一起去 “baby baby baby” 看一看.
大眾可能不知道的一件事件: 是Justin Bieber也是於Youtube生. 住在加拿大多倫多Stratford小鎮的Justin跟我之前roommate是同校同學. 據知Justin小時候是怪咖. 在附近街上表演唱歌. 同時唱Cover的影片在Youtube關注度令到天王Usher和Justin Timberlake jang住簽他. 最終Usher其下推出的 ‘My world 2.0’ ‘under the mistletoe’ ‘Believe’ ‘purpose’ 和現在的 ‘changes’ 令Bieber成為了一線歌手.
2015年推出的 ‘Purpose’ 成為Bieber最叫好叫座的唱片後 (show exaughstion news) 令到Bieber休息5年2020年1月3號推出Yummy. 出了一張那麼利害的唱片後, sing接的yummy一般的曲風, 有點無ley頭的MV令多位陰謀論家覺得這首歌背後有一個很恐怖的故事.
根據多位網上陰謀論家, Justin Bieber在推出Yummy前的一段時間常常在Instagram post有關小孩的照片. 然後 #yummy. 甚至MV尾的一幕餐碟上剩下只有JB小時的照片. 為什麼一首挺有性意味的情歌會出現這麼多小孩呢? 甚至MV中常出現的樂團成員也是大一點的小孩. 年紀可能是9至14歲吧!
根據美國國陰謀Youtuber ‘Majesstic’ 所講, 整個Yummy作品也是暗示/影射 2016年網上流傳的陰謀論: 比薩門.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Twitter和 ‘維基解密’ 流傳一大堆指稱是紐約警方找到有關大型兒童色情集團的email. 當中內容被指是戀童犯互相溝通的暗語. 而關連除了hin sip多個大食市和企業外, 更關連到當時正在參選的希拉里, 克林頓和克林頓家jook.
之後該事件被debunk為對方political party一些手段. 真相是怎樣? Politics is a dirty game. 但很多陰謀論家深信Yummy是Justin Bieber用來揭發這個陰謀的信息.
由MV開埸可以見到Justin Bieber好隱密要通過一個廚房才能到達的秘密地點. 到達後整個華麗yin wooy teng都是一些年老的上流社會. 唯dook就是一班在表演樂器的9至14歲的小朋友. 還露出驚恐的眼神.
JB開始唱歌後被推出的食物顯然是不開胃的. 跟他唱的 “yummy, yummy, yummy,” 歌詞正正是相反. 有分析指這就是戀童的象徵. 外面的人看是噁心的, 但當局者就是吃得很ji味.
歌迷對MV最大反應在於畫面出現的奇怪變臉. 有指這代表兒童受害者被下藥後神志不清看到的畫面.
其中一份蛋糕上有多個藍cream. 有指該象徵是FBI確認戀童用來暗示 “偏愛小男孩’ 的.
跟Justin在進食的人士當中有兩位很有可能是另一些ying seh. 其中一位帶眼鏡的中年男人被指 ‘約翰-波德斯塔’ 當年比薩門其中一個發放那些噁心兒童色情暗示的政治人物. 希拉里得力助手.
令一位清潔人員是MV中唯一的黑人. 有指是ying seh當年其中一位發gwut Justin的一位唱片公司高層LA Reid. Justin 14歲時Reid在報導提過Justin是 “beautiful” “beautiful like a woman.” 之後的幾年Reid被控訢多行性騷擾罪.
MV的尾聲可以見到在埸所有貴賓已經離座, 彈樂器的小孩也被帶走了. 只剩下 ‘約翰’ 政治人物, Reid唱片高層在清㓗其他人的食物, 和Justin Bieber 在中間.
畫面左下角可以看到一條紅色裙. 是影片中彈樂器小女孩同一條的紅色裙. 到底發生什麼事會使那位小女孩被脫光呢?
而mv最後在食完的碟上就是Justin bieber小時候還沒有進這個行業, 還沒有出名時的樣子.
“Lost control of myself, I’m compromised. You’re incriminated, no disguise. You ain’t never running low on supplies...”
有指Justin bieber這麼想Yummy要廣泛關注的原因是因為背後的信息. 而Justin 本身也曾是受害者. 這就是他的呼叫.
其實Justin bieber多年以來也有指與光明會是有heen連的. 有關他的陰謀論由蜥蜴人化身到撒但教成員, 老婆是光明會後人也是.
但我本人最感興趣是關於Justin Bieber和神秘品牌Drewhouse的關係. 有指2018年Justin bieber登記了 ‘Drew’ ‘The house of drew’ 和 ‘La maison Drew’ 三個商標. 之後他Instagram等地方常常出現該牌子. Justin的middle name也是drew. 那為什麼他要這麼神秘呢? 常常聘請一些無名model做代言自己又不公開. 多個明星出品牌. Edison chen的clot, Shawn yue的Madness, show luo的stage. Joker xue的Dangerous people. 但為什麼全球最出名的歌星就不會這樣做呢? 背後陰謀又是什麼呢? 可能我想太多了, 但JB可能就是想我想多一點.
The e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vztyCKaqWA/hqdefault.jpg)
總統遊戲維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守護過一些秘密?然而當這個秘密,成為一個你跟他人交換的物品的時候,這個時候你以為,你用秘密換得了別人的信任,但事實上可能在你的經驗當中,這樣的交換到頭來都是你受傷了!
走過這些傷痛之後,你可能會笑自己好傻、好天真,可當下一次又有類似的事情的時候,你真的有把握能夠再守住,自己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秘密嗎?
為什麼跟你分享這個呢?是因為我讀到了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他的一個故事。他那個時候還不是總統,他是海軍助理部長的時候。
有一天呢,他的好朋友突然來找他,兩個人打屁了一下,朋友竟然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朋友竟然問他海軍在加勒比海的某個島嶼上建立基地的事情。
這個其實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軍事機密,朋友就看著羅斯福,懇切的問只要你告訴我,我所聽到的那個關於基地的傳聞是不是真的,你只要告訴我「是!」還是「不是!」,就可以了。
羅斯福一聽到之後,他愣了一下,朋友愛打聽這件事情其實是機密,可是又是好朋友提出這樣的一個要求,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這樣的兩難情境,到底該怎麼辦呢?
於是呢羅斯福就看著對方,兩個人沈默了一會兒,這個時候羅斯福四處張望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閒雜人等,然後確認沒有之後,壓低自己的嗓子,跟朋友反問,那你能夠保證你會保密不張揚出去嗎?
當對話談到這裡,如果你是羅斯福的朋友,你會不會覺得羅斯福快要說出真相了?這個時候你一定很興奮很期待,對吧?
於是呢好朋友也面露這樣的表情,然後急切的說:「可以!我可以保證不會張揚出去。」
想不到羅斯福聽到朋友的保證之後,馬上微笑很肯定的跟他的朋友說:「那麼我也可以!」。
這個故事跟你分享到這裡,不知道你聽懂了沒有?如果這個朋友能夠保證,他能夠保守秘密,那麼羅斯福他也能夠保證,他也能保守秘密。
那既然羅斯福保證自己是一個能保守秘密的人,那麼就沒有理由要告訴朋友,到底那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存在?
那當然回到你身上,你聽這個故事,你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聽它。第一個角度叫做我們可以怎麼「回應別人」!
特別是當有人要套我們話的時候,我想羅斯福的做法,是可以當做是一個範例,但是第二個層面如同今天我開頭所分享的,你是不是曾經遇到有人要刺探你的秘密,或者是他用他自己的秘密跟你交換你的秘密?
彷彿透過秘密的交換,你們才可以確認彼此的友情,確認彼此是好兄弟、好姐妹。可是呢你真的仔細想想,在人生當中這樣的一個狀況,通常到最後都會得到受傷的結果!
為什麼?因為秘密本身意味著不能讓別人知道,然而不能讓別人知道,不等於不信任眼前的人,也更不等於我要拿秘密去,換得彼此之間信任的認證。
可是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用這樣的話跟我們說:「你不告訴我,就是不相信我,難道你不信任我嗎?為什麼你不能跟我說?」,或者是:「我都已經跟你說了,你怎麼不跟我說?」。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這些話的背後是把「秘密」跟「信任」綁在一起,然而我在這邊就要特別提醒你,任何人,我講的是「任何人」不管他是你的誰,只要把「秘密」跟「信任」綁在一起的話,那麼你都要好好的評估一下這段關係。
尤其評估眼前的這個人,因為當一個人把秘密調包成信賴的議題的時候,他其實同時也在綁架你,然而就算是按照秘密等於信賴的邏輯的話,那麼如果我有一個秘密,我自己都不能守護它,那你為什麼要信賴我跟你的交換是真的秘密,或者是你為什麼要信賴我這個人呢?因為我守不住秘密!
我希望你到這邊,還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其實當你遇到有人要把「秘密」跟「信賴」混為一談的時候,記得此刻你一定要響起心中的警報器!
因為會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的人,他背後所藏的絕對不是信賴跟友情,而是一種「控制」。就像對羅斯福而言,眼前的這個人到底是朋友還是間諜,誰知道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回到你我身上,當我們在行走江湖的時候,難免要跟各方人馬交流,那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能夠去辨識出,眼前這個人要跟我們交換資訊,他的動機、他的出發點到底是良善的,還是可能會讓我們受到傷害的。
這樣的一個判斷能力,我想這是我們所有人,要能夠在俗世生活裡面,圓滿的一個必要的能力,所以我在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看懂、聽懂眼前的人。
並且透過好的問句,能夠取得重要關鍵的判別資訊,另外在6月份關於這門課也有相關的講座,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EJG9VyYSL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