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賓攜手華光🤝 愛心❤公益募款啟動中
因為愛,36年前匈牙利葉由根神父為身心障礙天使打造一個溫暖的家「華光」⛪,
因為愛,饗賓餐旅把感動化為行動,攜手華光聯合募款,籌措800萬修繕費🔨,
誠摯邀請您,慷慨解囊🙏
用愛,疼惜身心障礙天使們💞,
用愛,修繕老舊殘破的華光家園🏚。
🎯邀您愛心捐款支持🎯
➡活動一
捐款5000元參加8月17日華光紀念影片首播餐會,享受美食聆聽美聲及好歌。
餐會時間:108年8月17日(11:30~14:30)
餐會地點: 朵頤牛排Doricious(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8號7F統一時代百貨)
➡活動二
捐款5000元即贈送饗食天堂餐券1張(限量300張)
捐款3000元即贈送果然匯餐券1張(限量300張)
捐款2000元即贈送高級義大利鍋組一組(限量200組)
給華光一個溫暖的家 線上捐款
其他捐款方式:(郵政劃撥及銀行轉帳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郵政劃撥帳號:19678797
銀行轉帳匯款帳號:31250138998 銀行代號: 007
銀行名稱:第一銀行關西分行
照顧身心障礙者是華光永遠的承諾!
36年來,
華光陪著折翼天使們一起走未來的路,
如今,華光的家急待修繕,
誠摯邀請您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讓折翼天使們的華光家園永不凋零!
#線上捐款專區
https://huakuang.eoffering.org.tw/contents/project_c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
線上捐款專區 在 高鈺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線上捐款專區正式上線!懇請支持,讓工程師前進立法院!】
宣布參選將進入第三週,線上捐款專區今天正式上線,在這裡要誠摯邀請各位朋友的捐款支持。
捐款網址在這裡:https://reurl.cc/2eV7n
過去這兩個多禮拜,雖然我們還沒正式宣傳,但已經有將近40筆捐款,額度從500、1000到上萬元都有,而且有將超過半數是不認識的朋友。我們真的非常感動,也相當感謝大家。
今天開始,我們將正式啟動線上募款,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以下先整理這兩個禮拜我們收到的一些關於「競選募款」的問題給大家參考。
—
Q1:妳只是一個上班族,怎麼敢參選立委?選一個立委要花多少錢?
A1:每一位立委參選人的競選花費不同,我們試舉上一屆(2016)年新竹市立法委員向監察院申報的「競選支出」作為例子,跟大家說明:
柯建銘(民主進步黨,得票率:41.3%):
5218萬(41%個人捐贈,52%企業捐贈,0%政黨捐贈)
鄭正鈐(中國國民黨,得票率:36.45%):
1787萬(38%個人捐贈,18%企業捐贈,42%政黨捐贈)
邱顯智(時代力量,得票率:16.55%):
970萬(75%個人捐贈,11%企業捐贈,0%政黨捐贈)
這些競選支出是各候選人申報的數目,但兩大黨候選人可能還有其他後選會組織支出的款項,實際支出可能更多。
其中可以看到時代力量上次在新竹市募到970萬,而對手都是我們的2倍、5倍之多;而相對兩大黨有過半數是依靠企業或政黨捐款,我們有75%都是靠個人的小額捐款。
這次的競選,我們預期至少要募款到比四年前的970萬更多的數目。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依靠更多市民的小額捐款。
—
Q2:妳的競選經費會花在哪裡?為什麼六月的募款目標是200萬?
A2:我們目前每個月定期會支出的款項,包括:
1、人事費(四名正職員工,包括:政策、攝影、設計、隨行助理)
2、看板廣告、公車廣告
3、文宣(面紙、扇子等文宣品)
4、網路廣告
這樣每個月的競選支出,就將近30-40萬。但相當現實地,每一場選戰花費最多的就是文宣廣告費,相對於兩大黨候選人的「看板海」,我們只能選擇先在比較重要的路口懸掛看板,並在年輕族群較常使用的臉書、IG上購買廣告,讓大家認識我們。
為了維持團隊最基本的運作,並擴大必要的宣傳,我們希望第一波募款可以募集到6-7月的競選經費。
—
Q3:目前募款狀況如何呢?
A3:目前的募款狀況約剛好打平未來兩個月的基本開支,但隨著其他政黨約在6月之後就會確定提名人選,大筆競選資源投入後,我們恐怕就要被「看板海」淹沒(XD),所以趕在那之前,我們也希望再擴大宣傳,讓更多市民先認識我們。
—
再次感謝大家。
參選兩個多禮拜來,和許多原本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聊天,許多人在竹科工作,收入相對穩定,但大部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都已經結婚生子。要請大家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再擠出一些錢來贊助我,說真的也很難開口。畢竟,作為我們這個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受薪階級的我們真的不見得多有餘裕。
在這樣的狀況下,陸續收到好幾筆朋友、老同學、老同事默默捐款,每次看到存簿上刷出來的熟悉名字,都是滿心的感動。我知道大家捐款的意義不只是「挺婷」,而是我們過去曾一起抱怨過政治、憂心過孩子、憤怒過許多政治人物的唬爛,現在,我們要一起付諸實踐。
我是高鈺婷,我曾擔任工研院十年的工程師(工號990364),也是兩個小孩的媽媽。
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拜託大家支持,讓政治不再只是一些「大老闆」,或明明不懂科技,只靠幾句口號就說要拯救台灣經濟的人們所把持。
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要由我們自己來解決。
謝謝!
—
再貼一次線上捐款網址:
https://reurl.cc/2eV7n
若要線下捐款,也可以直接匯款:
【募款專戶】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鈺婷政治獻金專戶
銀行代碼:005臺灣土地銀行東新竹分行
帳號:103-0010-18888
若需收據,請私訊粉專,謝謝您。
—
高鈺婷資歷: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碩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大安高工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島國前進幹部
2016年邱顯智立委選戰工程師後援會成員
加Line分享訊息:http://nav.cx/fspuJHt
追蹤instagram當我粉絲:https://www.instagram.com/kaofornpp
線上捐款專區 在 高鈺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線上捐款專區正式上線!懇請支持,讓工程師前進立法院!】
宣布參選將進入第三週,線上捐款專區今天正式上線,在這裡要誠摯邀請各位朋友的捐款支持。
捐款網址在這裡:https://reurl.cc/2eV7n
過去這兩個多禮拜,雖然我們還沒正式宣傳,但已經有將近40筆捐款,額度從500、1000到上萬元都有,而且有將超過半數是不認識的朋友。我們真的非常感動,也相當感謝大家。
今天開始,我們將正式啟動線上募款,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以下先整理這兩個禮拜我們收到的一些關於「競選募款」的問題給大家參考。
—
Q1:妳只是一個上班族,怎麼敢參選立委?選一個立委要花多少錢?
A1:每一位立委參選人的競選花費不同,我們試舉上一屆(2016)年新竹市立法委員向監察院申報的「競選支出」作為例子,跟大家說明:
柯建銘(民主進步黨,得票率:41.3%):
5218萬(41%個人捐贈,52%企業捐贈,0%政黨捐贈)
鄭正鈐(中國國民黨,得票率:36.45%):
1787萬(38%個人捐贈,18%企業捐贈,42%政黨捐贈)
邱顯智(時代力量,得票率:16.55%):
970萬(75%個人捐贈,11%企業捐贈,0%政黨捐贈)
這些競選支出是各候選人申報的數目,但兩大黨候選人可能還有其他後選會組織支出的款項,實際支出可能更多。
其中可以看到時代力量上次在新竹市募到970萬,而對手都是我們的2倍、5倍之多;而相對兩大黨有過半數是依靠企業或政黨捐款,我們有75%都是靠個人的小額捐款。
這次的競選,我們預期至少要募款到比四年前的970萬更多的數目。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依靠更多市民的小額捐款。
—
Q2:妳的競選經費會花在哪裡?為什麼六月的募款目標是200萬?
A2:我們目前每個月定期會支出的款項,包括:
1、人事費(四名正職員工,包括:政策、攝影、設計、隨行助理)
2、看板廣告、公車廣告
3、文宣(面紙、扇子等文宣品)
4、網路廣告
這樣每個月的競選支出,就將近30-40萬。但相當現實地,每一場選戰花費最多的就是文宣廣告費,相對於兩大黨候選人的「看板海」,我們只能選擇先在比較重要的路口懸掛看板,並在年輕族群較常使用的臉書、IG上購買廣告,讓大家認識我們。
為了維持團隊最基本的運作,並擴大必要的宣傳,我們希望第一波募款可以募集到6-7月的競選經費。
—
Q3:目前募款狀況如何呢?
A3:目前的募款狀況約剛好打平未來兩個月的基本開支,但隨著其他政黨約在6月之後就會確定提名人選,大筆競選資源投入後,我們恐怕就要被「看板海」淹沒(XD),所以趕在那之前,我們也希望再擴大宣傳,讓更多市民先認識我們。
—
再次感謝大家。
參選兩個多禮拜來,和許多原本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聊天,許多人在竹科工作,收入相對穩定,但大部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都已經結婚生子。要請大家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再擠出一些錢來贊助我,說真的也很難開口。畢竟,作為我們這個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受薪階級的我們真的不見得多有餘裕。
在這樣的狀況下,陸續收到好幾筆朋友、老同學、老同事默默捐款,每次看到存簿上刷出來的熟悉名字,都是滿心的感動。我知道大家捐款的意義不只是「挺婷」,而是我們過去曾一起抱怨過政治、憂心過孩子、憤怒過許多政治人物的唬爛,現在,我們要一起付諸實踐。
我是高鈺婷,我曾擔任工研院十年的工程師(工號990364),也是兩個小孩的媽媽。
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拜託大家支持,讓政治不再只是一些「大老闆」,或明明不懂科技,只靠幾句口號就說要拯救台灣經濟的人們所把持。
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要由我們自己來解決。
謝謝!
—
再貼一次線上捐款網址:
https://reurl.cc/2eV7n
若要線下捐款,也可以直接匯款:
【募款專戶】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高鈺婷政治獻金專戶
銀行代碼:005臺灣土地銀行東新竹分行
帳號:103-0010-18888
若需收據,請私訊粉專,謝謝您。
—
高鈺婷資歷: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所碩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大安高工
【經歷】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師
島國前進幹部
2016年邱顯智立委選戰工程師後援會成員
加Line分享訊息:http://nav.cx/fspuJHt
追蹤instagram當我粉絲:https://www.instagram.com/kaofornpp
線上捐款專區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iAr5tow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