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28教師節,在我小學時代曾經是可以放假的日子。回顧我兒時成長的歷程,更覺得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老師對一個人啟蒙的重要性。我經常戲稱,自己一直在「好學生」和「壞學生」之間徘徊,小學每兩年換一次級任導師,國中時我們班又很特殊的一年換一個導師(通常是三年都是同一個),幾乎前一任導師才認為我是「好學生」,下一任導師就說我是「壞學生」,而且就這麼剛好交替循環!
記得幼稚園時園方經常搞文藝表演,當時不到六歲的我每週都愛看週末「老三台」播出的「國劇選粹」,幼稚園老師就引導我在兒童節表演「平劇」(那時都這麼叫,即「京劇」),算是我人生首次登台。到了幼稚園大班,老師就給我們上「國語注音」,那時我就講一口標準國語,還能說繞口令。到了小學一年級,不知怎地忽然又變木訥起來,結果幸運遇上班上導師非常注重國文,每日都會教我們一句成語,又慧眼看出我有語文天分,就不斷製造機會讓我發言,鼓勵我勇敢舉手回答問題,又讓我上台教全班的小朋友國語注音,還讓我當「老師的小助手」,提升榮譽感,奠定我日後公眾演講的基礎。
但到了小學三年級換導師後,我就忽然從「好學生」變成了「壞學生」。當時我鄰座是個患有智能發展遲緩的女生,常在上課時跟不上,我就一邊教她,但老師就是認定我「上課講話」,要記我「缺點」,我解釋原委,她就又說我愛頂嘴強辯。有回學校升旗典禮,我剛從音樂課本背了國旗歌歌詞,就跟著唱「山川壯麗,物產豐隆……」,也被她硬說是我吵鬧,甚至在聯絡簿上向我父母「告狀」,幸而我爸察覺有異,反批學校老師為何禁止學生唱國旗歌。
那時教師圈都流行打中國結、做串珠手藝,她也經常就讓我們寫作業,自己樂得偷閒搞工藝活。我自尊心極強,覺得她偏愛班上那些比較安靜的女生,以及學校其他老師的小孩,就直接在作業本上寫「請老師不要偏愛女生及老師的小孩」,她看了只有裝傻。後來有一次,她又嫌我話多,竟叫我到訓導處門口罰站,正好小學一年級的導師就在訓導處做行政人員,很訝異她心中的「好學生」怎會如此,及時上前關心,還用當時我戴在身上的彌勒佛玉珮開導,要我如彌勒佛笑口常開,容天下不能容之事,對我往後遇逆境時的處理態度很有幫助。
此後小學五、六年級換了導師,又經常鼓勵我代表班上參與寫作、演講比賽,我重新變回了「好學生」。等到上了國中一年級,卻再次碰上一個嫌惡我的年輕女老師,還經常迎合當時陳水扁剛剛上台刮起的「台獨風」,整天扯「以後台語也可以變國語」。記得當時學期末發成績單,她還把我操行打了個「乙」,說我「喋喋不休,學習尚佳」,結果我爸看了後說:「什麼『尚佳』?我兒子考試全校第一名,應該是優異才對!」
後來我高中考上建中,又碰到了很多奇形怪狀的老師,當然也有幫助我很大的恩師,不過講起來又是一大串故事,等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圖1:與小學一年級的啟蒙導師錢老師及同學合照,當天是學校運動會,時為1994年左右。
▶圖2:小學一年級,給全班同學教國語注音。
▶圖3、4:幼稚園時(1992-1993年左右)的我和同學校外教學,參訪台北「中影文化城」(現已成民進黨當局清算的「不當黨產」),已可見對鏡頭挺有興趣。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anice Yan閻奕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rry對我的定義 其實是濫用了你的想像力︱ 防疫期間J格不能停! 線上錄製第二彈大來賓:陳勢安! 疫情期間發片竟然間接促使勢安學會了這些網路功能 新專輯《唯一想了解的人》從”心“出發 挑戰各種類型、開發新腔位挑戰 發行前就精心埋下各種彩蛋,超 級 用 心! 勢安老師上課囉 馬來西亞用”水...
「給19歲的我」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高雄市議員 邱于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Diana Ch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漸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新聞] 給十九歲的我︱兩主角表態反對公映阿聆萬字文批無尊重學 的評價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給十九歲的我To My Nineteen-Year-Old Self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給十九歲的我》正式預告Official Trailer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19歲》晴天林|《給十九歲的我》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原曲 的評價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金像獎最佳電影頒給《給十九歲的我》令我非常憤怒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給19歲的我 在 給19歲的我自己-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給19歲的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有失眠的毛病。
除了因為枕頭承載過太多淚水就會不喜歡睡覺以外,
長出一個深深的心事、在我人生中植入一個深深的遺憾,
才是我真正睡眠出現障礙的開始。
我的腦袋,好長一段時間甚至習慣在碰到枕頭時開始不斷地咀嚼同一件事,
那就是外婆的過世。
我後來才知道,原來對於一些人來說,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所有的情感,都是有價的。
我跟我爸趕去醫院那天,外婆躺在病床上,嘴裡插著管無法說話,只能搖頭點頭,
我問她是不是很難受,她一直點頭,隔壁床的病人從頭到尾都在大吼大叫,
我連與外婆溝通都無法,不知道該怎麼辦,醫生說外婆的肺在X光裡看起來是白色的,
我心裡慌亂又沉重,但是也不能做什麼。
一上車,我爸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告訴媽媽。」
當時我媽在美國念書,
我問:「為什麼?」
我爸回:「機票很貴。」
四天後,外婆過世了。
我爸甚至連外婆過世的事,都沒有告訴我媽,只說了外婆病重,叫我媽回來,
我媽以為他要去探望她媽媽,卻不知道等著她的是一具遺體,
直到從機場要直接去奔喪時,我爸才在高鐵上說了這件事。
我媽在高鐵上崩潰,泣不成聲,而我很恨。
我很恨自己為什麼不早點跟我媽說,
我那時已經19歲了,我有獨立的思考與行動能力,
我如果能夠清醒一點想想「到底有誰有資格不讓自己知道媽媽生重病」,
我就會發現我根本沒有不說的理由。
再上一次我爸叫我保密的事,就是他們帶二叔信主受洗,
當時面對反對信教的奶奶的詢問,我脫口說出來了,七歲的我就被我爸打到送醫院。
我早就已經不怕被打了,而這次我還是沒有說。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說,對的事情這麼簡單的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做。
外婆是跟我最親近的長輩,爺爺跟外公很早就過世了,奶奶跟我們不熟,
而外婆非常疼愛我,參與了我的成長,全世界只有她一個人會算我的農曆生日並打電話來祝賀我,
外婆的床頭,放著我的照片。
對我爸,我算是從此看清了。
堂堂一個大學教授,對他來說,萬物有價,而探望病重的親人,不值一張機票錢。
奔喪時,我看著傷心欲絕的媽媽,我滿懷愧疚,我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悲痛的她、我連自處都很困難,
我就撒了個謊。
我說我帶著外婆做決志禱告了,我問她要不要信主,她點頭了。
我知道這個謊能安慰我媽,然而午夜夢迴整件事帶給我的痛苦,至此又加上了信仰的困惑,
難道外婆這麼好的人,就因為死前沒有人帶她做決志禱告,就不能上天堂嗎?
外婆對我們付出這麼多,任勞任怨、還客氣又怕麻煩到別人,
而我原本有可能可以讓她在臨終前,床邊圍著她愛的親人。她這麼值得,她沒得到。
我一遍一遍的,帶著這個悔恨,在許多夜晚思念她。
/
入秋了,又睡不好了。
無眠的爬起來寫下這件事,雖然疼,但書寫是我的自渡。
只有痛苦終於能被言說,我才能慢慢獲得排解它的能力。
給19歲的我 在 高雄市議員 邱于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檢調對林岱樺委員的特別照顧,早從我2011年參選立委就開始了!
當年初試啼聲、參選立委的我,只是行禮如儀的去和鳥松巡守隊拜票,連一罐礦泉水都沒送,檢調就說掌握證據馬上將整車的巡守隊員全數約談!
29歲的我,只懂得努力拜票,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到這些巡守隊員被約談結束後他們打給我哭訴,我才知情!
如果檢調指控我賄選,是否也該約談我,但他們完全沒有吿知我,只是欺壓百姓,讓全體巡守隊員怨恨我,看到我像看到鬼一樣!
反正,有權有勢的立委,連證人都可以偷拿到筆錄;平民百姓,我先抓你來問再說!真是行政中立又超然啊!
😠 巡守隊出遊 邱于軒拜票惹爭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548207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11221000619-260102
給19歲的我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orry對我的定義 其實是濫用了你的想像力︱
防疫期間J格不能停! 線上錄製第二彈大來賓:陳勢安!
疫情期間發片竟然間接促使勢安學會了這些網路功能
新專輯《唯一想了解的人》從”心“出發
挑戰各種類型、開發新腔位挑戰
發行前就精心埋下各種彩蛋,超 級 用 心!
勢安老師上課囉
馬來西亞用”水草”喝”水“?
道地用語-想喝檸檬茶要怎麼點?
保持樂觀,走過憂鬱低潮,主動尋找正向目標前進
而且從營養品到彩妝品、攝影到潛水、做菜到三鐵都了解
真的太全能啦!
░░J格喝奕杯░░
Cheers to 兩杯檸檬🍻
勢安分享私藏自釀檸檬茶
原來皮膚那麼好的原因就是來自這一杯?
░░J格問奕下░░
如果能遇見20歲的自己想跟他說些什麼?
-我很喜歡20歲的我自己-
有過起伏有過迷惘但是是最有勇氣的時期
也是影響勢安最大的階段!
孤單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自己可能的會在哪裡迷路?
這次的心理測驗測讓你感到孤獨的原因是什麼
結果讓勢安直呼:很準!
來跟我們一起聊聊各式各樣的J格辣個吧
實體專輯&數位收聽”唯一想了解的人”| https://tanandrew.lnk.to/TOOIWK
Podcast廣告合作聯繫Email|[email protected]
訂閱閻奕格YouTube頻道|https://janiceyan.fanlink.to/sub
J格來尬聊 S2|Podcast 收聽平台
https://janiceyan.podlink.to/J_NoLimits
數位收聽"寫給明天的情書-擁抱孤單版"單曲
https://orcd.co/To_Dear_You_at_Tomorrow_Janice
Special Thanks :
@陳勢安 Andrew Tan
陳勢安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ndrewt0604/
陳勢安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ndrewt0604
00:00 片頭
01:10 歡迎大來賓-陳勢安
01:47 最難忘的發片記者會
03:15 發片碰到疫情,三天內計畫大改動
05:15 J格喝奕杯-超巧的兩杯檸檬
07:52 馬來西亞用”水草”喝”水“?
10:30 陳勢安最新專輯《唯一想了解的人》!
15:19 這張專輯的各種挑戰和突破
17:22 〈我們都傷〉MV背後故事
22:11 生活很有規律或隨時會調整呢
25:06 你是自由潛水還是水肺潛水?
27:18 居家美顏術-這樣你家也超美!
30:00 睡前跟出門前必做的一件事是?
32:23 心理測驗來啦! 測你孤獨的原因
38:10 去國外這樣問路小TIPS
45:14 是如何走過憂鬱症的?
46:33 J格問奕下-如果能遇見20歲的自己想跟他說些什麼?
50:30 Worry其實是濫用了你的想像力
53:00 一定要支持《唯一想了解的人》,還有這些重點唷
#閻奕格#陳勢安#唯一想了解的人
給19歲的我 在 Diana Ch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
.
.
.
.
.
Connect with m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ngshiang/
music:
Illenium - Reverie (feat. King Dec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g3-Wla3PU
給19歲的我 在 漸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2歲的我們羞澀對看 妳吃妳的草莓 我吃我的香草
23歲的我們熱戀乍到 妳黏著我肩旁 我纏著妳頭髮
24歲的我們互相鼓勵 妳努力耕耘自己 我不懈學業及工作
25歲的我們依依不捨 妳等著我的電話 我背著單戰為了打給妳
26歲的我們偶爾小吵 妳教訓我的缺點 我讚美妳的優點
27歲的我們結髮夫妻 妳開心的笑著 我身分證忘記帶了
不管幾歲的我們未完待續 我在前面摘著幸福給妳在後面品嚐 然後發福
#我們結婚了
#看怎麼樣的話
⬇️⬇️⬇️更多漸覺在這⬇️⬇️⬇️
按讚FB漸覺👍https://m.facebook.com/bununlung0625
追蹤IG漸覺🔍https://www.instagram.com/bununlung0625/
給19歲的我 在 給十九歲的我To My Nineteen-Year-Old Self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將於2月6日起,暫停公映。 ... 「《給十九歲的我》表面上是講英華女校重建校舍和幾個女生的故事,但是我覺得它其實涵蓋很多重要的命題,包括 ... ... <看更多>
給19歲的我 在 《給十九歲的我》正式預告Official Traile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o「十年時間,晃眼過去,我們見到的,只是永恆的一個片段。」✨張婉婷導演花上10年時間執導的記錄片✨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世界首映🎞️建於1900 年的 ... ... <看更多>
給19歲的我 在 [新聞] 給十九歲的我︱兩主角表態反對公映阿聆萬字文批無尊重學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網址:https://bit.ly/3HVsGGy
歷時十年製作、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自公映以來受社會熱議,電影紀錄了英華女學校
六位學生的真實成長過程。不過,片中兩位主角向傳媒表示,曾向校方表達反對電影公映
,惟校方未有好好處理,批評此電影處理學生私隱及道德倫理等問題實在過於粗疏。
其中主角之一的阿聆,親筆撰寫萬字文,指她「由始至終都不同意《給》以任何形式進行
公開放映」、「公開放映並非我意願」,知情後盡最大努力清晰反映予校方和導演張婉婷
交涉,但校方說法朝令夕改,由以學生意願出發,到只用法律角度去解釋所有問題。
阿聆又指,對於學校選擇和拍攝團隊同一陣線,只以法律角度出發處理而感到詫異,認為
校方可以認同創作者有法律根據,也應該協助創作者去理解及尊重學生意願。
阿聆向《明報周刊》表示,與其他數位於電影最終剪接(final cut)版本出現才的同學
,是在校內首映(2021年12月)半年至數月前才首次接到通知校方和導演有把電影公映的
打算、校方截至上述時間亦從沒表達紀錄片會用作公映,對外包場放映(private
screening)及參展電影節等用途。她就此曾不少次間接透過校方,及直接跟導演反映希
望得知剪輯內容,故事大綱等。但當時「導演以每個人都要求刪這段刪那段的話紀錄片便
剪不成的理由拒絕」。
各主角不知情下已送電檢
信中指出,校方通知她電影有公開放映的可能以及2021年12月校內首映前,校方和團隊從
來沒有給予她觀看任何片段的機會,並在沒有知會各主角的情況下把最終剪接(final
cut)片段送往電檢,校內首映時方第一次看這齣電影。
阿聆認為,校方代表得悉她和另一位拍攝對象首次看到電影成品後有情緒不穩的狀況,表
示沒有意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又為引述當時校方當時回覆的錄音:「千萬不要覺得我們
是刻意bypass(忽略)你,因為沒有可能的,六個參與者就是要六個consent(同意)。
」但她質疑:「為何校方在校內首映前不debrief(詢問)我們並確保得到各人同意後才
放映?」
她又提及,校內首映之後,她曾向校方表達不願意及認為沒有要讓電影公開放映的責任,
「多年來的配合都是因為我從不知道電影有公開放映的打算,甚至我在校內宣傳活動時拍
的訪談片段時我亦沒有看過電影,我是從張導演口中知道電影大概會是這樣,希望我可以
幫忙宣傳給校友。」
心理醫生指不宜公映 影響阿聆情緒
她指,觀看電影前沒有很強硬的反抗公開放映,是因為校方代表及導演以此片能對他人有
正面影響等原因循循善誘,亦認為應該先觀看電影才能評估能否接受讓校外的人觀看我的
片段,但她觀看後已感不妥:「而首次觀看《給》後我得出的結論,是我恐懼並拒絕《給
》公開放映,這個想法亦有充分地反映在我的情緒上我需要並有即時向校方提供的心
理醫生求助。心理醫生診斷後也表示以我的狀態,電影是不適合進行公映的。」
12歲時父母簽署的通告 成上映法律理據
阿聆表示,校方期間亦有與其他拍攝對象交涉,草擬了一份「同意書(consent )form」
,簽了就等親自授權校方進行對外包場放映(private screening)和參與電影節。她直
至現在亦沒有簽署此文件,而其他五位主角已簽署。但她指,這一份consent form在半年
後便被校方,「導演和監製以一份我父母於2012年簽署的『通告』徹底推翻。」
阿聆指,參展電影節後是需要有公映場次,導演和校方代表向她游說時,曾強調只是一兩
場的場次,「沒有人會看的,叫我不要介意」。校方、導演和監製在參展電影節游說不果
後,第一次把「通告」的正本呈現於她眼前,「原來我多年來以為是一份簡單通告,竟然
是有如此詳盡細則的同意書。校方、導演及監製稱他們已經尋求法律意見,如果我仍要繼
續阻止的話有機會有法律責任。即使我沒有簽署任何文件,我在成年後仍有繼續參與拍攝
的行為是給了『silent consent』,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她認為校方及導演選擇在這時
間點才解開此誤會的處理,對她很不公平。
她坦言,在沒有心理準備底下看到有關宣傳,對情緒控制或多或少有影響,當初曾向校方
提出要刊登宣傳物料前想事先得知,但學校在完全知情的情況底下選擇不作出通知。
信中指,她在最後一次與校方及張導演的會面中,校方及導演指出因為導演已與發行商簽
署合約,即使她反對他們亦無力改變任何事情,無論她準備好與否,公映都會如期進行,
校方會提供心理醫生對她的情緒作支援,亦願意在正式宣傳片,給傳媒提供的照片等等公
開宣傳電影的場合把有關她名字和照片都抽走。
她又提及,在拍攝期間亦想過退出,「但最後沒有的原因是,在我眼中,我感覺到攝製隊
對我們躲避拍攝的不滿,而大人們在一個十多歲的女孩面前展露出不滿的一面其實對於女
孩來說是很具阻嚇性的。這亦是我一直以來不太敢直言對攝製組不滿的原因。」
阿聆又指,導演張婉婷及後翻查很多影片片段,找到了一條證據說明她中五的時候已清楚
知道電影會公映。「片段中的內容大概是導演說找到了發行商播放電影,另一位同學大哭
,我安慰她說觀眾都是看一次便會忘記,希望她能看開點。」
「我不停自問他們為何能高舉如此高尚的理念,但背後卻如此不尊重學生意願。」
阿聆指,本以為他們心裡其實清楚他們做的選擇之沉重,會盡量低調處理紀錄片事宜。但
看到鋪天蓋地式的個人專訪,有關他們教育理念的報道,「我不停自問他們為何能高舉如
此高尚的理念,但背後卻如此不尊重學生意願。」
阿聆最後表示,很可惜的是此電影處理學生私隱及道德倫理等問題實在過於粗疏,與其在
電影中所呈現的影像可說是相映成趣。
阿佘:曾反對公映 電影揭起過去所有傷感引起情緒起伏
片中阿佘另一主角亦接受《明報周刊》表示,不滿並無看過電影最終剪接(final cut)
版本,提及「這些雖然是我的生活,始終不是你透過把口訪問我的經歷,而是將別人也拍
進去,我覺得不是太好。」她又提及影片中偷拍她吸煙的鏡頭,有點不太好,「你想拍我
吸煙,有好多機會拍,不需要這樣偷偷地在對面街zoom-in來影我」。
阿佘指,電影之中形容中三、中四時拒絕拍攝是因為踏入「反叛期」是一種怪責,用一個
藉口夾硬說我們反叛才不想拍攝,又以電影描述阿聆和朋友之間的關係為例,認為戲中有
些旁白是導演多嘴,加多了她的主觀想法。
本身患有抑鬱症的阿佘坦言,因電影引起其情緒起伏,而電影提及她的戀愛和家人關係,
揭開她過去所有的傷感:「點解你想拍一套戲,一開頭會覺得,好似將你的快樂建築在我
的痛苦上面,為了拍到好的戲出來這樣,但是最後,我覺得,其實可能我睇化了,其實這
些講到大眾都要睇(的電影),都係睇你自己怎睇你自己,所以最後消化完之後就好些。
」
她又認為,導演拍攝時稱自己「樹窿」只是她一廂情願,至於張婉婷提及一蚊都無收、幫
她們拍了好久,「個人覺得有少少(情緒)勒索」、「好似(如果)我們不讓它出街,就
會浪費了一番心思」。
其實阿聆即使沒有簽那份文件,這部戲終於還是上映了,如我當初估計一樣,所以最後我
做過一大輪掙扎之後,跟那些大人雞同鴨講完,我便認為算了,我簽吧,純粹是改變不到
別人就唯有改變自己,抱這樣的一個態度。《給十九歲的我》主角之一阿佘
報道刊出後,英華女學校現任校長關翰章向傳媒表示,對於主角有表達不滿感覺「有點愕
然、有點奇怪」,又指學生由第一次正式看過全片到公演,有接近十四個月時間,校方要
平衡多人及很多方面。關翰章指,學生由第一次正式看過全片到公演,有接近十四個月時
間,諾詢過校董會和法律意見,亦聯絡過專業輔導人士。
前校長李石玉如則指,最近才聽到有關拍攝手法或不尊重的投訴,除了考慮保護學生,亦
要考慮守信用、守承諾,「所以很大掙扎」,倘有同學不願意可早點提出,並如其他同學
般退出,但可惜「錯過了時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97.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75579518.A.B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