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了,放過媽媽自己,是對全家最大的寬容】
遙想去年此時的澳洲正身在新冠病毒的水深火熱之中。澳洲東部幾個州裡,儘管昆士蘭的疫情較不嚴重,但我們所在的布里斯本也仍自主防疫&封城了幾個月:校園關閉、只能出門購買生活必需品或藥品,許多家長必須在家(或躲在車子裡)工作。
儘管那幾個月的時光慢得猶如靜止,也充斥著許多對於未知的焦慮。但事實上,它卻也是我和孩子們最緊密的一段時光。
在家我除了上網訂購勞作材料(因為超市已買不到任何東西)給孩子剪剪貼貼,也提供一些廚房常見的素材給孩子做實驗。而通常這些材料,都比一般市售玩具還具吸引力與持久。
分享 #7個我們家孩子常欽點的廚房實驗(內容都來自信誼出版,被我家4&5歲孩子翻遍的好書《#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這些實驗都不需要大空間,材料也不難取得。
但說真心話,除了替孩子安排居家活動或娛樂內容,#安定父母的心靈更是防疫間的首要任務。
孩子是偵測父母情緒的最佳雷達。即使不言,他們仍能感受空氣中懸著的是沉悶與凝滯,或者安適與輕鬆。
封城頭幾天,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刻意安排許多事給孩子做。但後來幾週,我也花了許多時間陪孩子看電視,或者讓他們看部電影,我去補眠──唯有放過媽媽自己,才是對全家最大的寬容(我就是那個最難放過自己的人,所以才在崩潰與淚水中換來痛苦的領悟)。
如今回首那幾個月封城的日子,孩子不會記得看過什麼電視,但他們會記得:與爸媽在一起時心頭有著什麼樣的感受。
#加油親愛的寶島
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 在 吉爾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廚房裡的釣魚魔法與吃冰怪獸】
大家的孩子喜歡科學嗎?或是妳自己喜歡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物理原理嗎?
一直以來腦袋瓜不是很有邏輯的我,高中到大學卻都念自然組。從此物理、化學少不了,但是我全-部-都-被-當-掉(當初究竟為了什麼堅持?)。大學聯考數學、物理和化學更上繳白卷,最後以國文與英文吊車尾進入心理系。
好不容易撐到畢業,堅決不要再碰讓我頭昏腦脹的科學!孰料十多年後,我卻陰錯陽差,為了想讓孩子學中文,而陪他們重拾我的化學/物理概念。
最近我在為孩子挑中文書時,無意間買了這本《#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作者Liz原在美國分子生物研究室工作十多年,爾後當了三個孩子的媽,便開始陪他們就著廚房能找到的現有材料,製作一個又一個好玩的科學實驗。
沒想到書中的實驗不枯燥,步驟很簡單!我家分別是三和四歲半的小丹與Lara,目前做了兩個實驗後還欲罷不能, 我也因此有了「科學原來可以這麼有趣」的新體認。
下面是我們首次嘗試的實驗「#用線釣冰塊」,作法和大家分享:
#也歡迎分享給你身邊和我一樣對科學有距離的媽媽
<#小心>你家孩子可能會想把釣起來的冰吃掉!我家就吃了,面部表情馬上扭曲。但這下他們曉得那些白花花的粉末是鹹吱吱的鹽巴,下次貪吃前記得三思而後行!
***
◎材料:
冰塊
裝著室溫水的玻璃杯
棉線(我還多備了緞帶,想知道不同材質是否也能成功)
剪刀
鹽
◎步驟:
1)剪一段大約15公分的棉線,然後將幾顆冰塊放入裝有室溫水的玻璃杯。
2)把棉線放在冰塊上面,看能不能單靠棉線釣起冰塊(*不要是太認真,因為根本無法)
3)把棉線泡在水裡浸濕,然後將棉線放在水杯中的冰塊上,撒一大搓鹽蓋住棉線和冰塊。
4)一、兩分鐘後再嘗試用棉線釣起冰塊……神奇的事就發生了!
***
科學大解密:
因為加入鹽會讓棉線周圍的冰開始融化,並從周圍的水中吸收熱量使溫度下降。然後棉線周圍的冷水再次結冰,棉線跟冰塊便黏在一起,於是用棉線就可以把冰塊釣起來!
***
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 在 廣播寶貝 唐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送好書~~記得在本文中留言與邀請朋友一起參加喔!】
4/17(五)21:32-22:00,妮姐姐在麻吉同學會節目中,邀請了 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 的劉岱昀姊姊,來跟大介紹孩子一本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行動力的好書《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
這本書,使用了家裡廚房唾手可得的簡單食材、工具、器皿和設備,淺移默化與歡笑中,激發了孩子願意深入去探索大自然裡關於物理、化學與生物……等學科知識的興趣,學習科學最好的媒介,其實就在生活周遭。
現在妮姐姐要將這本好書,送給麻吉們囉!只要你是我們的麻吉粉絲,於此則貼文:
🍀抽獎方式🍀:
🔴在本文中留言說明 "你最愛的廚房實驗是什麼? "
🔴邀請1-2位朋友參加👫,我們就會從這些留言的粉絲中抽出2位幸運兒,送您一本《給孩子的廚房實驗室》!
活動開放到4/23(四)24:00~~
預計4/24(五)會統一公布得獎名單,記得上來看看有沒有被抽中!🥳🥳🥳
🎧4/17(五)的麻吉同學會,會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喔!歡迎點選收聽。
➡節目名稱:《麻吉同學會》
➡播出時間:晚上09:32-10:00
➡點我官網隨選收聽(60天保鮮):
➡更多麻吉同學會: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9c5fd8a01e2df00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