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大家都知道了疫苗利大於弊,還是會有 #疫苗猶豫?】#專訪 #官晨怡:https://bit.ly/2XZz8rF
就像台灣政府和醫學界花了很多力氣去說抽煙、吃檳榔的壞處,但依然有不少人在抽煙、吃檳榔一樣──把公共衛生的知識傳播給大眾,絕對不代表大眾就會照著做了。專家官晨怡說,民眾的疫苗猶豫,也是同樣的原理。
在官晨怡看來,我們需要另外一種「從人的經驗、人的生活脈絡去理解這些行為的專業」,去找出人們背後的糾結,才可以想辦法解開。未來,疫情仍然可能反覆出現變化,也會出現其他的公共衛生議題──政府要如何讓民眾依然願意跟著一起走、如何讓公民社會一路參與,將會是一個長期工程……
#相關閱讀
【劉紹華:當我們討論「誰先打疫苗」時,必須先正視結構性暴力】https://bit.ly/2WrywdH
【香港的疫苗猶豫:夾雜對科學、政治認同的徬徨與疑慮】https://bit.ly/2ULSqzq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台灣疫苗 #高端疫苗 #COVID19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了解歐洲怎麼看2020這種總統大選,可以先從歐洲怎麼看美國開始。我們常說歐美歐美,其實從歷史來看,從移民和探索到征服和開發,很多歐洲人會把美國看做歐洲的延伸,當初歐陸受到納粹統治的威脅時,美國出手相助,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都說這是新世界拯救舊世界。二戰後,美國「馬歇爾計劃」把相當於今天1280億美元...
結構性暴力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 #陳美鳳 可能比 #陳時中 更叫得動老人家打疫苗?】#專訪 #官晨怡:https://bit.ly/2XZz8rF
每個國家都會有疫苗接種率比較低的社群,在美國是非裔美國人,到了台灣就變成了比較年長的一輩。指揮中心一直提出 #科學證據、#利弊分析,卻似乎未足以解決他們的「疫苗猶豫」,背後是什麼原因?用科學給出一個客觀、統一的答案,為什麼不是讓所有民眾安心的方法?
研究台灣疫苗猶豫議題多年,官晨怡認為「#信任感的建立,跟科學一樣重要。」她說,比起陳時中站在那裡,告訴老人家「看科學證據就是這樣,你趕快來聽我說」;找一個像陳美鳳那樣,老人家熟悉、信任的對象來跟他們溝通,用各式各樣的努力去接近他們,可能會是更有效的做法:https://bit.ly/2XZz8rF
#相關閱讀
【劉紹華:當我們討論「誰先打疫苗」時,必須先正視結構性暴力】https://bit.ly/2WrywdH
【香港的疫苗猶豫:夾雜對科學、政治認同的徬徨與疑慮】https://bit.ly/2ULSqzq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台灣疫苗 #高端疫苗 #疫苗猶豫
結構性暴力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苗猶豫:用「科學證據」說服家中長輩,真的有用嗎?】#專訪 #官晨怡:https://bit.ly/3gBhD7p
花了很大力氣得來的疫苗,為什麼大家會對它們產生猶豫?作為長期研究台灣疫苗猶豫議題的學者,官晨怡覺得這次Covid-19的疫苗既然是「人類集結眾力在不可能的時間點上」做出來的成果,「要在這種情形下打進每個人的體內,群眾會有質疑,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但政府要如何做才能贏得大家信任?為何台灣政府一直有像過去一樣列出科學論證、找防疫醫師拍攝宣導短片,卻未足以解決台灣的疫苗猶豫?
官晨怡說,政府必須先了解民眾的疑慮到底是什麼,再以這為基礎好好與他們溝通。她舉例說,對於目前施打比率最低的老人家而言,可能要找一個他們熟悉、信任的對象來接近他們,要派的可能是 #陳美鳳;而不是單靠 #陳時中 跟他們講科學證據……https://bit.ly/3gBhD7p
#相關閱讀
【劉紹華:當我們討論「誰先打疫苗」時,必須先正視結構性暴力】https://bit.ly/2WrywdH
【香港的疫苗猶豫:夾雜對科學、政治認同的徬徨與疑慮】https://bit.ly/2ULSqzq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台灣疫苗 #高端疫苗 #疫苗猶豫
結構性暴力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要了解歐洲怎麼看2020這種總統大選,可以先從歐洲怎麼看美國開始。我們常說歐美歐美,其實從歷史來看,從移民和探索到征服和開發,很多歐洲人會把美國看做歐洲的延伸,當初歐陸受到納粹統治的威脅時,美國出手相助,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都說這是新世界拯救舊世界。二戰後,美國「馬歇爾計劃」把相當於今天128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其中四分之一給了英國;五分之一給了法國;十分之一給了西德。所以這種跨大西洋阻止共產主義蔓延的共識是一致的。
因為歐美這種國際秩序從杜魯門到歐巴馬,12位戰後美國總統,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總統執政,歐美關係雖然曾受到考驗,但不曾崩壞,但我們先來看看歐洲是怎麼看川普的。他大喊「美國優先」,退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對歐盟進口產品徵收大量關稅、對反歐的普丁俄羅斯採取和解政策、找北韓金正恩等獨裁者作秀,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等支持民主的領導人反而沒有這麼在乎。德國《柏林日報》還報導,說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在新書中提到,川普曾稱梅克爾是「北約裡面最會跳踢踏舞的人」,就是說她很會閃躲,川普還在電話上向法國總統馬克宏抱怨,說德國是北約裡面糟糕透頂的夥伴。而且川普在支持英國脫歐的過程對歐盟充滿敵意,加上最近防疫不利、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帶來的分裂,應該都已經讓歐洲人感到越來越危險。
拜登則是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也是在美國參議院工作了36年的老將,對歐洲人來說,他就是一個多邊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對受到脫歐、俄羅斯普丁還有川普威脅的歐洲來說,拜登當然比較有希望讓美國重回正軌。除此之外,拜登對歐洲還有特殊的個人情感,他曾經對媒體說自己的祖父曾告訴他:「喬,記住,你身上最好的一滴血是愛爾蘭血統」,他也講說走在愛爾蘭
梅奧郡巴利納的街道上有多感動,因為他的曾曾曾祖父在移民美國之前就住在那裡。所以有些英國人覺得他應該對英國有特殊的情感,上任後可能組成英美聯盟。
可是川普的祖父也出生在巴伐利亞王國,也就是今天的德國啊,他也自己說身上流著德國人的血。但是川普這個月就傳出川普要大量裁撤駐德美軍,從3萬4千多減少到2萬5千多。其實德國在戰後復甦很成功,現在德國算是富裕,所以這個駐軍並不是要保護德國的。在蘇聯解體將近30年後,美軍駐紮在德國其實是一種對歐洲承諾的象徵,除了對抗俄羅斯,也有到中東和非洲行動的便利。不只是這樣,川普上任以來,多次批評德國,還要求德國把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還說柏林不這樣做的話就是拖欠。甚至去年,美國對歐盟徵收25%的鋼鐵關稅和10%的鋁關稅,這個做法大大影響了德國的汽車工業。他還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根本就是要激怒柏林。
所以德國人不反對川普連任都很奇怪,畢竟他一上任就讓美德戰後幾十年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變得很複雜。德國外長馬斯甚至說,就算川普下台,雙邊關係也很難修復。他強調說川普已經讓跨大西洋關係變得很糟。這不是說有一個民主黨總統的人就能改變,因為歐美關係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
歐美這麼多年都是靠北約這個防衛合作組織形成一種西方的軍事力量。但是北約的章程裡面聲稱 「共同遺產 」是歐美團結的基礎,這句話對美國人來說,讀起來一年比一年古怪;尤其美國人口結構早就已經轉型。現在美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是38歲,大部分的人對於冷戰已經沒有什麼記憶,更不用說構成大西洋聯盟這種歐美同盟情感基礎的世界大戰了。
跟1948年相比,現在更多的年輕美國人是亞裔或拉丁裔。跟過去一個具有絕大多數歐洲血統的美國已經不同。但是毫無疑問的若拜登選上,他所主持的白宮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與歐洲合作,緩和貿易分裂,不會像川普把歐盟當作另一個民族國家而反對。但是你說歐美會走得更近,現實來說大概很困難。
歐洲人感覺就是不喜歡川普也不care拜登,但至少拜登支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俄羅斯態度強硬,相信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是伊朗核協議的堅定信徒。而且看起來外交老手拜登現在想要一把抓,除了對中國友好,在反對脫歐下,跟英國還有歐盟都想保持好關係。不過隨著美國疫情失控國力大傷,現在的國際局勢有可能讓拜登這樣左右嗎?這些都是未知數,前提還是他要先維持領先的民調而且拿下總統位置再說。你怎麼看川普與拜登的對決呢?歡迎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結構性暴力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佛洛伊德之死引爆示威抗議潮,雖然為非洲裔爭取權益、討一個公道的主軸並沒有改變,但是在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行動"走鐘"的情形。到底這次的抗議怎麼會又加進了搶劫這個番外篇呢?
這幾年來大大小小的抗議暴動事件過去也經常發生,不過這次有很多媒體都認為,這是1968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遇刺以來,美國最嚴重的種族抗爭行動。因為美國白人對於非我族類的歧視問題真的很嚴重,黑人的問題真的更不用說了,大家會氣到上街抗議根本很正常,就算比早期有所改善了,但那也只是”有改善”而已,雙方在社會上的不平等還是一眼就看得出來。
光就這次警察施暴致死的事件來看,警察對待不同人種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像之前日本就有一個議員在嚷嚷著說,他覺得要對玩動畫遊戲的那些人進行特別監視,把玩遊戲的御宅族當成犯罪預備軍。在美國生為黑人才真的是叫做被當作犯罪預備軍,一模一樣的行為在白人身上就沒事,在黑人身上發生就只能等著吃子彈。
尤其這幾年美國越來越長出現警察誤殺黑人的新聞。像是有人只是在慢跑,就被當逃犯開槍打死,還有人只是在家裡看電視,結果住同一棟公寓的女警走錯樓層,以為家裡被非法入侵,也是竟然直接開槍就把人殺了;之前還有民眾報案說,有可疑男子在後院晃來晃去。警察到現場以為他有持槍,就連開四槍把他打死,結果他只是拿著手機,而且只是要走路回自己家。這種事太多了啦,重點是這些誤殺、誤傷的案件也都沒有認真懲處,最後都是輕輕放下,這樣非裔當然會超不爽。
美國知名talk show主持人Trevor Noah就說,他覺得社會就像是一份大型契約,大家一起講好遵守某些規則,就會取得社會和諧的回報,破壞規則的也會被處罰。像是你開車遵守紅綠燈,你也預期大家都會遵守紅綠燈,交通就會和諧,闖紅燈就會被開罰單。
而現在黑人日常生活的情況是,你再怎麼遵守交通規則,還是每個路口都會被臨檢,有所質疑的話沒搞好還有可能被槍斃。然後旁邊白人紅燈右轉都被當沒看到。黑人每天都要擔心所謂人民保母反而把自己當成社會威脅。現在賣場被搶,大家在那邊不爽,還不就是因為社會契約被破壞了嘛。那可以想像身為在美國的黑人,每一天就是眼睜睜的看著你的契約權益都被破壞嗎?既然這個體制也沒在按照遊戲規則來,我幹麻還傻傻的陪你一起玩,要破壞大家一起來破壞。
但大家也要有個概念,不是說現在風向正確、隊友夠多,上街頭抗議就一點代價跟風險都沒有。這段期間你沒辦法工作、你有可能會受傷,也有可能會被逮捕。大家也別都誤會這些人本來就暴力,其實暴力抗爭會出現,代表的是這些人真的有這麼不爽,不爽到我只剩下暴力才有辦法跟你溝通。畢竟如果可以平穩過日子,沒有人一天到晚想上街抗議吧。
不管是進入體制還是在體制外衝撞,都是改革必要的過程,大家不要單純因為暴力就反對這個抗爭。現在在美國的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衝突,非裔人民與警方的對立看似越演越烈,不過其實在社群網路,還有許多媒體上,還是能看到個同樣的有人民與警察雙方溫和的對話,試圖異中求同,追求互相理解的場景。這樣巨大的社會結構性衝突,最終還是需要每一個立場的所有人共同合作,才有化解的可能。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結構性暴力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泰國的局勢是很值得擔憂,其實是不能解決。即是話現在想迫英祿辭職,但英祿辭職之後是不是不准她選舉。結果他信他們都是會勝出的。除非你改到憲法是不民主,由泰王去提名三份一人,那黃衫軍才會勝出。因為他們已經選了4次,但4次都由他信他們那方勝出,即使英祿不選,由其他人去選,但他們都會勝出。她妹夫都會勝出,這件事是不能解決。
這是我經常所講的結構性矛盾。當一個國家分裂成兩部分,而兩部分人是怎都不接受對方的話,那民主在那刻是不能存在的。但在這事件都能學到很多東西,就是他現在雙方都進步了。幾年前他們是有使用暴力,但雙方都強調不用暴力。政府也聰明了,如果對方是和平的話,是不可以去鎮壓。而黃衫軍也聲明不會使用暴力,但當然有些人會不聽話,開槍打死了幾個人。但是在一個這麼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暴力元素已經非常少。而黃衫軍不用暴力的時候,政府也不敢用暴力的,因為政府單方面用暴力,是會給世界譴責。這樣雙方僵持的情況下,只要大家有意志堅持,政府將不能運作。最後會否由軍隊發動政變,英綠會否倒台呢?
佔中其實是要學這東西,第二要學的是把權力交回給人民。佔中是不能夠做一些複雜的方案出來給大家投的,要求大家為這些方案賣命是很難做到的。這只能夠是一個簡單的道德號召,就是公民提名。沒有公民提名,就是一個假的普選,香港人就要跟她拼命,就是這麼簡單。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