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的庶民美食記憶】30年來,人口幾乎沒有成長的小鎮,堪稱長壽鄉。我最喜歡新興戲院旁,逃學巷斜對角的胡家兄弟麵攤,臭豆腐的沾醬,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屢次如果有外出新竹市,回家上山之前,必定要吃好吃滿才有力氣登好漢坡。
坐在藍白塑膠帆布旁,看著油鍋中的臭豆腐爭相浮動,伴隨著"逼逼剝剝"的油炸聲音。那股期待的心情,好似飢腸轆轆的翻騰,與油鍋唱和著交響曲。
臭豆腐起鍋之後,胡老闆以鐵夾子,將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臭豆腐,不像如今對角線切成三角形,直接從中間用力一夾挖出一個坑,就是裝蒜泥醬和辣椒醬餡料、與高麗泡菜、芫荽的地方。
一盤臭豆腐上桌,端上鋁皮包覆的折疊桌,我們一家人坐在鐵圓板凳上,品嚐臭豆腐與粄條,或許偶而媽媽手頭比較寬裕時,加一盤煙腸小菜,充滿美好的回憶。
客家庄最特色的是胭腸(也有業者翻譯成「煙腸」腌腸)是新埔客家人獨創的食品,又叫「粉腸」或「灌腸 」、也有人稱為「水煙腸」,其外形雖然類似香腸,但口感卻截然不同,吃起來香香軟軟的,帶點Q勁。我認為,到新埔一定要吃胭腸,個人覺得頗有特色,回到新埔吃粄條必點。
胭腸做法是將蕃薯粉拌水,加入瘦豬肉、五香粉和醬油等配料,調拌均勻後灌入豬小腸,再用沸水煮約三十分 鐘。煮熟後撈起用電扇吹涼即可。
胭腸有分裡面有包肉和沒有包肉的,Q軟的胭腸沾金桔醬(類日勝飲食店),或調配甜辣醬(類第一市場內推車載著賣的三代邱家腌腸)、米醬、糖、鹽的沾醬,與煙腸一起入口,是絕佳的組合,清爽順口。
新埔胭腸是很道地的地方小吃,是否舌尖上的美食,見仁見智。 倒是,對於離鄉背井的人,有勾起食慾與舌尖的功能。每回,有機會回家鄉,總是會在山下買著粄條與胭腸回家大快朵頤。
說到新竹的客家美食,許多人一定會想到粄條,數日前,一位張小姐在「新埔人」社群中,貼出文章稱:「請問新埔哪裡有賣純米製粄條?或小吃店?謝謝」引起不少迴響。
當時,我看到貼文時,不禁莞爾,不知張小姐是新住民(新住進新埔的移民)或外地觀光客想來嚐鮮,新埔鄉親立即再版上給予回應,「我也真懷疑新埔哪裡有”非純米”製的板條⋯我們是粄條的故鄉啊!…」、「新埔板條就是純米的(不是美濃板條)」。
也有網友郷親回應,「新埔的小吃店如果賣非純米的粄條,鐵定生存不下去,因為新埔人不會去吃」、「新埔粄條都在地製做,沒有參雜東西,只差在各店家湯頭不同,合不合妳的味蕾」。
雖然,沒有看見美濃客家鄉親的論戰,但,我隱約瞧見新埔鄉親對於粄條庶民美食的自信與自豪。
有人說可以用麵粉加上玉米粉,甚至自製,口感Q彈。不過,道地的粄條仍是米食,應由在來米磨成米漿蒸煮成(臉巾)手帕狀,再依據自己要的寬度裁切。
製作先要選擇在來米品種,磨製成米漿,澆灌於平底鍋皿平均鋪放,再將平底鍋皿置放於蒸籠內蒸熟,形成晶瑩剔透。客家人將粄切成條狀加以烹煮,故稱粄條,南部客家知名聚落六堆,通稱粄條為「面帕粄」。
沒有了半世紀50年前胡家的麵攤子,現在回老家,品嚐粄條必沒有追隨網路的名氣,我總是守住距離胡家麵攤咫尺之遙的農會對面的1952年創立的「源香屋」老店。
現任老闆張榮源從祖母張邱糖手中接下老店,堅持傳統熬煮大骨湯頭的手藝,堅持老味道。假日,在書法家張永鎰老師揮毫的「源溯中土 香冠九區」一手牆上好字底下, 客人高朋滿座,老闆在煮粄條的手從沒停過。
對於一個勾起鄉愁的味蕾的小吃,本地人真心❤️推薦粄條,顧客的舌尖就是最好的評論員。湯頭是否真的好,是湯粄條的關鍵,炒粄條也要看炒功夫。
新埔的湯粄條一般葷食都會有瘦肉,點綴與藏在粄條裡面。加上韭菜與豆芽、紅蔥頭,簡單的美味。當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除了湯頭,還有粄條的Q度等。
在台北工作之故,許多場合與機會可以品嚐餐廳的大餐,但這粄條、煙腸等庶民美食依舊是魂縈牽夢的美食,如今,臭豆腐只能在記憶中品嚐。2020/10/23 (夜夜笙歌 不山不市)
紀冠帆泡菜 在 我是新聞人 葉映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媽媽是最好的!
六年前還是餐廳廚師的紀冠帆,無預警「被離職」,心裡很不甘,但他生性樂天,床上躺了兩天,決定用一碟小菜開啟創業路,媽媽在一旁幫忙....鼓勵........挺過低潮!
闖出一片天!
他的私房菜單:幸福美鮑菇、冰梅釀番茄、泰味泡菜、黃金泡菜、鴻運海帶絲
老紀私房菜
紀冠帆泡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華視在1983年播出的綜藝節目《臨風高歌》最後一集。
《臨風高歌》由廖守義製作、林義雄導播、高凌風主持、詹森雄指揮的華視大樂隊伴奏,是華視專為高凌風量身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於1980年開播、1983年停播,曾經獲得1983年第1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的肯定。
這一集《臨風高歌》的內容如下:
高凌風演唱《臉紅的時候》
高凌風演唱《今夕明夕》
回顧特別來賓:胡茵夢、陸小芬、胡慧中、周丹薇
高凌風演唱《說再見》
回顧特別來賓:汪廷歡、王孟麗、貝心瑜、彭雪芬
高凌風演唱《Oh Carol》
高凌風演唱《我心深處》
高凌風演唱《大眼睛》
高凌風演唱《一個小故事》
高凌風演唱《方磚路上》
高凌風演唱《牽不到你的手》
葉倩文演唱《青春笑笑笑》
高凌風演唱《我的心聲》
回顧特別來賓:鄧美芳、陸儀鳳、劉嘉芬、胡錦、蔡幸娟、張瓊姿、徐杰、秦漢、雲中岳、邵喬茵、傅弄玉、朱宛宜、慕思塵、徐中菲、勾峰、伍楓、劉文正、朱海玲、楊惠珊、華方、貝心瑜、胡冠珍、張琍敏
高凌風偕同阿珠阿花向觀眾道別
(謝謝高凌風論壇提供影片,高凌風官方網站:www.glf.cn)
本名葛元誠的高凌風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外文系,愛好熱門音樂,心高氣傲、求職不順。一日,他和朋友在台北西門町萬國戲院旁小巷的樓內練歌時,吸引路過的瓊瑤注意並上樓「旁聽」,兩人遂成為朋友。
認識瓊瑤不久,高凌風便遭遇一段苦戀,兩人分手後,他又認識另一個女孩,但自己卻猶豫不決,失去了投入戀愛的激情。對這段感情知之甚詳的瓊瑤,將故事說給白景瑞聽,結果成就了一部「真人真事」的電影《女朋友》。秦祥林飾演男主角高凌風,林青霞飾演的夏小蟬與蕭芳芳飾演的孟雅萍,則分別代表「理想夢幻」與「現實社會」的前後任女朋友。
而在片中飾演森林管理員的葛元誠,則因演唱電影主題曲《大眼睛》一炮而紅,遂以這個講述他的戀愛故事的電影裡的男主角名字「高凌風」做為藝名,步向日後長達40年的演藝生涯。
「失戀本該是個悲劇,但誰想到我因失去了那個令我心儀的女孩後,瓊瑤卻將我的故事寫成了小說,以致帶給了我一連串的改變,我幾乎分不清這是幸還是不幸?!」電影《女朋友》於1975年青年節上映後,高凌風不再是沒沒無名的搖滾手,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歌星。於是,高凌風將瓊瑤提攜之恩念茲在茲,並視她為一生好友。
《高凌風簡歷》
本名:葛元誠
藝名:高淩風
英文名:Frankie
祖籍:湖北
生日:1950年2月28日
出生地:高雄岡山
學歷:
1955-1958年,高雄岡山空軍子弟小學
1958-1960年,台北市西松國小
1960-1964年,台北縣恆毅中學
1965年,高一輟學一年,在家補習
1966年,高二就讀高雄左營中學
1967年,高三就讀高雄岡山中學
1967-1971年,中國文化學院外文系。
1970年,大三結識女朋友李榮容。這段戀愛後來改編為瓊瑤電影《女朋友》,片中林青霞飾演的夏小蟬一角就是李榮容。
1969年,組建第一個樂隊,瓊瑤賜名「火鳥合唱團」。
1970年,重新組建「Cosmos合唱團」,擔任主唱,演唱西洋歌曲,獲得熱門音樂比賽冠軍。
1973年,由瓊瑤推薦在劉家昌的「美琪大飯店」駐唱。
1974年,簽約歌林唱片公司,同年推出首張國語專輯《女朋友》,隨著隔年同名電影《女朋友》的上映,迅速走紅。
1975年,主演銀幕處女作《剪剪風》,隨後與恬妞搭檔主演《海藍藍》。
1975年,大女兒葛曉卉出生。
1976年,主持華視綜藝節目《迷你、迷你》、《青春曲》以及大型綜藝節目《陽光、綠野、攝影棚》,以其不拘一格的創新風格,開創臺灣綜藝節目的新局面。
1976年,與《女朋友》片中孟雅萍原型林玉招結婚。
1977年,推出 《姑娘的酒窩》專輯,以短褲、墨鏡、耳環、長髮的前衛造型,顛覆了既往歌手的傳統形象,使老老少少為之瘋狂。接著又推出另一張搞怪專輯《泡菜的故事》,在東南亞引起轟動,卻也因「有損社會風氣」被新聞局關注,遭到老三台封殺。
1978年2月,左肩被歹徒砍傷,帶傷登台作秀造成轟動,媒體報導也從娛樂版轉到社會版。
1978年,二女兒葛曉瑩出生。
1979年3月,台中豪賭一夜輸掉700萬。
1981年,解禁後幾個月,與鄧麗君、李季準、崔苔菁同台,擔任金鐘獎頒獎嘉賓並「一鳴驚人」,高淩風詼諧的調侃成為該屆金鐘獎的最大亮點。
1981年,離開歌林唱片,創辦綜一唱片公司,大力培養新人。將黃仲崑、陽帆、沈雁、齊秦等人簽至綜一旗下。同年推出《不一樣》專輯,並獨挑大樑主持華視大型綜藝節目《臨風高歌》,收視率一路長紅。
1982年,推出《冬天裡的一把火》、《燃燒吧!火鳥》等專輯,使其歌唱事業達到顛峰,更創下男歌手作秀當日最高價碼新台幣24萬,至今無人能破此紀錄。阿珠與阿花首度伴隨青蛙王子登上舞臺,首開合音天使伴舞風潮。
1983年,《臨風高歌》獲得第1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
1984年,主持《歡樂奇兵》,成為歡樂綜藝節目的開山鼻祖。
1985年,因攜搶防身被判管制,在獄中寫下《小丑的獨白》。
1986年,主唱瓊瑤大戲《煙雨濛濛》的主題曲《濛濛煙雨》。同年主持華視大型綜藝節目《鑽石舞台》,此節目後來也捧紅了當時初出道的胡瓜、鄭進一與陽帆等今日臺灣綜藝圈的大哥大。
1986年,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同年因力挺文潔而辭去鑽石舞台的主持,遭到華視、中視、台視聯合封殺。
1987年,退出演藝圈並轉行做生意,經營當時全臺灣最大的夜總會「閣樓夜總會」,同年,「西閣樓」、「鑽石舞台」歌廳開業,並與張菲在淡水合夥經營啤酒屋,盛極一時。
1988年,與美國華裔小姐文潔結婚。同年,三女兒葛曉潔出生。
1988-1991年,生意失敗,從顛峰跌入谷底,患上憂鬱症。
1990年,二度暫別歌壇從商,並與佛法結緣。
1991年,結束第二段婚姻,到夏威夷攻讀戲劇碩士,結果手臂因意外受傷,中斷學業。
1992年,出版寫真集。
1995年,與金友莊結婚,開始第三段婚姻。
1995年,四女葛子楊出生。
1996年,在林森北路合股小本生意「石頭燒烤魚頭店」。
1997年,在臺北投資千萬開設「石頭族樂園」,結果被市長陳水扁強行斷水斷電,一夕破產。
1997年,獨子葛兆恩(寶弟)出生。
1998年,參選民意代表,成為反扁鬥士,但高票落選。
2000年,以毛遂自薦方式爭取到模仿節目「主席有約」張院長一角,因模仿得出神入化 ,再度創造演藝事業高峰。同年主持《風雲禪話》獲金鐘獎提名。
2001年,推出高淩風 & VERY-3《錢不夠用-新歌加老歌新唱精選集》。
2002年,主持《命運好好玩》、《命運大哥大》。
2003年,與陳孝萱主持中天《天機可以洩漏》。同年,小女兒葛嘉怡(寶妹)出生。
2004年,以其三十年的人生經驗出版《賺到三十年》。
2004年10月21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出道三十年個人演唱會,連戰與宋楚瑜均出席。
2005年,主持《名人高峰會》、《好色男女》。
2006年,主持《金曲百樂門》。
2005年4月10日,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舉辦三場個人演唱會,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2005年5月,代言「衛康眼鏡」,並參加全國巡演。
2006年,出版身心靈書籍《賺到天天樂》。
2006年:參加《舞林大會》。
2006年:參加《名師高徒》,率鄧甯獲得當年冠軍。
2007年:發行第35張專輯《dangerous》。
2008年:聯合臺灣演藝工會第一時間為汶川捐款捐物,並拍攝大型公益2008年3月,擔任總統馬英九就職招待會主持人。
2008年3月,與淩峰一起參加紀念鄧麗君訪談。
2008年5月,參加洛杉磯華僑賑災演出。
2008-2010年,連續三屆擔任金鐘獎頒獎嘉賓,以「A咖B咖」、「大牌小牌」、「三大難高音」成為金鐘獎頒獎亮點。
2010年1月10日,拍攝個人MV《還好還好》。
2010年,出演《一頁臺北》,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配角提名,該片同時獲得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2010年,主演個人傳記類電影《實習大明星》。
2010年4月3日,與康康、吳宗憲在上海大舞台舉辦「三大難高音」演唱會。
2010年4月27日,在重慶人民大會堂擔任鄧麗君紀念演唱會嘉賓。
2010年8月,帶寶弟參加《天天向上》,寶弟首次亮相中國大型綜藝節目。
2011年1月,主演個人傳記電影《老明星》,後於2014年2月獲英國萬象國際電影節最佳表演獎提名。
2011年11月,北京工人體育館《三大難高音》。
2012年1月,廈門工人體育館《三大難高音》。
2012年1月,攜寶弟參加《可凡傾聽》跨年訪談。
2012年2月,在廈門被騙人民幣650萬元。
2012年2月,結束第三段婚姻 。
2012年7月26、27日,上海蘭心大劇院參演個人傳記舞臺劇《火鳥傳奇》。
2012年9月,與吳孟達、黃小琥合作主演電影《冠軍歌王》。
2012年11月,檢查發現罹患血癌。
2013年1月,三次化療後失敗出院。
2013年5月,病後首次復出,攜寶弟參加中央電視台親子節目《牆來了》。
2013年9月,參加《我不是明星》,為寶弟助陣。
2013年11月,拍攝《如果都是天意》MV。
2013年11月,出版《火鳥》。
2013年12月,新加坡跨年演唱會。
2014年1月,籌備出道40周年演唱會《藍寶石之夜》。
2014年2月,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傳演唱會。
2014年2月17日,病逝,終年64歲。
2014年3月8日,演藝圈好友如期舉辦《藍寶石之夜》,完成其宿願。
2014年3月12日,安葬於臺灣萬里「福田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