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讀者在澳洲生活或者將會移民澳洲,或許會對以下內容有興趣。
最近上了幾個COVID management的課,臨床上遇到不少COVID個案,跟同大家分享下澳洲COVID現時的情況
***以下內容只作參考、分享和討論用途,實際臨床治療請根據個別醫院的指引)***
【澳洲現時狀況】
主要爆發在於NSW,其他States每日確診數目前仍然為個位或雙位數,但Victoria有急速增長的潛力。所以地區的爆發個案以Delta為主。
NSW經歷兩個月封城後,並未能成功把Delta壓下來,現時每日400+個案,累積個案已8000+,ICU使用量約60+。全個NSW有約500到600張ICU病床,政府宣佈如有需要可double ICU病床數量。不過目前已有約11-14%的ICU被COVID病人佔用。未來兩星期及往後的兩個月專家預計每月確診數會升至1000+的四位數字。
為什麼封城好像沒用?很多專家有不同解說,可能是疫苗覆蓋率太低、部分民眾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開BBQ Party、封城以唧牙膏方式逐個Suburb逐個封、一年半後都仍然有人不肯戴口罩或戴不好個口罩、一年半後仍然可以出現院內交叉感染等等。
【臨床上我們學會了什麼?】
最新的研究仍然顯示重症大多是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值得注意的是Delta除了傳播率更高外,似乎造成重症的機會比起original/alpha更高,特別是針對年輕群體。不過目前數據很多confounding factors,到底是因為年輕群體大多未打疫苗/未排隊打到疫苗,所以比較容易出現重症定還是delta的殺傷力比較大,相信過多幾個月有更多數據便會更清晰。
感染後一般的disease course是怎樣?
大約80%會是輕症、10-15%會是moderate to severe(大多需要住院治療)、5%是重症(Critical,或需要ICU)。Incubation period大部分3-5日就開始病發,delta似乎更短,但可長至14-21日不等。
具更高風險的群體為男性、長者、本身有心臟病、肺病、免疫系統不良、糖尿病(1/2型)、長期腎病、吸煙等等。
病發後通常day 5-8開始惡化,9-12日就開始peak,常見併發症有肺部、心臟、血栓、炎症性反應等等。
肺部如大家都相當了解,常見的為非典型性肺炎的bilateral peripheral lower zone pattern,但這種pattern亦在老人/COPD群體上的atypical bacterial pneumonia較為常見,所以並不能只靠CXR去判斷,CT Chest的話有更多defining features。不過早期病發的話,imaging未必好conclusive。歐美甚至現時澳洲,基本上你發燒或有呼吸道徵症都會幫你驗COVID。
心臟的話如任何病毒性感染,都有myocarditis的風險,同時如果嚴重的cytokine storm和multi organ failures的話,T2MI亦相當常見。臨床可疑的話ECG和troponin都不會少做。
血栓風險其實不低,如任何嚴重炎症性疾病或感染,COVID的PE風險視乎人種和Studies,都有差不多1-3%。歐美加澳等白人為主的國家以往多數有hospital policy, for any hospital admission > 24 hours都會建議打40mg SC enoxaparin作DVT prophylaxis,但有趣的是亞洲人血栓的風險其實低好多,亞洲地區甚少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但somehow日常都會照幫亞洲病人打,到底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不過因為COVID,現時不少臨床建議感染COVID住院的話都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不過therapeutic enoxaparin (1mg/kg BD)就發現似乎對outcome沒有重大影響,更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亦有個別指引建議如有臨床懷疑的話定期驗一驗D-dimer,但不少不幸染上COVID的病人都有underlying disease本身都會增加d-dimer,如果你d-dimer positive你都基本上要CTPA,但CTPA你照完1個COVID病人又要deep clean間房,下個照CT的病人便要等一輪,到底驗還是不驗,仍然是臨床上不簡單的選擇。
【目前治療的選擇】
目前有較多證據支持的藥物有Dexamethasone,類固醇似乎永遠不會令人類失望。NEJM鼎鼎大名的RECOVERY Trial發現6mg PO/IV daily可以減低重症患者28 days mortality,特別對於需要氧氣支援和插喉患者最為有用,亦可減小ARDS的機會。但對沒有氧氣需求的患者來說並無重大分別。所以輕症並不建議使用Dexamethasone
Remdesivir早期被譽為神藥,NEJM研究發現對輕症並無重大作用,但對中等至嚴重患者來說則有縮短住院時間的好處,特別在需要氧氣支援的患者上。但似乎對已插喉的患者身上無重大幫助,可能由於插喉已是最後手段而插得喉時抗病毒或許已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應對那可惡的ARDS
Tocilizumab (IL-6 inhibitor),以往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近一兩年在COVID的臨床研究其實都相當controversial,有些研究顯示有用,有些顯示無重大分別,但最近似乎又有新數據對於重症病人來說在控制cytokine storm上有不錯的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另外亦開始有研究使用Baricitinib (JAK inhibitor),跟Tocilizumab一樣,原是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目前研究亦是似乎有控制cytokines storm,在重症上有正面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在美國亦有時會用到Regeneron的monoclonal antibodies,不過美國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未引入,相信一來天價、二來貨量亦不足供應全球。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最後就是回歸病毒感染大多都是依賴支援性療法,人類到目前為止都仍然未有方法可以有效地殺死病毒,大多只能靠免疫系統,用藥物抑制病毒生成速度,讓免疫系統和抗體清除病毒。
於COVID治療中最常見的便是氧氣,如mild to moderate的一般只要nasal cannula支,大部分病人aim saturation >90%。但嚴重或重症時便要考慮high flow或NIV或插喉。不過NIV或插喉大多需要ICU支援,而插喉後比較麻煩的是好多時都wean不甩條喉,所以一般除非到最後階段都避免插喉,而當病人惡化到必須插喉時,Tocilizumab和Baricitinib似乎未有非常好的效果,可能已經miss the boat?這需要更多數據和研究
另外就是有趣的是intermittent prone position似乎對血含氧量有改善。不過到底對預後有無幫助就仍然未明。
今日暫時講到呢到,最近澳洲大爆發,作為前線醫生都遇到不少COVID病人,如果大家有興趣,下篇跟大家分享一下前線醫護面對的困難和壓力。
糖原是什麼 在 流氓中醫師的極道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師好物推薦第十九團】🍜
吃貨照過來、照過來‼️‼️‼️
醫濕有幾款健康又好吃的東西報乎你知~
❇️第一款.堅果先生🌰
堅果是大自然送給人類天然的維他命,不同的堅果包含了維生素E、鋅、鐵、鎂、鈣、蛋白質和Omega-3等人體所需的營養。堅果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優質的脂肪來源,適量的食用可以補充熱量和元氣,也可以提升免疫力。💪🏼
那市面上的堅果牌子百百種,為什麼選擇堅果先生呢?因爲他們聰明,有找我開團(喂
不是啦,
其實堅果先生是非常有特色的堅果品牌,產品特點在於秉持健康爲首要目標的信念,決不添加任何糖和化學物質來增加口感。堅果的部份保證產地直送、仔細嚴選、低溫烘焙、不加調味,給你的每一口都是最純粹最天然的健康。👍🏻
再來說說堅果先生的堅果穀粉飲部份~
市面上的堅果穀粉來說,「堅果」的部份非常少,大多都只占了整個商品的5-10%,剩於的還是「穀物粉」,但堅果先生的堅果粉含量達35%,經醫濕親嚐,這「堅果」碎粒是真的吃得到而且還很多。這就好比醫濕跟一般人不一樣,普通人作古後推進去燒拉出來只有骨灰,醫濕是拉出來除了骨灰之外還有好幾顆圓圓亮晶晶的,沒錯!那是醫濕的舍利子,才不是生前有入珠🌽。😒😒😒
在這邊先說一下哈,蠻多人以為吃堅果喝堅果穀粉飲就可以減肥,這是錯誤的觀念哈!堅果並不能加速瘦身,不要再被騙了!堅果類只是天然的食物,跟垃圾食物相比是有比較低的熱量,但比較低不等於沒有,差別是在於堅果的熱量和營養屬於天然的營養,懂?想要瘦身,乖乖運動控制飲食才是正道,Do you understand ?🤷🏻♂️🤷🏻♂️🤷🏻♂️
堅果先生的綜合堅果罐有不同的搭配,不管是1號2號3號都很棒,看粉絲個人喜好選擇。而堅果穀粉每包都有五種穀物加五種堅果,穀物皆為無毒標準選物,再以堅果先生的高標準製作,給你飽滿的健康!(堅果穀粉現在有杏仁、芝麻、紅棗、蔓越莓4種口味,大家可以google一下,這幾味在中醫觀點上都是對身體有一定程度的好處唷。)
❇️第二款.川子麵線🍜
有沒有喜歡古早味麵線的粉絲?有的話,這款來自台中傳統市場裡的好味道,一定要來交關一下。傳統的好滋味需要被傳承,史奈普這位肖年主廚將阿嬤作麵線的手藝學了下來,將古早味作出了新意,好吃又不失回憶中的味道。👍🏻
現在,想要煮一鍋好吃的麵線不用大費周章。水燒開後,將麵線放進去喇喇勒,湯包、醬包也和配料都放進喇喇勒,龍柱也…(先不要),最後香菜一把梭哈,一鍋美味的古早味麵線即可上桌。醫濕我是拿來煮大腸麵線,結果當下整鍋直接吃完,好吃真的沒在跟你543的。👏👏👏
另外,各位辛苦煮飯的阿嬤、媽媽還是細姨們注意聽來喔!這麵線醫濕必需要讚一下,因爲妳麵線在煮,要是臨時姐妹還是客兄公打電話來,就算出門去抓猴、帕ㄤ,鄧來息,這碗麵線呷落到底猶原是「Qㄉㄟˋㄉㄟˋ、ㄉㄟˋㄉㄟˋQ」絕對不像一般麵線煮太久泡太久就軟的跟那些整天問說「我老婆/女友端了一盤海鮮給我,我今晚要注意什麼?」的奧懶教一樣。🤷🏻♂️🤷🏻♂️🤷🏻♂️
喜歡吃麵線的這一定要推,不管是大腸麵線還是蚵仔麵線,方便到讓你在家就能吃到傳統的街邊市場美食。(大腸跟蚵仔請自備哈)
❇️第三款.川子油蔥醬🧄🧅
選用南臺灣自產的蒜頭加紅蔥頭,再以台中八十年老舖的香油下去製作。廚師從挑選到拌炒時的火侯控制,每分每秒都馬乎不得,因爲稍微沒注意到的話就會「糙灰搭」。不得不說,這罐油蔥醬著實令醫濕我喜愛,我常拿來拌乾麵、拌飯,有時煮雞肉飯也會加,然後再配個小菜就覺得簡單美味,就像在台灣陪家人吃飯一樣。👨👩👧👦
好啦~
打文又打到我狹窄性腱鞘炎要發作了,看我介紹的這麼認真就知道好吃是沒有在豪洨的。爲了醫濕我的結婚基金和兩隻蠢貓的罐罐基金,請有興趣的吃貨們、粉濕們快拿出你的信用卡💳刷一波~
✅更多詳細的商品介紹與選購請點下方團購連結🔗:
https://happypie.com.tw/category/2623
醫濕、未來的正宮、奶姬和碰氣謝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
#第十九團
#不含醫濕收養的貓貓們
#中醫濕的結婚基金
#蠢貓罐罐基金
#超好吃的堅果
#堅果先生
#古早味麵線和油蔥醬
#信用卡刷起來
糖原是什麼 在 鈕扣菊不私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到酒家菜
你會想到北投酒家文化
還有呢?
應該就是飄香縈迴將近60年的「青葉台灣料理」吧🉐🉐🉐
台菜原是由民間料理衍生
道地的「酒家」文化
也因為要有其權貴宴客的象徵
在食材使用上更是竭盡所能的奢豪
用以顯示主人家的大器與排場
而1964年創立的台灣第一家青葉台菜宴席料理餐廳
也是以此為創立的主軸
除了一份對台灣本土與懷舊的感念
也是創立者對料理的一份神聖使命感
不少名人喜歡到此嚐美食話家常
回顧時代變遷的點滴
一口烏龍茶🍵
一縷佳餚的冉冉上升的熱氣
ㄧ派悠閒放鬆的用餐心境
都在津津樂道的青葉餐廳裡💓💓💓
雙人套餐(母親節首選)
傳統台灣味菜色為主角
💟烏魚子炒飯
這道炒飯的靈魂「烏魚子」
除了讓炒飯味道香鮮味美外
烏魚子的處理過程也是影響風味的重要因子
口感緊實略會黏牙的fu
相信是喜愛烏魚子控的共同感覺
這是吃了會讓人想續碗的炒飯
粒粒分明的飯粒
立馬開胃🥰🥰🥰
💟白蜜鮑魚
大概就是辦桌、過年才會吃到的大菜
在青葉你隨時想吃都能來上一盤
厚度恰好的鮑魚片
🈵️🈵️鋪呈在高麗菜絲上
以黃芥末醬調和
跟一般美乃滋口感不同
多了一份刺激味蕾的辛辣感
嗯~~每一口都好🈵️足
💟炸花枝丸
也是店內人氣必點的前菜類
個人喜歡沾一點點白胡椒粉提味
簡單的小點炸物
也是台灣料理的精神所在
就像鹹酥雞存在的文化般
是台灣風味的代表
💟茄汁明蝦
小編好愛吃🦐🦐
蝦肉的彈牙和衝鼻的鮮味
新鮮💯💯💯
以薑末、蒜末、洋蔥、牛番茄丁、紅甜椒青椒爆香的茄汁
讓明蝦的滋味活跳跳在嘴裡爆開
在下鍋之前浸泡過鹽水的明蝦
蝦肉更加緊實
甜味也ㄧ躍而上
💟干貝蘆筍
干貝以大火油煎保留其鮮度
採用季節蘆筍並細心地削去硬的外皮
切段加上主廚的功夫
讓干貝蘆筍成功鎖住他們的獨特
但又能彼此混合激盪出下飯的口感醬汁
堪為一絕啊⋯⋯👍
💟竹笙燉雞湯🐔
一盅雞湯撫慰辛勞的媽咪和(自己😅)
喜歡煲湯的饕客絕對不能錯過這美妙的滋味
即使天氣已經沒那麼冷
ㄧ碗熱熱的雞湯
喝下肚也能讓身體和心靈都暖起來
而且竹笙雞湯平溫不燥
一年四季都非常🈴️宜😋😋😋
💟雞蛋布丁
小編喜愛那種焦糖味💕
香甜又有一絲絲微微苦
🈶️著濃郁蛋香
吃得出手工現打的特別滋味
如果要來青葉要找尋那份懷舊古早味
推薦您可以試試這道🔼🔼🔼
㊙️隱藏版甜點
古早味芝麻麵茶糊
真是太美好了😘😘😘~帶媽咪慶祝節日
還可以和媽咪一起體驗手沖麵茶🥰🥰🥰
香醇芝麻香氣四溢的麵茶味兒
還有嚼勁Q彈的手工湯圓仔
佐上「金箔」
自己調配麵茶的濃稠度
殊不知兒時甜蜜點滴回憶
頓時一股腦地湧上心頭
這不就是一種愛嗎?
對親人對生活對自己的愛戀嗎💖💖🎀
還在煩惱母親節帶媽咪吃什麼好料
就訂青葉吧🍃
🍴青葉台灣料理-中山店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05巷10號1樓
(六條通)
☎️02-2571-3859
⏰11:00-14:30;17:15-21:30
FB:青葉台灣料理 – Taiwan Cuisine
🔗https://www.facebook.com/aoba1964/
立即訂位:https://inline.app/booking/aoba1964/aoba1964
捷運:紅線 中山站2 號 出口 步行約6分鐘
#台北 #台北美食 #台北餐廳 #台菜餐廳 #台灣美食 #台湾美食 #台菜 #中山美食 #捷運中山站 #捷運美食 #青葉 #台菜料理 #家庭聚餐 #傳統美食 #台北台菜餐廳 #適合家庭聚餐 #中山區美食 #團圓餐 #手路菜
✨光輝的五月✨
寵愛媽咪 歡度母親節🙌
#期間限定優惠 110.05.01-05.31
只要來店用餐 預訂套餐或桌菜系列
即可享 #9折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