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8日,#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原稱 #國際工殤日),原是為了紀念那些在工作中遭受傷害或死亡的工作人員,然而我們的黃偉哲市長卻拍攝以「#變胖也是一種職災」、「#市長職災享食報」做為賣點的影片,讓人無法苟同。
#正職勞檢員人數遠不及其他五都
台南市雖然在去年正式 #將勞動檢查中心正式升級為二級機關,並命名為 #職安健康處,其中編制的勞檢員正職人數增加為14人,但相較於其他五都的正職勞檢員動輒40人至80人起跳,台南市這樣的正職勞檢員編制人力,真的足夠嗎?
#職業安全衛生檢查受檢比率六都吊車尾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最新公布的勞動統計年報,2018年的職安衛檢查累計家次,台北市12,451次、高雄市13,235次、台南市2,140次,我們連台北、高雄的零頭都不及,受檢比率只有2.64%。
#職災 #工殤 對於真正遭受到的人來說,是相當沉痛的經歷,我也曾經將一些嚴肅的議題當作玩笑而被周遭朋友指正,黃偉哲市長是否能思考一下,不要再把別人的苦痛當作玩笑。
做為公眾人物,市長的言行有極大的影響力,當我們努力藉由節日,喚起大家對勞工議題的重視,黃市長的玩笑話很有可能讓努力付諸流水,甚至導致大家輕忽 #職災的嚴重性,希望黃市長可以更慎重的看待勞工問題,與我們共同促進勞工權益。
👉 職業災害定義:指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職業安全衛生法)
-----------------------------------------
📌 http://bit.ly/易瑩的Instagram
📌 http://bit.ly/易瑩的Youtube
📌 http://bit.ly/易瑩的開放資料平台
粉塵作業定義 在 林奈森不睡覺-台紐混血兒在紐西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紐西蘭的武漢肺炎恐慌 ]
其實林爸一兩週前就已經跟我碎念過這個東西,抱怨紐西蘭機場至今都還沒有做任何防範。
我是一直到三四天前開始在媽媽聊天群組上收到大量驚恐的訊息
「#口罩買不到!」
(然後口罩團購如雨後春筍般的爆開)
「下週開學,#從疫區過完年的學生們都要飛回來了,這樣去學校等於直接暴露在風險之中!不去上課了!」
(其實想想唯一不用面對疫區居民年後回流潮的只有台灣,其他國家都有移民。我知道有因為這樣擔憂的媽媽朋友決定延遲回來紐西蘭,雖然我懷疑這是一個延長在台灣爽日子的招數。)
「快看看這個人的朋友圈截圖,#居然提到從武漢回來的親戚感冒了!」
(為什麼從疫區逃出來的人都要在朋友圈炫耀呢?是不知道網路肉搜的恐怖嗎?)
因為我剛好也在一些新加坡的台灣媽媽群組,那個的對話的恐慌就更加升級:
「新加坡口罩可能會缺貨!#因為有人狂買運回去疫區阿!!」
然後就是一些出門前的自拍照,大家都變成都市養蜂人。
一開始我是老神在在,因為我家生活圈相當單純,工作(同事最近都沒有旅遊),幼稚園(只有12個孩子 + 都在上班的家長),林爸(在家工作沒有朋友),賣場(沒有什麼人,林奈森也不是很常去),殺時間的地方(戶外居多)。
但在閱讀驚恐訊息兩天之後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去買些口罩以防萬一。畢竟紐西蘭的防疫工作通常是慢一拍,澳洲都已經淪陷了我們現在好像還沒有甚麼作為。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我看到覺得比較有用的訊息: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其實最好的防疫方式就是不出門啦,有小小孩的你們應該知道小孩口罩戴不住,家看電視度過這幾天吧。
最後,我身為一個母親,要詛咒那種明明從疫區回來來跑去人多地方場合跳舞的人,#你雞雞會爛掉
-\-\-\-\-\-\-\-\-\-\-\-\-\-\-\-\-\-\-\-\-\-\-\-\-\-\-\-\-\-\-\-\-\-\-\-\-\-\-\-\-\-\-\-\-\-\-
[ Bumkins 美國嬰幼兒必備可機洗防水圍兜 + 必備防水袋 + 咬咬餐具 + 超吸餐盤 ]
(本團購因為武漢肺炎大家沒出門在家滑手機有了奇妙的銷售量。請有興趣的人不要等到最後一天因為賣完就賣完了~)
奈森心得:https://nathandoesnotsleep.com/2020/01/12/bumkins/
購買連結:https://gbf.tw/orbjp
【你戴對口罩了嗎?】
隨著關於武漢病毒的新聞播出,一整天來到藥局買口罩的顧客絡繹不絕。
不少人對當年SARS風波仍記憶猶新,一進到藥局就問:「請問你們有賣N95口罩嗎?」
防疫視同作戰,面對武漢病毒這個趁著新年搗亂的大敵,我們是否有選對口罩,做好防護了呢?
今天,就趕緊帶大家來認識各種市售常見的口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稍微認識幾個關鍵數字:
1.飛沫大小5微米
2.PM2.5是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
3.結核桿菌大小0.3~0.6微米
4.病毒大小0.08微米
口罩種類:
●紙口罩
-功用:防止飛沫噴濺
-使用時機:美容美髮、食品餐飲業佩掛,或面部遮瑕
-材質:一般為單層或雙層紙質製成。
-說明:透氣性良好,主要防止肉眼可見的飛沫噴濺以免觀感不佳,但沒有防疫功效及任何保護功效。
●棉布口罩
-功用:保暖、隔絕較大顆粒粉塵
-使用時機:騎車或天氣寒冷時保暖
-材質:棉布、不織布或其他布類材質
-說明:由於為布類材質,通常可水洗重複使用,有保暖功能但因為孔隙大不具有防疫及隔絕空汙微粒功效。
●醫療口罩
-功用:防止感染者飛沫散播,以及保護佩戴者減少飛沫吸入
-使用時機:醫療人員執業、呼吸道感染者或預防飛沫傳染疾病
-材質:標準醫療口罩有三層,防潑層、過濾層和親水層
-說明:標準醫療口罩必須有醫療器材字號,有顏色的為外側防潑層,可以有效阻隔飛沫;中間過濾層可隔絕90%以上5微米的顆粒(也是飛沫的大小);內部親水層則為具有吸濕性的柔軟不織布,攘皮膚接觸較為舒適且不易潮濕。
需注意醫療口罩並非完全密合,邊緣仍會有一定程度的洩漏,也與配戴的正確度有關。儘管如此在多數的場合已經可以降低疾病傳染比率。
市面上的醫療口罩有許多變化型,除了平面醫療口罩外,立體式的醫療口罩相對會更與臉型密合,減少洩漏比率。而掛耳的部分傳統的鬆緊帶戴久可能會造成耳朵疼痛,因此衍伸出扁繩或布式的掛耳。但同樣需注意太鬆的掛耳會增加洩漏率減低保護效果。
●活性碳口罩
-功用:隔絕異味、揮發性氣體
-使用時機:油漆、騎車、清潔打掃時使用
-材質:在口罩中加入一層混有活性碳的布料
-說明:一般活性碳口罩僅用來阻絕氣味或揮發性氣體,但對於粉塵沒有用。因為活性碳本身表面是有許多無極性的微細孔洞,會吸附無極性分子(通常具有異味),但粉塵等懸浮微粒過大活性碳無法吸附。
市面上也有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就是將一般醫療口罩中再加入一層活性碳,達到防疫又吸附異味的功效。但需注意變成四層的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呼氣阻力會大為增加,可能增加配戴不適感。
●PM2.5口罩
-功用:隔絕PM2.5空氣污染
-使用時機:空汙嚴重時、騎機車、微細粉塵作業
-材質:同樣為三層,主要差別在於中間層通常使用靜電吸附層,可以利用靜電吸附較微小的懸浮微粒。
-說明:目前台灣PM2.5口罩的檢驗標準是依照經濟部檢驗局公布的CNS15980標準,分為A~D四個等級。
PM2.5口罩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必須完全密合才能達到防止吸入懸浮微粒的效果,否則只要有洩漏都會從邊緣吸入。由於PM2.5口罩的密合要求,會造成呼吸阻抗提高以及悶熱的問題,所以有些產品增加了單向呼氣閥,協助熱氣與濕氣排出減少不適感。
PM2.5口罩是否可以拿來防疫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它可以阻擋小於飛沫(5微米)的顆粒。然而設計上並不適合拿來作為防疫用途,主要是因為呼吸阻抗高,不易久戴;而且原本大約可以重複使用,如果針對防疫用途則需要每天更換,相對成本較高。
●N95口罩
-功用:隔絕大於0.3微米的微細粒子
-使用時機:微細粉塵作業、醫療人員於高危險空氣傳染作業時
-材質:同樣是採用中間靜電層來達到過濾懸浮微粒的作用
-說明:N95的定義是可以過濾可阻擋95%以上0.3微米的非油性懸浮微粒,在工業用途上常作為人員粉塵保護裝備。在醫療中,N95口罩用於醫療人員接觸結核病人時的保護措施,這是因為結核桿菌長約1~10微米,寬約0.2~0.6微米,且可以不藉由飛沫而是透過空氣傳播,因此使用N95口罩可以隔絕結核桿菌保護醫療人員。
在2002年SARS事件期間因為當時尚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空氣傳染(後來認為極不可能),因此建議採高規格N95口罩作為醫療人員防護措施。
需注意的是,並不建議一般民眾使用N95口罩作為防護SARS和本次的武漢病毒,原因是N95口罩的呼吸阻抗極高,使用上會很不舒服,因此常造成配戴不正確而喪失保護作用甚至提高感染風險,倒不如使用一般醫用口罩即可達到足夠的防護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粉塵作業定義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職業醫學】~ 造船業可能的風險
週末騎騎ubike,沒想到還可以經過造船廠!印象中,只覺得高雄是造船、拆船的重鎮,原來北部也有造船廠⋯⋯真是長了見識⋯⋯
在光鮮亮麗的船舶後面,從業人員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呢?
我們就來看看吧⋯⋯
因為造船包含了很多的工序及接觸到的材料,所以好像什麼都會沾到一些,下面的說明都用概要簡述,以免版面太雜亂,對其中的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再點進相關的延伸閱讀中。
1. 重金屬:主要都是作為防鏽的塗層或焊接的材料
* 鎘(Cadmium):常出現在鍍鎘的鋼材,或一些焊接的材料中。
急性:吸入高劑量的鎘會造成嚴重的「肺臟損害」。
慢性:長時間地暴露於含低劑量鎘的空氣、食物或水,會造成鎘累積於腎臟並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其他的長期影響,則是「肺」的損傷和「骨骼脆弱」(痛痛病)。
* 鋅(Zinc):主要在鍍鋅的鋼材,和含鋅的塗料中。
急性:吸入大量的鋅(如:粉塵或煙霧)可能會導致一個特殊的疾病,稱為「金屬煙燻熱」。
* 鉻(Chromium):主要用在顏料之中
急性:吸入高濃度的六價鉻會造成鼻粘膜疼痛、鼻塞、流鼻水及呼吸問題,如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黏膜刺激性)
慢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為人類的致癌物。
* 錳(Manganese):常在焊條中出現
慢性:最可怕的就是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 鐵(Iron):船身的鋼材中就會有鐵
慢性:在吸入船身拋光或研磨的粉塵或是焊接時的金屬燻煙後,長期會產生鐵質沈積症(siderosis)。
想了解更多有關焊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電焊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blog-post_26.html
2.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現在為求材質的堅固及輕量化,在遊艇常會使用的就是FRP,在使用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接觸性皮膚炎」及「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特別是遊艇製造時,常使用的工法是「手積層製造」,然而因為這樣作業的方法是「開模式」,顧名思義,作業沒有密閉,所以局部的排氣以及個人防護具要更加注意,以免造成長期暴露的職業傷害。
想了解更多有關FRP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接觸「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FRP.html
3. 石棉(Asbestos)
以前用在管路的隔熱,是很普遍的材質,現在因為知道其健康的危害,已經用的很少了,然而在拆船業,還是可能會碰到石棉,要注意呼吸道的防護;否則,在數十年之後,可能會出現「石棉肺」、「惡性間皮瘤」等疾病,這時候再去反省幾十年前沒戴呼吸防護具就來不及了!
更多有關台灣石棉使用的歷史及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
http://bit.ly/2V22VwH
4. 油漆顏料(Paints)
為了船身的美觀、保護漆面下的材質,「油漆」在造船業一定不能少,甚至就如前面提到的,會加一些重金屬,來達到特定的目的,如:防鏽。
在油漆施作時,主要會影響到健康的有以下三個:
A. 揮發性有機溶劑
B. 顏料中的重金屬
C. 粉塵
而這些健康風險,又可能因為後面提到的「局限空間」,造成通風不良、濃度累積,造成更嚴重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有關油漆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油漆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paint.html
5. 局限空間(Confined Spaces)
在船艙內施作相關的工程時,其實就算是一種「局限空間」;法規中的定義如下: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9-1 條:
局限空間,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可能產生的風險有:
物理性危害:
如:墜落、感電、掩埋/溺水、夾/捲、熱傷害/冷傷害。
化學性危害:
如:缺氧、急性化學中毒、火災、爆炸。
想了解更多有關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06/confined-space.html
※ 最後補充一下,在美國OSHA的統計資料,造船及修船業中,造成最多死傷的,其實是船塢的污水處理系統 ~ 硫化氫中毒。(因為其他即便產生職業病,也不會一下子就死亡!)
參考資料:
https://www.osha.gov/SLTC/shipbuildingrepair/hazards.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我之前也有整理一篇: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07/H2S.html
※ 結語: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怎麼那麼多危害物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通風」&「個人防護具」
通風能做好,危害物質的濃度低;再配合適當的防護具,就可以讓風險降到合理的範圍。
所以大家應該多去了解工作中可能的風險,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知則無懼」,多了解以後,自然就會去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而不是在現場傻傻地吸好吸滿。
(有人看到最後嗎?可以猜猜看這是ubike騎到哪兒可以看到的風景唷)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Safety and health in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 (2019 revised)"
https://www.ilo.org/…/d…/normativeinstrument/wcms_61857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