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要雞蛋裡挑骨頭也要有一點常識吧? (還是因為沒良心?)
如果追蹤我的專頁夠久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 : 我藍綠都會罵。
正確一點說 : 我對事不對人。只要做得不好、有明顯瑕疵,不管是誰都會該罵,因為他們領的薪水裡,有我的一小份。
或許很多人對民進黨政府不滿意,可以是施政,可以是立場,可以是你單純不喜歡;但要批評,是要有所本的,不要只是因為反對而反對。 (這也是藍綠兩黨最要不得的)
不過就是前天(4/6號,禮拜一),我去學校上課前很害怕的看了那天提前舉行的防疫記者會。
會中,陳時中部長宣布可以用電鍋乾蒸,即可固定的溫度裡面消滅細菌(但前提是不能放水,不然水蒸氣跟過高溫會破壞口罩結構;而且只能重複三五就會使口罩失效)
#這跟二月初的資訊剛好相反。
所以有人認為陳時中"神也是他,鬼也是他",話都是他在說,而大力抨擊。
說實在的,我也必須很誠實的不替自己諱飾。事實上,我在2月4號時的貼文便討論過這件事了。
當時我也認為這不可行。因為"沒放水,溫度不夠;放了水,濕氣會破壞口罩結構,而且沒有讓乾透會涵養更多細菌";並且推薦紫外線殺菌的效果會比較好。
現在回頭看來,紫外線的部分沒有問題;而電鍋部分如上述所說的出現了逆轉。
但我會覺得這是"被打臉"嗎? 一點也不,反而有一種 "原來乾蒸的溫度可以到達殺菌溫度啊,真是長見識了"的想法。
我接受反差這麼大的資訊是因為見風轉舵嗎?
不,是因為我接受科學證據;只要能用科學方式證明有效的,我就買單。
--------------------
回到前天的記者會。
當記者質疑為什麼二月初就有人說可以用電鍋蒸口罩時,他們是先當場打槍?
這也是讓人家詬病的一大爭端 : 為什麼當時沒有證據就打槍? 為什麼有某機關的單位說電鍋蒸口罩有效,他們不採信?
陳時中也坦然回答 : 過去食藥署認為只有報告,沒有實證不夠嚴謹,這段期間經過驗證後,確定沒有問題才對外宣布。
對我來說 : 對有疑義的東西予以驗證,最後取得證據後,給予肯定--------這樣很好啊。
#科學本來就是講求證據的學問跟態度
這個東西很好,必須拿得出證據來證明他很好;而不是想當然爾,就加以推廣了。
另一方面,我在3月13號的貼文裡面也提到"確效"的觀念。
"確效"二字指得是"確定效能",確定這個東西有沒有效、行不行得通。
但行不行得通,不是自己說了算;是需要有科學方法驗證並取具有可重複性的特質。
在這個結果出現前,我們對各種未經證實的說法都應該感到懷疑。
(用想的覺得有道理的最扯案例,就是大家相信了幾十年的酸性體質跟鹼性體質說。)
而回頭來說,未經證實的,一律不予推薦不是常識嗎?
藥物也是沒有實驗報告不能宣稱療效。食品也是沒有檢驗報告,不得宣稱機能。那一開始未經證實,只是大家想當然耳的方式,就先封殺啊。
不然,如果未經證實的消息不處理,害死人誰負責?
不然,得癌症的、罹患不同重病的、洗腎的,都去試民間療法,吃香灰,喝草藥不就好了啦?
但問題是,出狀況了,誰能負責?
如果家人願意自己吞了,自己消化吸收,且無怨無尤,那就去試你所有找得到的偏方或是仙姑活佛、轉世靈童。
------------------------
而,對我來說,兩個月找出來的科學證明,算是合理的。
因為跟細菌有關的確效,本來就需要時間;需要反覆的測試(不是一次兩次,是要很多單位進行幾十次)、需要足夠的的報告來背書,才能在足夠的樣品數後進行判斷。
看著一堆人沒有「確效」觀念就覺得可憐…………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不只在這裡出現過,其他很多例證也都是如此的。
例如,現在大家都在搶著突破的快篩試劑,它就需要更多的反覆測試(難道搶快之後,像某個國家一樣推出準確率只有20%的試劑,你敢用? 大家應知道擲筊也有50%的機率吧?)
又例如許多的藥物。
當年我在國衛院任職時,很多研究人員總會跟我閒聊;偶爾聽到他們正在做驚天動地的實驗,而且現階段取得進展時,我都會開始幻想著美好的將來。
(例如,吃了會在腸道裡面繁衍的微生菌將會讓你甚麼都不改變也能不斷變瘦......之類的。)
但這是幻想一下而已,我們都知道藥物實驗要到量產,都是動輒幾十年、幾十億元的時間跟花費。
就連目前新聞動不動就說要研發出"抗武漢肺炎的疫苗",而且哪裡哪裡都有進展出現,其實也都還要很多時間,要犧牲很多動物。
#說到這裡就很想要Q那些抗議進行動物實驗的單位或是人道主義者
很遺憾的是 : 就算要研發出來可以治療至今已經造成八萬多人死亡的武漢肺炎的疫苗,也一定要殺害很多你們認為無辜的實驗動物。
因為你要先配出配方,然後拿一批小老鼠試看看打下去會不會死,會死就要回來調整配方或藥劑;然後試過很多很多批之後,才能拿一批老鼠先讓它染病,再試看看藥劑是否奏效,這就又是好幾批的實驗。
(基本上到這裡已經是幾百幾千隻老鼠替我們壯烈成仁了,而且每次實驗都是兩個月起跳,反覆做自然就很耗時)
沒死又好像有效的,才能漸漸實驗在越來越大的動物身上(一般從小到大是 : 小鼠、大鼠、倉鼠、天竺鼠、兔子、米格魯、猴子或更大型的動物身上),真的要用到人身上,已經是很多很多年、錢之後的事了。
所以不是科學家喜歡濫殺老鼠,而是沒有人敢去親自嘗試一個沒有經過任何動物實驗的藥物;因為那已經不是打下去"有沒有效"的問題,而是要先面對打下去"會不會死"的問題。
我也希望可以減少這些動物的死傷跟苦難,所以那些確診又人道主義的勇士真的可以考慮去參加跳過(或只進行初步實驗)動物實驗的疫苗測試。
成功了,直接治癒有抗體;失敗了,有人會扛棺材跳舞(他們最近在網路上很紅)
#這就是我們要對那些動物心懷感激跟尊敬的主因
------------------------
所以,很多人認為武漢肺炎疫苗要一兩年才能問世"很慢";但對我來說已經是瘋狂的快了,這表示背後有人進行無限銀彈支援的攻勢並省略了很多學術臨床程序才可能達成。
再說回一開始的"蒸口罩事件",我認為兩個月來確定這個消息的可靠性是合理的。(而且口罩滅菌的確效不需要殺老鼠,"應該"就是熱消毒、採檢、培養、做成報告的循環過程,直到有足夠的報告、可靠且可被重複驗證的程序出現)
衛福部可不是每天閒著在那裏充當流言終結者的,他們有諸多的事務要處理、案例要追蹤、決策要下達;任何一個決策都有相對的責任與政治責任要負。
他們都是對的嗎?
很多地方我都有意見,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並感謝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所以我希望某些人真的少一點後見之明、少一點針對性的政治批評。
但你如果要說 : 為什麼幾千萬口罩拿去送人家,大家還是要排隊或預購限量口罩?
為什麼堵的時候都從中國開始堵,外來移入最多的國際轉機卻相對寬鬆?
然後有口罩的時候,誰都送就是不送中國?
我選擇"無法回答"這個選項........
.
.
.
#看新聞辦案的總是最聰明的
#還是拜託大家勤洗手少出門
#歐洲美國每天都是幾百個人在死的
#不要鬆懈也不要輕忽
#開學了
#回到上班上課沒休假的時光
#所以發文無法準時
#然後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要去上學
#學校才危險啊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470906?utm_source=udnnews&utm_medium=fb&fbclid=IwAR3yXuxy_ITZuYA2ePZYdyEoifWWHMmQBURYe8rbt1OENUy3nJiuRSJtLpw
「米格道五階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議題] 學紅藥丸的意義- 看板CATCH 的評價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為何台灣男權發展不了米格道運動? -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沈道廷- 最近很多朋友問到「紅藥丸覺醒(Red Pill) 」新興理論 的評價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議題] 學紅藥丸的意義- 看板CATCH 的評價
- 關於米格道五階段 在 什麼是米格道??MGTOW??跟紅藥丸的差別? - YouTube 的評價
米格道五階段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九章 最後的冬天
不下雪的冬天,算不算冬天?
1954年12月,農曆年前,那年的冬天,天空總是灰霾陰沉,零下五、六度的氣溫,大陳島雖然沒有下雪,但天氣仍然酷寒,冷到有水的地方都結著冰,家家戶戶的屋簷,掛著一條條筍狀的冰柱;小水塘的塘面散著塊狀的冰排;山間的小澗,在土岸邊結著細細尖尖的冰凌;霧氣稀稀落落地在桑樹的梢頭凝成了小小的冰花…。
「之所以沒有下雪,不是因為天氣不夠冷,大概只是因為空氣裡的水氣不夠,未到降雪的程度。」父親說。
相較於大陳島過去每年的冬天,下雪或者不下雪,並無特別之處,不下雪的大陳島,是綠色的,而下雪的大陳島,變成了白色,但是今年的冬天,卻是父親在大陳島上最後的冬天,天空沒有飄雪,卻有一場風雪,正在父親苦楚的心裡紛飛著。
我曾在網上讀到一篇「一江山島登陸作戰及其勝利的意義和影響」的文章,文中記載了從中共史觀出發的一江山戰役。1954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指示華東軍區成立「浙東前線指揮部」,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設陸、海、空三個軍種指揮所,制定對大陳島的渡海登陸作戰計劃,以「攻佔大陳島北方的門戶一江山島,必能瓦解大陳島防禦」,做為作戰方略,並分兩階段作戰計劃:第一階段,中共空軍和海軍奪取大陳島戰區制空、制海權,掩護參戰部隊進行戰前訓練;第二階段,以步兵第60師的4個營在海、空軍和炮兵的支援下,對一江山南、北江兩個小島同時實施登陸突擊。1954年11月以後,中共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戰、轟炸機頻頻出動,專事驅逐國軍戰機,並密集轟炸停泊在大陳島港內的國軍海軍艦艇,以取得絕對的制空權與制海權。此期間,國民政府的海軍登陸艦「中權號」、護衛艦「太平號」、砲艇「洞庭號」等多艘艦艇,相繼被擊沉,至此,中共解放軍完全取得制空、制海權,使得距大陳島北方16公里的一江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11月18日,中共解放軍對僅僅2平方公里的一江山,發動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官王生明將軍所率一千名守軍雖浴血奮戰,仍不敵海、空掩護下,如潮水撲來的解放軍,翌日即遭肅清,一江山宣告失守,大陳島北方門戶大開,也正應驗了當時國防部長俞大維所言:「一江山若陷,大陳不保,台灣垂危。」
於是那個冬天,中共解放軍日以繼夜地對大陳島實放砲擊與空襲,父親曾親眼目睹一艘被砲彈擊中的船艦甲板上,全身著火的士兵,不斷地翻滾哀嚎至死;父親也曾站在山崖上,望見砲聲隆隆的一江山,煙硝四起,殘破的軍人屍體,不分國、共,一具具順著海流漂來,猙獰的死狀,令人不忍卒睹;至於平民百姓橫屍街道山野的景況,更如人間煉獄般,令父親膽顫不已,唯恐下一刻變成自己或家人遭此橫禍。
「那天清早,天際那頭才濛濛的亮了起來,我聽到嗡嗡轟轟的聲音從天空傳來,趕忙跑出門看,就看見共產黨的飛機低空從眼前掠過。」父親回憶起第一次遭遇空襲的情景。
父親和許多大陳島的鄉親,都在那一天,首次真實地體驗什麼叫「空襲」。
1954年11月1日,那是共軍首次發動的第一波拂曉攻擊,由30架杜-2轟炸機、30架蘇式米格-15型殲擊組成混編機群,由杭州筧橋機場起飛,迅雷不及掩耳地襲擊大陳島的陣地與港口。父親目睹一組機隊,低空掠過父親的頭頂,當時他們並未將目標設定上大陳島的村落,而是鎖定正在海港從事調防任務的國軍登陸艇。
父親站在山崖望向海邊,看見解放軍的戰機,先用機槍對著海面上的登陸艇掃射,緊跟在後的轟炸機則拋下炸彈轟炸國軍的船艦。但這波的突襲顯然沒有達到效果,那艘被鎖定的登陸艇未被直接炸中,僅在艦艇四周激起一柱柱沖天的水花,於是登陸艇趕緊駛進一處岩灣裡,成功躲避了空中的火網,得以倖存。
但那只是第一波的攻擊,從11月1日到4日,共軍人民空軍航空兵第20師對上、下大陳島共發動了四波的空襲,出動110架次,投彈千餘枚,第二波攻擊離岸較遠的軍艦,但似因訓練不足,亦未命中;第三波則炸毀下大陳島縣政府附近的若干設施與建築,導致部分軍民的傷亡;到第四波空襲時,父親已躲進住家土坡旁,一處自挖的「防空洞」裡,踞高看到山下海灣裡,一艘載著士兵與物資、準備靠岸的登陸艦,被轟炸機投下的炸彈直接命中,登陸艦的甲板上立刻燃起熊熊烈火,隨後延燒到艦艇上的油料與砲彈,引發巨烈爆炸。只見幾位士兵全身著火,在甲板上翻滾哀嚎,直至氣絕;也有好幾個士兵跳進海裡,卻因為海水太冷,游不多久便凍死海上。只有一個士兵,靠著無比的毅力,奮力泅渡酷寒而湍急的海潮,終於游上岸邊,撿回一命。至於那艘爆炸的登陸艦,在沉沒前,甲板上四射的火焰,還引燃了岸邊的一處邊坡,火勢在草叢間立刻蔓延開來,燒掉了半座山丘。
在解放軍正式展開空襲之前,「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即透過傳單、公告、廣播及派員挨家挨戶宣導,要求每家大陳居民自尋掩蔽處所,依自家人口多寡,挖好防空洞以躲避空襲,但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包括羅家在內,大多數的大陳居民不以為意,頂多虛應故事,挖個一尺深的淺坑,敷衍一下,直到猛烈的空襲臨頭,一波波解放軍機隊投下炸彈,一幕幕血淋淋慘狀在眼前真實上演,大家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各家各戶這才開始積極動員,挖掘防空洞。
「我們全家人都被這一波空襲嚇死了,這是我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事。第二天一早,我和你叔叔羅冬,我們這二個當時還算有點力氣的羅家男丁,在你祖父的命令下,到家附近的一個山壁挖掘防空洞。」父親說。
父親和羅冬叔叔這一對兄弟,拿了鏟子,拚了命地挖,整整挖了一天,兄弟倆的手都磨破流血,好不容易挖出了一個可以讓全家人睡在裡頭的防空洞。只不過這個讓父親挖到精疲力盡的防空洞,一旦被砲彈直接命中時,父親懷疑它究竟能發揮多大的防護效果?
「說穿了,那只是徒具心理安慰作用的一個大坑洞而已。」父親已親眼目睹炸彈爆炸的威力,一般老百姓憑直覺挖掘的防空洞,還必須依賴絕佳的運氣,才能保命。
自從第一次空襲後,整個冬天,大陳島就陷入了常態性空襲的威脅,每隔一、二天就會有共軍軍機臨空轟炸。
剛開始,大陳島還設有警報台,會發出空襲警報,但在幾天後的一次空襲中,雷達站和警報台均被炸毀,島上國軍改以在高處升旗代替警報,一旦升起二面紅旗,就代表敵機將來,但是二面紅旗升上去後,再也降不下來,這表示全天都處於空襲威脅之中,因為對岸解放軍的戰機幾乎一起飛,就到達大陳島的上空,紅旗的作用已非預警,而是昭告全島軍民,這個島正處於危急的戰爭狀態。
從此父親一家人,幾乎每晚都睡在防空洞裡,懷著恐懼的心情,忍受蟻蟲的叮咬與寒冷的侵襲,誰也沒把握今晚睡了,還見不見得到明天的太陽,而一整個冬天就這麼過了,直到一江山戰役開打。
從1954年11月起,中共解放軍連續三個月密集空襲大陳島,出動數百餘架次的飛機,投彈數千枚,國軍艦艇遭擊沉6艘,損傷十餘艘,國軍戰機也遭擊落十餘架,至此,國軍艦艇不敢在白天停泊大陳島,國軍戰機也無法支援大陳島領空,中共解放軍終成功封鎖大陳戰區的領空與海域,並於1955年1月18日,對一江山島發動陸、海、空聯合渡海登陸作戰。
一江山島的戰役歷時二天,震天價響的砲聲不絕於耳,父親站在山崖上遠遠眺望一江山,先是數十架轟炸機進行一小時的轟炸,摧毀多數陣地,隨後榴彈炮、海岸炮、野戰炮、艦炮齊放,數萬發砲彈如暴雨般落在這2平方公里的島上,處處捲起沖天的火焰,整個島像火山爆發似的,被重重的煙塵包覆起來。時至中午,數百艘載著中共解放軍的機帆船、登陸艇等各式船筏,載著5000多名解放軍,像潮水一樣撲向一江山的海岸。
父親曾聽鄉親說,一江山上的守軍,他們有些人是從大陸逃出的知識分子、鄉長或地主,和共產黨有著深仇大恨,所以奮力抵抗、拚死一戰,但父親實難想像,一江山一千名的守軍,在這彈丸之地,遭受來自空、海、陸如此猛烈的攻擊,竟能堅守二天。雖然最後一江山仍然被攻陷,指揮官王生明將軍也壯烈殉國,但奮勇禦敵的他們,也讓共軍付出死傷慘重的代價。
一江山淪陷後,政府怕軍心動搖,為鼓舞軍民士氣,國民政府宣稱全部一江山守軍寧死不屈,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全數陣亡。實則,官兵陣亡519人,被俘567人,這些被俘的官兵,直到台灣解除戒嚴,兩岸開放往來,才有部分當年被俘的守軍返回台灣,對這些人而言,卻再也喚不回原該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徒留命運的悲嘆而遺憾終生。
自中共解放軍佔領一江山後,大陳島全島均曝露在解放軍105榴彈砲射程之內,幾乎日日都從一江山砲轟大陳島,又加上解放軍轟炸機一波波的空襲行動,大陳島無法固守,已是任誰可看得出的定局。
1955年1月20日,國民政府眼看大勢已去,與美國政府協商之後,由美國透過蘇聯政府協調中共,暫緩發起對大陳島的攻島作戰,在一致的默契之下,由美國第七艦隊負責海空掩護,整島軍民全部撤離大陳島,此一撤退計劃,被命名為「金剛計劃」,並在1955年2月8日上午9時開始執行。
自1955年1月21日至2月8日,美軍先後調集航空母艦6艘、驅逐艦25艘、重巡洋艦3艘、掃雷艦4艘、運輸登陸艦19艘以及其他大小船艦,戰機400餘架,由美第七艦隊司令普立德親率艦隊,配合我方12艘運輸登陸艦,協防大陳島撤退事宜。2月8日起至12日,在美國海、空軍大批艦艇,2200餘架次飛機護航下,大陳主島及周邊相關島嶼近三萬軍民依序全數登艦,航向台灣,中共解放軍不費一兵一卒佔領大陳島。
「天空全是飛機、海上全是軍艦,整個大陳島都被機艦密密麻麻的層層包覆,我這輩子從沒看過這麼壯觀的場面。」父親對當年撤離大陳島前的情景記憶猶新,對於從未經歷戰爭的我而言,大概只能從麥可·貝執導的電影-「珍珠港」,一片佈滿海上、天空的日軍機艦,來想像父親當年看到的壯闊場景。
那是父親在大陳島最後的一個冬天,慘酷的戰爭所帶給年少父親的,是此生無法抺滅的恐懼記憶,至於整個家族的命運,也從那個冬天伊始,面臨重大的轉變。台灣,這個陌生的地名,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沒有人知道。唯一清楚的是,要離開這個世居的島嶼固然痛苦,但只要能活著離開,沒有淪為槍炮子彈之下的冤魂,不可測的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米格道五階段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懷鄉文集《靠岸》第九章 最後的冬天
不下雪的冬天,算不算冬天?
1954年12月,農曆年前,那年的冬天,天空總是灰霾陰沉,零下五、六度的氣溫,大陳島雖然沒有下雪,但天氣仍然酷寒,冷到有水的地方都結著冰,家家戶戶的屋簷,掛著一條條筍狀的冰柱;小水塘的塘面散著塊狀的冰排;山間的小澗,在土岸邊結著細細尖尖的冰凌;霧氣稀稀落落地在桑樹的梢頭凝成了小小的冰花…。
「之所以沒有下雪,不是因為天氣不夠冷,大概只是因為空氣裡的水氣不夠,未到降雪的程度。」父親說。
相較於大陳島過去每年的冬天,下雪或者不下雪,並無特別之處,不下雪的大陳島,是綠色的,而下雪的大陳島,變成了白色,但是今年的冬天,卻是父親在大陳島上最後的冬天,天空沒有飄雪,卻有一場風雪,正在父親苦楚的心裡紛飛著。
我曾在網上讀到一篇「一江山島登陸作戰及其勝利的意義和影響」的文章,文中記載了從中共史觀出發的一江山戰役。1954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指示華東軍區成立「浙東前線指揮部」,由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設陸、海、空三個軍種指揮所,制定對大陳島的渡海登陸作戰計劃,以「攻佔大陳島北方的門戶一江山島,必能瓦解大陳島防禦」,做為作戰方略,並分兩階段作戰計劃:第一階段,中共空軍和海軍奪取大陳島戰區制空、制海權,掩護參戰部隊進行戰前訓練;第二階段,以步兵第60師的4個營在海、空軍和炮兵的支援下,對一江山南、北江兩個小島同時實施登陸突擊。1954年11月以後,中共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戰、轟炸機頻頻出動,專事驅逐國軍戰機,並密集轟炸停泊在大陳島港內的國軍海軍艦艇,以取得絕對的制空權與制海權。此期間,國民政府的海軍登陸艦「中權號」、護衛艦「太平號」、砲艇「洞庭號」等多艘艦艇,相繼被擊沉,至此,中共解放軍完全取得制空、制海權,使得距大陳島北方16公里的一江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11月18日,中共解放軍對僅僅2平方公里的一江山,發動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官王生明將軍所率一千名守軍雖浴血奮戰,仍不敵海、空掩護下,如潮水撲來的解放軍,翌日即遭肅清,一江山宣告失守,大陳島北方門戶大開,也正應驗了當時國防部長俞大維所言:「一江山若陷,大陳不保,台灣垂危。」
於是那個冬天,中共解放軍日以繼夜地對大陳島實放砲擊與空襲,父親曾親眼目睹一艘被砲彈擊中的船艦甲板上,全身著火的士兵,不斷地翻滾哀嚎至死;父親也曾站在山崖上,望見砲聲隆隆的一江山,煙硝四起,殘破的軍人屍體,不分國、共,一具具順著海流漂來,猙獰的死狀,令人不忍卒睹;至於平民百姓橫屍街道山野的景況,更如人間煉獄般,令父親膽顫不已,唯恐下一刻變成自己或家人遭此橫禍。
「那天清早,天際那頭才濛濛的亮了起來,我聽到嗡嗡轟轟的聲音從天空傳來,趕忙跑出門看,就看見共產黨的飛機低空從眼前掠過。」父親回憶起第一次遭遇空襲的情景。
父親和許多大陳島的鄉親,都在那一天,首次真實地體驗什麼叫「空襲」。
1954年11月1日,那是共軍首次發動的第一波拂曉攻擊,由30架杜-2轟炸機、30架蘇式米格-15型殲擊組成混編機群,由杭州筧橋機場起飛,迅雷不及掩耳地襲擊大陳島的陣地與港口。父親目睹一組機隊,低空掠過父親的頭頂,當時他們並未將目標設定上大陳島的村落,而是鎖定正在海港從事調防任務的國軍登陸艇。
父親站在山崖望向海邊,看見解放軍的戰機,先用機槍對著海面上的登陸艇掃射,緊跟在後的轟炸機則拋下炸彈轟炸國軍的船艦。但這波的突襲顯然沒有達到效果,那艘被鎖定的登陸艇未被直接炸中,僅在艦艇四周激起一柱柱沖天的水花,於是登陸艇趕緊駛進一處岩灣裡,成功躲避了空中的火網,得以倖存。
但那只是第一波的攻擊,從11月1日到4日,共軍人民空軍航空兵第20師對上、下大陳島共發動了四波的空襲,出動110架次,投彈千餘枚,第二波攻擊離岸較遠的軍艦,但似因訓練不足,亦未命中;第三波則炸毀下大陳島縣政府附近的若干設施與建築,導致部分軍民的傷亡;到第四波空襲時,父親已躲進住家土坡旁,一處自挖的「防空洞」裡,踞高看到山下海灣裡,一艘載著士兵與物資、準備靠岸的登陸艦,被轟炸機投下的炸彈直接命中,登陸艦的甲板上立刻燃起熊熊烈火,隨後延燒到艦艇上的油料與砲彈,引發巨烈爆炸。只見幾位士兵全身著火,在甲板上翻滾哀嚎,直至氣絕;也有好幾個士兵跳進海裡,卻因為海水太冷,游不多久便凍死海上。只有一個士兵,靠著無比的毅力,奮力泅渡酷寒而湍急的海潮,終於游上岸邊,撿回一命。至於那艘爆炸的登陸艦,在沉沒前,甲板上四射的火焰,還引燃了岸邊的一處邊坡,火勢在草叢間立刻蔓延開來,燒掉了半座山丘。
在解放軍正式展開空襲之前,「大陳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即透過傳單、公告、廣播及派員挨家挨戶宣導,要求每家大陳居民自尋掩蔽處所,依自家人口多寡,挖好防空洞以躲避空襲,但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包括羅家在內,大多數的大陳居民不以為意,頂多虛應故事,挖個一尺深的淺坑,敷衍一下,直到猛烈的空襲臨頭,一波波解放軍機隊投下炸彈,一幕幕血淋淋慘狀在眼前真實上演,大家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各家各戶這才開始積極動員,挖掘防空洞。
「我們全家人都被這一波空襲嚇死了,這是我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事。第二天一早,我和你叔叔羅冬,我們這二個當時還算有點力氣的羅家男丁,在你祖父的命令下,到家附近的一個山壁挖掘防空洞。」父親說。
父親和羅冬叔叔這一對兄弟,拿了鏟子,拚了命地挖,整整挖了一天,兄弟倆的手都磨破流血,好不容易挖出了一個可以讓全家人睡在裡頭的防空洞。只不過這個讓父親挖到精疲力盡的防空洞,一旦被砲彈直接命中時,父親懷疑它究竟能發揮多大的防護效果?
「說穿了,那只是徒具心理安慰作用的一個大坑洞而已。」父親已親眼目睹炸彈爆炸的威力,一般老百姓憑直覺挖掘的防空洞,還必須依賴絕佳的運氣,才能保命。
自從第一次空襲後,整個冬天,大陳島就陷入了常態性空襲的威脅,每隔一、二天就會有共軍軍機臨空轟炸。
剛開始,大陳島還設有警報台,會發出空襲警報,但在幾天後的一次空襲中,雷達站和警報台均被炸毀,島上國軍改以在高處升旗代替警報,一旦升起二面紅旗,就代表敵機將來,但是二面紅旗升上去後,再也降不下來,這表示全天都處於空襲威脅之中,因為對岸解放軍的戰機幾乎一起飛,就到達大陳島的上空,紅旗的作用已非預警,而是昭告全島軍民,這個島正處於危急的戰爭狀態。
從此父親一家人,幾乎每晚都睡在防空洞裡,懷著恐懼的心情,忍受蟻蟲的叮咬與寒冷的侵襲,誰也沒把握今晚睡了,還見不見得到明天的太陽,而一整個冬天就這麼過了,直到一江山戰役開打。
從1954年11月起,中共解放軍連續三個月密集空襲大陳島,出動數百餘架次的飛機,投彈數千枚,國軍艦艇遭擊沉6艘,損傷十餘艘,國軍戰機也遭擊落十餘架,至此,國軍艦艇不敢在白天停泊大陳島,國軍戰機也無法支援大陳島領空,中共解放軍終成功封鎖大陳戰區的領空與海域,並於1955年1月18日,對一江山島發動陸、海、空聯合渡海登陸作戰。
一江山島的戰役歷時二天,震天價響的砲聲不絕於耳,父親站在山崖上遠遠眺望一江山,先是數十架轟炸機進行一小時的轟炸,摧毀多數陣地,隨後榴彈炮、海岸炮、野戰炮、艦炮齊放,數萬發砲彈如暴雨般落在這2平方公里的島上,處處捲起沖天的火焰,整個島像火山爆發似的,被重重的煙塵包覆起來。時至中午,數百艘載著中共解放軍的機帆船、登陸艇等各式船筏,載著5000多名解放軍,像潮水一樣撲向一江山的海岸。
父親曾聽鄉親說,一江山上的守軍,他們有些人是從大陸逃出的知識分子、鄉長或地主,和共產黨有著深仇大恨,所以奮力抵抗、拚死一戰,但父親實難想像,一江山一千名的守軍,在這彈丸之地,遭受來自空、海、陸如此猛烈的攻擊,竟能堅守二天。雖然最後一江山仍然被攻陷,指揮官王生明將軍也壯烈殉國,但奮勇禦敵的他們,也讓共軍付出死傷慘重的代價。
一江山淪陷後,政府怕軍心動搖,為鼓舞軍民士氣,國民政府宣稱全部一江山守軍寧死不屈,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全數陣亡。實則,官兵陣亡519人,被俘567人,這些被俘的官兵,直到台灣解除戒嚴,兩岸開放往來,才有部分當年被俘的守軍返回台灣,對這些人而言,卻再也喚不回原該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徒留命運的悲嘆而遺憾終生。
自中共解放軍佔領一江山後,大陳島全島均曝露在解放軍105榴彈砲射程之內,幾乎日日都從一江山砲轟大陳島,又加上解放軍轟炸機一波波的空襲行動,大陳島無法固守,已是任誰可看得出的定局。
1955年1月20日,國民政府眼看大勢已去,與美國政府協商之後,由美國透過蘇聯政府協調中共,暫緩發起對大陳島的攻島作戰,在一致的默契之下,由美國第七艦隊負責海空掩護,整島軍民全部撤離大陳島,此一撤退計劃,被命名為「金剛計劃」,並在1955年2月8日上午9時開始執行。
自1955年1月21日至2月8日,美軍先後調集航空母艦6艘、驅逐艦25艘、重巡洋艦3艘、掃雷艦4艘、運輸登陸艦19艘以及其他大小船艦,戰機400餘架,由美第七艦隊司令普立德親率艦隊,配合我方12艘運輸登陸艦,協防大陳島撤退事宜。2月8日起至12日,在美國海、空軍大批艦艇,2200餘架次飛機護航下,大陳主島及周邊相關島嶼近三萬軍民依序全數登艦,航向台灣,中共解放軍不費一兵一卒佔領大陳島。
「天空全是飛機、海上全是軍艦,整個大陳島都被機艦密密麻麻的層層包覆,我這輩子從沒看過這麼壯觀的場面。」父親對當年撤離大陳島前的情景記憶猶新,對於從未經歷戰爭的我而言,大概只能從麥可·貝執導的電影-「珍珠港」,一片佈滿海上、天空的日軍機艦,來想像父親當年看到的壯闊場景。
那是父親在大陳島最後的一個冬天,慘酷的戰爭所帶給年少父親的,是此生無法抺滅的恐懼記憶,至於整個家族的命運,也從那個冬天伊始,面臨重大的轉變。台灣,這個陌生的地名,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沒有人知道。唯一清楚的是,要離開這個世居的島嶼固然痛苦,但只要能活著離開,沒有淪為槍炮子彈之下的冤魂,不可測的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米格道五階段 在 為何台灣男權發展不了米格道運動? -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米格道 MGTOW,(Man Going Their Own Ways),是一種男權社會運動,是左膠女權肆虐下的一種反撲。核心理念就是主張:「新時代男性,有一份工作, ... ... <看更多>
米格道五階段 在 沈道廷- 最近很多朋友問到「紅藥丸覺醒(Red Pill) 」新興理論 的推薦與評價
... 米格道五階段」(five stages )心理變化的理論中,第三階段就是「消沉期(depression and detachment)」,理想上只要能跨越這個階段,就能重獲新生 ... ... <看更多>
米格道五階段 在 [議題] 學紅藥丸的意義- 看板CATCH 的推薦與評價
通常男人開始接觸紅藥丸應該都是想把妹,
但是我發現明明身邊的人,
用藍藥丸的方式其實都交的到女友,
紅藥丸群組裡面有女友的人,
明明是因為硬價值很高,
就算他用哪種方式還不是都能把妹,
那這樣學習紅藥丸的動機不就沒了嗎?
除非你真的是超喜歡傳統那套,
不然學習紅藥丸的意義在哪裏?
-----
Sent from JPTT on my LGE LM-K5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1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629955914.A.1A6.html
我覺得把妹真的就只是硬價值比拼,
跟你走什麼路線差異不大
※ 編輯: school5566 (223.137.11.108 臺灣), 08/26/2021 13:38: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