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兩黨格局 重塑多元政治
時代力量正式推出聯立制修憲草案!
自從解嚴之後,台灣政壇的兩黨政治格局逐漸成形,雖然在發展歷程中,屢屢有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發起挑戰,卻仍幾乎牢不可破。而在這個脈絡中最重要的決定因子,就是選舉制度。
在 2004 年的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時,台聯和親民黨這兩個政黨合計拿下 225 席的總席次中的 46 席。然而這樣的抗衡態勢,卻馬上在 2008 的第七屆立委選舉中風雲變色,兩黨瞬間僅剩下1席。
原因就是因為憲法增修條文修正後,立法院正式改為「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而在這個制度下,113 席的總席次當中,就有 73 是區域立委,幾乎佔據了國會的組成主體。
然而,單一選區屢遭詬病的,就是「贏者全拿」的制度思維,不論實際得票比率為何,只要無法在選區中出線,就無法取得席次。在這樣的框架下,為了讓自己較支持的支持者出線,選民就更容易產生棄保心態。
這樣的制度走向讓大黨更容易鞏固勢力,更導致第三勢力小黨在地方選舉中幾乎毫無機會。而為了在這樣的零和選制中競爭,也讓區域立委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處理地方事務,甚至強化了地方綁樁、利益至上的文化。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選制讓「民意支持度」沒辦法反映在代議士的組成上,反而強化了二元對立的社會氛圍。
因此,時代力量今天召開修憲記者會,正式在現有憲政體制變革上,除了提出「修憲門檻下修」和「廢考監」,更率先拋出「聯立制」的相關草案。
簡單來說,現行的並立制就是將區域和不分區立委選舉脫鉤,而聯立制則是以「政黨票」來做整體席次的最終分配。
為了避免相對多數人被過度代表,以及相對少數人代表不足的問題,「政黨票」就會是重要的調節方式。以德國的「聯立制」為例,政黨的最終席次必須和「政黨票」的得票比率相當。而區域國會議員當選席次和政黨票得票比率的落差,就以不分區的席次來調節。
在時代力量的版本上,我們嘗試調和了「尊重地區民意」、「政黨全國支持度」和「代議士運作成本」三個面向。在席次設計上,會有 73 席區域立委、 10 席原住民立委,以及 73 席不分區立委。和德國不同,立委的總席次是固定的,以避免立法委員人數增加所帶來的成本。
另外,我們也會將不分區的當選門檻調降至 3%,除了鼓勵小黨的發展,也要讓更多元的聲音能夠進入國會。
「增加不分區席次」、「調降當選門檻」、「改以得票比例分配最終席次」,我相信這樣的選制改革,能夠為現在僵化的台灣政治帶來全新的樣貌,讓現有的兩黨格局走入歷史,共同邁向百花齊放、多元開放的新時代。
我呼籲各黨應盡快展開修憲討論,讓憲改即刻啟動!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的推薦目錄: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黃昭順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戴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市第8選區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 的評價
- 關於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 的評價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打破兩黨格局 重塑多元政治
時代力量正式推出聯立制修憲草案!
自從解嚴之後,台灣政壇的兩黨政治格局逐漸成形,雖然在發展歷程中,屢屢有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發起挑戰,卻仍幾乎牢不可破。而在這個脈絡中最重要的決定因子,就是選舉制度。
在 2004 年的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時,台聯和親民黨這兩個政黨合計拿下 225 席的總席次中的 46 席。然而這樣的抗衡態勢,卻馬上在 2008 的第七屆立委選舉中風雲變色,兩黨瞬間僅剩下1席。
原因就是因為憲法增修條文修正後,立法院正式改為「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而在這個制度下,113 席的總席次當中,就有 73 是區域立委,幾乎佔據了國會的組成主體。
然而,單一選區屢遭詬病的,就是「贏者全拿」的制度思維,不論實際得票比率為何,只要無法在選區中出線,就無法取得席次。在這樣的框架下,為了讓自己較支持的支持者出線,選民就更容易產生棄保心態。
這樣的制度走向讓大黨更容易鞏固勢力,更導致第三勢力小黨在地方選舉中幾乎毫無機會。而為了在這樣的零和選制中競爭,也讓區域立委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處理地方事務,甚至強化了地方綁樁、利益至上的文化。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選制讓「民意支持度」沒辦法反映在代議士的組成上,反而強化了二元對立的社會氛圍。
因此,時代力量今天召開修憲記者會,正式在現有憲政體制變革上,除了提出「修憲門檻下修」和「廢考監」,更率先拋出「聯立制」的相關草案。
簡單來說,現行的並立制就是將區域和不分區立委選舉脫鉤,而聯立制則是以「政黨票」來做整體席次的最終分配。
為了避免相對多數人被過度代表,以及相對少數人代表不足的問題,「政黨票」就會是重要的調節方式。以德國的「聯立制」為例,政黨的最終席次必須和「政黨票」的得票比率相當。而區域國會議員當選席次和政黨票得票比率的落差,就以不分區的席次來調節。
在時代力量的版本上,我們嘗試調和了「尊重地區民意」、「政黨全國支持度」和「代議士運作成本」三個面向。在席次設計上,會有 73 席區域立委、 10 席原住民立委,以及 73 席不分區立委。和德國不同,立委的總席次是固定的,以避免立法委員人數增加所帶來的成本。
另外,我們也會將不分區的當選門檻調降至 3%,除了鼓勵小黨的發展,也要讓更多元的聲音能夠進入國會。
「增加不分區席次」、「調降當選門檻」、「改以得票比例分配最終席次」,我相信這樣的選制改革,能夠為現在僵化的台灣政治帶來全新的樣貌,讓現有的兩黨格局走入歷史,共同邁向百花齊放、多元開放的新時代。
我呼籲各黨應盡快展開修憲討論,讓憲改即刻啟動!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任何時候總是想著人民的需要~(#貓起來編)
-
快加入中天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bXT6zov
每日重點新聞不漏接!一起實行監督的力量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黃昭順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黃昭順 #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 #深耕左楠四十年昭順一直都在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戴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為民意代表除了時刻關懷市民需求外,更需要被大眾媒體檢視和專訪。
從媒體中論述對政策的推動,從直播中讓市民看到民意代表的言行舉止是否能得體代表嘉義市民的表率。
今年是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嘉義市唯一的一席,除了要深耕地方外,更多是敢去國會理性爭取和上大眾媒體推廣嘉義市的觀光。
花點時間,聽聽昨天飛碟電台的專訪,裡面有戴寧的論述,嘉義不能再等待了,選賢與能,建設人民期待的政治環境,非常重要!!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 join Facebook ... ... <看更多>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 在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臺中市第8選區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