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課3:偷電影的故事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0764?loc=P_005_001
《霸王別姬》
改編自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曾獲法國坎城金棕櫚獎,是第一部獲此榮譽的華語電影。它同時還榮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它不只是導演陳凱歌,同時也是香港已故歌手張國榮的電影代表作。
特柳賴德電影節(Telluride Film Festival)給這部電影的評價是:「此片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使人聯想起《戰爭與和平》及《齊瓦哥醫生》等令人動容的史詩式電影。」
性格決定命運
終其一生,有無數個十字路口,在前頭等著我們。表面上,每個路口都不一樣,然而因為性格使然,我們不知不覺每次都作了相同的選擇,百次、千次、萬次之後,我們終究還是會走到獨屬自己的命運終點。
小豆子因為長相清秀,適合扮演女生,因此被戲班子刻意培養成女旦。然而他卻因為一句唱詞屢屢「背錯」,而痛苦不已,甚至逃離戲班,最後差點被活活打死。
什麼唱詞這麼難背?
這句唱詞出自《遊園驚夢》裡的「思凡」: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短短幾個字,為什麼背不起來?
一開始,可以合理解釋為:小豆子是男孩,現在突然要他扮女生,所以一時轉不過來。
一時背不起來,還說得過去,但每背必錯,再怎麼嚴厲的處罰還是錯,就說不過去了。再加上小豆子是個心思細膩,腦袋瓜子百轉千迴的孩子,這一層又一層的加總起來,就完全不合理了。
這時,我經常使用的判別法「不合理就是意有所指」跳出來了!
我深深以為「壞的小說、劇本、電影裡的不合理,是Bug,是錯誤;但好的小說、劇本、電影裡的不合理,其實是『意有所指』。」
不合理的屢背屢錯,意有所指了什麼?
不是腦子轉不過來,不是記性不好,而是小男孩發自內心的抗拒,他在抗拒什麼?抗拒他是男兒身,但體內卻藏了……女兒魂。
這麼一推想,就合理解釋了小豆子後來為什麼會愛上自己的大師兄,絕不是戲班子的環境,和後來的種種經歷,讓他的性別起了變化,而是他的靈魂最深處,本來就是女的。
小豆子刻意在隱藏自己的性別傾向。
故事最後,歷經文化大革命,撕破臉的師兄弟,重新登上舞台,合體演出「霸王別姬」。
重新登上舞台的師兄弟,此時已經五十好幾了,已經二十多年沒一起唱戲,甚至十多年沒見面了。
所有的愛與恨,在時間的淘洗下,應該隨風而逝了。對性格魯莽的師兄確實如此,但對性格剛烈的師弟,愛與恨只會與日俱增。
隨後,舞台上的戲劇「霸王虞姬」,與舞台下的人生「師兄師弟」,交織演出。
師弟:「大王,快將寶劍賜與妾身。」
師兄:「妃子,不,不……不可尋此短見吶。」
師弟:「大王,快將寶劍賜與妾身。」
師兄:「千萬不可!」
突然,沒有預警,「不靈了,不靈了。不跟趟了……老了。」師兄跳出戲劇,從霸王變回糟老頭。
隨後,師兄定定地看著師弟,師弟也定定地看著眼前愛了一輩子的師兄。
然而,沒想到師兄脫口而出的居然是,「小尼姑年方二八」。
對師兄而言,這句話不過是用來轉移氣虛,戲唱不下去的尷尬,沒想到卻意外刺中了師弟。
師弟一愣,幾近本能地接了上去,「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
師兄:「我本是男兒郎。」
師弟:「又不是女嬌娥。」
師兄手指著師弟,三分嚴厲,七分訕笑:「錯了,又錯了。」
上面的對話,對師兄而言,不過是一個無傷大雅的訕笑,但對師弟而言,卻是一輩子的痛,然而最令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嘲笑自己的,居然是愛了一輩子的師兄。
師弟臉色大變,沉吟苦笑:「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這次不是唱詞,而是他一輩子的痛,最後的感悟。
隨後,師弟強撐起笑容:「我們再來!」
最後的鑼聲響起,當楚霸王背過身去,戲詞唸道「不,不,不可啊……」時,虞姬舉起長劍,自吻而死。
師弟程蝶衣自殺死了。
「蝶衣──」師兄驚惶大叫。
停頓了許久之後,師兄改口溫柔叫道:「小豆子。」
現在讓我們回到故事的最初……
小豆子為了突圍,用最激烈的方式,把最愛的母親大衣一把火燒了。此後,小豆子就用他的剛烈性格,跟這個世界對抗,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傷痕累累,然而當他再也無力對抗衝突時,死亡成了最後的突圍手段。
性格決定命運,就像師弟在文化大革命時,面對背叛他的師兄,聲嘶力竭哭喊的一段話,「你當今兒個是小人作亂,禍從天降。不是,不對,是我們自各兒一步步,一步步,走到這步田地來的!」
當角色的性格一旦確立,命運立刻隱隱然現身,在遠處召喚著他,等著他一步一步走過去。
程蝶衣的命運,早在他還是小豆子的時候,就已經深深埋下了。日後不管小豆子經歷了什麼,結出來的果,永遠都不會改變了。
如果還可以再多說一點……
歷史裡的虞姬自殺,電影裡的程蝶衣自殺,現實人生中扮演程蝶衣和虞姬的明星張國榮也自殺,這是巧合嗎?
當然不是,還是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的回憶錄裡,曾提及這麼一段:當年他找張國榮演程蝶衣,他們約在飯店裡,陳凱歌說戲給張國榮聽。聽著戲裡程蝶衣的愛與恨、生與死,張國榮抽著菸的手微微顫抖著。當陳凱歌說完程蝶衣時,張國榮站了起來,說了這麼一句:「我就是程蝶衣。」
就是程蝶衣?張國榮指的是哪一部分?
張國榮是香港第一個公開自己是同性戀的男明星,性向這部分確實跟程蝶衣一樣。但比起性向,性格更為關鍵,現實人生裡的張國榮性格剛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如電影裡的程蝶衣。
程蝶衣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張國榮也是。
──完
Ps.
想看更多「文章或影片」,就大聲喊出來(別別別,按個讚就行了)
如果有話想說,就用力叫出來(別別別,留言分享就行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