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香港人真的有一種民族性,那種民族性是怎樣的?
套用「第三人效果」假說,大多數人家說的都應該不關自己事的。(雙手舉v)
常聽人說 #自己人? #同路人? 根本只是一個「想你埋沒理性及思考而幫他們做事的宗教式」標籤而已。有身處英國的朋友,因為疫情,他拒絕參加早陣子的什麼造神聲援集會,那些tg grp 的集會發起人,就會發爛渣說「多撚謝晒你呀,真‧香港人」。
你拒絕,不是因為你經過思考之後,你認為這樣做不對,或是我做了之後我要付的成本我負擔不起,而是你「收了共產黨錢」,「怨婦撚」、「自撚私」。
到他們問你,有什麼高見,我不回應,有好多理由。可以是國安理由,可以是那些問的人太蠢不會明白浪費me 時間,他們就說「你即係咩都冇」。我有的東西,就是不免費給這些人,奈我何麼?
在這種民族性之中,香港人就算走到那兒,都不會有出路的。他們會聚集,會用宗教式的宣導模式去實踐自己想做的事。他們只要口號綱領,他們當你是蠢人(偏偏香港蠢人倒是有不少)反清復明只是口號,跟恭喜發財是一樣的。說完就心安理得,不需要有行動。正如之前有人大大張banner 印出來說「齊投票止警暴」,那一刻你試著問一句「有什麼關係?」連登網軍,政工作者養著的什麼工組的成員就集體記恨來cancel 你。說人怨婦者,才是真怨婦。只要有多過三個香港人聚在一起,就會鬧出麻煩。
如,這一個麻煩:香港人,你永遠是中國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0097087
還有這一個:走難失敗者你害了下一代,你知道嗎?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0366443
這爿專頁本來就是賣麻辣火鍋,而不是賣糖衣毒藥的。你不喜歡沒有人拿著槍叫你來看。但看了有什麼好處?嚐辣去濕毒,尤其是你平日吃太多那些沒營養的歐洲爛牙youtubersssss 說廢話,就幫你排毒解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2020 #選舉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
第三人效果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媒體偏頗的問題,其實不在於偏頗本身
先說在前:這裡所談的偏頗,是談台灣媒體在處理政治新聞上的偏頗,例如最近很多人討論的「韓流新聞台」,然而這樣去限制談的範圍,肯定是有所不足的。由於偏頗無所不在,例如性別、年齡、地區、階級.....不是只有政治,接下來我把議題限縮在政治上來談,請多包涵。
或許應該這麼說:被認為偏頗的媒體,其實並不認為偏頗是什麼問題,因為偏頗只是他們達到目的的手法之一,而這個目的其實通常也不是什麼深謀遠慮的計中計,#利益而已,包括 #商業利益 以及 #政治利益,又可分為 #長期利益以及 #短期利益。
媒體被賦予資訊中介的角色,因此偏頗的手法不外乎三種:
1) #選取的偏頗--選擇性的呈現部份事實,或是選擇性忽略部份事實。
2) #呈現的偏頗--在版面、時段、位置、順序等技巧上刻意凸顯、強調或掩蓋、弱化某些新聞。
3) #詮釋的偏頗--對相同的事實做出不同的解釋。
通常三種偏頗的手法會同時出現,交雜共用,不過看新聞看久了,或是對於特定議題有高度瞭解的讀者,大多有辦法一眼看出問題在哪。
但,那也是因為這三種偏頗基本上還是基於事實的,才能讓我們簡單看破。其實更常見的手法則是由媒體自行創造、構建,或與外部團體共謀,製造出一個虛構的事實,然後再從這個虛構的事實上來偏頗地選取、呈現、跟詮釋。這個虛構的事實從無中生有,到加油添醋都有可能,也就是虛構占的比例可以從一到百分之百。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假新聞。
傳播理論中,#說服研究 的歷史最為悠久,諸如 #兩面並陳、#先正後反、#先反後正、#刻意呈現單面 等手法都早已被媒體玩得滾瓜爛熟。因為我們長期以來的閱聽經驗與訓練,不得不說,很多人認為媒體只要呈現出看似客觀、中立、理性、不帶太多個人情緒的資訊,那應該就會是真實,就值得去相信。
舉例來說,其實完全可以用 NHK 那種平淡冷靜的方式,做出同樣偏頗的報導。這種形式乘載的偏頗資訊,如果我沒時間查證,我認為我就會上當了。
而我知道,很多長輩,依舊認為用電視新聞這種格式播出來的訊息,就是值得相信的。就像很多年輕朋友可能也會認為,某些自己喜歡的 Youtuber 的影片,就是值得相信的一樣。要對每一則政治訊息進行思辨,實在太累了、太耗費腦力了,根本不可能辦到,所以我們無法不依賴路徑,相信通路。
也因此,許多媒體已經放棄了直指核心的說服手法,改而操弄更為低階、更為簡單的情緒來突襲大腦的周邊路徑。
這本來應該是廣告研究與廣告手法中的範疇,如今則被廣泛用在新聞報導中,所以我們會一而再、再而三看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的械鬥畫面,或是任何政治場合中都會有的美女,或是動物、或是小孩、或是打呵欠的老先生老太太,或是情緒激昂的支持者。這些訊息都不是核心的政治訊息,但是如今都成為主角。
我們會看見很多報導,討論政治人物的私德、家世、男女關係,以及針對失言、言行不一、與過往不一致等等脫離時間跟環境脈絡的偏頗詮釋,反而是與政治議題真正相關的核心報導,被當作花絮、甚至消失,例如政策可行性、執政檢討、人才任用、組織透明化等。
說到現在,只是交待了一下媒體如何偏頗,順便再次強調媒體為何偏頗:其實他們只是在謹慎評估競爭對手以及市場情況之後,選取一個利基點切入,然後透過持續不間斷的品牌形象營造,讓讀者自動去選取與自己立場相近的媒體來消費。
當閱聽人面對散落立場光譜上的媒體報導時,會傾向選擇與自己立場最接近的一個,並且漸漸將該媒體的立場當成是自己的立場。
銷售產品就是這樣,只是我們該把讓媒體把政治事務與公共議題當成產品一樣銷售嗎?
我們已經習慣看媒體 #爽就好,就像是在飛壘跟司迪麥口香糖中間做選擇,我們會在乎口香糖有多營養、多健康嗎?我們會在乎生產口香糖的員工是否過勞、是否能組成工會,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嗎?
不過就是一條口香糖,幹嘛呢?
所以,媒體偏頗帶給閱聽人的真正問題是--
「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讓媒體盡可能壟斷溝通管道,藉此維護媒體作為假性政治陣營的代言人地位」。
白話一點就是--
「讓傾向 A 立場的民眾對傾向 B 立場的民眾心中的偏見越來越重,讓雙方越來越不願意進行人際溝通,而要讓媒體來代勞,這樣媒體就可以繼續塑造偏見,繼續賺錢了」。
製造沒有討論厚度,僅剩空洞內容的新聞報導是達成此一目標的必然手段。
因為立場不同從來就不是阻礙溝通的障礙,反而是助力。就像冷空氣跟熱空氣相遇,開始對流。
欠缺溝通的材料、削減討論的厚度,才是阻礙溝通的最大障礙。
沒深度又空洞的偏頗新聞媒體,#故意 展演出站在某一方,其實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某一方的代言人,同時扮演對立方心目中的敵人角色,為的就是藉由外部的反作用力來借力使力,幫助自己築牆、圈養其實立場本來很多元,但被迫靠一邊站的閱聽人。
這時候,#第三人效果 的影響就會非常大。
( 維基百科條目:第三人效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9%E4%BA%BA%E6%95%88%E6%9E%9C )
舉例來說,偏 A 立場的媒體放出的新聞不見得會說服所有偏 A 立場的閱聽人,事實上,單靠單一媒體,傳播效果非常有限。
但反而是偏 B 立場的閱聽人,在看到偏 A 立場的媒體內容後,容易認為偏 A 立場的閱聽人都會因此被媒體控制、被操弄,因此提高戒心,急於站出來嗆聲、斥罵。
這時候,有少部分急切的人,可能選擇採用了與主流媒體相同的訊息操作方式,發表了一樣深度不足、充滿情緒的單面向批評,例如「看中天的人都是腦殘嗎?」之類的。
這些品質較低的批評,被偏 A 立場的閱聽人看見以後,自然會覺得偏 B 立場的閱聽人既偏頗、又低估我們偏 A 立場閱聽人的智慧,然後就開始輪迴,落入 #互相殘殺的螺旋 (請見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第 13 冊)。
而當 A、B 兩方的媒體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加速的過程。老實說也不用想像,我們就活在這個過程裡頭。不用外國勢力介入,光是為了鞏固利益,就足以讓媒體用這樣子偏頗的方式來運作了。
我們自己早就自動自發地把刀磨得又尖又利,抵著彼此的咽喉,外國勢力要做的就只是稍微推一下罷了。
一層一層的敵意在彼此之間築起越來越高的牆,然而這牆終究只是維護了既有媒體的利益,包括覺得這樣有效,打算也來撈的新進入者。
身為公民的我們,能不能避開媒體偏頗設下的陷阱呢?
我相信可以,但是我們必須更有自覺,要知道這些媒體偏頗的目的跟程度在哪,然後毫不猶豫地超越,頭都不要回。
這樣才能避免在偏頗媒體開設的競技場上,跟他們派出的虛擬打手玩生死格鬥,打贏打輸,錢都被他們賺走。
我建議,不同立場的閱聽人也不要再學偏頗媒體圈養閱聽人那樣,互相取暖搞偏頗了。因為網路的各種特性,讓網路比主流媒體更容易走向意見獨斷,更可能不民主,前面也說過了,這樣只是讓媒體借力使力,幫助他們把牆築起來,協助他們圈養閱聽人罷了。
對,我要說的是,除了韓流電視台以外,那些我們在臉書上按讚追蹤的粉絲頁。
最近常常從朋友的分享看見陌生的粉絲頁,名稱都很特別,通常是時事評論或嘲諷型的,圖文並茂,生猛有力,經過同溫層朋友的過濾,我多半也覺得這些粉絲頁的觀點蠻有趣,或蠻有料的。
他們的內容特色是,很明確地反對跟嘲諷某個黨、某些個政治人物、或某個政治傾向。他們會做很多的對比圖,讓立場相近的人看了覺得就是這樣,很想分享,但也會讓立場沒那麼近的人覺得偏頗,讓立場更遠的人覺得憤怒(如果看得到的話)。
我並不是說不能嘲諷,我也有我的立場跟偏見,我自己偶爾也會發些嘲諷政治的言論,我也需要有人幫我把話講出來,不過在與這些粉絲頁互動(按讚、分享、回應...)之前,我的習慣是先點一下「關於」看看。讓我很驚訝的是,幾乎 10 個裡頭有 9 個,在「關於」裏頭什麼資料都沒有,都是空空的,我無法追溯到任何一個我可以簡單驗證跟指認的個人或單位。
我並不是要說,這些粉絲頁都居心不良,或全都是公關公司控制的。但當這些粉絲頁的不透明度如此之高,又卯起來大量生產利於我們拿來黨同伐異的內容,我認為跟我不認同的偏頗媒體,並無二致。
匿名性是網路很棒的一個特點,儘管我目前不需要,我相信是應該保留的選擇。然而,對於政治時論型的粉絲頁來說,我認為明確表明身份是非常重要的,起碼要給在乎這件事的人一個驗證的機會,為發表的訊息負責。
所以,在我能確認他們的來源之前,我會選擇不要引用,跟減少與這樣的粉絲頁互動。我不想只因為這些圖文幫我酸罵了我不認同的另一方,讓我覺得舒爽,就順手分享給同溫層,幫助偏頗的媒體把恨意之牆築得更高,鞏固他們的賺錢模式(包括賣粉絲頁)。
比賽築牆,稱不上是公民對抗偏頗媒體。真正要對抗偏頗的媒體,應該要幫助被圈養的閱聽人得到自由,而不是汲汲營營找另一堆偏頗的粉絲頁媒體來圈養自己,把自己也關進另一道牆後頭。
不管是親中電視台、還是愛台新聞台,不管偏頗的媒體自稱是藍綠紅白無哪種色,我們不須拱手讓出詮釋權,讓具有厚度的自己被刻意淺薄的媒體代言。
要搶回詮釋權,不能靠刻意偏頗的電視台、報紙、也不能靠刻意偏頗還隱藏身份的粉絲頁。只要我們繼續把媒體當做口香糖一樣消費、只要我們繼續不在乎媒體的結構、資訊與金錢來源的透明性,只因為他們幫忙產出的偏頗訊息,幫自己說了話而感到爽快,就永遠逃不出互相殘殺的螺旋。
老實說,我覺得我們永遠也回不到那個認為「客觀中立應該是新聞基本價值」的神話時代了。然而我們不可能用偏頗對抗偏頗,提高透明性,才是身為閱聽人比較好的策略。
為了利益,媒體會繼續偏頗,繼續偏頗的選曲、呈現、跟詮釋資訊。我們這些閱聽人也是一樣,腦力有限,有確認偏誤、會被訊息定錨,但我希望,起碼有一小撮人,可以開始改變一件事,那就是要求媒體(包括電視台、報紙、雜誌、粉絲頁...)提高透明性,讓他們為自己的政治言論負責。
對了,你知道現在這篇文章是誰寫的嗎?
第三人效果 在 彭文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紅五毛、藍五毛、白五毛與綠五毛之比較研究
一、研究目的:
少有人在不到五年主持生涯中,遭到紅五毛、藍五毛、白五毛及綠五毛的圍剿。筆者見機不可失,故做此研究。
二、研究方法:
以內容分析法及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 gratification)、第三人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涵化理論(Cultivation)、西瓜效應(Bandwagon effect)分析之。
三、研究發現:
1、紅五毛
年輕男性、用詞粗魯、文化水平低、處於肛門期過渡性蕾期。
比對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紅五毛這個族群屬於18至36個月大的肛門期(又稱口欲)過渡到3歲的性蕾期。喜歡享受性新奇感、性好奇及性驕傲。
具體的特徵是可能A片看太多,涵化理論(Cultivation)所指之虛擬世界投射到真實情境。他們會用幻想配對主持人、來賓和社會名流,獲取快感,但是措詞用語十分不入流。
可能因為翻牆不易,所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意志無比堅強,不受”中華台北”勞基法一例一休限制。
2、藍五毛
男性、外省族群、軍公教、中壯年者居多,不乏知識份子。
最常用恐懼攻擊法,心理學理論指恐懼是一種有機體妄圖解脫、逃避某種情境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包括無知、依賴、疼痛和從眾。
藍五毛具體的作法就是攻擊主持人及節目言論會引發戰爭。另外,他們會投射父執輩及親友”去去去、去美國”的行為,以區群謬誤(Ecological fallacy),又稱生態謬誤,層次謬誤,一種在分析統計資料時常犯的錯誤,是一種以全概偏的方法,妄指主持人是美國人,會第一個舉家逃亡云云⋯。
藍五毛對於明顯和自己立場不同的媒體內容並不真的感興趣,編制只是聊備一格,並無明顯違反勞基法一例一休原則之虞。
3. 白五毛
沒有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男女皆有,年輕、中等學歷、思考簡單、語𢑥有限。除少數具有傳播公司規模的專業團隊之外,多半白五毛缺乏自信,喜歡觀風向,最常見西瓜效應(Bandwagon effect)。他們喜歡貼標籤、有閲讀障礙故常斷章取義。
白五毛熱衷獵巫和霸凌。
心理學研究指出,建立一場霸凌,只需要3個條件:第一,「體制」的許可;第二,「偏見」;第三,「從眾」。網路世界剛好提供了絕佳的場域,這也是白五毛馳騁社群網站的原因。
白五毛分兩種,一種奉行勞基法一例一休,上班還算認真,但絶不超時加班。另一種屬於義勇軍性質的白五毛,他們下班一條龍,肥宅魯蛇居多,SOHO族,以虛擬世界的掌聲為酬勞。
4. 綠五毛
年紀偏高、長輩居多、公婆都有、 學歷不高、經歷豐富、使命感十足,喜歡以三娘教子的口吻發言。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紐科姆1953年提出的對稱模式(又稱Newcomb's A-B-X Model) ,一種關於人際互動變化及態度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 A (綠五毛)和 B (彭文正)對 X (小英競選連任)產生了不同的認識,A-B-X模型就會失去了對稱和平衡,則 A-B 之間的失衡關係會加速 A 和 B 關於 X 的不一致觀點。為了達成心裡狀態的平衡,A(綠五毛)必須改變與B(彭文正)的關係,或是對X(小英競選連任)的態度,才能回復心理平衡的狀態。
綠五毛的攻擊手法多帶悲情,字裏行間透露”恨鐵不成鋼”、”真心換絶情”的心情故事,沈痛的筆觸難掩絶望,道德譴責的背後盡是滄桑。
綠五毛多為退休人士,沒有勞基法的問題,以道德掛帥的義工居多。
四、結論
紅五毛像外星人,偶爾出現會引發軒然大波,但因為鮮少造訪地球,又有文化隔閡,故不具威脅性。
藍五毛不時有人身攻擊的威脅,但是因為彼此屬於不同物種,再加上跟著禿子走的療癒,心理也逐漸趨向正常。
白五毛因屁孩居多,蒼蠅蚊子叮不死也打不完,隨身攜帶防蟲液就好。
恐怖情人最可怕。由愛生恨的綠五毛最有威脅性,要定期發不自殺聲明防身。
第三人效果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2020 #選舉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02 什麼是負面競選?
01:39 負面競選有哪些招式?
02:25 那些年的負面競選~
04:06 美國怎麼做負面競選?
05:02 負面競選真的有效嗎?
06:58 我們的觀點
08:04 提問
08:2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北市)柯嗆蔡酸韓 議員質疑打負面選戰:https://bit.ly/2y5Zyry
→ 政黨認同、負面資訊的競爭與選民投票抉擇:2010年五都選舉的實證研究〉:https://bit.ly/2B3OxsT
→ Effectiveness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in U.S. Senate Elections:https://bit.ly/2LCMZwM
→ 負面競選對2002 年高雄市選情影響的探討 - 東吳大學:https://bit.ly/2Gktsgf
→ 電視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第二屆國大代表競選期間政黨電視廣告之內容分析。:https://bit.ly/2SDvVaA
→ 負面競選廣告:1996-2004 年台灣與美國總統大選之分析:https://bit.ly/2Z1Hjzj
→ 負面競選對 2002 年高雄市選情影響的探討:https://bit.ly/2Gktsgf
→ 美國總統大選啟示:政治抹黑的「烏賊戰」源於兩黨獨大:https://bit.ly/32V8gXU
→ 總統大選負面新聞與第三人效果:https://bit.ly/2Ye5gSZ
→ 選舉心理學:選前抹黑,有用嗎?:https://bit.ly/2Yc26yK
→ 負面選戰其實很有用?因為它成功讓你對選舉感到厭煩了:https://bit.ly/30T4ZXb
→ 2016年的政治環境為何如此充滿對立:https://bbc.in/2Sv7H2a"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第三人效果 在 第三人效果 的推薦與評價
日常生活中, 我們是否經常高估媒介內容對其他人的影響, 並因此主張要管制媒介內容? 另一方面, 卻又低估媒介內容對自己的影響呢? ... <看更多>
第三人效果 在 FACEBOOK假新聞第三人研究效果 - Coggle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假新聞第三人研究效果 · 一、文獻回顧(Introduction) · 二、研究方法 · 四、探討與第三人認知差距的關聯性 · 五、預測後續行為 · 媒介可信度 · 自我效能感. ... <看更多>
第三人效果 在 [討論] 什麼是「多數疏忽效應」和「第三人效果」 - 看板W ... 的推薦與評價
在
https://goo.gl/f7MTob
提到的,有人可以大概講解一下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05.142.1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Philosophy/M.1498379819.A.AD5.html
※ newwords:轉錄至看板 ask-why 06/25 16: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