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那和房間根本1:1的浴室真的太狂了!
超級速度很多網友在問我這次香港飯店住哪間馬上晚上還在飯店寫文章的速速來開箱!不誇張,一進門就是三層下午茶免費招待房客,冰箱的設計更是一整個時髦慘,而且這次我狂到還把精油香氛機都給帶來了~
我真的有夠佩服好多網友超級厲害,我很努力地藏細節,但都被大家猜到我這次跟著BURBERRY來香港就是住這曾被評為香港第一名酒店的:奕居The Upper House,幾乎和房間是1:1的浴室大空間,以及兩面全景view,真的是難怪每一個住過的人都要把浴室作為文章的縮圖!但就....那個馬桶我不是太喜歡!哈哈
-
可以說整個飯店都充滿許多雅緻的細節,每到一個空間,甚至是房間內隨便拍,都像是藝術的陳列,讓人覺得舒服,也因為飯店本身設計是特別的" ^^^ "凹凸設計,所以房間也是帶這樣不規則的凹凸,卻沒有任何壓迫,反而形成另一種時尚感。
-
房間內的mini BAR一整個豪華又有質感,除了烈酒要另外計費外,其他全都免費暢飲,每一個傢俱、燈飾,甚至是陳列,你都會驚嘆其質感,甚至是挑選的品味。
打開隔門會來到幾乎1:1的超級大浴室更衣盥洗間,單從盥洗台你就會覺得也太美了,而奕居一直以來最大賣點就是那超級無敵大浴缸,全景的view無論是白天泡、晚上泡,都是一整個療癒享受!(注音選字沒選好,還好我有校對,不然打成砲好像有點怪怪的!哈)
-
我就是因為行前有稍微查詢一下知道浴缸很厲害,除了搬了兩罐NEOM的精油浴鹽來輪流泡澡外,很狂的還把精油香氛機都給帶來了!我也覺得我真的帶對了~因為真的太好用,泡澡時薰一下,睡前放床頭再薰一下,除了比蠟燭較安全整個視覺美觀,療癒的精油香氛,真的讓這樣舒適的房間一整個質感爆炸提升不少。
-
香港地狹人稠飯店沒有游泳池我還能理解,但就房間那馬桶雖然視覺美觀,但就不是那麼好坐,你們看照片大概就能理解我意思。
-
備品我看大家心得本來以為是REN,結果我這次入住,剛好全都換成了我自己超級愛的bamford!療癒的天竺葵香氣,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直洗澡、洗手,重點是,我住過那麼多飯店以來,第一次遇到飯店備品有護唇膏耶?還是因為是香港比較乾的關係,所以都有附?我只覺得就好貼心喔!
-
非常多的照片,完整的敘述,我都整理好了,整體住下來是非常滿意,同時雅緻舒服,覺得像是住在一個藝術空間裡,讓人覺得療癒、放鬆,早餐我覺得也蠻好吃的,也能一眼盡收維多莉亞港,非常療癒放鬆,如果你有預算的話,是蠻能考慮住一次看看的!
早安早安!
稠注音 在 泰泰有四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09
今天是難得沒有排行程的周日,
泰泰今天早上和老嬰則是睡到自然醒呀!!
而老杯一大早就帶著三小去買泰式早餐了!
泰泰搞定好老嬰之後下樓,
看到老杯對著電腦在工作,
而三小則是很開心的在看電視,
果然三小最喜歡媽媽不在的時候了,
因為和爸爸在一起都沒有壓力呀!
(其實就是沒有進步啦!)
三小看到媽媽出現後,
識相的哥哥帶頭開始習寫日文,
大姊妹們則是也跟著習寫注音,
一切都要等媽媽在才會回到軌道上啊!
之後四小開始玩玩具後,
哥哥突然問起泰泰日幣和台幣的匯率問題,
泰泰便和他解釋起小數、分數還有約分、擴分還有通分等等,
哥哥雖然理解力不錯,
但是九九乘法表已經忘掉一半了,
泰泰便和他說再來咱們要多一樣複習九九乘法表的功課了!
之後咱們去了好久沒去的MEGA HOME KITCHEN,
這裡是像台灣B&Q家用品大賣場附設的餐飲部,
之前咱們來用餐時被這邊價廉物美的品質嚇到啦!
今天一家人吃吃喝喝還點兩杯飲品才三百多元!
之後進去賣場買繩子!
為什麼要買繩子呢?!
容泰泰賣個關子,
之後粉粉們就會知道嚕!!
接著咱們到了TESCO LOTUS去採購補貨,
其中一樣是哥哥說老師規定每個人都要帶金蔥條去布置班上,
咱們到處找才找到呀!!
說到這泰泰就真的不得不說咱們台灣地窄人稠的好處呀!!
就是商店密集而且店家的物品種類齊全!
像金蔥條哥哥說同學們都講去MEGA HOME買的,
結果咱們在裡面問了四個店員,
四個店員都講不同的地方,
而且店裡明明就有好幾個用金蔥條布置的聖誕裝飾,
而店裡卻沒有賣金蔥條!!
後來咱們去TESCO LOTUS也是到處找才找到的呀!
泰泰就和哥哥說這要是在台灣,
咱們走出去就有墊腳石和光南,
從文具用品、書籍到生活用品樣樣都有!
不然泰泰上次問泰文老師BOWIN鎮這邊有賣文具用品的書局嗎?
泰文老師想了想說就TESCO LOTUS裡面那間書局有賣書,
然後TESCO LOTUS賣場裡有些簡單的文具用品如此而已,
讓泰泰不禁問說那這邊一般民眾要用文具用品可是不想特地進賣場怎麼辦?
老杯還笑說:「去小七買呀!泰國小七很強大的!!」
老師也秒回:「對呀!SEVEN都會有的!」
後來泰泰和老杯說:「不過要是我真的想要像在台灣逛墊腳石那種的,不就要專程跑PATTAYA去OFFICEMATE挑資料匣阿那些的了?!」
老杯皺眉頭想了一下說:「應該喔!」
泰泰:「 ╮(╯_╰)╭ 」
#台灣店家密集又商品齊全好方便購物呀
稠注音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週二是8/8父親節,在此分享我父親的一篇文章《父親的粥》。預祝大家父親節快樂!
----------------------------------
文/劉墉
大概因為回台體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瀉。所幸兒子住得近,清晨五點把我送去急診。化驗結果,是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會怕的「輪狀病毒」。
大門鑰匙交給了兒子,口袋裡的錢交給了小姨子,健保卡交給了掛號處,自己交給了醫院。我很能逆來順受,心想這是老天爺逼我好好休息。加上前一夜折騰,於是猛睡,睡到隔天下午兩點。中間除了護士進來量血壓、測體溫,醫生進來摸摸肚子,倒也沒人打擾,連餐點都沒有。醫生說得好,病毒嘛!沒辦法,除非高燒不退,會考慮用抗生素,否則只有等病毒自己消失。而且這時候腸胃弱,什麼都不能吃,連喝運動飲料,都得摻一半的水。
所幸我一點也不餓,直到第二天下午燒退了,才覺得有些飢腸轆轆。要求了好幾次,總算送來食物,小小的紙杯,裡面只有黏呼呼的一點半流體,原來是米漿。 「就這個?」「就這個!」護士笑笑轉身:「只能喝米漿,如果喝了又瀉,就連米漿也沒。」
抱著那軟軟的紙杯,小心地用吸管慢慢吸,好像奶娃。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腎臟炎,病得挺重,有一陣子也只能喝這個,相信多半是母親餵我,但不知為什麼,而今只記得父親坐在床邊,端著碗餵我的畫面。大概因為他講的故事吧,說以前窮人家生了孩子,媽媽不餵自己的娃娃,卻去有錢人家當奶娘,餵別人的娃娃,自己的娃娃只有喝米漿。可見米漿雖然白白的沒什麼味道,卻有營養。父親還一邊為我把米漿吹涼,一邊指著上面薄薄的膜,說那是米油,更補,嘴角發炎,只要搽幾次米油就好了。
雖然老婆隔著太平洋叫我多住幾天,我還是堅持第三天下午出院。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為了爭取自由,把插在身上五十多個鐘頭的點滴管子拔掉。小姨子幫我辦出院手續時,又來了位護士,給我好幾份介紹輪狀病毒的數據,說回家只能吃稀飯、海苔醬、蘋果泥……,而且不能多吃,看不吐不瀉了,再由去皮的雞肉絲開始。我瞄了一眼那數據的封面,「輪狀病毒」四個大字,下面印著「嬰幼兒嚴重腸胃炎的兇手」。最下面還有一行大字「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威脅」。突然覺得自己真變成了嬰幼兒,而且是很差勁的,別人都沒事,只有我出毛病。
兒子要為我煮稀飯,我說不必,護士講只要拿乾飯加水煮一下就成稀飯,老爸再笨,這點還是會的。正好冰箱裡放了兩盒叫外賣剩下的米飯,於是通通倒進鍋子,又加了些水,放上爐子。果然才一會兒,好多飯粒就上上下下游泳,成為稀飯的樣子。忙不迭地盛出來,再打開醬瓜和海苔醬,吃了病後的第一頓大餐。
只是可能米飯放在冰箱太久,有點硬,還結成塊,加上煮得不夠,所以稀飯不黏,有些「開水泡飯」的意思。使我想起讀初中夜間部的時候,回家已是深夜,常常肚子餓,就從鍋裡舀兩勺白飯,泡冷開水。
那時候家裡因為失火燒成平地,只在廢墟邊上搭了間草房。深夜,外面一片漆黑,有流螢飛,蛩聲細,和火場餘燼的焦炭味,夾在清寒的晚風中。一顆顆飯粒,隨著涼水滑入胸腹間,有一種鯁鯁又灑脫的孤危感。
前一日學乖了,第二天我先去快餐店買了三碗白飯,熱騰騰地拿回家倒進水里煮,而且站在旁邊用筷子不斷攪,還把成塊的一一夾開。剛煮好的飯容易爛,沒多久就起了泡,咕嚕咕嚕,泡泡愈冒愈大,冷不防地溢出鍋子從四面流下,跟著火就熄了,我趕快把瓦斯關掉,爐頭上還是留下好多焦黑的印子。
這稀飯不錯,夠軟,唯一的缺點是我加太多水,為了吃實在些,只好往鍋底撈稠的。端上一大碗白稀飯,頗有些成就感。兒子早晨送來肉鬆,是他去特別店買的,我拿起罐子細看,居然印著「嬰幼兒專用」,不知道這小子是體貼還是諷刺。我倒了尖尖一堆肉鬆在稀飯上,急著下嘴,立刻被嗆得猛咳,因為吸氣的時候,把細如粉末的肉鬆吸進了氣管。
一邊咳,一邊用筷子把肉鬆壓進稀飯,再攪拌成肉粥。突然懂了,為什麼父親總堅持先把肉鬆攪勻,才交給我。還一直叮囑我慢慢吃。他也幫我吹,吹得眼鏡上一層霧,又摘下眼鏡吹。父親還教我用筷子由碗的四周撥稀飯,說那裡因為接近碗邊,涼得快,有時候我還是等不及,他則會再拿來兩個大碗,把稀飯先倒進一個碗,再來回地跟另一個碗互相傾倒。沒幾下,就涼多了。
可不是嗎?我自己煮的這碗稀飯也夠燒的。第一口已經把我燙到,但是當我改由四周撥,就都能入口了。上面拌的肉鬆吃完,我又倒了好多肉鬆下去。這種「大手筆」,也是小時候被父親慣壞的,那時候母親常罵,哪兒是吃稀飯配肉鬆,根本是吃肉鬆配稀飯。最記得父親生病,母親日夜陪在醫院的那段日子。有一天表弟來家,姥姥煮了稀飯,她給我肉鬆,只一點點,遠不如給表弟的多。我當時很「吃驚」,甚至委屈得用注音符號寫了封信去醫院告狀。更令我吃驚的是父母居然都沒反應,即使後來我當面抱怨好幾次,他們也只是點點頭。
吃了一整鍋白稀飯和一整罐肉鬆,腸胃居然沒出毛病。第三天,我的膽子更大了,先去買了兩碗白飯和一盒生的牛肉絲。而且為了快,我找出壓力鍋,把材料全倒進去,添水、加些生薑和鹽,放上火煮。壓力鍋有保險裝置,無需守在旁邊,所以我徑自去書房工作。沒多久就听見咻咻噴氣的聲音,我知道是鍋蓋上的小口在往外洩壓,只是那聲音愈來愈怪,還有點啪拉啪拉的感覺。想起以前壓力鍋爆炸的新聞,趕緊跑進廚房。才進去就差點滑一跤,地上一大片,黏黏的,我的稀飯居然噴得到處都是。
一番忙亂之後,我這輩子做的第一碗「牛肉粥」上桌了,十分滾燙黏稠、而且大有「聞香下馬」的境界。牛肉絲,不錯!一點也不老。薑,雖然切的時候已經因為擺太久,像是削竹片,反而更帶勁。我的嘴又被狠狠燙了一下,想到爸爸的方法,改為從旁邊撥。不知為什麼又覺得該拿個勺,從粥的表面,一點一點刮。
果然,一次刮一點點,滾燙的粥也不燙了。我有些自詡,可是又覺得似乎見過別人用勺子刮的畫面。我一邊刮一邊想,突然回到了九歲的童年,回到父親的病床前。醫院為直腸癌手術不久的父親送餐,只一碗,像這樣的瘦肉稀飯,我居然急著跑到床邊要吃。母親罵:「那是你爹的!」父親對她揮揮手,反教我爬上床,跟他並排坐著,又怕我摔下去,一手摟著我,一手餵我吃。肉粥很燙,醫院裡沒有兩個大碗可以用來減溫。父親就用勺子,一點一點在稀飯的表面刮。那瘦得像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飯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還像撫摸般,很細膩、很輕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層,再吹吹,放進我嘴裡。
現在我正這麼做,但是飛回了五十年前,我的手成為父親臨終前兩個月的手。我的眼鏡飛得更遙遠,成為父親為我吹粥時的眼鏡,蒸氣氤氳,鏡片罩上一層霧。我像父親當年一樣,摘下眼鏡,只是不見清晰,反而模糊。一個年已花甲的老孩子,居然從這碗粥,想到五十七年前抱養我的父親,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淌,淌在父親的粥裡………
摘自劉墉作品《不瘋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