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展】「月亮以每年約3.78厘米的速度 離我們而去 如同指甲生長的步伐」踏入本地藝術家許方華(Phoebe)的《月逝無聲》媒體藝術展,立刻就被告知這個哀傷如詩的事實。
「我相信,每個人對月亮都有特別的情感。」Phoebe在二零一九年獲選為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藝術家,其後她以月亮為起點,展開了研究和創作。最終,在大館晦暗的展覽空間裏,觀眾會看見圓月的大型裝置Selenite,投放着變幻的月球影像,還有一系列由繪畫機械人Selena生產、精細仿古的月球畫作。觀賞展覽時,觀眾緊隨藝術家的腳步,重新了體認月亮,思索感受月亮對自身的意義。
了解展覽:https://bit.ly/3twZiMB
---
《明周》推介:
【藝術市場熾熱 樂觀主義背後】系列一覽:
https://bit.ly/3aG0W7K
。市場趨勢:超越倫敦 成全球第二大市場 新一輪春拍展開
https://bit.ly/3xuGyjI
。解讀市場樂觀主義 捍衞創作自由 藝評人約翰百德:開放才有助市場發展
https://bit.ly/32VDNdy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月逝無聲 #許方華 #PhoebeHui #媒體藝術 #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 #愛彼 #AudemarsPiguet #當代藝術 #創作 #科技藝術 #藝術科技 #JohannesHevelius #月亮 #月球 #artbasel #gallery #galleryart #hkgallery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50的網紅A- K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將Fusion》時代尖端的傳統文化】 超越想像 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世代合一,視野領先,跨域革新 貫穿古今,超越前衛,實踐極限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 秉持【創新融「禾」,「將」心獨具】精神,種植文化的喬木,開墾視野的沃土。以獨具舞姿氣勢,引人爬上新時代文化的高峰。 2020 後新冠...
科技藝術 趨勢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科技領域一直都不是考科的項目,但卻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在準備資料上不會要求一定要加深加廣,因此校方不能要求學生一定要修學分,它只是培養學生基礎素養。」
▶️對此,虹安自己是出身科技領域,雖很支持教育部推崇大數據、程式設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其實對社會組學生來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APCS、寫程式,可能統計軟體、Excel、金融科技或影音製作等課程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因此希望教育部 #在未來可擴充資訊開課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虹安也發現108課綱將國小的資訊課程刪掉,教育部國教署立場是,各縣市教育局處可根據地方特色,自訂「#課程架構」供學校參考,但只能用「#引導」而非強制,因此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設課程,正面來看是保有學校開課的彈性,但若反面來看,學校可開、可不開,拿掉國小電腦課的話會不會使國小生資訊能力較差、跟不上?國小資訊不列入正式課程,沒有寫課程參考,也沒有能力指標,有沒有可能造成各校程度落差?
▶️虹安認為上了國中後課程銜接也有可能會有困難,根據108課綱官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料,國中學習內容包含演算法、寫程式、大數據等內容,若A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未開設相關課程,而B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有開設,難免會讓人質疑是否導致有些學生「#輸在起跑點」?而國小老師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訊素養,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國小的資訊融入教學變成「會用電子白板上課就等於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結果升到高中發現學生根本就不會用Word、Powerpoint,然後資訊教師就會被其他科的老師質疑為什麼高中資訊課不教學生這些資訊能力?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僅表示:「目前已有相關類課綱做銜接準備,速度會加快。」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科技藝術 趨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濟通】NFT畫天價成交 虛擬資產瘋狂再添油
經歷2月末暴跌,「打不死」的比特幣本月12日再上試58000美元,幾乎同時,加密貨幣資產平台初創公司BlockFi宣布完成D輪融資,公司估值高達30億美元。更令人眼界大開的是,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最新首以NFT(Non-fungible Tokens,非同質化代幣)形式拍出一幅純數碼藝術品,成交價高近6935萬美元--以上種種,皆指向虛擬資產瘋狂再火上添油。
數碼畫作逾6934萬美元成交
花旗國派錢1400美元刺激風險偏好,2月一度從歷史高位58350美元回吐約25%的比特幣,12日再上試58000美元關,似印證幣圈「HODL(hold on for dear life,喻長期持有)」策略冇得輸。
搭乘新一波強勁反彈,BlockFi宣布完成3.5億美元的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貝恩資本、老虎環球基金、俄羅斯億萬富豪Yuri Milner旗下DST Global等,令這間旨在建立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及財富管理產品橋樑的初創公司估值高達30億美元。
「非同質化」寓稀缺性獨一無二
此幅由作者在過去5000天(逾13年)以每日創作及上載一幅數碼作品組合而成的巨型數碼拼貼畫作,最大「噱頭」當屬首以「NFT」形式拍賣。何謂「NFT」非同質化代幣?簡單理解,猶如童話《小王子》中「於我是廣袤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玫瑰」,「非同質化」即意味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稀缺性似乎較「這一枚」跟「那一枚」並無本質區別的比特幣更高一等。
就上述6934.25萬美元成交的數碼作品而言,儘管全人類皆可通過互聯網一睹其芳容,但只有買家一方是獲區塊鏈驗證的此數碼作品的真正所有者。那麼,此跟拍賣競得同樣稀缺的愛因斯坦便條、瑪麗蓮夢露禮服、限量版球鞋等又有何不同?
NFT的支持者解釋,關鍵在於這種「擁有」是借助不可修改的區塊鏈而成,而非收藏家的鑒定或拍賣行的證書,不但建立了稀缺性,還解決了所有權追蹤、真實性測試等問題。
或顛覆藝術、音樂、金融等領域
正正是這「獨特稀缺+可驗證」的特性,令NFT谷起愈來愈多以虛擬資產賺取財富、存放財富的方式,就連推特的聯合創辦人Jack Dorsey本月亦宣布將其2006年發布的首條推文以NFT形式拍賣。坊間就預計,倘若此趨勢持續,或顛覆藝術、音樂、商品、金融等諸多領域。
當全球NFT市場年初至金的交易額已逾4億美元,這種獨一無二的所有權,是如同孩童視若珍寶、實際價值平平的壓箱底閃卡,還是下一個全球放水下的炒作新對象?虛擬資產瘋狂都勢再火上添油。
更令人眼界大開的是,拍賣行佳士得拍賣的41歲新興數字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今早以6934.25萬美元成交。
#科技 #藝術
科技藝術 趨勢 在 A- K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將Fusion》時代尖端的傳統文化】
超越想像 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世代合一,視野領先,跨域革新
貫穿古今,超越前衛,實踐極限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
秉持【創新融「禾」,「將」心獨具】精神,種植文化的喬木,開墾視野的沃土。以獨具舞姿氣勢,引人爬上新時代文化的高峰。
2020 後新冠時代來臨,全球進入 #跨域時代。
由「#中國科技大學」打造「動態表演藝術X數位媒體科技」實驗創作計畫,並邀請「#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家將街舞創始人: A-King張益彰老師參與錄製
#表演藝術 ‖ 家將陣頭X流行街舞;
#3D動畫 ‖ 容積動態X動作捕捉。
---------------------------------------------------------------------
【數位科技轉譯,擴充藝術創意】
全球僅六座、亞洲第二座 #4DViews 機台,360度捕捉舞者身段,應用在VR/AR/XR等沉浸式內容,#保存台灣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製作 #國內首支 「#家將街舞4D影片」
虛實交疊,串聯各類感官,
重新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與生活的共鳴,
文化匯流裡,一覽藝術氣韻與科技精密技術。
迸出新火花、開創新道路、創立新趨勢,
令人享受新奇且震撼的視覺饗宴!
---------------------------------------------------------------------
【突破技術限制,只願保存文化】
「只要我們擁有同一種文化,不論甚麼技術,
我們都能歌頌同一片土地上的精神!」
此作品被賦予 #時代意義與使命。
帶出前所未有的新價值觀,
讓科技、藝術、人文素養間取得平衡,
達成整合創作的聯繫、溝通與融合。
期能為台灣表演藝術的保存典藏、展示推廣、
傳承弘揚等加值應用,創作探索更多可能性。
展出單位 : 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幕後紀錄:https://reurl.cc/Z7g2Al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oyidancecrew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徵選團員報名🔆
https://forms.gle/8KuE6j8SdfCxcUd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