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但如果隊歷史教育有興趣的,那就需要來瞧瞧。
對於高中不再用編年史上歷史課,我其實蠻贊成的。畢竟現在高中課本不過就是國中課本的深化版,已經學過的東西再學一遍,其實對於學生來說,吸引力自然下降,很容易有倦怠感。
(說一個不值得學習的經驗,我在高中時期,看到課本跟國中大同小異,重點是裡面的知識我都懂了,所以我高一跟高二的歷史課索性都睡覺去了,因為真的沒意思。)
但依照教授所言,高中以後改用專題,而平均一個專題只有2堂課可以教......
這沒能解決授課時數不足所以被逼得趕課的現況呀!
趕課,代表老師上的辛苦,而且往往覺得不能完整的教授歷史內容;學生也被逼得痛苦,而且面對被縮減的課程,往往搞不懂時代或是事件間的邏輯連結,因此跟歷史內容脫節;一句話:雙輸雙慘。
當然,課本內容已經訂好,所以咱們這些第一線老師也只能認命來教,但具體狀況如何呢?
我其實不表示悲觀(因為還沒做,沒必要先唱衰),但真的希望在第一年執行之後,教育第一線的狀況能良好的傳遞到政策制定者手中呀。
我對十二年國教「歷史課綱」的一些憂慮
(文長! 慎入! )
歷經多年波折和醞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終於在2018年十月由教育部拍板公布了。課綱擬定茲事體大,研修小組辛苦費心,不在話下。但從關切歷史教學的角度來說,大家仍應多與新「歷史課綱」良性對話,這種論辯互動為的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相信這才能使歷史教育不斷往前邁進。
我曾在不同場合提到,這次新的歷史課綱有個亮點,也是我認為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籌劃,那就是將「探究與實作」這個元素納入了課程中。我相信此一規範會改變歷史教學現況,無論影響是大是小,中學歷史教學的前景必然會有不同。
但是,在欣喜於歷史課綱加入了新的精神、促使教師有機會稍稍擺脫習慣的「傳授灌輸」並帶領學生朝向探究之餘,也對其中若干規劃頗感憂心,我看到了教科書編輯、教師教歷史、學生學歷史可能面對的困難與限制。
國中通史-編年架構、教學景況更嚴酷
國中歷史課程沿襲以往,三個年級的歷史都是採行自古至今的通史架構,從台灣通史、到中國通史、再到九年級世界通史。或有人認為,國中部分改變不大,倒是好事;反正長期以來編年取向下,教師必須時時趕進度的問題早已見怪不怪。但麻煩的是,這次課綱社會科教學時數都縮減了,國中必修歷史比過去少了1-2個學分,亦即三個年級每星期只有一節45分鐘的課程。時間的壓縮,可以想見歷史教師教學壓力更甚於以往。而為了要上完三個領域自古至今的通史,教師「追趕跑跳」式的教學只會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時數減了,通史編年內容理應裁切減少,況教科書又有字數限制,這些條件下編寫成的課本敘述恐怕比以往更加稀釋和簡化,其結果是,教科書會變得更無趣單調,任何史事現象只能兩三行草草帶過,還真比不上「維基百科」!(現已如此,未來會否更為嚴重?)至於國中生能不能因為學過這些通史,而具備三個領域的歷史知識基礎,好為高中專題課程做準備?若對照上述從教科書到教與學遠較過去嚴峻的情況,這恐怕是理想甚於實際的期待。
高中主題多又難、易流於簡化空洞
此次改變最大的是高中部分。和前一輪課綱很不一樣,高中課程採用專題設計、主題方式呈現。台灣史、中國與東亞、世界史三個領域,各有三個範疇及相關主題。這個規劃想必出自一個重要的構思:解決長期以來國高中歷史教學為人詬病的「重複」學習問題。確實,多年來這兩個學習階段無論那個領域都採用通史架構,導致學生在國中學完一輪歷史後到高中再學一次,差別只在前後所學內容多少而已。新課綱把通史留予國中,高中改走主題學習路線,這不能不說用心良苦。另一方面,高中捨棄通史編年型式,以主題編排課程,或基於此一理想:使教學更為聚焦、深入探討,避免如編年流程瑣細無所不包,散漫沒有重心。
主題式課程設計常見兩種型態,一是以時間為軸、針對某個專題在長時段中的流變。這種專題「發展史」,旨在讓學生掌握一些現象的演進,學習認識變遷與延續的痕跡。第二種型態是在特定時空下選擇若干問題深度探索,著重人、事在短時限內的發展變化,學生可藉以瞭解原因和影響涉及的多重複雜因素。的確,縱長和深度探索兩種主題設計都見於新的高中課綱,甚至可說,這兩種課程型態譜成了此次改革的主調。如台灣史和中國與東亞領域的「移民」、「人群移動與交流」屬於發展史,世界史的「文藝復興」、「冷戰期間的政治局勢」是深度探索。然而,這兩類課程儘管是針對編年通史之弊,卻也有需要慎行之處。
試看英國自1970年代以來歷史教育改革運動,同樣是捨棄編年史綱、改採專題發展史如交通史、醫學史、戰爭史,以及深度探索如中世紀的城堡、文藝復興等。但多年的實驗教學,以及1990年代後隨國定課程而普遍施行於中學歷史課程後,引發許多問題與討論。原因出在這兩種課程架構最需要的是充分的教學時間。英國歷史教研者指出,發展史的主題課程,若課時不足,無法呈現變遷的複雜背景,或展示促成變遷的歷史脈絡,一樣會產生「去繁從簡」的困境;如果發展史只是將某個專題孤立而論,仍會步上編年史的後塵:不過就是一些依時間排列的事實、乾枯無意義的組合而已。至於深度探索課題,更需搭配足夠時程,學生始能領會歷史的錯綜曲折。因此,若設計不當、時間不足,可能導致空有主題設計之名,而無歷史探索之實。
回頭看看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程。課綱內三個領域編排形式都同,依次展示:主題-項目-條目-說明。嚴格來說,如台灣史的「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中國與東亞的「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與交流」等「主題」,更該說是「範疇」或者「主軸」。真正展現「主題」意義的是其下各「條目」,如「戰後來台的移民」、「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與特色」、「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那麼究竟新課綱為各領域每個學期規劃多少主題?扣除導論,三個領域的條目∕主題各是:台灣史15、中國與東亞14、台灣與世界16。
一個學期多達十餘個條目∕主題,教學時間又是多少?課綱建議每學期各領域、條目課數共是30節,所以每個條目∕主題平均只有兩節、100分鐘。未來教學之緊縮和難處,已可預見。何況各個條目涵蓋面廣、時間縱長,如台灣史「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條目,課綱說明:「多元信仰包括佛教、道教、民間宗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及原、漢的信仰改宗及其與自身傳統文化的可能衝突。」這顯然是「台灣宗教發展史」,學生必須面面俱到地瞭解多個宗教在台傳布以及引發的文化衝突。範圍之大,只有100分鐘的學習時間。又如中國與東亞領域:「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兩個主題關乎移民於兩個長時段下的宏觀變動。空間範圍則包含中國大陸以及日本韓國。而課綱建議,教學時應針對兩大時段的中國與東亞之間因「戰爭、災疫、商貿或宗教等因素」所造成各種人群的移動,並注意「不同時期因人群的移動所帶來的文化交流與相互影響,包括政經重心的轉移、文化與宗教的傳布」。如此複雜的內容可用的時間為兩節半,約125分鐘。至於世界史,「中古基督教世界」、「文藝復興」、「從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這些主題同樣是100分鐘。
換言之,新課綱所列數十個條目∕主題,多屬概括性以及跨時空的發展史和專題探究,但課時有限下,這些既廣又深的課題幾乎僅能有100分鐘教學。試想會有多少餘裕讓師生好好思考、深入討論?揣測教科書編寫,大概也只能簡單放入一些「基本」史實,最後可能成了「主題編年史」。而當教師沒有足夠時間介紹各主題所需相關背景知識時,學生可能就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課本那些專門陌生的內容。凡此,是否有違原本主題設計、意在深入探索的意義?
歷史科政治化、政治正確取向
新高中歷史課綱另一個必須留意和警覺的是,歷史科政治化以及政治正確的取向。課綱研修小組或許太希望讓歷史與「現在」接軌,但最後卻蹈入歷史不再是歷史的危險。
很多人都關注,高中加深加廣選修課:「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首度納入「轉型正義」課題。其實,這部分應該從更高的視野來審度,也是我認為今版課綱另一個有別於過去之處:若干主題流露出以「現在主義」看待過去的心態。以下僅舉數例說明:
(1)台灣史-「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與政治、社會運動」條目。「人權」成為今天人們共識以及衡量是非正義的標準是晚近以來的發展。二十世紀中葉才有「世界人權宣言」問世,而就算有此宣言,其精神普及和具體落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遑論在此之前。課綱竟要求學生學習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是否意指要採用今人自覺正義的標準來評價過去?
(2)中國和東亞領域-「國家與社會」條目,課綱要求探討「不同類型的傳統政權如何論述其正當性、國家採取哪些措施協助統治…並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反省傳統政治結構下人民的可能境遇」。此處是指,要用「人民的主體觀點」反省過往那些無論上層下層階級從不認為人民是主體的時代與社會?再如「現代化的歷程」下,課綱兩度強調重心擺在「近代東亞國家追求現代化」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此似意指近代東亞各國都是主動、努力、有意識地「追求」現代化?如是,這毋寧反映著某種「輝格」式的進步觀點。然課綱隨後所舉出的重點卻是要求探討明末、晚清、日本、越南如何「被動地回應」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
(3)世界史-「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範疇下,課綱指示的探究重點為「歐洲文化的遺產,及其在現代世界的意義」,建議處理的問題:「1.神話與哲學、基督教傳統與文藝復興的遺產,在型塑歐洲現代性上所扮演的角色」、「2. 對個人、自由與理性等價值的尊重,是民主政治、公民權利發展的重要基礎,探討它們的崛起與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的關係,及這些價值在資本主義…上的反映。」這些敘述都有著現在主義的影子,尤其「遺產」(heritage)一詞,讓人觸目驚心。用遺產的角度來決定過去中哪些重要、哪些值得學習,顯示的是以歷史宣揚當代特有價值。亦即學習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不是因為它們就是它們,不是因為這些過去有其獨特之處,與今日所行所思差別甚大,故能成為培養理解他者、感知異己的泉源,而是因為它們有些樣貌類似今日,它們「預示」了自由民主的演進,以作為今人珍視價值觀歷史悠久的保證。環顧現今各國歷史教育改革,多半努力要脫除「遺產式」的教學傳統、走往培養神入與理解他者的方向,我們的課綱看來是反其道而行,實令人憂心!
(4)選修的加深加廣課程:-「現在主義」色彩更為明顯。其實,問題不在「轉型正義」、「女性權利」、「性別意識」、「戰爭殺戮」、「國家暴力」該不該納入歷史課,而在於教導這些課題的方式。眾所周知,諸如「轉型正義」、「國家暴力」這些語詞絕非不證自明,其界線複雜模糊,內涵難以確定,價值也多所爭論。好的歷史教學正應該檢視這些語詞的淵源與意義轉變,帶領學生探討各種觀念爭議及其由來。
亦即,歷史學與歷史教學在面對人類各種制度觀念時,都必須從時空的視角、也就是「歷史化」的方式切入思考。即便是西方乃至今日各國所標舉的民主、理性、科學、世俗化、個人主義、國家、人權等等,在歷史學家眼中都是特定∕近代時期的產物,並非古今皆然的鐵律。歷史必須去檢視、理解這些被稱為「普世價值」的主張如何形成以及其中顯現的矛盾、衝突、反轉、弔詭等各種面向,好提供大家反思。
遺憾的是,加深加廣課程的條目與授課建議,多處飄散著濃濃的「道德教誨」氣味,似乎已先在若干議題上畫出一條是非分明的界線,要求肯定、認同。若干介紹文句也立於某一邊發言:「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都有其傳統社會、傳統領域與知識體系,但受到外來者的衝擊,面臨…弱化。」「傳統的歷史書寫一向以男性為中心,以女性為主題的書寫觀點經常受到忽略。」「傳統性別秩序與性別體制看似天經地義,實則與特定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文化相關。」「戰爭不僅造成人命死傷,也帶來心理創傷,並型塑集體記憶。」「現代國家以違反人權的手段對人民施加暴力的傷害所在多有,如何回覆受害者的權利、追求轉型正義的課題亟待討論。」課綱理應有其高度,但這些敘述凸顯出「傳統」與「現在」二元對立、錯與對截然分明,甚至包含著今是昨非的立場。
然而,傳統、現代究竟各是固定的模型或更是一個不斷變動與交錯相融的過程?原住民與外來者、現代及國家的關係會是單一的嗎?如果傳統的性別秩序有其歷史文化起源,現代的性別觀念何嘗不是歷史的產物?「國家」不也曾在過去與現今被寄予厚望,做為個人安全、自由的保障?戰爭的殺戮豈止限於二十世紀?哥倫布及近代殖民國家對外征服同樣殘暴,課綱卻談「大航海時代以來,不同地區的物種交流」。而美國獨立革命戰爭不也被課綱按上「現代國家的建立」、賦予正面的意義?
意義多元化時代、課綱應展現多面向
任何時代、現象的意義從來不是固定唯一,歷史正是要教人看見多元與多面。就算我們在某些方面自覺進步開明,但歷史教學並不在高踞今日正義舞台,俯視過往眾生,予以指點「批判」,而更應引導青年學子學會「理解」當時那些發展所特有的社會文化與價值觀。同樣重要的,歷史教學也必須教導學生注意,即使在箝制之下,人仍有其主動性;女性、猶太人或各種弱勢群體在過去時日中縱使受到壓迫性的待遇,總還有些人那麼努力而且成功地求得一些空間,展現了自己,甚至向世界發聲,還可能做出貢獻、影響時代的發展。
歷史要讓學生看到:無論那個時代哪種體制,都有其「黑暗」的一面,但環境再如何不利,卻也並非滴水不漏、毫無間隙;個人並非只能是大洪流下的棋子傀儡,人有動能,會力圖突破和超越困境。因此,歷史要展現的一個個過去圖像,不是相較於光明今日的黑暗沈重單一,而是獨特、寬闊與複雜,也是積極而可以引發省思的。如果歷史教學的確具有教育公民的作用,那麼呈現這樣的圖像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
整體來看,高中歷史新課綱有其立意良好之處,但也在許多書寫以及預設價值觀上,使歷史處於與教義一線之隔的危境。我們總是期待學生-未來的公民具有「批判」思考,歷來課綱也多把培養「批判」精神作為各科共同的教學目標。於是,我們社會從不缺乏站在自己這邊、以自己為對他人為錯的撻伐之聲。但,我們缺乏的是看見對方這個「人」(不是某個觀點而已)究竟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的「理解」。這正是歷史理解、或說歷史的批判思考之價值:感知我與他者的差異以及認識差異的由來。而以現在批判過去,恐會逾越了歷史所以為歷史的分際。
誠然,沒有完美的課綱,任何課程標準都是各方勢力競逐妥協的結果。即使如此,我們仍應把課綱視為文本,洞悉其中的假定和可能的問題,除了以此對未來課綱修訂有所期許外,也藉著分析,提醒教科書作者或是教學者謹慎小心,甚而彌補、超越。這樣,我們也就展現了人的動能性!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心得] 世界通史-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精華區NDHU-His96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開益書店- 店員推介.新書熱報 《啟蒙運動》 出版社:貓頭鷹 ...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啟蒙運動三傑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啟蒙運動三傑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開益書店- 店員推介.新書熱報 《啟蒙運動》 出版社:貓頭鷹 ... 的推薦與評價
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曾有過無數啟發後世的重要思想家:捍衛自由的伏爾泰、信仰市場經濟的亞當斯密,因材施教的盧梭。受十七世紀科學革命影響,這些思想家以理性、科學為 ... ... <看更多>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https://www.pttsh.ttct.edu.tw/paper/index.php?dir=... 的推薦與評價
然而二月革命帶來的風潮和政治上的成果,很快就被舊體制與保守力量拉回,法國於四年後復辟了法蘭西 ... 請問這個時代是 (A)文藝復興(B)科學革命(C)啟蒙運動(D)宗教改革. ... <看更多>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差別 在 [心得] 世界通史-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精華區NDHU-His96 的推薦與評價
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科學革命:十七世紀後半
啟蒙運動:整個十八世紀
背景:
(一)大膽求知,拋棄傳統
(二)學以致用的觀念
(三)機械化的世界觀(擺脫神學、超自然)
起因:
(一)發現新大陸
(二)太陽中心說
(三)上述兩項引起對舊知識舊信仰的動搖,需要有新的理論根據來安定人心
一、科學革命
奠基者:開普勒、伽利略(更加確立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ꄊ
培根與笛卡兒的相同:
(一)相信舊有的知識都應當屏棄
(二)思想的價值決定於實用價值
培根:
(一)歸納法(通過對普遍現象的觀察來獲得真理)→英國傳統
(二)一絲不茍的實驗
笛卡兒:
(一)演繹法(對所有沒有明確驗證的事產生懷疑)→法國傳統
(二)影響→有助於打破古代的偽科學
→強調數學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元論:思想與物質,自然界的物理法則,科學的客觀性
英國傳統(培根歸納法):
(一)偏向於從事實驗,促進具體科學的進步
(二)醫學、生物學、化學(波以耳定律)、細胞結構、顯微鏡
法國傳統(笛卡兒演繹法):
(一)強調數學與哲學理論
(二)解析幾何、概率理論、原子學說、計算機
牛頓:
(一)融合了英法兩大傳統
(二)發明光學(英國傳統)、微積分(法國傳統)
(三)曠世鉅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萬有引力
(四)將太陽中心說以來的所有科學問題一併解決
(五)集哥白尼以來科學成就的大成,使科學在牛頓深厚的基礎上,能有
更快速的突破
二、啟蒙運動的基礎
啟蒙思想家的共通性:相信只要堅持知識第一的觀點,人性終將戰勝傳統與蒙昧
啟蒙運動的前提:
(一)揚棄超自然世界觀→因萬有引力的提出,科學情緒高漲,人們相信萬物
的運動都有可預測的規律
(二)對科學方法的信任→不帶偏見,僅以經驗觀察普遍法則
→促成了社會科學的興起
(三)相信人類可透過教育獲得無止盡的改善
→受洛克心理學的影響
→環境的教育決定人類的一切
→相信人類可以改變環境,使其不再有惡ꄊꄊ三、啟蒙思想家的世界
●啟蒙思想家大都不是原創性很高的思想家,而多半是具有實務傾向的宣傳家,
向大眾普及新的科學方法
伏爾泰:
(一)被稱作是啟蒙運動的化身
(二)以暢銷作家的身份將培根、洛克、牛頓的思想傳遍社會
(三)拋棄笛卡兒的抽象與理論性思維
(四)鼓吹經驗主義,使法國比以往更重視實際
伏爾泰的社會觀:
(一)言論自由→「我不同意你說的任何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意見
的權利」
(二)反對迷信與宗教狂熱,要「鏟除醜行」
(三)反對無意義的戰爭
孟德斯鳩:《法意》
(一)三權分立,互相制衡
(二)影響美國的憲法制定
狄德羅:
編纂《百科全書》,頌揚工業成就,並在字裡行間暗諷宗教行為
孔多塞:《人類精神進步歷史大綱》
(一)「最後一位啟蒙思想家」(遇到法國大革命被處死)
(二)相信人類會不斷的進步
法國以外的啟蒙思想家:
●愛德華.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英國)
(一)具有反宗教的偏見
(二)清晰的描寫,犀利的妙語
●大衛.休默:《人類理智研究》(蘇格蘭)
(一)極端的懷疑論,沒有絕對的道德法則
(二)不是憤世嫉俗者,熱情投身伏爾特的「鏟除醜行」運動
●亞當.史密斯:《國富論》(英國)
(一)自由放任經濟,相信自由競爭的市場會調節一切,「看不見的手」
(二)成為剝削窮人的企業主的藉口
●切薩雷.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義大利)
(一)反對酷刑
(二)使歐洲到1800年左右都廢除了酷刑與拷打
●戈特爾德.萊辛:《智者納旦》《論人類的教育》(日耳曼)
強調宗教寬容
●康德:西洋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日耳曼)
(一)《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
(二)反對懷疑論
(三)相信真理絕對而不可知→開啟神秘主義或唯心論
(四)認為人們可透過實踐追求至善的倫理
啟蒙思想家的社會作用:
(一)讀物只流行在識字階層中,打不到下層社會
(二)思想家皆有意與下層民眾保持距離,但還是對民間有若干影響
(三)對社會改革有間接作用(如美國獨立,廢除奴隸制等)
(四)是當時最有實踐頭腦,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42.1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