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裝修後重開,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最早建於1842年。旁邊的砵典乍街紀念第一位香港總督——砵甸乍爵士。這個教科書上讀到的名字,今天還變成了酒店的名字(石板街酒店英文名就是Pottinger Hotel)。
19世紀英國所向披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象徵清朝敲起喪鐘。當耆英與砵甸乍於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也遇上跟清朝一樣的麻煩。1853年,美國艦隊司令Perry率領四首軍艦駛入江戶灣(東京灣),在日本引起的騷動不亞於13年前英國軍艦到達大沽口。
當時手日本民間流傳這首歌謠: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四杯で夜も眠れず」
歌謠中的「上喜撰」,本來是一種京都宇治出產高級綠茶的名稱。由於跟「蒸氣船」的讀音「じょうきせん」一模一樣,用諧音諷刺幕府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再裝睡。
歌謠表面說喝四杯「上喜撰」會徹夜難眠,實際上是諷刺四條蒸氣船的到來,從此將令德川幕府不得繼續安眠。
德川幕府面對Perry送來的國書,神態猶如清道光帝手持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第二年,德川幕府在武力的威逼下終於接受美方條件,簽訂條約被迫開國。
缺口打開後,禍患洶湧而至。至1858年,日本與多國簽定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由此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設定租界等不平等權益,除了割地賠款,日本跟中國「享受」同等待遇。
一個民族在歷史或者會經歷多次失敗。失敗並不可怕,日本的失敗雖然帶來各種災難,但以時間為主軸的歷史,給世界上任何民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日本證明避免交戰減少損失,也是明智選擇。即使定立不平等條約,也不變得一直沉淪下去。
假如清朝迎戰必敗,盡早與英國締結相對有利的和約是否方為上策?
如果根據這一判斷,清朝早就不應抵抗,英國軍艦開到中國海馬上就應該投降。再根據這一個邏輯,戰場上曾經英勇抵抗的將領的血都是白流。
失敗的民族仍有機會再度輝煌,關鍵在於戰後的奮發。
歷史系舊同學指出,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是當年中文大學歷史系劉義章教授力推的好書,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的必備讀物。好多讀歷史的同學、研習近代中國歷史的網友都讀過了。
雖然這是他80年代的論文結集,並早於1995年成書,並不影響40年後的今天重新閱讀的價值。
以前讀高中,「政治腐敗」四個字概括了清朝當時的環境。到底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奕山、耆英對世界認知如何?他們當時立場如何?他們的醒覺與反應,是否能跟上時局變化?關於這些深入的內容,這些年來,我都沒有仔細思考過。
冷兵器對熱兵器,不是士氣問題,不是軍心問題。落伍守舊又迷信無知的民族,在文明利器的摧殘下,根本不可能翻身。每一場戰役的仔細描寫,看到的是驚心動魄血流成河、一次又一次注定速亡。
大量資料佐證目不暇給,好睇過偵探小說。
我自己做功課,節錄了幾千字茅海建式歷史觀。謹摘錄其中一段關於「條約平等」之語,分享各位:
//若從具體條款來看,南京條約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割地、賠款、赦免漢奸。其中釋放英國囚犯合乎當時和現在的國際慣例,至於平等國交,其實是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條款。
另外還有三項規定: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制,這些關於經濟貿易條款也比較難界定平等或不平等。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縛中國貿易發展,不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廣州的關稅由官吏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都成為討價還價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還要保留?
理論上來說最佳方案是清朝政府自身改革,作好內部準備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與國際接軌。但在歷史現實中,這種可能性等於零。
後來歷史證明,西方衝擊了中國舊有模式,民眾的物產和生活為之大受損害,當中有出現前所未有的種種社會經濟現象。表面上作為英國戰爭目的,卻反映了把中國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企圖,令中國在毫無準備和放被情況下開放。這對中國有不利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擺脫循環新途徑。從短期上觀察,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應,以從長期來看,負面再用不斷退隱,正面效應逐漸生長。
到了20世紀,正面效應遠遠超過負面作用。如果中國開放不是上世紀中葉而是更晚,中國現狀又會怎樣?//
圖:Pottinger hotel,又一間吃環境的餐廳,曾跟歷史系學妹去過打卡。望出去就是石板街,砵典乍街。
這個砵甸乍爵士手段高明,成功履行英國政府的吩咐。比起之前的Elliot要有能多了。至於有幾高明,書本都好詳細。
餘下那些耳熟能詳的清朝大臣名字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們在鴉片戰爭往後的人生至死,都可在《天朝的崩潰》中找到答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2的網紅一大粒人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 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
神態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這疫情失控的大半年來,#台灣政壇 成為一片搖搖晃晃的天涯,只有政治人物各種殘破失焦的圖謀,構築成蒼白猥瑣的海平面與天際線,完全「#看不見台灣的未來」!連下一批疫苗,都不知會在何方?千萬別不幸染疫死了或打疫苗死了,#民進黨 的眼裡 #台灣人「#死了就死了」,反正你的家人親友們會哭。>
民進黨立委 #范雲 的政治生涯,走到一個流浪狗的邊際。從女權社運出身,口才便給犀利,卻在被民進黨收編入不分區立委之後,成為一個貼附、舔舐權力的悲情人物。
桃機3+11成為全民眾所皆知的疫情破口,范雲在神隱80多天之後,為了呼應陳時中「3+11不是破口、只是群聚」的甩鍋新招,重新現身記者的麥克風前。社運女神以一種慌張、口吃、跳針的神態,心虛地回答記者們的質問。對於政治權力的渴望,徹底肢解了一個人畢生努力累積的社運光環,成為嘴臉不堪的政治小丑,范雲做了一場悲情又完整的示範。
#蘇貞昌 一意孤行的五倍券,終於在蔡英文的強力干涉下,最終成為五張普發的消費券。政局中不願伏驥、還想奔馳的綠營老人,迎來了被關上主燈的舞台,河馬在黑暗中獨跳芭蕾,只搞出了令人不悅的動靜。
「這傢伙該撤換了!」幾乎成為蘇貞昌面對集體沉默的潛台詞。從對三倍券的癡迷,到繼續異想天開推出五倍券,紓困一團亂,竟然還想瞎搞,於是這一波黨內的反撲,對撞且席捲了蘇貞昌的政治算盤。「公投」是蘇貞昌政治命運的最後期限,他開始進入下台前的最後一百多天。
至於 #蔡英文,只剩最後一千多天就將走入歷史,連任倒數的慌張飢渴逼出了她的「政績焦慮」。扶植高端疫苗與生技產業、達成TIFA台美雙邊貿易新高度,是她心中唯二的聖杯,於是再也容不下任何基層人命或悲情苦難。
對於疫情擴散以來,染疫與施打疫苗死亡的千條同胞人命既無關切,也不道歉,蔡英文忙著致哀拜登家的狗、蹭奧運的人氣,這種「人性的、女性的」性格冷漠扭曲備受質疑。事實上,蔡英文身為「有錢人家、談判專業」的背景,她是一個政治謀略上「只看大、不見小」的精算性格!
關於人命悲情的政治負面,蔡英文始終「淡薄、被動」的寧可不碰觸。雲豹戰車上看水災還在偷笑,探視太魯閣號傷患傻問痛不痛,這些冷血與無知或許反倒有一種誠實,誠實顯示她真正的關注與盤算:「執政將近6年幾乎沒有可真正說嘴、留下歷史痕跡的成績單」!至於任何瑣碎頻發的基層不滿,除非逼近執政危機,否則完全可沉默無視。
在剛愎主導的防疫政策下,#陳時中 逼出了連同他自己在內,各路政治人物性格本質的不堪與真相,尤其陳時中對於「疫情數字、疫苗進度」的控制欲與支配欲,早已瀕臨變態的程度。倘若沒有每天下午出現在電視螢幕,接受萬眾矚目的洗禮,他當天應該會轉側難眠。防疫責任是這位牙醫的「精神鴉片」,讓他的政治光芒遠遠強壓過朝野任何一人,連蘇貞昌、蔡英文也難以匹敵。儘管讓台灣成為全亞洲「疫苗採購進度完全不明」的唯一國家,但那是陳時中端坐覆巢之下的一根羽翼而已,他早已無視體制公義,訴說過無數的謊言與強辯。
搖搖晃晃的政壇天涯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16000476-260109
神態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來談聊一首歌、一個人。
影片裡的這個人叫做高橋洋子,大家或許對這個名字沒甚麼印象,她演唱過最有名的一首歌叫做『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是當年經典之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題曲。
這部漫畫頗為精彩,但其中還夾雜著許多宗教、聖經故事、暗示、人性糾葛的成分,導致這個講述未來且還有人形機器人打鬥的作品,顯然相當複雜與晦澀。
如果再加上探討哲學與存在主義等元素,那就更是複雜......到我身邊沒聽說過有人真正看懂過的一個作品。
但這個漫畫光是很表象的部分就非常吸引人了,所以很多人看懂看不懂都會一直看下去;而就像很多動畫作品一般(灌籃高手、七龍珠),這部動畫的片頭曲也變成一個神作。
當時的我第一次聽就很喜歡,直到現在還會三不五時翻出來聽。上個月,我看到一個影片(就是我下面分享的那個),這是主唱者高橋洋子參加一個綜藝節目的企劃,讓她扮成一個小公司的社長,然後在預計明天舉行的公司卡拉OK大會的場地上巡視後頤指氣使的指東畫西,最後還要很任性的唱歌測試一下現場設備。
她旁若無人的先用五音不全的魔音來摧殘現場不知情的客人,再演唱一首同樣也很有名卻很難唱的動畫歌曲,最後才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
這首有名的歌曲一出,現場眾人自然是驚訝萬分;還有人聽哭了,坦白說要是我在現場,聽到有人能唱這麼難的歌,還在第一句最高音時這麼瀟灑的抖音,不管那人是誰,我也會哭了。
這是一段很有趣的綜藝材料,但我想的還是其他事情。
例如,這首歌是1995年錄製的,至今26年,但她的演唱實力幾乎沒有絲毫下降。(陳奕迅1998年有一首很棒的歌曲叫作『我的快樂時代』,這首歌的難度也很高,他唱得更是驚絕,但大家也知道他的歌聲跟張惠妹一樣,已經跟以前不同了,後來幾個現場演唱的版本中,雖然多了經驗跟歷練,但降KEY演繹卻已經在所難免)
說回『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這首歌固然是神曲,但演唱者才真的令人敬佩,因為一首歌能唱25年,固然是神曲,但值得佩服的是她25年來對這首歌的掌握度一樣高。
先看看我當年接觸的原版--也就是動畫的MV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wtDPVkKqI
這個MV裡面包含的隱喻、剪接、畫面分鏡,還有節奏掌握,都已經是一個很棒的音樂作品了;這首歌的精專刁難之處,也在裡面嶄露無遺。(這時候的高橋小姐正是巔峰的30歲)
再來看看2007年已然42歲的高橋小姐在演唱會裡面的演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8SwiGaJ7c
無論在表演神態與節奏上已經臻入化境,那個唱法根本就是吞了CD,別說她還又唱又跳。(這個版本還有英文拼音字幕教你唱日文歌)
接下來看去年年底(2020年12月)她的演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AkQPFNDgw
讓我驚訝的發現她除了外觀正常的老了一點之外,演唱功力卻絲毫無損,當時的她已經55歲了。(這個演唱版本 裡面的四首歌都很好聽,值得聽看看,顯示她唱工精湛與驚人
時間分別是最一開始的『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6:57的『魂之輪迴』,還有12:22的『FLY ME TO THE MOON』,第一跟第三之間的喵喵版本,實在很尷尬......可以跳過)
繼續說回『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這首歌的難唱早已眾所皆知(不知道的也可以點進去聽看看)
KEY高不說,節拍跟歌詞又很緊湊的幾乎沒甚麼間斷,她唱得又很清亮(鐵打的丹田),每個字都唱得清楚不說,還沒有絲毫氣喘或明顯換氣音,最高音處依然能瀟灑的抖音,且還不是一朝一夕如此,這份精準甚至是幾十年不變。
一路看下來,她對自己嗓音和身材有維持、音準與音高的維持,這都是相當驚人且需要極高毅力的。
一個人能對自己嚴苛要求,已是不容易;何況,是維持二十幾年。
想想她,想想一樣這麼自持的鈴木一朗,真的佩服他們的職人精神。
總之,大家可以都點進去看看,戴上耳機享受一下這樣神人帶來的神曲。
到了一個年紀後,真的很珍惜某些沒有隨著時間改變的東西;因為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變遷了,變成我們不喜歡的樣子。
.
.
.
#珍惜這些沒有改變與離我們遠去的事物
#真的數十年不變的神人神曲
#聽的是一個青春回憶啊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神態英文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http://bit.ly/Mrsferrari
別忘了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文藝復興搖籃-佛羅倫斯 ,是我在義大利除了卡布里島外最喜歡的城市,但我來兩次都 ☂️下 雨 ☔️! 雖然如此還是喜歡~~ 因為這裡多了一種神祕的氣息與藝文的氣質,好像走到每個地方背後的故事都讓人駐足想了解更多,最重要的還有走到哪都有"神雕般"的猛男"雕像",真的說"神雕"也不為過,因為各個都出自當代大師之手。
這次來佛羅倫斯雖然一早就遇上☔️大雨(還冷到不行🥶)但好在中午就出了太陽(不然真的差點就連滾帶爬的回家了),因為這樣極端的天氣還讓我們在屋頂酒吧(下面會介紹詳細地址)看到彩虹🌈,也拍到絕美的"耶穌光"也是蠻幸運的!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們的"神雕猛男們",最多聚集的地方就是領主廣場,在領主廣場一角有一棟很大的建築物附帶著鐘樓就是"舊宮"-市政廳,在舊宮前最有名的猛男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大衛像"{復刻版,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
【大衛像(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 #米開朗基羅 的傑作,由白色大理石於1504年雕成,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為創造出「靜中有動」的感覺。米開朗基羅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更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旁邊的"#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就是大群猛男雕像聚集地啦~在這傭兵涼廊下有著幾座最為出名的雕像{復刻品}
【珀爾修斯青銅像 (Perseo)】是著名的藝術家"#本韋努托切利尼"花費了十年時間於西元1554年所完成的作品,表現著希臘神話英雄Perseo斬殺了蛇髮女妖梅杜莎後,耀武揚威地高舉被斬的首級。Perseo的比例勻稱、肌肉發達,臉部壓抑著情感。鮮血從美杜莎的頭部和頸部湧出。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原作收藏在巴傑羅美術館,此處是複製品。
【強擄薩賓婦女(Ratto delle sabine)】是藝術家 #詹波隆那 的作品,他想要創作一部「蛇形圖」-從各個方向都在做向上蛇形螺旋運動。這是歐洲雕塑史上第一次表現超過一個人物,卻沒有優勢角度。它可以從各個方向同樣地欣賞的作品。
【赫剌克勒斯與半人馬涅索斯戰鬥】 也是 #詹波隆納 於1599年雕塑的作品,呈現出彎曲的身體軀幹並表現出強烈的力與美。
還有另外幾座神話猛男雕像要敘述他們的故事也真的太長,改天補寫成文章再慢慢跟大家介紹(OMG,這種文藝介紹文章到底要欠幾篇?😑)
另外有一個最重要的景點【#聖母百花聖殿】這座世界第四大的教堂是遊客來到佛羅倫斯的必遊景點之一,1296年動工、1436年完工,採用哥德式風格設計建造。以顏色深淺不同的粉紅、白、綠色大理石砌成,營造出溫柔浪漫的感覺,最值得讚賞的就是主教堂作的圓頂,其實這麼大的圓頂,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因此才會拖延了一百多年,直到1463年 #布魯內列斯基 大師得自羅馬萬神殿的靈感啓發才突破完成,以完美八邊形比例的橘色大圓頂稱霸佛羅倫斯。這項偉大的工程連米開朗基羅大師都自嘆不如的說:「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
在雨中看完了這些景點也快中午,雨終於是給我停了🤬~在地的朋友說有一間屋頂酒吧能俯瞰佛羅倫斯的美景,於是我們就跟著這個(巷子裡的人)一起上去喝一杯餐前酒,這是一家在 Hotel Continentale Firenze頂樓的酒吧,可以看到周邊包括聖母百花聖殿與整個阿諾河的景色,真的非常美~~而且因為雨剛停所以還讓我們碰上彩虹超級幸運!!
午餐也是(巷子裡的人)推薦了我們一家在聖母百花聖殿附近的小餐廳,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客人絡繹不絕,因為東西真的很好吃~老闆人又超級親切(會說英文),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喔!
🔸屋頂酒吧 La Terrazza Rooftop Bar 🔸
✔︎地址:Hotel Continentale - Vicolo dell'Oro, 6 - Florence
✔︎營業時間:每天 1.00 PM ~ 9.00 PM
✔︎ 酒吧網址:https://www.lungarnocollection.com/la-terrazza-lounge-bar
✔︎訂位用Whatsapp : +39 342 1234710
(巷子裡的人)推薦的餐廳
🔸Trattoria Katti🔸
✔︎地址:Via Faenza, 31r, 50123 Firenze
✔︎營業時間:每天 12.00 PM ~ 10.30 PM
✔︎訂位網址:http://www.trattoriakattifirenze.com/?l=en&act=prenota
喜歡一大粒人妻的影片嗎?
Vlog 影片每3天上新片,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喔!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更多關於義大利與人妻的義大利小生活動態
▒⑅ ʟɪғᴇ / ᴛʀᴀᴠᴇʟ / ʙᴇᴀᴜᴛʏ / sʜᴏᴘᴘɪɴɢ ⑅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
#佛羅倫斯 #翡冷翠 #藝文之旅 #florence #firenze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 #異國婚姻 #italy #travelvlog #arttour #傭兵涼廊 #神雕般身材 #大衛像 #佛羅倫斯獨家 #rooftop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