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成為育兒家庭的神隊友 #請從彈性的育兒假開始!
政府積極想要解決少子女化問題,
投入經費建置公共托育體系,提供幼兒園學費補助,
鼓勵家長送托,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這彰顯著育兒不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是社會共同承擔,
國家勢必要扛起友善育兒的責任,正視育兒家庭遇到的困難與需求!!
2009年就業保險法修法納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相關規範,
給予因照顧3歲以下嬰幼兒需要暫時離開職場家長薪資津貼補助。
但育嬰留職停薪必須以「月」為單位,
育兒家長必須暫時離開職場,復職後是否能夠回到原單位仍是未知數。
某種程度是逼迫育兒家長,特別是女性面臨育兒與工作必須二擇一。
#瑞典親職假值得參考
聯合國研究報告推崇瑞典親職假(育兒假)制度,將親職假區分為「有薪親職假」、「無薪親職假」及「臨時親職假」。有薪親職假的請假單位,可以選擇「全天」、「半天」或是「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工時。以彈性化親職假的方式,打造友善職場的育兒模式。勞資雙方可以就工作樣態與育兒需求協商親職假的規劃。
今天淑芬與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吳玉琴、#洪申翰與范雲委員共同召開「打造友善勞資雙方的育嬰假-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修法公聽會」。我們邀請性別研究、勞動法等專家學者,以及工會與民間團體等共同討論,會中有些方向與想法值得作為後續修法的參考:
#育嬰假應擴大至育兒假或親職假的概念
現行育嬰假僅侷限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會議上大家皆有共識育兒不是只有三歲以下嬰幼兒才有需求。幼兒進入幼兒園至小學,像是腸病毒、流感等停課,或是生病無法到幼兒園或學校,仍需要家長照顧。我們應打破育兒僅照顧小嬰兒的概念。參酌瑞典放寬至12歲以下兒童,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去思考從3歲放寬至8歲。
#有薪育兒假或親職假不同於育嬰留職停薪,應以法律授權訂定,提供類型化選擇。
育嬰留職停薪屬於勞動契約暫時中止,勞雇雙方無提供勞務與工資義務。若以請假方式設計有薪育兒假,必須以法律明確授權請假程序,而且必須思考兼顧雇主合理正當需求及調適可能性,以避免造成反效果。
#彈性化育兒假以天或小時為請假單位,#為兼顧雇主人力調配需求可建立預先排假權。
為讓勞資雙方可以針對工作樣態協商育兒假彈性,初步規劃可以請月、天﹑半日至小時,托盟草案初步研議方向經雇主同意後,三個月內不可以再變更。參考瑞典制度,為兼顧人力調配需求,同樣要求育兒家長必須於請假前兩個月提出申請。在未來修法上可建立預先排假制度。
#彈性化育兒假的財源估算
彈性化育兒假是為了讓受雇者可以邊工作邊育兒,促進就業穩定。因此,會上亦有共識財源以就業保險支付較具有正當性,惟有薪彈性化育兒假若符合家長需求,勢必會增加請領薪資補貼件數,應於三個月內提出財務評估試算。
整體而言,建立友善育兒的就業環境才是解決少子女化的正解。除了普及化的公共托育,可以調節工作與育兒衝突的彈性育兒假同等的重要。在蒐集完上述意見後,淑芬會繼續努力,進一步提出修法版本。同時也要求勞動部調查育兒家長的需求,以及針對雇主調查兩種育兒模式(育嬰留停、彈性化育兒假)較符合工作現場需求。此外,勞動部與經濟部應共同研議配套修法方向並提出書面報告。
最後,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育兒與工作之間掙扎甘苦談喔~
#我要工作也要育兒
#孩子不會吸空氣就長大需要親職陪伴也要親職的收入啊
#商總與會代表說今天是要提升幸福社會
#友善育兒幸福社會真的需要工總和商總能全力支持
#彈性育兒假
#親職假
#性別工作平等法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社會津貼財源 在 郭昭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拚生育率!桃園最敢生!台北竟不能?
郭昭巖要求社會局營造友善生育空間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經說:「 #少子化絕對是國安問題 」!但全台灣生育狀況最健康的城市,台北市卻比不上桃園?
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於民政部門質詢時強調,桃園連續五年出生率居全國之冠,可以部份歸功於他們優於全國水準的「三三三」生育獎勵。父母兩人只要在桃園設籍一年,每生一胎領三萬元「生育津貼」。雙胞胎加碼至每胎三萬五、三胞胎每胎四萬五,孩子三歲前還可領取市府自籌財源發放的三千元育兒津貼,而在台北市部分生育津貼每胎是兩萬元。
#郭昭巖爭取育兒津貼再加碼
郭昭巖指出,「從桃園連續五年奪冠的高出生率中可窺出生育獎勵絕對是誘因之一。」而人口的增加不外乎移入和出生,兩者間關係互相連動,想提高生育率當然不能只靠補助。給年輕人一個好的環境,能穩定就業、安心定居,敢於生養是提高桃園生育力的雙誘因。
郭昭巖強調,台北市物價房價雙高,要吸引年輕人在此落地生根,「都發局的公共住宅政策、產發局的青年創業貸款與基金,勞動局的就業培訓與輔導等缺一不可。」郭昭巖指出,在2019「世界人口綜數」的出生率排行報告中指出,台灣是200個國家中的吊車尾。台灣亦是快速老化的國家,在高齡化和少子化雙重危機下,中央在育兒津貼上不斷加碼,補助對象不斷放寬,還擴增各類公共、非營利與準公共等托育機構,這些是「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提高生育率政策的一環,當然台北市也在其中。台北市的托育供給率為百分之27,雖然是六都最高,但相較於歐盟訂的百分之33,應該還有努力空間。
#鼓勵年輕人落地生根台北市
從台北市的未滿2歲兒童現行照顧型態分析資料來看,台北市未滿2歲的人口數是37235人,雖然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準公共化托嬰中心、準公共保母分別可收托的人是910、648、2815、2678人,加起來的占全未滿2歲人口數比例的頂多18.9%,是兩成都不到!扣除少數人負擔得起的私立托嬰中心和居家保母的綜合比例5.5%,有高達75.6%的是在家照顧,也就是可能阿公、阿嬤或父母其中之一在家照顧。
郭昭巖強調,大家都明白高達75.6%比例的民眾選擇在家照顧,實在是為了要節省托嬰費用。跟育嬰費用相比,民眾寧可選擇留職停薪或是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
根據民政局的統計資料也顯示,市府推行準公共化托嬰中心與準公共保母政策,設立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每月扣除市府補助後,家長自付額仍在12000、8000至7500元之譜。若是選擇私立托嬰中心或居家保母,托育費用更高達兩、三萬。即便是公辦民營中心,家長每個月仍需要自行負擔約5000元支出。
#托嬰費用補助看得到吃不到
郭昭巖發現,台北市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目前收托人數是910人,占未滿2歲兒童總人數的2.4%而已!對多數人來說幾乎是看的到卻吃不到的餅!郭昭巖過去曾擔任過幼稚園主任,她指出,準共托嬰中心和準公共保母,的確幫忙解決一些私立幼托機構存續與家長送托的問題,但整體而言,供給面仍顯不足,郭昭巖建議,市府可利用校園或是其他公家場域的閒置空間,引進具活力與多元教學的民間優質教育團體,來承接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以利舒緩年輕家長生養壓力。
#郭昭巖呼籲增加公辦民營托育機構
郭昭巖細究中正萬華區的幼托狀況。台北市一共有54處公共托育家園,中正區只有一處,23處公辦民營托育中心,中正區有2處,總共只能招收87位嬰幼兒,中正區兩歲以下人口數為2198位,換算下來不到百分之4的嬰幼兒可以進入公共托嬰中心或托育家園,而家內照顧卻高達79%。萬華有7處托育家園,3處托嬰中心,總計可收托214名嬰幼兒,但2歲以下的人口數2501名,能進入公辦民營托育機構的也只有1成1,家內照顧的比例高達80.2%!
郭昭巖特別指出,近年因萬華幾個大型眷村改建成為高樓社區,進駐相當多新興人口,市府於萬華四處公共住宅1247戶,及郭昭巖爭取改建之福民平宅的公宅戶數338戶,總計有1585戶。相較之下,中正萬華公辦民營托育機構,簡直僧多粥少。郭昭巖強調,市府公共托育提供率目前僅4.3%,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今年1月初,郭昭巖已就萬華區保德里長提案,針對東園街上,萬華健康中心以及後方東園國小舊退職員眷舍的合署辦公大樓,納入考量,郭昭巖更積極在都發局各局處需求評估會議、市長便當會做爭取,才讓社會局承諾參建。中正區部分,郭昭巖也爭取忠義國小活動中與在地社福需求納入捷運共構,忠義教育社福園區預估收托45人。
#善用公共閒置與新興空間
郭昭巖強調,萬華中正區弱勢家庭居全北市之冠,要求社會局長能夠鼓勵尚未納入準公共化的私立托嬰中心加入,也希望再尋覓合適空間增設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以關照弱勢家庭的幼托需求。目前郭昭巖也正爭取成功高中校舍改建、龍山國中活動中心改建,以及東園街合署辦公大樓規劃、華江里三區肉品區改建案規劃,她也要求社會局能配合時機,善用公共閒置與新興空間,做相關幼托中心的規畫研議。
#郭昭巖 #台北市議員 #顧市政 #友善生育環境 #生育率
社會津貼財源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可以動搖國本的中階警察人事?
二線三星的張博鈞調動案,能夠兩度動搖「警」本,讓陳家欽的署長搖搖欲墜,也算是驚世傳奇。因為二線三,相當於軍人的少校,文官的薦任七職等,卻能夠讓幾個熟悉的特定媒體,又大張旗鼓地報導,甚至將事件形容為「幸好其邁與部長擋住,否則綠營未來可能在高雄敗選」,怪了!這種失敗主義,難道是對高雄市陳市長跟執政黨的毫無信心?市政全無建樹? 除了短短韓市長的任期外,高雄靠狂灑錢綁樁,濫用中央財源挹注所累積的幾年執政成果、竟要被一個中階警官的人事案毀於一旦?乾脆建議張博鈞參選總統,或擔任復國總司令,只要身處任何敵對陣營,無疑將要幹出一番「傾國傾城」的滅絕電影情節?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看,這些,不過都是我們曾經見過的政黨權力操作? 斧鑿斑斑,清晰可見,連媒體與投書的筆觸,也都彷彿師出同門。
人雖有過,貴在能改,總要有改過的機會,還記得數年前,當行政院前發言人被翻出曾酒駕紀錄時,我在個人的臉書上的留言,看倌可以查一下,並沒有追打她,而,因為,若永無「立地成佛」的機會,將意味著,這個社會「人手屠刀」,將永遠充滿著仇視與對立,這是宗教教我的慈悲,也是每個人最深層的善念啟發。
我知道,我的發言,常常可能也被當成政黨排除異己的工具,未必真的能喚起執政者的良心,但有些事,即便民眾健忘,還是能觸動警察同仁的內心。
陳家欽是我在立法院經常質詢的對象。這一年來我為了基層的權益跟退警年改的議題,從來也沒對內政部和警政署放過水,但憑良心說,這些年來,他是唯一曾經在立法院裡,公開幫年改制度說過真話的署長,也曾為了幫基層員警,在勤務津貼、眷舍、就醫等各項福利,與修法強化執法工具,花最多心思的警察領導人,也是會在節日去慰問殉職員警的父母、遺眷的署長,即使今天公祭,陳家欽從來沒有忘記。過去十年,我以45期同學會關懷基金的名義,四處慰問在勤務中倒下的警消弟兄姊妹,慰問他們的父母妻兒,這些基金是我的同學們為我準備,其中出力最多的,陳家欽算一個!
陳家欽的仁厚,成為他最大的弱點。他不忍張博鈞從高雄隨他北上三年,拋家棄子,現在老父又重病臥床,所以同意張員回鄉侍親,萬萬沒有想到曾酒駕犯錯,但不忍三年辛勞化作泡影,才會引起了這場茶壺裡的風波,但熟悉警界陞遷慣例的人,應該都清楚,張員也只不過是回到了三年前,當時他離開高雄的類似位置,甚至更加冷門。只不過,陳家欽的單純,讓他忘記了,其實背後有多少把等著射他的箭,以及別有居心擴大議題的人。
不久前我在臉書直播中,轉播了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偵破3千萬搶案的記者會。黃宗仁局長向媒體講述當天一抓到嫌犯,立刻向署長報告。署長立刻告訴他,這個嫌犯外號叫「妥當ㄟ」,提醒新北的同仁,這個「妥當ㄟ」絕非單獨作案,一定還有同夥,也因為被他抓過幾次,關了很久,一定會拒捕,要求同仁小心。我在直播中就坦言,陳家欽早年曾經抓過多少要犯,他的治安專業是此時台灣改善治安最需要的。他是當前少數幾個,能身先士卒、屢歷險境,從槍林彈雨中爬出來的人,這幾年,看看台灣的治安滿意度屢創新猷,而掃毒、打詐、緝槍的成效,國人有目共睹,此時,卻看著有人敲碗等著看戲的樣子,不禁也讓我忍不住為好不容易的治安果實擔憂。
陳家欽啊!人人知道你是鐵漢,但可惜,沒有幾個人敢挺身為你加油,因為我曾經身為警察,而如今,在立法院裡,擔任為治安拼搏的另類守門人,為了台灣,你要爭氣,要加油!
新聞連結:
1. https://newtalk.tw/citizen/view/5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