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業案主的不純粹心理治療】
.
● 前言:
沒有寫一篇文章說不清楚的事情,如果有,就寫兩篇,兩篇寫不清楚,就寫三篇,以此類推。上一篇文章「心理師,你有接受心理治療嗎?」主要是在論述當人們用「是否接受過心理治療」來做為評估心理治療師時,會造成的限制與不合理之處。這篇我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專業案主自身接受心理治療的動機目的與其衍伸出的界線議題。
.
● 「心理專業案主」與「不純粹心理治療」
.
心理專業案主,簡稱「專業案主」。主要是用以指稱在心理治療中本身具有心理專業背景或是具備或正在學習心理治療 / 諮商 / 輔導 相關知識的心理治療個案,他有可能是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有可能是社工專業人員、社工師、輔導老師等。與一般非專業案主不同的是,他們前來接受心理治療,有很多時候並不是純粹想要解決身心困擾,有些人甚至是自覺沒有身心困擾,而他們接受心理治療是有其他目的和意義,尤其是前三者(心理治療師)。也因此,我稱這樣的心理治療為「不純粹心理治療」。
因著這樣的不純粹心理治療,可能會讓專業案主在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與其衍伸出來的各種界線,有著各種不同的情況與排列組合。
.
● 統整一下,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有以下幾種可能的目的:
A. 體驗:知道什麼是心理治療過程、了解案主感受。主要有可能發生在心理相關課程,也有可能是案主自身想要了解體驗。
B. 治療:處理個人議題、身心困擾、心理疾患。
C. 學習:學習典範、模仿資深專業者。
D. 傳承:部份專業社群期待學習者經由心理治療向資深者學習。
E. 門檻:課程、系所、專業社群的門檻。其背後原因可能是前四者。
F. 其他:例如,名牌爸媽效應。(案主希望自己接受具權威性心理治療師的心理治療,獲得該治療師的肯定與某種層面的傳承。) 或其他。
.
這些原因有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複合。就像你到手搖飲料店,可以點純茶,也可點珍波椰奶茶(珍珠+波霸+椰果+牛奶+紅茶)。當然,和買手搖飲料不同的是,這些所謂的「目的」也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有著滾動式的修正(就像我們的108課綱一樣(?))。因著不純粹,可能會造成不同的人對於自己接受心理治療有著不同的想像與理解。
.
身為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學習者,我從開始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就不斷有師長表達期待學生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有心理治療督導把督生接受心理治療當作接受他個別督導的必要條件,還是在會議場合聽到某前輩說,所有實習心理師都應當要接受個別心理治療,但又表示如果這樣硬性要求,一定會遭受批評。又或是另一位師長在課堂上大力推薦個別心理治療給研究生,表示每個人都需要個別心理治療,認為學校心輔所應該要規定碩三全職實習之前都要接受過一定次數的心理治療 (雖然這位師長不是走動力的)。
.
●「以人為器」的雙重性:心理治療師是自己,也是工具。
.
心理治療師(心理師、身心科醫師) 如果接受心理治療是接受「治療」,這是醫療行為,是個人隱私。它的目的照理說是為了要處理與面對心理治療師個人自身的身心困擾與心理議題。
.
心理工作者或心理治療師,是一個「以人為器」的行業。就讀心理相關系所時,有些師長會教導:作為一位心理工作者,你應該或說有義務要去梳理自己、透過回顧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了解過去的(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現在你的日常言行,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響著你的心理專業工作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諮心系部份課程中,課程教師會出許多強調自我省思的報告,目的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自我理解。
.
的確,不可否認,每個人會選擇什麼系所就讀與從事何種職業,與他的成長與學習背景不會沒有關聯。有部份學生之所以會選擇就讀心理相關系所的原因,是自己過去成長過程中(曾經)經歷身心困擾或心理議題,但這並不是全部的人都如此。需要不斷的強調的是,學習心理學與學習心理治療,並無法取代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口語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這是兩件事情。
.
但在廣義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觀點中,認為「每個人都有個人議題」,因此心理治療師作為心理治療工作者,在「以人為器」的大前提下,理所應當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情緒穩定度有較高的標準與要求,因此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這不僅僅是為了心理治療師自己的身心健康,更是是為了維持心理治療的工作品質。當心理治療師內在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涵容案主,你心理治療工作也會比較順利,比較不容易行動化。
.
( 溫馨提醒: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心理治療學派或所有心理治療師都抱持此種觀點。)
.
那麼,問題來了。
.
●心理專業案主的心理治療,屬於隱私還是公眾?
.
如果我的觀點是,心理工作者接受心理治療是屬於個人治療,是隱私的,而(準)心理工作者的訓練與教育是屬於公眾的。那麼,心理治療可以同時是(隱私的)個人治療與(公眾的)訓練教育嗎?還是因為心理治療是以人為器,所以(準)心理治療師所接受的「心理治療」也要被視為是公眾的呢?講到這裡,或許有人開始感到困惑。但嚴格來說,這議題會從學習心理治療開始,就以各種隱晦、困難被指認的方式存在著。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把它想清楚。
.
● 如果我們更細緻區分哪些算隱私,可以列出以下五點來討論,這五點我會以我個人主觀認為的隱私程度作為排列順序,最隱私的為5.,輕微隱私的為1.:
.
1. 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情
2. 接受心理治療的次數、期間、長期還是短期
3. 接受心理治療的地點、哪間心理機構
4. 接受哪位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的心理治療
5. 心理治療的內容 (這若非案主同意揭露或本人揭露,是違反治療倫理的)
.
工作時曾看過實習心理師把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的經驗與心得寫進履歷中(1. 5則用簡短與隱晦的方式呈現)。也曾聽聞有心理師資深前輩建議學生應徵某單位時,督生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全名寫進履歷中(1.3.4)。又或是曾聽到其他同儕分享,參加某個專業社群的面試時,面試者直接問他,他是否有接受長期心理治療?如果有,那治療師是誰(1. 2. 3. 4. )。每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界線、隱私與敏感度不同,雖然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對於這樣經驗的感受為何,但我內心有著不小的震盪。
.
● 回歸到自己身上。如果這件事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我想大家可以思考的兩個問題是:
.
第一,你可以接受哪幾點被揭露,你的底線在哪裡,上述的1.2.3.4.哪一項被揭露,或被迫揭露會讓你感到被冒犯或不舒服。每個人對於隱私與界線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對於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也不見得是一樣的。某些心理治療界的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認為,這些事情沒有什麼好不能被討論的,「接受心理治療的(準)心理師」是很好的事情。也可能有些人認為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是一種訓練,在這樣的脈絡下,他當然可以問你是接受誰的「訓練」(治療)。
有些學校或訓練單位甚至是在制度上的要求每位準心理師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把接受心理治療視為訓練的一環。學習者被要求提出接受心理治療的證明。你如果要就讀這些校系或加入某些訓練,或是選修某些課程,就必須要放棄某種程度的隱私。
.
第二,如果你是一位(準)心理師,你是否會為了上某些課程,接受某些訓練,或是機構,或是校系的要求,而改變你對於自己心理治療界線的看法,你會願意退讓一些界線標準來滿足這些專業訓練的要求,師長的期待,校系的規定。或是,你選擇別條路走?
.
另一個部分是,訓練單位、校系、師長也需要對於學生、受訓者接受心理治療的必要性給予充分、明確且合理的說明。另一個重點是,這些校系、單位、師長有必要在事前就告知他們對於學習者有這樣的期待與要求,這樣的知情同意,也才符合倫理。最好在簡章上(或初談時)就說明清楚。
.
之所以我需要花這樣大的篇幅去說明不純粹心理治療的目的與意義,是希望可以帶到後面對於專業案主心理治療界線的討論。
.
● 身為(準)心理治療師的你,接受(不純粹的)心理治療是「前台」還是「後台」?
.
我以社會學家高夫曼的「戲劇理論」來看,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言行舉止都想是在演一場戲,每個人都在扮演一種社會角色,「前台」是演戲的地方,而「後台」是人們可以卸下個人社會角色,把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表達出來的地方,例如:你可以看到在電話中,和客戶輕聲細語,安撫對方情緒的同事,在掛上電話立刻飆罵。這一點也不違和,因為電話中的同事是在扮演好他職場上公司員工的角色,這是「前台」,掛上電話,鬆了口氣,把自己心中的不滿與委屈宣洩出來,那是在「後台」。不過這個前提是,辦公室的氛圍有足夠的安全。讓這位同事願意表達出來。在好的工作氛圍中,其他同事會給予支持與安慰,但若工作氛圍不好,同事間爾虞我詐,這位同事的飆罵就有可能讓他陷入不好的評價,甚至落人把柄。
.
如果心理治療對於案主而言是他的「後台」,他在後台被鼓勵自由的聯想,被允許自由的思考與感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免於被評價、被取笑、被攻擊,這個環境是足夠安全的。如果今天心理治療不是純粹心理治療,還有訓練、教育的目的與意義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之於專業案主來說不只是心理治療師,還可能是某種典範,甚至是教師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專業案主還能把心理治療當「後台」,好好的自由聯想嗎?還是他要把心理治療當成一種「前台」,要展現出「好案主」的樣貌,要表現出良好的教養、深度的思考、優秀的言語,壓抑心中對於治療師的攻擊或負向感受,好得到心理治療師的肯定,尤其當心理治療師對案主或是專業領域來說具有某方面的權威性。抑或是,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把大量的焦點放在心理治療師身上,努力地向治療師學習,而忘記了自己是來「治療」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
我們也可以說即便是非專業案主,上述狀況也會發生。 心理治療師之於案主來說都可以是一種模範,提供了一種思考的方式或是可能,並將之類化於日常生活中。但對於專業案主來說,這樣的類化與學習多少會影響他的心理專業工作。而這也是心理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的多重性。到底在治療,還是受訓,或是我們可以說是多重目的性,訓練與治療可以在兩者均不受損的狀態下被執行嗎?我提出這個疑問,也期待大家可以思考。雖然這個議題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
.
● 心理治療中的依附關係與權力、界線
.
若是走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我們很困難不談到治療關係中的依附,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也會有因人而異,且程度不等的「退化」與「移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是否是足夠安全的,界線是否是穩固的,心理治療師是否是有足夠的能力去涵容案主,而不會因為內在的焦慮而行動化。這樣的行動化有可能是因為治療師擔心自己無法在治療關係中成為夠好的照顧者,或是個人的自戀特質,而給予案主治療室外的益處。也有可能是治療師因為治療關係中,個人的焦慮或憤怒,把治療內容、治療關係透露給治療室外的他人,也或者發生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狀況。
.
因此,案主在治療關係中必然冒著某種程度的「風險」和「誘惑」,而專業案主更是如此,因為這位坐在你對面的心理治療師,出了治療室這個空間就是同業、是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甚至有可能是某某人的某某人(心理專業圈就是這樣小,小到隨便轉個身都有可能撞到認識的人(這是譬喻))。
.
無論我們稱這是「心理治療關係」、還是治療室中的「依附關係」、「移情關係」,都無法避免權力與界線的議題。專業案主的個別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提供了一個強烈的個人經驗的可能、學習某種典範( 就算是負向的經驗或遇到沒倫理的治療師都可以帶給我們反思 ) 。
.
但需要注意的是「強制心理治療」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限制,也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支持鼓吹案主將「治療師是否(曾)接受個人心理治療」作為評估心理治療師的一個項目。當我們將心理治療作為強制,而忽略每個人的差異,那就有可能造成壓迫,有可能為了交「證明」(準)心理工作者只是花錢花時間坐在案主的位置上,沉默個幾次好交證明。又或是假裝扮演一個好案主,而非真正有在投入在心理治療當中。當我們期待案主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可以自由,那麼(準)心理治療師強制性的心理治療,就無法掩飾其弔詭的成份。
.
● 結語:
將不純粹心理治療中的矛盾與弔詭性提出來討論,目的是期待可以有更清晰的思考,另一部份是當(準)心理師在接受心理治療前,有更細緻的思考與討論,那麼,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首先,知道自己怎麼想、自己的期待為何,有機會向自己的治療師討論,找一個對於關係和界線有共識的心理治療師。需要提醒的是,謹慎戒備對那些不尊重你界線,或老是冒犯你界線的同儕與師長。以上討論,謝謝願意閱讀完這樣落落長文章的你。
社工倫理界線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2015開始在女人迷撰寫文章至今,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看著自己一路上的經歷與變化,發現長大的模樣和自己想像中的差距還真的挺大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我最近在粉專關於我的部分,加上了 #一個非典型愛情心理作家?
我是來自亞斯星球的人,因為童年至今人際關係都不是很好,所以許多和人有關的問題,都會讓我感到焦慮,而焦慮到累了,就會轉成憂鬱。
然而,這並不代表說,我不適合從事心理工作。
在心理學上,一直有兩派鬥爭,有一派的人,認為要遠離個案、與個案保持界線;但有另一派的人,他們沒有那麼介意界線這件事情,譬如社工,可能同時也是受助者的朋友,更早期的則是榮格,他和自己的病患談戀愛,結果他的病患後來反而成了一個很有名的精神分析師。
我並不是要在這裡爭論倫理界線的議題,而是我在這飄盪的四年研究所生涯中看到,心理工作者其實有更多的可能,我無法被主流所接納,但就某種框架上而言,其實所謂的諮商師才是非主流:喜歡我是小生的人,選擇付費請他諮詢,效果可能遠遠超過心理諮商;相信塔羅牌的人,可能找一個他信任的人幫他算塔羅,效果遠大過於6次50分鐘的晤談。
就好像我在大學時期,聽到老師談921大地震時,現場的受災戶要的並不是心理諮商師,而是慈濟的志工們為他們安撫心靈。
我們相信什麼,會影響到我們成為什麼。而做為一個非典型愛情心理作家,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以我的生命經歷,去和需要找我求助的人碰撞,看能擦出些什麼生命火花。
謝謝你們,讓我這個被諮商界認定不合格的人,能夠在心理學的市場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與受重。
「嗨!我來自亞斯星球,我是一個心理工作者。」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3859?type=author
社工倫理界線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治療轉介的動力關係】
◎ 警告:文長慎入 (閱讀者可以轉貼參存,有空再看,也歡迎大家幫我摘要,感謝)
.
◎ 關鍵字:心理治療、社會資本、心理治療轉介、心理動力、三角關係
.
【心理治療轉介的「三角關係」】
.
心理工作者在進入心理治療領域一段時間後,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轉介的議題,這裡所要討論的「轉介」不是系統內的轉介,例如身心科診所的醫師把病人轉介給診所內的心理師、學校的導師轉介學生給輔導老師。而是心理師的親朋、好友、學生需要心理治療,但不得其門而入或是不知道找誰比較好的時候,尋求心理師親友師長的建議。或是尋求專業服務的準案主因為轉介者的狀況,如:時間、費用、專長、倫理界線等因素,無法滿足準案主的需求而需要轉介。「轉介」這件事很少被拿來認真討論,對許多人來說就是個舉手之勞,我 ( 轉介者 )這裡知道哪幾個心理師我知道的,應該做得不錯,你 (被轉介者 )有心理治療的需要,我就給你個名字或聯絡方式,讓你自己去聯絡。
.
但仔細來看,這是ㄧ種由案主、接案者、轉介者三方所構成的人際網絡與三角關係,心理專業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境脈絡下,也可能是不同的角色 (準案主、轉介者、接案者 )。因此我們也可以進一步以動力的角度來思考這個關係。在這三角關係概念中,三者彼此都是其他兩者的社會資本與人脈資源。且是一個動力與動態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並不一定是直接表現在人際關係之中,它有可能以一種隱微或潛在的方式呈現。
.
【準案主】
.
準案主在這三角關係中就是「被轉介者」或「尋求建議者」。首先,為什麼需要轉介,在這個網路資訊這樣發達的社會,如果有什麼樣的需求,上網打關鍵字查詢即可,為何需要找轉介者轉介、推薦可能的心理師或心理機構人選。即便網路發達,也不是所有族群都能善用網路資源,且大多數的民眾對於心理專業是很遙遠、很陌生、他們甚至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專業中得到想要的幫助。另一方面,許多人光是覺察與意識自己需要心理專業的幫助,並願意主動尋求協助,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找一個值得信任的治療者又是另一個檻兒。「有在做心理治療的心理師和醫師人那麼多,我怎麼知道要找誰才能得到夠好的幫助,況且如果是自費的心理治療,也大都所費不貲,做為一位準案主,我要怎麼在這茫茫的人群中,尋找適合我,又值得我所信任的心理師、醫師?」
.
因此,準案主會透過他的人脈,他所信任的、有在心理治療專業圈中的親友,來尋求建議與幫助,「XX,你對心理治療這塊比較熟,你有誰比較推薦的?」事實上,這個推薦其實是有「重量」的,因為今天準案主找轉介者是基於對於轉介者的信任,來尋求幫助,因此今天轉介者推薦出去的名單,其實也是帶著轉介者的信任的。「XX心理師推薦的,應該還不錯吧?」這樣信任的延伸,在治療得初始有助於心理治療關係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這有點像是在掛保證,但事實上它又不會是一個真正的保證,這個部份我接下來會說明。
.
【轉介者】
.
在社會位置上,轉介者得是一個可以接觸到準案主(們),且可以得到準案主(們)信任的人他才會是一位轉介者,轉介者很可能是社工、心理師、網路心理相關粉絲專頁板主、大學相關科系教師、也曾聽聞過有人請自己心理實習機構的主管轉介 ( 雖然我不太建議大家這樣做 )。我會說準案主們也會是轉介者的資源原因是,他會是一個橋樑,哪些心理師是他的口袋名單,他要把面前的這位準個案推薦給哪個單位或哪些心理師,這其實是一種「權力」,但也同時是一種「責任」。
.
「權力」在於做為一位轉介者,我可以決定這個案給誰接,我可以決定我要讓哪位接案者有賺這筆錢的機會。我知道我這樣直白的談到「錢」,很有可能會讓有些人感覺到不舒服,在業界這樣競爭的狀態,能夠常常遇到需要轉介與尋求協助,這其實是一個社會位置所帶來的權力。而相對於這樣的權力與社會位置,轉介者也需要擔負相對的「責任」,大多數的轉介者會希望自己轉過去的準案主可以受到夠好的幫助與協助。假使轉介者轉出去的案都沒有受到夠好的照顧,或是被不恰當的對待,這其實會有可能傷害到轉介者本身的信譽,也有可能傷到準個案和轉介者的關係。
.
【接案者】
.
我在此所談的接案者,指的是在轉介的三角關係脈絡中的心理師,或有做非藥物心理治療的身心科醫師。在這個動力關係中接案者所站的三角關係位置一開始是被動的,是有人推薦他,所以有案接,但接案者可以在其他的關係與脈絡中成為轉介者。通常同業之間相互的轉介是常態,那為什麼轉介者會轉介給這位接案者。或者我們換句話說,是什麼讓這位心理師會成為這位轉介者的口袋名單之一,這就我們所謂的是「社會資本」。
.
接案者和轉介者可能認識,有可能是同學、朋友,或轉介者對於心理師的專業知能有些了解。因為如果完全不認識接案者,這個轉介本身風險是大的。轉介者無法掌握自己轉過去的案會不會受到夠好的照顧。而這個信譽會不會因為轉過去的案沒有被夠好的處遇,多少有所「損傷」。對於接案者來說,每一次的接轉介案,也需要謹慎,雖然大多數的轉介者在轉借後就不過問準案主與接案者之間的心理工作狀況,但若心理治療無法達到準案者的預期或是有些狀況,案主也有可能讓轉介者知道。這個「損傷」也會回到自己身上。轉介者若再有轉介案就會思考,我還要再轉給這個人嗎?
.
「轉介舞台」的人際動力修練場
.
表面效度與實質效度
.
接案者在這樣被動的位置會很需要社會資本與人脈,如果是行動心理師又更是,他的專業能力需要被消費族群「看見」,他才有有機會再次場上活下去。因此他不能太困難親近,要善於建立關係或名聲,讓轉介者或準轉介者 (潛在的轉介者)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這真的需要一些緣份與基本的能力。我也聽過某位資深心理師向新手心理師們表示「你要讓認識你的人願意轉案給你啊,你們捫心自問如果你是你的朋友,你願意轉案給這個人嗎?」。心理師同業彼此之間以人際之間詢問打聽的方式去了解心理治療、甚至是心理相關服務的供應和需求。也聽聞過心理師彼此有不快的時候, 私底下嗆聲說 「他這樣的人,我才不會想轉介個案給他呢,哼哼!(跺腳)」。
.
這樣說來,我要怎樣讓別人願意轉案給我,我是不是要看起來溫和有禮、積極向上、看起來沒有威脅感,容易建立關係、熱心助人、看到路邊老人會他過馬路、不會在網路上和人起爭執、生氣的時候要很優雅不能亂罵髒話......等等,或至少他要是轉介者想像中夠好的心理工作者。但接案者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效度。高夫曼所謂的前台展演要良好,才有機會得到轉介者的認可。
.
但轉介者所認識的接案者就真的是適合的心理師嗎?轉介者所看到的往往也是單一面向的,看到一部分的接案者,他無法完全保證這位心理師對於自己所轉過去的準案主有足夠的適配、甚至是有好的專業能力。因為轉介者和接案者可能是朋友、同學、聽他報過個案的人、曾經轉案給轉介者的人(大家都轉來轉去、相互幫忙,提高市場存活率),但轉介者並無法保證準案主百分之百在心理治療中會達到理想上的幫助。因此我們進入下一個主題,如果今天做為一位轉介者,我轉過去的準案主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幫助,這樣轉介、案主、接案者三方皆大歡喜,這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
但假使,今天這是一個失敗的轉介,這三方的人際動力很可能受到影響。如果要讓我進一步為「失敗」下定義,我大略分為兩種,輕者適配性的問題,接案者不符準案主的期待,這可能是治療者的風格、使用的心理治療取向不符合案主的需要。重者則是違反倫理。通常後者不太會有專業領域的人願意去談論,但很少人願意討論並不代表這些是一定不會發生,只要一發生對這三角關係的任何一方都會是傷害。
.
◎ 透過對於心理治療轉介的動力關係的了解,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如果我們是其中的一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1. 讓準案主有選擇的機會,以補足轉介者對於接案者認識的有限性
.
心理治療的轉介就像灑種,轉介者一開始也不確定每顆種子撒下去是否能順利成長,開花結果。種子不發芽,發芽不開花,開花不結果,其實都有他的原因,有可能是環境適配性、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等等。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轉介者根本就把種子灑到很惡劣的土壤與環境中。因此,轉介者在轉介的過程中,可提供不只一位心理工作者或機構名單,意思是讓準案主自己有做選擇的機會,自己挑選想要的心理師,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轉介者的轉介,主動做選擇,意味著自己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這也讓被轉介者有一定程度的能動性,而非單「被轉介」。
.
2. 盡量讓心理治療的轉介關係單純化
.
轉介者之所以需要將準案主轉介,往往是因為和準案主之間已經是好友、同事、師生、親戚等關係,但同時也可能和接案者為好友、同學、師生等關係,在這樣的三角動力關係中,盡可能地讓轉介關係單純化是好的。意思是,任何一方都不要過度去涉入其他兩者的關係。例如:老師(轉介者)跑去向接案者問學生(案主)的治療內容、朋友(案主)經常向轉介者提到他做心理治療的經過與大量心得.....等等。簡短且不違反保密的回應是好的,但大量的相關訊息有可能會造成彼此的負擔,也有可能影響彼此關係的品質,甚至是治療的成效。因此需要注意彼此關係的界線,良好的關係界線有助於心理治療的進行。
.
3. 轉介者若遭遇失敗的轉介,重點不是對失敗究責,而是涵容準案主的情緒
.
不是每個心理治療都有夠好的結果,同樣的,也不是每一個心理治療的轉介都有夠好的結果。準案主遭遇到不夠好的對待,或其他狀況是有可能會向轉介者抱怨的。有時轉介者會不知道如何去回應這樣的狀態,甚至感覺到自己也很受傷,而急於想要歸咎失敗的原因,但在這個時候無論是跟著案主一起指責接案者,或是反過來攻擊已經挫折或受傷的(準)案主,對於彼此之間的動力都不是一件好事,有可能讓關係更僵化,更難堪。因此重點在理解並陪伴準案主的受傷與挫折,再進一步評估這個失敗發生了什麼事情。
.
以上是我對於心理治療轉介動力關係的分析與理解,這個議題一向很少拿到檯面上來討論或分析,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帶來更多的討論與思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