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10年以來,台灣均溫上升1.6度,已超越全球平均1.07度,如果再不減碳,預估最快2060年,台灣恐怕就沒有冬天了。有學者指出,台灣碳排大戶,國營事業佔大多數,其中台電更是全台最大碳排大戶。
總統蔡英文明確宣示2050淨零排放是台灣目標。但有學者認為,只看到宣示,卻沒實質作為,而且進度嚴重落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5年實施,環保署計畫修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加入碳費徵收機制並拉高氣候治理層級,但草案去年底曝光後,直到現在都尚未送進行政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國工業總會今年發表2021年白皮書,在能源政策上,這次不再直接點名要核電,而是希望政府加速建立碳交易速度,徵收碳費也要有完整配套措施,提議要從碳中和路徑發展綠色經濟。工總也表示,減排、減碳已是不可逆、不可避,產品要出口,就必須順應世界潮流,政府政策應快腳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
碳費徵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二○一五年實施,環保署擬修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加入碳費徵收機制、新增調適專章,明確各部會減碳權責,並拉抬氣候治理層級,明定行政院應定時召開「氣候會報」,但草案去年底曝光後,直到現在都尚未送進行政院。
環保署表示,將力拚下半年預告草案並送交行政院,針對IPCC報告內容,「台灣不會置身事外」。】
台灣以出口為主顯然無法置身事外,但看來我們的政府單位還在狀況外...
碳費徵收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男人戀愛時會怎樣,小編不知🥲
但當碳費太低時會怎樣?小編可是專家!
所謂「碳費」指的是對每噸碳課徵固定費用,將排放碳污染的外部成本貨幣化。
隨著氣候緊急時代來臨,各國紛紛宣示要達成「淨零碳排」,也因此,徵收 #有效碳費 成為加速減碳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目的在於讓排碳大戶因成本 #有感增加,而更有動力採取行動來減碳,例如:減少化石燃料轉用再生能源、投資新技術或設備減少製程的碳排放...等等。
BUT!
如果今天碳費太低,企業掐指一算發現:
付碳費 怎麼比我投資新技術更便宜?
付碳費 竟然比轉用再生能源更划算?
這樣他們還會想要減碳嗎...
不曉得:)
今年是臺灣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關鍵年,徵收碳費也將納入修法的討論,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建議,若要達成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 1.5 度以內的目標,碳價應達到每公噸新臺幣 1500 至 3000 元,但目前環保署卻傳出要借鏡新加坡,每噸碳費徵收100 元新台幣。
2021 年,請大家和綠色和平一起持續關注最新的溫管法修法動向,監督政府制定出「有效碳定價」,千萬不能讓碳費流於形式、有收就好!
#終結碳污染
#制定有效碳定價
#2050淨零碳排不是夢
碳費徵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全國工業總會今年發表2021年白皮書,在能源政策上,這次不再直接點名要核電,而是希望政府加速建立碳交易速度,徵收碳費也要有完整配套措施,提議要從碳中和路徑發展綠色經濟。工總也表示,減排、減碳已是不可逆、不可避,產品要出口,就必須順應世界潮流,政府政策應快腳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80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碳費徵收 在 工總白皮書不談核電籲政府加速碳交易並完善碳費徵收措施 的推薦與評價
全國工業總會今年發表2021年白皮書,在能源政策上,這次不再直接點名要核電,而是希望政府加速建立碳交易速度, 徵收碳費 也要有完整配套措施, ... ... <看更多>
碳費徵收 在 [新聞] ESG評鑑包含低碳轉型00850追求有腦ESG -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全方位考量產業特性 00850追求有腦ESG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9VRR0a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1
記者署名: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 /即時報導
原文內容:
《氣候變遷因應法》經立院三讀通過,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並將對碳排大戶徵收碳費
,最快2024年正式上路,投資人關注被點名的鋼鐵、水泥、石化等碳排大戶將首當其衝,
而自己手上的ETF成分股是否投資。身為台灣第一檔ESG ETF,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研究團
隊表示,投資人不需就此封殺碳排大戶,列入投資黑名單,不妨從國內外知名ESG指數對
成分股的篩選,了解哪些企業更符合ESG。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標榜低碳排,2021年透過電動車等產品,一年就減少840萬公噸
的CO2排放,較前一年進步68%,2022年卻被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從標普500 ESG指數中剔除
,理由包含工作環境惡劣、種族歧視、多起行車事務傷亡訴訟等爭議事件,甚至還有併購
案爭議影響股價表現,證明低碳排不等於高ESG。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研究團隊說,ESG評估標準少不了碳排,但不能只有碳排,以元大臺
灣ESG永續 ETF(00850)所追蹤的臺灣永續指數來說,低碳轉型只是14項ESG評鑑的一部
分,其他還包括同樣重要的水資源使用、環境保護、人權與社區、勞動基準、公司治理、
稅務透明度等,評估範圍更客觀及多元。台灣永續指數成立以來,指數總報酬率104.0%,
優於台灣加權指數2017年6月16日至2023年3月8日總報酬率96.3%。從特斯拉的例子可以看
出,真正的ESG應要基於個別產業特性,進行全方位考量,並重視企業改善決心與努力,
而不是僅以低碳排作為唯一指標。
像國際知名的ESG評比機構如明晟(MSCI)、晨星(Morningstar)所使用的資料庫,均是
從該企業所面對個別產業風險評分,例如台積電(2330)身為晶圓代工龍頭及全球半導體
供應鏈重要樞紐,首要面對的ESG風險並非碳排放,而是公司治理(經營權、董事及薪酬
制度)、監督非法行為(詐欺、行政不當、洗錢、違反反托拉斯法等)、人才培育、避免
爭議性供應鏈、水資源風險管理等;還有南亞(1303)在碳排放控管、有毒物質排放控管
、化工安全等ESG項目均領先同業。
就投資實務面來說,如果投資只考慮單一因素做取捨,產業特性差異很可能使得投資組合
「偏食」,例如碳排大戶的鋼鐵、水泥、石化等永遠不被考慮,持股可能多落於輕資產產
業如金融業、觀光餐飲業等。建議重視ESG相關主題及投資組合分散性的投資人,可以考
慮全方位結合E(環境)、S(社會)、G(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篩選的元大臺灣ESG永續
(00850)。
心得/評論:
不知道是不是批判覺得只有做低碳的評分是不夠的
有點小小嗆最近發行的那些新主題ETF的感覺
-----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基金(00850)
經理費: 0.30% (超過50億)
保管費: 0.035%
2022年全年累積內扣費用: 0.42%
成分股裡面大約有2%占比是投資台指期貨和台50期貨
基金資產總淨值(03/10): 11,668,903,425元 (約117億元)
股東(受益)人數(03/10): 67,087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36.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8675406.A.CF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