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幼兒園系列【參觀幼兒園之 餐點表篇】
最近很多媽咪帶著豆豆媽咪製作的 #幼兒園全攻略懶人包 及評分表 去參觀幼兒園
和園方借了餐點表來看,卻不知如何看細節
👉豆豆媽咪建議可以看這四大重點哦!👈
1️⃣避免高油、高糖、高鹽
例如:油飯、米血糕、肉鬆、培根🥓、甜不辣、醃漬醬瓜、罐頭麵筋......等高油糖鹽食品,如果有,國健署建議每週不超過1次。
2️⃣避免油炸等高油脂食物
炸雞🍔、炸雞塊、甜甜圈🍩、沙其瑪、薯條🍟以及可頌麵包🥐、夾心餅乾、菠蘿麵包、等等,都是高油脂的食物
3️⃣點心甜品儘量是以低糖的全穀根莖類,例如綠豆湯、地瓜湯、紅豆湯、八寶粥、紫米粥、燕麥粥、南瓜粥、香芋湯、蓮子湯等,不要是:市售布丁、蛋糕🍰、珍珠奶茶、爆米花🍿️…
4️⃣含咖啡因等剌激性食物
可可、麥芽飲品、可樂🥤、紅茶、奶茶、各式茶凍及咖啡凍…
#阿x田也是含咖啡因的飲品哦
🧐豆豆媽咪之前在參觀幼兒園時,特別注重幼兒園提供的餐點表
當時有注意到他們設計的餐點都符合我的要求
但是,正式上學之後
有一次我發現餐點單子上面出現了「阿x田」
我就問了園長
園長說,是因為老師覺得老是喝豆漿牛奶有點無聊
才建議加上「阿x田」
但是我委婉的跟園長說,「阿x田」含巧克力、咖啡因
會阻礙鐵質的吸收
並可能造成睡眠障礙、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不利發育中的小朋友營養攝取
希望園長能避免讓孩子吃
還好園長聽了我的建議
從此餐點表上就沒再出現「阿x田」了!
所以提醒媽咪們,參觀幼兒園時
要記得看一下幼兒園的餐點哦!
畢竟孩子吃的營養健康,和他們的成長發育息息相關
如果是已經就讀幼兒園的媽咪
也要記得看看每個月發回來的餐點表
是否後來出現NG食物
如果有,可以像豆豆媽咪一樣,試著和園方討論哦!
圖片是小綠豆現在讀的這間幼兒園五月份的餐點表
還有國健署給幼兒園餐點建議的一些細節
有興趣的爸比媽咪們可以點開圖片看一下喲!
#幼兒園 #幼稚園 #餐點表 #國健署
睡眠八寶茶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雪節氣已至,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天氣乾燥、濕度較低。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冬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適宜進補養生。
大雪節氣養生有九大原則、四類注意,做到了可以讓你健康整個冬季。
九大原則
1、保暖護陽氣。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4、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5、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8、通風健腦。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9、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健脾四寶粥等都是合宜選擇。
四類注意
一、起居生活。
(1)、注意各關節、腰部、頸背部、足下、及下腹部丹田部位防寒保暖。
(2)、多參加戶外運動。
(3)、不要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晚上最好在11點前休息。
(4)、居住環境應空氣流通。
二、食療養生。
大雪時節,地冷天寒,人們由於天氣寒冷,人體為了保存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
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此時為落花生採收期但不宜過量;柑橘類水果雖大量上市,但濕熱需適量。
此時節合宜食材:天麻、黑豆、辣椒、羊肉、海蝦、甲魚、枸杞、韭菜、白蘿蔔、橄欖、橘子、牛肉、猴頭菇、白蘿蔔、大白菜。
三、運動養生。
(1)、大雪節氣天氣寒冷,應注意防寒保暖。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服,待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外套。鍛鍊完以後則要及時穿好外衣,避免受涼。
(2)、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鍊中要注意:準備活動要充分,待熱後再脫去外衣,不要過於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鍊後,換上乾燥衣物。
(3)、鍛鍊時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
四、防寒保暖:護好頸肩胸。
大雪節氣,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從而引起嗓子疼、發炎等。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後背及腳都要注意保暖。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如穿長襪、厚靴,睡前熱水洗腳。在溫暖雙腳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體內部的氣血流動。老年人因為身體較弱,因此怕寒,冬天睡覺時喜歡多穿衣服,但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緊張度減弱。如果這個時候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發,會感到寒冷。穿多衣服睡覺時,會越睡越冷。
此節氣各體質須多加注意 ~~
【寒性體質】天寒地凍,容易關節不舒服
【熱性體質】燥邪當令,易引起虛火上炎
【虛性體質】身體能量幾乎耗盡,多鍛鍊少消耗
【實性體質】因天冷身體代謝也變慢
此節氣常見疾病:瘀青、骨折;請多加注意!
媽咪節氣教室~補益湯粥及佳餚
【補氣健脾四寶粥】
黨蔘(或用人篸)、白术、茯苓、炙甘草、紅棗、糙米、小米適量、生薑汁少許
功效:
健胃益脾、對虛面色萎白、體虛無力、食少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者,尤其是小兒之消化不良非常有益;也是病後、術後調養的營養粥品。
【橘皮竹茹茶】
材料:橘皮、甘草、竹茹、人篸、紅棗、薑
作法:將材料洗淨,水1公升煮30分鐘即成;或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每天30-40g放於壺中燜15分鐘即可以飲用,一天分3-4次喝。
茶療功效:人參補氣扶正,與橘皮合用,行中有補;生薑和胃止嘔,與竹茹合用,清中有溫。甘草、大棗助人參以益氣和胃,並調和諸藥。綜觀全方能補胃虛,清胃熱,降胃逆;補而不滯,清而不寒,對於胃虛有熱之呃逆、乾嘔最為適合。
【天麻舒腦安眠湯】 好好好睡~~
材料:天麻、首烏、當歸、川芎、白芷、桂圓、紅棗、枸杞、黑豆、黑木耳、雞
【櫻花蝦蘿蔔餅】白蘿蔔、櫻花蝦、雞蛋、蔥花、XO醬
【橄欖蒸肉餅】 橄欖、欖葉醬、豬絞肉、荸薺、蔥薑
睡眠八寶茶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雪節氣已至,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天氣乾燥、濕度較低。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冬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適宜進補養生。
大雪節氣養生有九大原則、四類注意,做到了可以讓你健康整個冬季。
九大原則
1、保暖護陽氣。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4、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5、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8、通風健腦。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9、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健脾四寶粥等都是合宜選擇。
四類注意
一、起居生活。
(1)、注意各關節、腰部、頸背部、足下、及下腹部丹田部位防寒保暖。
(2)、多參加戶外運動。
(3)、不要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晚上最好在11點前休息。
(4)、居住環境應空氣流通。
二、食療養生。
大雪時節,地冷天寒,人們由於天氣寒冷,人體為了保存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
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此時為落花生採收期但不宜過量;柑橘類水果雖大量上市,但濕熱需適量。
此時節合宜食材:天麻、黑豆、辣椒、羊肉、海蝦、甲魚、枸杞、韭菜、白蘿蔔、橄欖、橘子、牛肉、猴頭菇、白蘿蔔、大白菜。
三、運動養生。
(1)、大雪節氣天氣寒冷,應注意防寒保暖。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服,待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外套。鍛鍊完以後則要及時穿好外衣,避免受涼。
(2)、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所以運動鍛鍊中要注意:準備活動要充分,待熱後再脫去外衣,不要過於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鍊後,換上乾燥衣物。
(3)、鍛鍊時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
四、防寒保暖:護好頸肩胸。
大雪節氣,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從而引起嗓子疼、發炎等。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後背及腳都要注意保暖。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如穿長襪、厚靴,睡前熱水洗腳。在溫暖雙腳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體內部的氣血流動。老年人因為身體較弱,因此怕寒,冬天睡覺時喜歡多穿衣服,但這樣做很不利於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減慢,心臟跳動次數減少,肌肉的緊張度減弱。如果這個時候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發,會感到寒冷。穿多衣服睡覺時,會越睡越冷。
此節氣各體質須多加注意 ~~
【寒性體質】天寒地凍,容易關節不舒服
【熱性體質】燥邪當令,易引起虛火上炎
【虛性體質】身體能量幾乎耗盡,多鍛鍊少消耗
【實性體質】因天冷身體代謝也變慢
此節氣常見疾病:瘀青、骨折;請多加注意!
媽咪節氣教室~補益湯粥及佳餚
【補氣健脾四寶粥】
黨蔘(或用人篸)、白术、茯苓、炙甘草、紅棗、糙米、小米適量、生薑汁少許
功效:
健胃益脾、對虛面色萎白、體虛無力、食少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者,尤其是小兒之消化不良非常有益;也是病後、術後調養的營養粥品。
【橘皮竹茹茶】
材料:橘皮、甘草、竹茹、人篸、紅棗、薑
作法:將材料洗淨,水1公升煮30分鐘即成;或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每天30-40g放於壺中燜15分鐘即可以飲用,一天分3-4次喝。
茶療功效:人參補氣扶正,與橘皮合用,行中有補;生薑和胃止嘔,與竹茹合用,清中有溫。甘草、大棗助人參以益氣和胃,並調和諸藥。綜觀全方能補胃虛,清胃熱,降胃逆;補而不滯,清而不寒,對於胃虛有熱之呃逆、乾嘔最為適合。
【天麻舒腦安眠湯】 好好好睡~~
材料:天麻、首烏、當歸、川芎、白芷、桂圓、紅棗、枸杞、黑豆、黑木耳、雞
【櫻花蝦蘿蔔餅】白蘿蔔、櫻花蝦、雞蛋、蔥花、XO醬
【橄欖蒸肉餅】 橄欖、欖葉醬、豬絞肉、荸薺、蔥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