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藍方破解性愛迷思創下百萬點閱 專業觀點精闢分析衛教知識】
【特派記者李雅楹/專題報導】許藍方擁有護理學博士學歷,在網路上探討性愛議題的影片,由於「性」尺度不設限,深受廣大網友喜愛,甚至在YouTube創下百萬點閱!她坦言:「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禁忌的話題,但性其實是很自然健康的事情。」。性是帶有愛意識的親密感,不是只有性行為而已,若以更健康的心態看待,每個人都有享受「性愛」的自由與權利。許藍方博士表示:「『古人說:食色,性也』,自古以來就已經說明了食慾與色慾就是人的天性;而食慾、色慾(性慾)與睡慾,本是人的三大原慾,只要其一無法獲得滿足,就會造成身體與心理失衡。投入媒體直播或製播影片,想藉由媒體的力量,讓大家能夠知道性與愛不可分離,而性也不單單只是生理上的問題這麼簡單。我的初衷就只是想宣導正確的健康知識(包含性知識),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獲得身心靈的快樂滿足,進而達到真正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破解護理專業的認知誤區
許藍方博士表示:「我本身是護理養成的背景,解剖生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營養學、心理學及各科護理都在學習範圍內,所以護理其實是多元又全面的專業,我個人也認為護理品質的好壞是關乎到病人的死亡率,這是很重要的醫療環節。大部分的人對護理的認知大概都在醫院裡,但對我來說護理是廣泛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透過同理心的相處更能理解別人的感受,這也是我希望能夠透過直播及影片宣導讓大家知道我所認知的護理。很遺憾的是,在相對保守的學術領域裡,我在任教時期,對性教育的推廣,希望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們能夠懂得學會保護自己,以預防不必要的事情發生,這樣的舉動反而被認知為太過開放且教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是沒有必要的。經過一兩年的掙扎後,決定跳脫原本的工作領域,投入現在的媒體工作,以直播及製作影片的方式,宣導自己想要傳遞的知識與理念,期許自己能夠發揮更大影響力,因為只有先懂得知識,才有判斷的能力,也才有辦法預防人生中遺憾的發生。很感謝我在學習護理這一路上,遇到的每個老師都是我很好的榜樣,教會我嚴以律己、韜光養晦,打開心胸面對所有的處境。護理對我來說最能代表的就是同理心,教導學生即使很難視病猶親,至少該視病如友,只有同理心能讓你知道你該做的下一步是甚麼,而這樣的經歷加上現在的芳療情緒諮詢工作,讓我在回覆粉絲問題時,更能跳脫當下情緒以感受他們的心理狀態,以對方的立場與邏輯與其溝通。除了同理心,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真實紮只有面對自己與真實,才有變法獲得紮實的幸福與快樂。」,也因如此許藍方博士累積了百萬點閱,百萬點閱也讓她更有信心現在的工作:做自己、走自己堅持的路紮也許辛苦,但是是值得的。
愛自己!透過芳療撫慰心靈
許藍方博士表示:「投入媒體後,花了一段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過去所待的學術領域中,自己的行為被認為過於前衛,但相對開放的媒體領域中,自己的表現卻被認為太過嚴肅以及不夠聳動且不具聲量,兩邊相互衝突的認知,讓自己一度不知所措,但是發現這樣的自己並不快樂,做的任何事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所以後來決定大膽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只有真正的自在才有辦法完全的展現自己。透過自己所學的芳療和情緒治療,調適這一段讓人掙扎的過程,透過不斷地與自己對話,加速獲得身心靈與生活上的平衡。我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接觸芳療,當初接觸的原因只是興趣喜歡,但在碩博班的求學階段中,為了使用芳療當作研究對象的介入措施,所以自己再進修,習得高階臨床芳療師的認證。」許藍方博士表示:「我的研究病理是男性尿失禁,而尿失禁大多會伴隨性功能障礙影響生活品質,在做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人認為的性功能障礙只在於器官的問題與功能,但在某一群男性中,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真的器質性上的生理障礙,而是來自於心理及兩性關係問題的表現而已。期望能透過自己的護理專業搭配芳療及情緒管理,達到身心同步的改善,這是有別於刀藥侵入式治療的方式。」。許藍方博士很早就開啟斜槓模式,藉由芳香療法,療癒個案的混亂與不安,在精油的嗅聞之間,使心靈得到安定,情緒得到撫慰,許藍方博士談到護理不該只被視為工作,而是同時需要熱忱及同理心,才有辦法帶著良心服務大眾,她表示只要好好傾聽內在的聲音,從好好的「愛自己」開始,因為只有當自己快樂,周邊的人才會跟著感到快樂!
專業觀點精闢分析衛教知識
「愛自己」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是快樂重要泉源,這也是許多人一生中需要學習突破的課題。許藍方博士以多方涉獵和多方視角來解決身心健康問題,更覺得她解決的是粉絲生命的課題,所以獲得廣大粉絲的共鳴與迴響。訪談過程中,記者感受到許藍方博士遣詞用字相當精準,對於生命有所頓悟與參透,是被護理耽誤的文學家及哲學家,更用自己人生的轉折為粉絲答題。踏上兩性作家的這條路,起因是發現有許多女性,對於保健衛教的知識並不太正確,像是過度使用產品清潔私密處,反而造成感染與發炎,因此讓她有了那想正確宣導衛教知識的念頭。隨著社會觀念開放,資訊獲得更方便,許藍方博士提倡性教育觀點,應需更普及化,對她來說,性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如果性教育從小教起,讓青少年期自覺身體界線,懂拒絕就不會陷入疑惑,一旦感覺不舒服就會勇敢拒絕,不會自我懷疑或困惑,而這樣的能力須從小開始累積。讓青少年自覺身體界線就是「愛自己」的覺察。許藍方博士表示:「因家庭教育的關係,家裡不能看電視而養成閱讀的習慣,加上後來護理專業與研究的理性訓練,感性與理性在內心衝撞造成的矛盾,產生很大的能量,讓自己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內心,進而透過自我對話對生命探索慢慢找回自己,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是做自己的前提得要先找到自己,但這個自己不該是別人的眼光與社會的期待下的產物,更不是傳統框架束縛下的囚禁。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本我存在,當外界的框條與本我衝突時,就會產生不快樂的感覺。我自己就是在傳統的家庭與學校教育長大的小孩,在成長與求學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的不快樂,透過自我對話找到生命價值與快樂,所以希望透過分享知識與自身經驗,讓更多人能從我的問答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生命中的答案。」。許藍方博士謙虛地表示:「『找自己』是我們一生的課題,我到現在也還在學習,從粉絲的反饋中也常有會有讓我有意想不到的觀點與體驗,所以我不覺得我是在『教導』誰,而是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傳遞自己所學,直播與影片更是柔性地分享陪伴,讓我們彼此都能相互成長及精進。」
成功是蟄伏與挑戰自我的成果
許藍方博士原本因為電視台與老師相關節目,需找有老師身分的人,誤打誤撞進入媒體圈,在媒體界蟄伏三年,這三年內其實她與經紀人一直都很清楚他們的定位與方向及想要傳達的議題,但是因社會風氣與氛圍尚未形塑有利條件,所以一直無法執行,直到媒體高層與觀眾對於「性愛」議題接受度與關注度在近半年有所改變,所以才有機會在媒體呈現這個議題,媒體高層對於觀眾的反饋良好,又因為許藍方博士以個人特質及專業背景,以嚴肅正經的方式探討性愛,讓議題不落於情色而轉為支持,在長官的支持下有更多的資源製作影片,也因此受到廣大迴響。許藍方博士表示:「『性』這個東西本身就存在,不該存在的是我們給予性的錯誤定義與想法,隱晦或避談性的結果,反而讓『性』變得不健康或危險,我們都希望小孩不要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但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卻一直讓這樣的遺憾事情不斷發生。一路走來都希望能匡正錯誤觀念與想法,原本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媽媽,因為朋友看了節目解決問題和她分享之後,媽媽也才慢慢的從反對到不阻止進而支持,很多人問我怎麼看待自己說性這件事,我總是回答『它就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只要我們看待它是正向的,我找不到不做這件事的理由』,所以也更確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的價值與使命。」。許藍方博士在新書的自序說:「我發現我挑戰的其實不是傳統,而是那個曾經被困在傳統框架中的自己。」許藍方博士堅持理念蟄伏,在不斷挑戰自己中獲得成功,這給現今年輕人很勵志的借鏡與鼓舞:成功是蟄伏與挑戰自我的成果。
眼解剖生理學曾廣文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一直對於學習感到非常大的興趣,但學校的教育並不能滿足我,我在學校求學的不同階段,其實都有著不同的掙扎。我任性的用我自己想要的方式學習,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因此對於學習有了深刻的體會。
我的父母非常重視我的教育,因此在國小國中的時候,幾乎每天下課後都還有才藝班的課要上。我曾經上過的才藝班有書法、作文、英文、畫畫、音樂、鋼琴。這些課主要是爸媽覺得我應該去上而幫我做出選擇的,我的個性也算是順從,都乖乖的去上這些課,也盡量花時間練習。小時候心裡難免會羨慕有很多時間可以玩耍的同學,因為相較之下,我在做的事情不是那麼有趣。除了這些才藝班的課之外,我爸媽還想盡辦法鼓勵我念書。我爸媽不太給我買玩具,倒是書買了一大堆,牛頓,科學小百科,偉人傳記,大英百科全書,世界美術館全集等等。每唸完一本課外書,我會得到五塊錢的零用錢。
因為國小國中的時候,都被規畫好要學甚麼了,在進到建中這麼自由的地方,我覺得我好像頓時失去了目標。我不清楚人生的方向,也無法認同學校教育以及考試的價值,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考試考高分就代表成功,就代表人生的成就。在高二的時候,我常翹課去打撞球,鬼混,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社團活動上,但對於學校的課業就是提不起興趣。我記得我高三有一次模擬考,排名是全校九百多名,我們一整個年級也不過比一千人多一些些。雖然學校的課程無法引起我的興趣,但我卻對生物學深深地著迷。我考進了中研院的高中生物人才培育計畫,每兩個禮拜的周日到中研院去,早上上課,下午到實驗室做實驗。參與這個計畫對我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從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理學、到分子生物學,我廣泛學習生物的知識。下午的實驗課也讓充滿好奇心的我大開眼界。我看到跟臉盆一樣大的椰子蟹,解剖跟手掌一樣大的文蛤觀察內臟,學習PCR技術,學習萃取葉綠素,也看到費洛蒙如何讓一整箱蟑螂瘋狂振翅。這個培育計畫讓我深深的愛上生物學。我從中研院借了很多英文教科書回家,也常到台大醫學院的圖書館去印研究論文來看。我高三的狀態,應該用著魔來形容。我因為想要參加生物奧林匹亞競賽,瘋狂的請公假到重慶南路的漢堡王去K書。當年我的導師對我的寬容,現在想起來簡直不可思議。我記得有一次她把我叫到辦公室去,她問我知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我說我知道(回頭看,其實我並不是這麼肯定…),她就相信我,讓我依照我的心意去學習了。我花很多時間研究Kreb’s Cycle, Signaling pathways, 粒線體以及葉綠體的電子傳遞鏈,DNA複製的分子機制 (我甚至買了Arthur Kornberg著作的DNA Replication)。好笑的是,我雖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生物學,但高中生物教材無法引起我的興趣,我在學校的生物學考試成績並不算頂尖,許多對於生物學並沒有特別的熱情的同學考試分數是比我高的。後來我考進了生物奧林匹亞國手培訓營,但是因為我平常沒有機會練習生物實驗,實驗的技術不是很好,最後沒有選上國手。這件事情讓我耿耿於懷許多年,因為我把我高中升大學的希望都寄託在奧林匹亞競賽上,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卻沒選上,我覺得我的人生失敗了。因為我把高三的時間大多都花在學習生物學上了,國手培訓營後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再準備聯考,而且我還處在挫敗的陰影當中,我第一次大學聯考的成績很差。後來我在重考班再準備了一年,才考進了台大醫科。
當年的我以為高中這段的學習經驗是失敗的,覺得這是不自量力的行為。但我現在意識到,高中那段學習歷程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第一次自我啟蒙的經驗。建中自由的風氣,再加上導師的信任以及家人的包容,讓我有機會充分的探索我的興趣並且積極的去追求。我被考試的框架侷限了,以為沒有選上國手,沒有得到金牌就是失敗。但其實我在高中時就養成了查找以及閱讀科學研究論文的習慣,並且開始培養獲取陌生學術領域知識的能力。我在高中所培養的閱讀英文教科書的習慣,也讓我日後受用無窮。
我在醫學系的學習歷程比較沒有這麼劇烈的掙扎,頂多在前四年的時間懷疑為何要死背大量的知識。醫學系要背誦的知識量實在是太大,常常讓我感到心煩,有種唸到想吐的感覺。但到了大五進醫院見習之後,我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當病人以及家屬問起病情時,我必須要能清楚地回答他們的問題。當病人有狀況需要處理時,我沒有時間再去查閱書籍,我需要的知識必須要像反射一樣快速的被提取。如果我沒有學好,沒有記清楚,就無法對病患做出最好的處置。因為有了責任感,我充分的理解也認同熟記醫學知識的重要性,因此開始認份認真的念書。我在醫學系唯一一次得到書卷獎,是在臨床工作最繁重的大七的時候。我清楚的感受到,我被賦予越多照顧患的責任,我學得越認真。
我的博士班的學習歷程是最痛苦的一段。博士班雖然是高等教育的一環,但幾乎沒有一個既定的框架。博士班還有一些學分要修,但是並不多。我在博士班修過的課印象都不深,許多課程其實大學都上過了,但偏偏學校不給抵免,非得要我再修一次不可。倒是我自己選的程式設計概論對我的人生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博士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因此博士班導師是影響博士班學習歷程當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回頭檢視起來,我會離開博士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和我的指導教授對於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想法並不契合,對我個人來說,發展新技術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向,但我的指導教授認為生物研究應該著重在探討現象背後的原理。簡單來說,我們兩個人重視的點不一樣,我不適合在他的實驗室做研究,我比較適合在生醫工程的博士班就讀。我處在一個不適合的環境裡其實給了我一個意料之外的機會,為了追求我理想中的科學研究,我必須要仰賴自我學習的能力去獲取許多我的實驗室並沒有的知識與技術。
這幾年下來,我對於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有了比較清楚的領會。我要學習一個新的領域時,我會先確認學習的目的。對我個人來說,清楚學習的目的之後才能找到學習的動機。純粹為了好玩,一時興起而學習很難持久,也很難達到好的效果。比如說,我學習深度神經網路是為了實現數位病理輔助診斷系統,進而彰顯數位病理系統的價值。確立學習的目的之後,我會開始嘗試了解這個知識領域的大架構,接著試著找到這個知識領域裡面關鍵的基礎假設與原理。比如說,深度神經網路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我會先學習機器學習領域的大架構,接著了解演算法學習的原理。我會先從最簡單的基礎原理開始,確認完全了解之後,就開始朝我需要學習的子領域學習。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動手實作非常重要,我很認同諾貝爾獎得主Richard Feynman所說的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n’t understand.” 我動手實做了Perceptr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fully connected deep neural network, convolutional network,在這過程中,透過程式的實踐印證我在理論上的學習。總結來說,我對於學習新領域的心得是,要達到有效的學習,首先要清楚學習的目的,接著了解知識體系大架構以及涵蓋的範疇,理解關鍵原理,接著要明確界定學習的目標及範圍,最後是深入的學習、並且反覆透過實踐來檢驗學習成效。同樣重要的是熟悉學習的工具,找到關鍵的資訊管道,這對於提高學習效率至為關鍵。
創業,對我來說又是另外一個自我學習的巨大挑戰。創業是個無邊無際的問題,我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在於,我還無法清楚的界定我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及技術的領域,更遑論去了解其架構。當然,這問題的核心在於,創業的過程本身就無法清楚界定。試著要去找出一個清楚的脈絡,我認為是極其困難的。我認為創業比較像是一個戰爭。我們可以清楚觀察並理解的,是每個小戰役的樣貌。試著贏得一個戰役,帶著在這個戰役學習到的經驗,前往下一個戰場,才有機會逐漸拼湊出這個戰爭的大局。在這過程當中,創業家必須要既短視又有遠見,要可以讓公司贏得一個戰役,但是又要預見下一個戰場並且做好準備,這樣長短程思考的轉換以及平衡,是個非常艱鉅的挑戰。我想,三年之後我再回頭看,應該會對於這個學習的歷程有更清楚的理解。現在,也就只能帶著我所學到的勇敢前進了。
眼解剖生理學曾廣文 在 王麗雅 Liya 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我今年暑假得到的第一張基礎體適能教練證書,也是我的自信心與安全感來源之一。
(長文慎入)
喜歡訓練後知道自己會進步那種很踏實的成就,雖然人長得高但目光比較短淺,純粹因為喜歡所以想多了解,讓自己在分享運動的美好時可以有多一些方向與依據,所以參加培訓課程,因為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在茫茫證照海裡,選擇的依據是我自己私心喜歡的教練們有去參加過的,Fisaf的授課講師們更是自己一直進修更新教材,10天的學科與術科上課與的學術科測驗,門外漢如我每天會充實到炸開天靈蓋,也曾懷疑自己幹嘛花錢早出晚歸來轟炸自己,去上教練課運動開心運動就好了,萬一沒考又要補考很煩……記得當時講師之一Vicky老師看著那個很焦慮黑眼圈很深的我說:放輕鬆,你就是因為不會,所以才來學習,考試沒過,多一次練習的機會,多一次讓考官講評回饋的機會(正念心理學的應用)。
體適能意思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培訓內容有解剖學、營養學、生理學、各項運動計畫、運動心理學、核心適能、阻力訓練、心肺適能等等很多基礎的須知課程,去上課學習才越覺得自己渺小,要當一位教練需要有很廣大涵養,我完成這些課程,不是為了要Po自己的訓練菜單與教學影片,也還沒想要轉行開課招生,本來模特兒的工作就是在傳遞關於美麗的事物,除了彩妝髮型、珠寶首飾與服裝之外,我覺得運動也是一種讓人變美麗的方式,,以前根本沒想過自己可以跑馬拉松或參加鐵人三項,後來還當了瑜珈人也完瑜珈師資培訓,除了體能與外在的改變,更是訓練了內心更強大的力量,一種肯定自己的信念。 (Fisaf與TRX證照相關可上 Believe Training查詢)
#真心覺得最後一張照片心情氣色無敵好
#人體的奧妙
#fisaf #training #trx #fitness #yoga #nike #體適能 #訓練 #瑜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