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兒時回憶呢?
每到週末晚上七點半,就會跟哥哥或表兄弟姐妹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全家福,還有後來的佳家福、母雞帶小鴨,這些兒童節目,輕鬆有趣,又貼近你我的生活,印象中可說是紅遍街頭到巷尾,幾乎每一家人都在看。
但年輕的辦公室夥伴們,幾乎沒有看過這些節目。他們的童年,變成了柯南、哆拉A夢、水果哥哥姊姊等。現在孩子們愛看的,則是又演變寶可夢、佩佩豬、角落生物等國外卡通影集。
台灣的自製兒少節目,真的好少。
昨天下午,我特地拜訪了王小棣老師,懷抱著與偶像見面的忐忑,希望能與他請益有關於兒少節目的議題。無論是 20 多年前的全家福、佳家福、母雞帶小鴨等節目,或是後來的電影,《魔法阿嬤》、《擁抱大白熊》,都是膾炙人口的兒少相關作品。
在那個三台的年代,小棣老師坦言,當時的主事者是外行管內行、沒有方向的;他們只在意業績、彼此較量,熱門、最賺錢的時段就外包、收錢辦事,冷門的時段就自己隨便做。
全家福就是這樣誤打誤撞的,將冷門時段找他做,意外的一砲而紅。有了收視率後,才逐漸受到電視台重視,也才有後來的佳家福、母雞帶小鴨。小棣老師說,希望透過這些節目,帶出不同族群的衝突與融合,呈現出台灣當時真實的樣貌。
但這些兒少節目聲名大噪後,卻也因為缺乏長期的計畫與想像,就沒有後續了。
不過台灣現在的兒少節目環境,也出現差不多的問題。小棣老師認為,台灣的人才很多,絕對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方向做,就像是缺乏了一個研發單位持續去推動,又沒有完整的計畫,導致兒少節目無法繼續,無法深化經營。
公視在這個部分上相對用心,也是台灣少數仍致力於製作兒少節目的單位,但礙於看不到大環境的長期規劃與未來,也讓他們做得相當辛苦。
短短的拜訪時間裡,小棣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對於兒少節目,他認為,未來若政府有心要發展,應該先將大方向規劃出來,並有短中長期的計畫。若要交給民營媒體來做,也應該要設立基本原則和想法。
我也想起了近日的公視爭議,政府既然願意投下大筆經費來做國際影音平台,是不是也能有經費投注在兒少節目,甚至是專屬兒少的新聞節目?
想和小棣老師聊的其實還有好多,但礙於時間關係,沒能暢聊。只好有個大膽的想法,便開口邀約老師來「今婉諭見你」加時續聊,沒想到小棣老師一口答應,真的超級感謝!
在這邊也想做個簡單民調,請問各位家長,若有優質的兒少節目,你會願意付費購買給孩子觀看嗎?若願意的話,能夠接受的價錢又是多少呢?
#看過全家福的請舉手
#辦公室夥伴只知道魔法阿嬤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