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某種程度來看,金穗獎和金馬獎相較,對於臺灣影像創作的影響更大。如果金馬獎是成果驗收,那麼金穗便是大海撈針,在廣褒無垠的原野中尋找有潛質的千里馬,難度非常高,評審組成的視野與格局非常重要,必須要能穿透表面敘事、技術水平,去看見這些新銳導演內在熱切的創作渴望,還有幾成能量等待開發,這些璞玉可以如何被琢磨?爆發力又該如何被策動?」
⠀⠀⠀⠀⠀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大導演的起手式:李安、短片、金穗獎 │ 鄭秉泓
https://bit.ly/2SmbpPq
⠀⠀⠀⠀⠀
終於在昨天,因疫情延宕數月、充滿未知與變數的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頒獎典禮得以順利舉辦,且完美落幕,相當榮幸能成為這場盛會的見證者之一。短片確實並非一般觀眾會去留心的部分,但這個創立於 1978 年、歷史悠久程度僅次於金馬獎的臺灣電影獎項,卻是李安、易智言、蔡明亮、蕭雅全、程偉豪、黃信堯等無數大導演與演員的起點,那究竟,我們今年第四十三屆的金穗獎特別之處又在哪?
⠀⠀⠀⠀⠀
沿續開頭的引文,此篇文章亦提及,近年金穗制度經歷過許多調整,增減不少獎項,也設立個人單項表演獎與評審團特別獎等,藉以鼓勵更多傑出的創作者和幕後人員。而在去年,原本金穗獎的主辦單位國家電影中心,升格為國家影視廳中心,因此自 2021 開始,金穗獎轉由金馬執委會負責辦理:
⠀⠀⠀⠀⠀
「交由金馬執委會來規劃,可以和行之有年的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創投進行策略合作,未來金穗獎得獎導演可以參與學院受訓,開發的題材企劃可以得到金馬獎幫助在媒合及尋找資金方面提供更多機會,換句話說,金穗獎移交予金馬執委會主辦是為了幫學生短片和國內電影產業之間搭一座橋,讓這批年輕的電影尖兵少走一點冤枉路,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去對接包括影展和產業的各個部門。」
⠀⠀⠀⠀⠀
因此,今年金穗獎的參賽作品數量寫下新紀錄,共有 415 部影片報名,66 部擠進入圍名單,增設了三個會外奬「社群名人推薦獎」、「觀眾票選獎」以及「影評人推薦獎」—— 這也是我們能參與此場盛會的主要原因。那時候,五個人各自選出了三部心中最喜愛的作品,幾經投票討論,相互提出觀點,才選出了馬來西亞導演嚴京威的《#季候風》,紀錄自身往返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心境轉折,季候風就有如吹向家鄉的鄉愁,透過男主角帶著女友返國,準備告知父母自己即將成家的過程,巧妙而深刻處理了似曾相識的家庭關係,複雜而純粹,如此不善表達情感的親子互動,一消一長間上演著爭吵與和解過後的微妙世代衝突。當時在《#入世》、《#雨水》與此部作品之間拔河了一段時間,雖然必有遺珠,可以預期,評審團前輩們也同等看見了這些作品的優異之處。
⠀⠀⠀⠀⠀
於我而言,過去對短片的關注稱不上多,至少比起這次一同討論的影評人們是較缺乏經驗,但是這批 66 部的短片真的教人大開眼界,有質樸溫潤的,也有鮮明強烈的,從環境、歷史、移工、女性、親子現階段的問題到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創作者透過影像凝視的議題包羅萬象,甚至會發現,臺灣電影的未知潛力超乎我們以往的狹隘認知。
⠀⠀⠀⠀⠀
再稍微回顧個人偏愛的入圍作品。劇情片部分,不少著墨於父子或父女關係,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各方面都相當出色,可惜此次鎩羽而歸,透過一個非典型的爸爸與稚嫩兒子相處過程,自然流暢地呈現身為父親的辛勞與無奈,最後卻出乎意料迎來一個苦樂參半的動人結局。朱平《#降河洄游》為吳朋奉的遺作,彼此看似恨多於愛的爸爸與兒子,不但揭露養殖漁業不為人知的黑暗面與黑社會利益糾葛,也於父子矛盾之間加深了故事和情感的衝擊力道。已上映的林柏瑜《#少年阿堯》不意外名列入圍行列,鏡頭語言成熟,演員表現出色,敘述阿堯與陳以文飾演父親相依為命,任由田徑隊兒子穿著殘破運動鞋,車子依然日日停靠投注站,這就是阿堯自卑雙眸底下那好賭成性、不負責任的爸爸,看似捉襟見肘的生活,卻在猝不及防的時刻被迫瞬間成長。
⠀⠀⠀⠀⠀
兩部探討父女情感的作品也讓人印象深刻,一為洪靖安《#吳郭魚》,聚焦於養殖漁業與高雄大林蒲遷村事件,細膩哀傷,出色結合城鄉議題、環境汙染,以及游安順與鄭宜農相斥又相互關心的緊密父女關係。再者。梁秀紅《#前世情人的情人》也是個人相當欣賞的一部,「4X相識」影展時便深感驚艷,從台語片《三八新娘憨子婿》出發,透過新舊致敬、今昔對比,結合經典與新意,展現社會風氣與愛情觀念的變化。
⠀⠀⠀⠀⠀
整體而言,最平衡的應該可以說是《88 海水浴場》與壓軸這部李宜珊《#手事業》,楊麗音的演出尤其亮眼,不愧奪下最佳演員獎,將女性草根味表現得讓人忍不住起立鼓掌。述說三名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壓迫下,如何白手起家、用手討生活,深入社會各個角落。即使現實一再打擊,她們不苦情、不示弱、不自怨自艾,就像那雙求生工具,柔中帶剛,強韌且富有生命力,以越挫越勇的意志力譜出屬於女性底層人物的狂想曲。
⠀⠀⠀⠀⠀
紀錄片我則獨鍾陳彥豪的《#里長奧笑連》,反映時事的程度是這批作品中最厲害的,講述 318 學運出身的青年里長,原本壯志凌雲、滿腹熱情,實際成為里長後才發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落土八分命的無奈,立體捕捉這一代渴望改變現狀的年輕人真正面臨的困境在何方。以及,拿下金穗大獎的林佑恩《#度日》,外籍配偶的下一代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導演跟隨兩位低教育水平、從事勞力工作,年紀輕輕就成為新手父母的青少年,細膩呈現他們的青澀與世故,不得不被迫成長、提早投入社會的無奈與徬徨。
⠀⠀⠀⠀⠀
學生作品也不顯絲毫遜色,記得當時形容,范文翰《#啊朋友再見》像是較為溫暖、趣味、平易近人的《大象席地而坐》,原來就是為了獻給已故友人胡波,「感謝你們骨頭裡挑雞蛋的精神,感謝你們的寬容和溫柔,如果我以後變得更自由、更勇敢,那一定與你們有關。」雖然主軸是青春,裡面的人物卻相對特立獨行,以面無表情、音調平版的方式進行對話,生活在絕望麻痺的荒謬世界,帶有黑色幽默與濃濃的末世感,是非常特別的作品。《入世》、《雨水》、《三步》、《無家女孩》、《季候風》,以及紀錄片《游移之身》、《咪咪貓的奇幻之旅》、《火中跳舞的蝴蝶》也都由衷推薦。
⠀⠀⠀⠀⠀
希望,在大家的關注、討論,豪華頒獎陣容的共襄盛舉之下,未來的金穗獎想必會更加茁壯,亦能夠為成群而來的導演們、幕後工作者們鋪妥一條穩固堅實的電影之路。
看得見的記憶 二 十 二 部電影裡的 百年 臺灣電影史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白恐講座推薦 】
講題|水蛙・香蕉.龍山寺:戰後左翼影劇的明與滅
時間|7/24(六)19:30
主講
林傳凱/白恐研究者.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
✨ 本講座由春山出版主辦,前往報名 https://bit.ly/3riiI8i
*該場線上活動需要報名
說明:
*欲參加講座的讀者請先填寫報名資料,報名連結最晚將會於7/24 當天晚上七點整關閉,並於當天下午一點之後陸續將線上講座連結寄出。因通知信件極有可能被系統檢視為垃圾信件,請有報名成功的讀者7/24當天多加留意信箱,若有疑問也可私訊春山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pringhillpublishing
二戰後的文藝界人士面臨前所未有的處境,其中導演白克或可說是代表性的悲劇人物。他是第一批來臺接收的官員,此後在臺灣拍片,一九六四年因捲入白色恐怖而死。目前惟二倖存的白克作品為《黃帝子孫》與《龍山寺之戀》。理解白克之所以重要,除了可以理解一九四五年前後的左翼文藝發展,也是二二八事件後,理解「省籍對立與和解」如何展現在文藝創作的關鍵人物之一。
本次講座林傳凱將主述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的左翼文藝史,尤其是戲劇的實踐,以及白克與左翼文人圈的關係。蘇致亨除了談政治檔案中的白克,也從台語片影人辛奇、林摶秋、楊渭溪的故事,進一步剖析一九四五至一九六〇年代,伏流在臺灣電影創作的左翼思維,以及擴大討論白恐下的影人。本次講座希望能以白克為起點,勾勒出臺灣電影從戰後到戒嚴、解嚴的不同階段。
📕 參考讀物
《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03白克,《黃帝子孫》,一九五六>
《靈魂與灰燼》套書、單書 下單連結:
https://bit.ly/3eMgd9t
看得見的記憶 二 十 二 部電影裡的 百年 臺灣電影史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青鳥選讀 #宅家看電影part2
選一部經典電影,重新回溫,儘管畫質與此刻電視螢幕已經有所落差,凝視模糊的電影〈羊男的迷宮〉,小女孩仰頭與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羊對話,用顫抖的手接過雪白的粉筆,這支粉筆,能夠在房間畫上一上門,這扇門能夠開啟另一個空間,遠離此刻的世界。
連續兩日的確診人數趨緩,心靈也稍稍平定了些,
喜歡閱讀小青鳥一切安好嗎?來不及以電影治癒生活的日子裡,讀 #青鳥選讀 ,讓閱讀與生活更加靠近。
• • • • • • • • • • • •
📒 《#羊男的迷宮【電影15週年紀念插圖版】》 皇冠文化集團
奧菲麗亞覺得她的心像是一個空蕩蕩的盒子,裡面只剩下傷痛引發的回聲。大多時候,她會逃到童話故事裡,故事往往比大人假裝的世界更真實,而且只有書本會談論大人不希望小孩問的問題:生與死,善與惡,還有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
📒 《#愛在三部曲【25週年典藏版】》 奇光出版
席琳:「我想,人在年輕的時候,相信未來會遇到很多跟你心靈相通的人。可是人生走到後來才領悟到,那只會發生區區幾次。」
傑西:「而且你很可能搞砸而斷了連結。」
電影上映25週年,一口氣閱讀三部曲全劇作。全劇作浪漫動人、含蓄深刻,對白字字珠璣,機鋒處處,一問世即成經典!
📒《#法國電影新浪潮》 #焦雄屏 , 蓋亞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電影圈的戰爭卻正醞釀興起。
楚浮、高達、夏布洛、希維特和侯麥等人,從每日蹲在電影圖書館囫圇吞棗著有時甚至連字幕都沒有的老電影,到寫影評毒舌咒罵講究品質而無個人的電影傳統,最後乾脆揭竿成為新浪潮戰將,以創新拍攝手法挑戰觀者的感官極限,建立電影的現代主義特性。
📒《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春山出版
「電影,是從『社會』中分娩,進而又回過頭來詮釋『社會』,甚至介入『社會』後續軌跡的一種創作。」——林傳凱
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臺灣電影史,而是在影視聽中心樹林片庫珍藏的幸運兒裡選出標誌性作品,不只因為其中有些是珍貴的海內外唯一孤本,也不僅因其具備高度藝術價值而優先被數位修復,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曾見證時代的轉折。本書策劃立意,就是以當代分析視角試圖看見它們折射出的歷史殘影、臺灣史的某些面向、我們共同的記憶。
🕊🕊🕊即刻起加入青鳥LINE會員|https://lin.ee/hOKHbob
不錯過未來青鳥各大活動!
#電影 #經典 #電影 #童話故事 #愛在黎明破曉時 #台灣電影史 #法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