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驟雨 ◎宇多田光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歷歷鮮明的世界,已悠然幻去
將汗溼的我輕輕擁入懷抱──
這樣,無數最初的經驗深深鏤刻心中
比如向那搖曳新葉伸手而不意
放馳對你的思念之際
請告訴我要到幾時 悲傷才會消逝
如今的我已不是孤身一人
那麼一來也是幸福了吧。如此便好。
──即便我總這樣對自己說……
在無望的戰鬥中垂死喘息,日子
因慕戀著你而備受煎熬
可一旦遺忘,我就不再是我了
請告訴我 正確的道別方式
又或者當我向誰伸出了手
一瞬思緒猛然飛馳向你
現在想問你的事情有好多好多
滿溢而出、滿溢而出
木葉催芽,日月逡巡
不變的心意想傳達給你
縱然我有自由,選擇變得自由
送行者的身影它孑然佇立
不經意間,一眾回憶
將我亂暴攫獲不放
我愛你、深愛著你
盛夏的驟雨不停落下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方才那個有你的未來
我尋索著,邁向明日
永不止歇永不止歇的雨
永不治癒永不治癒的渴
-
◎作者簡介
宇多田光,日裔美籍創作歌手兼音樂製作人,嗓音厚實細膩。作曲、作詞、編曲、製作樣樣能行,有許多作品是他獨自創作兼製作完成的。作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平成歌姬,知名度自不待言,她的First Love想必不是歌迷也都能哼上幾句。所以其實也沒甚麼好介紹啦!簡單一句:女神!
-
◎小編雨倩賞析
真夏の通り雨 (盛夏的驟雨)是宇多田光2011-2015暫離樂壇後的復出作品,與同時發表的花束を君に(多譯「將花束獻給你」)可謂姐妹作。它們首先以單曲形式提供數位下載,作品一出即橫掃海內外各大數位平台排行榜前兩名,並分別成為深夜新聞節目《NEWS ZERO》的片尾曲與晨間劇《大姊當家》(とと姉ちゃん)的主題曲,後收錄於專輯《Fantôme》。兩首歌皆以回應母親的死亡為主題,前者寄情深沉,後者溫暖雋永。
歌曲從一次悵然的夢醒開始,鋼琴乾淨的第一聲音響宛若就是睜眼的隱喻。隨著旋律生長,「我」開始娓娓道來,一半自語,一半傾訴,在回放的記憶與無你的現實之間拉出時光恍惚的距離。告白的聲音好像一把刀,一刀一刀,逐漸鑿出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模式或許是最接近我們「心裡的聲音」實際活動的光景吧!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歌詞嘗試還原了最真實的心理活動,我們得以一窺,無論掙扎或告白都顯得格外真摯。
《盛夏的驟雨》音樂和文字間的配合度相當高。它編曲簡約,以鋼琴為主體,再漸次加入弦樂與節奏帶出情緒──自窗前點滴細雨始,繼而雨勢漸大,以呼應情感的漲潮。另外,如果我們細聽歌詞表現時光流轉的那一段,背景安排了兩部小提琴,其中一部以大二度的音程演奏;由於大二度音程屬於不完全諧和音程,音響上的衝突感強化了內心潛伏的躁動。
初次聽到這首歌曲時,便驚異於它是何其深沉而節制,欲節制而不能;鬱結與奔湧的情感,與驟雨的狂暴形成了對照。聽著聽著,原來窗外一派日光的午後,彷彿忽有雨的氣息。我們可以從她的歌聲中聽出一種向內收斂的力道,壓抑著什麼,終於還是如歌詞所言,溢出來了。與聲音相對,歌詞中用了數種方式反覆陳明著「我」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你」的心情;受苦而不願停止、有自由而不願自我釋放,這份愛在看似矛盾的選擇中尤其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宇多田光曾在一次訪談中分享這張專輯的創作理念:「我想要唱日文的『唄』(うた) 」。「唄」與「歌」在日文中共享了一樣的發音,但相較於「歌」指向和歌、或泛稱有旋律的歌曲,「唄」更常用來指民謠或傳統音樂,演唱者會手持三味線,在盛夏的蔭影、島濱的夕照下輕輕歌詠的那種。
除了作曲風格上的呈現,在作詞上也下了功夫。宇多田光本身擁有雙語背景,過去她以日語中夾雜英語短語的作詞方法聞名,並廣受好評(她的這種作詞風格曾對日本搖滾樂造成衝擊,有人視之為一種新發明的技術,但她本人則自認是一種慣性的逃避),從復出專輯《Fantôme》開始,她刻意放棄舊風格,展現「和風」的魅力。
「我只要用真正必要的詞彙,並且那是以滲透著自然之美的日語寫成的、被認為優美的歌詞」
她在〈真夏の通り雨〉中的實踐相當成功,這也是我在翻譯時力求重現的,留給大家自行體會。
日語有許多特質是和漢語大大不同的。比如容許在定語前安置非常長的狀語,句子與句子間的分界容易混淆,頗易以形害意,我們也許就需要用到迴行的技術使它貼近漢語的閱讀習慣。(想起自己剛開始自學日文的時候常常因此看不太懂歌詞中譯,如今終於恍然大悟)。又比如,日語有五段音(就是大家說的aiueo),押韻相對容易,加上音響效果也往往牽動著一首歌的整體意境,翻譯時只能盡量照顧。又比如,曲折的語氣中言而未盡、搖曳如一縷細煙的,卻往往是最重要的,翻譯時只能在點破與不點破之間爭戰。
「手を伸ばす」,向某個對象伸出手,是個日語中慣用的表述。這樣的身體語言隱隱然已成為日本文化之中的某個符號。我們可以在日本動畫或電影中看見人對著某個背影、天空、樹梢伸出手,彷彿在空氣無聲的流動中,未道出的話語與情感便默默自指尖釋放、溢散。歌詞中文法的使用也暗示著動作的順序與情感的發動。「手を伸ばし(て)、あなたに思おもい馳はせる時」──此句式是表達先有了一個動作(伸手),在保留著的情況下,並立發生了第二個動作(思念你)。我將之視為一種「興」的動態過程:目光的投注,伸出的手掌,本身就還原了即景生情的始末,並且暗示了情感被觸發時的「不經意」與「身不由己」。在歌詞中宇多田光兩次使用這樣的句式,起初是向枝頭新生的嫩葉伸出手,勾起年幼記憶中與「你」肌膚相觸的暖意;第二次是將手伸向某個(可以是任何一個)不是你的人,而這個暗示著需索的動作便再次提醒了最深愛的「你」之缺席。幻影恆常在日常中伺機而動,出其不意地現身,因而「我」總是在道別的練習中失敗,無法好好向前行,只能沮喪地向虛空喊話。
日常各樣的道別本來不簡單,死亡尤然。宇多田光的這首歌也沒有解答,但它詩意的表演令我特別喜歡,也特別享受。驟雨雖則暴烈,也是仲夏時節的透明。
參考資料:連結請見留言處。
-
美編:林泱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在名為時間的摩天輪裡, 往上、往下,往前、也往後。 在青澀的日子裡,我們打過勾勾, 時間和距離是生活永遠的難題, 但如果你沒忘記,我也記憶深深 願我們每次驀然回首,都有你,都有我。」 #告五人 #愛在夏天盛夏之約 #蔡振南特別演出 - ▍...
盛夏 光 年 劇 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影像活動 #線上分享會 #預告
|SUMMER ARTIST SALON 凝望盛夏:迷因巫世代中的變裝少女學Download a witchtopia— 談肖像攝影中的神隱地帶|
《SUMMER ARTIST SALON 凝望盛夏》系列講座邀請攝影師、編輯、導演等以女性為題材的創作者,透過線上分享會的形式,來和我們聊聊創作者和其鏡頭下的女性存在著什麼樣的連結,又是為何將其對女性的觀看轉為一種影像形式的創作。
◉—————————③—————————◉
➤講座時間|2021年8月7日(六)14:00-15:00
➤與談藝術家|攝影師 劉怡君
自 2014年起至今投入專題式影像創作,攝影作為出發點講述不同觀點與故事。作品包括《Trifles》 、《Dining table theater餐桌劇場》 、《不安的本貌UnstableMode of Waking Life》 、《迷音巫世代 witch Genertio》 等創作。
2014年 作品《尋找寧靜的角落》 獲1839攝影藝術新秀獎並展出個展。
2017年 作品《止戰之殤》 獲 Next ART Tainan 台南新藝獎首獎與展出個展Young Art Taipei Theater,並獲SKM PHOTO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 入選。
2020年 作品《迷音巫世代 witch Genertio》 獲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7th SIPF 2020 OPEN CALL SHOWCASE 新加坡攝影節獎項。
➤網站| https://www.liuyichuneagles.com/
➤主題|迷因巫世代中的變裝少女學Download a witchtopia— 談肖像攝影中的神隱地帶
➤主題探討|一個職女如何看帶有魔法凍結時間?
即使是你最熟悉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無法到達的森林。那座森林是日常與神秘之間,寂靜無聲的心理地帶。帶有想像的描寫可以魔幻、誇張乃至變形,
但生而為人,必定立足在自己那塊生活大小事之上。
透過劉怡君的兩部作品:《迷音巫世代 witch Genertio》 與《Dining table theater餐桌劇場》為我們講述在攝影凝結的當下,凝視並也重新認識自己與身處世代。
➤報名|請填寫報名表單(文內請掃QR CODE 或點選連結),我們將寄送會議連結給您。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kExZDW2Tt4gVbD3MA
(報名截止日:8月6日晚上12點)
➤| 活動費用|免費
請關注一影像臉書粉絲團與IG,期待與您線上相見。
------
#一影像 #SUMMERARTISTSALON #凝望盛夏 #一影像活動 #線上分享會
一影像投稿專區 https://www.1imageart.com/forum
歡迎隨照片附上100字以內的心情
━━━━━━━━━━━━━━━━━━━━━━━
超過百位攝影師與紀錄片導演的訪談,免費觀看
請訂閱
一影像YT https://reurl.cc/e9Lb1x
一影像官網 https://www.1imageart.com/
一影像IG 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
盛夏 光 年 劇 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 #夏日定番日劇 是哪部?
「有什麼關係?反正是夏天啊。」
距今24年前的1997年夏天,日劇《海灘男孩》(Beach Boys)每週一晚上9點在富士電視台「月九」時段開始播映,時值青春年少的反町隆史與竹野內豐以20多歲的陽光姿態藉由本劇人氣扶搖直上,對他們來說不僅是個發光發熱的盛夏,對於劇迷來說,或許也是至今心裡仍無限嚮往,一個難以復刻的美好之夏。
—————————————
▲當年上節目宣傳片段!在片場擔任主持人的廣末涼子夠可愛
https://youtu.be/FwSLfZrB35w
————————————
由反町隆史飾演,無業、被女友提分手且失去前進方向的櫻井廣海,與竹野內豐飾演,對工作倦怠的外商公司菁英鈴木海都在因緣際會下在鑽石頭(Diamond Head)民宿相遇,不打不相識的兩人帶著人生的迷惘在此度過一個身心靈的暑假,除了心靈的休日,也在此與形形色色的住客相遇,各自帶著故事前來的人,在如此美麗的海天一色裡和自己的心情和解,也在無形中療癒了觀眾。
不見得事事完美,也不避諱現實的糾結與低潮,但在這樣的日常裡,《海灘男孩》像個篩子篩出生活裡最好的模樣,有人情味、有無敵海景、有爆笑互動,有個可以讓自己暫時棲身的暑假時光,劇裡的那片潮音海岸就成為每個人心裡最想抵達的烏托邦之一,因為只要有時時可以返抵的地方,我們就不再孤單,隨時都能前來補滿能量。
《海灘男孩》全劇收視率最高曾有26.5%,反町隆史與竹野內豐的絕佳互動是全劇賣點,當年青春無敵的廣末涼子亦用真琴這個角色為劇集畫龍點睛,由稻森泉飾演的酒吧老闆娘春子也一樣獲得高人氣。
對我來說,本作的配樂同樣雋永,武部聰志操刀的原聲帶收納了炎炎夏日的輕快與寫意,山口由子演唱的插曲〈Sing A Love Song For Me〉則用晶瑩剔透的嗓音為耳朵帶來粼粼波光,當然,由反町隆史親自演唱的主題曲〈Forever〉至今仍是我一到夏天就會不自覺開始哼唱的季節指定曲。
————————————
▲主題曲數位上架(尖叫)
https://kkbox.fm/Da0N3i
▲反町隆史當年登上紅白,竹野內豐彩蛋登場
https://youtu.be/BB_KD50BBQI
————————————
時間都過這麼久了,我還是會在夏天拿出當年砸大把鈔票買的原版DVD出來隨選收看,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海灘男孩》是在國興衛視,從片頭就吸引我的目光,在遠方不知名的海島上,以海洋、沙灘、森林為襯托,兩位主角打鬧、玩樂,迷人的氣氛從這時開始醞釀,最後以一個大功告成的動作躺下,鏡頭拉遠竟是大大的劇名字體,大概從那一刻開始,《海灘男孩》就成了我理想生活的藍本,在做許多決定時我都常常想起這部劇,生活、旅行、人生的思索與轉折,各種有一點點能神似「海灘男孩」的事我都樂於去挑戰去完成。
「有什麼關係?反正是夏天啊。」我超喜歡劇中反町隆史說這句經典口頭禪時的快意,也幻想繁忙生活裡有這樣能暫停或走岔路的一刻,在今年夏天還沒結束前,我也忍不住這樣期待著。
————————————
▲重溫經典片頭
https://youtu.be/_FxE2CFB8iA
▲富士電視台50週年節目花絮
https://youtu.be/FRVCG2flxhQ
▲片頭拍攝幕後花絮
https://youtu.be/Q5mR0UCNMaA
▲NG畫面特輯
https://youtu.be/u5krQTUHbpo
————————————
盛夏 光 年 劇 迷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在名為時間的摩天輪裡,
往上、往下,往前、也往後。
在青澀的日子裡,我們打過勾勾,
時間和距離是生活永遠的難題,
但如果你沒忘記,我也記憶深深
願我們每次驀然回首,都有你,都有我。」
#告五人
#愛在夏天盛夏之約
#蔡振南特別演出
-
▍愛在夏天
詞:潘燕山
曲:潘燕山、潘雲安
他 就活在我心上
撐著一把傘
就站在我夢旁
我的頭髮
有月光的柔長
卻圈不起
一朵雲的形狀
他 兩頰發著光
眼神是迷茫
卻留給我想像
怎樣的美夢
才不會醒呢
如今的夏天
花都開好了
我們的愛在 螢火蟲的夏天
時間 就像那盛開的睡蓮
只是那一切就像蜻蜓點水
於是那陽光悄悄的
喚醒了黑夜
他 兩頰發著光
眼神是迷茫
卻留給我想像
怎樣的美夢
才不會醒呢
如今的夏天
花都開好了
我們的愛在 螢火蟲的夏天
時間 就像那盛開的睡蓮
只是那一切就像蜻蜓點水
於是那陽光悄悄的
喚醒了黑夜
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我來到陌生的巷子口
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降落
那是花開花落日升日落的悸動
驀然回首 愛在耳後
我們的愛在 螢火蟲的夏天
時間 就像那盛開的睡蓮
只是那一切就像蜻蜓點水
於是那陽光悄悄的
喚醒了黑夜
喚醒了黑夜
-
本MV歌詞使用justfont之新作「蘭陽明體」
讓宜蘭的水悄悄地喚醒家鄉的模樣
聽聽故事:https://reurl.cc/43yY2V
-
/ 音樂製作 /
製作人 Producer:告五人 Accusefive / 羅恩妮Annie Lo
詞 Lyricist :潘燕山
曲 Composer:潘燕山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潘雲安Pan Pan An / 羅恩妮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豆漿 Dojam / 潘雲安Pan Pan An
貝斯 Bass:余銘展 Daniel Yu
鼓 Drum:林哲謙 Richard Lin
電吉他&貝斯&鼓錄音 Electric Guitar&Bass & Drum Recording:柯弗奇 Evan Ko /
林鉑堅 Po-Jian Lin @ 相信音樂錄音室 B'in Music
弦樂監製 Strings Producer:羅恩妮 Annie Lo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朱奕寧 Yi-Ning Ju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陳奕勇 Yi-Yung Chen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大提琴 Cello:劉涵 隱分子 Hang Liu
弦樂錄音師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林尚伯 Lin Shang-Po
弦樂錄音助理 Strings Assistant Engineer:陳祺龍Chris Chen
弦樂錄音室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112F Recording Studio
人聲錄音 Vocal Recording:葉育軒YuHsuan Yeh@相信音樂錄音室 B'in Music Studio
混音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 影像製作 /
影像製作:恭喜發財映画
導演&編劇:胡瑞財
副導:林冠蕙
導演助理:羅婕 / 楊雅雯
導演組協力:劉芷妤
演出 蔡振南 / 陳雅慧 / 鄭煒齡 / 蕭鴻
製片:梅致祺
執行製片: 林知融
生活製片 :謝孟庭
製片組實習生:梁詠喨
場務:范子霽
防疫組:林宸瑀
攝影指導:莊竣瑋
攝影大助:馬崇智
攝影助理:何晟豪 / 郭沛鑫
美術指導:陳若宇@趴踢兔美術工作室
執行美術:王宥睎
燈光師:林宏洋
燈光大助:吳思賢
燈光助理:林建志, 林盈宏
燈光組司機:田峻榮
空拍師:柯奐辰@肯尼飛飛
劇照師:游子宸
演員管理:陳柔伊
演員造型:大日子工作室
九巴司機:張輔弼 / 葉世輝
攝影器材:鏡頭銀行
燈光器材:貞寶影業
剪接:周雨青 / 林思妤
調光:李芷璇
特效:謝蕙琪
場地協力:麗寶樂園渡假區 https://www.facebook.com/LihPaoLand
特別感謝:麗寶樂園渡假區全體同仁 / 蕭秉亞 / 胡焰棠 / 萬美麗 / 林宸瑀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 告五人OFFICIAL ➩
★ YouTube:@告五人Accusef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ccusefive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ccusefive/
★ Weibo:https://weibo.com/u/6207194144
盛夏 光 年 劇 迷 在 sodagreen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OaeenSFTE
當世界改變了模樣
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我們用這首歌 療癒彼此 告訴自己
終點過後 就是起點
魚丁糸〈終點起點〉
一段旅程的告終
一段新生的開始
▂▂
略為熟悉又些許不同的樂團氛圍,5年了,很難一言以敝之這段時空裡產生什麼樣的撞擊變形,休團復團,成為了終點亦或是起點?擅長以音樂記錄當下的六個人,用蘇打綠的經歷展開全新的魚丁糸,只要六個人都在就是他們自己, 也就是“蘇打綠aka魚丁糸”,也深信“終點aka起點”。
太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接踵而來,專輯籌備的時間隨之漫長,每個不同時期打掉重練的歌曲不計其數,懷疑和迷惘,不斷的盤旋在這六個人創作空間中。突然之間回頭一看,〈終點起點〉不就是擁有大家一致共識的答案嗎?!過去幾年、不論多少嘔心瀝血創作被六人束之高閣,這首歌卻一直都在。〈終點起點〉對魚丁糸的重量,便是整首歌裡音符和聲音的總和。世界會在各種不可預期的狀況下崩潰、毀壞,這首一直支撐他們的歌,如今也支持我們,終點和起點之間倔強的溫暖,成為此刻安慰彼此勇氣的意念。
音樂影像由胡瑞財導演執導,帶有導演的感性與理解,MV中團員一一在自己的房間,與自己的音樂共存,即使時間和過程帶來傷口,音樂卻始終是他們所能選擇最強大的力量。這次拍攝也特別找到一處廢墟,與世隔絕的地方,偌大的空間激盪出屬於他們的音樂渲染力,似乎在強烈的訴說著有音樂在的地方,就是活著的。青峰曾在訪問中分享,看似蕭寂的廢墟反而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沒有任何人為的破壞和打擾,於是恣意生長。回到這首歌想說的,很多時候看似終點的同時,也是起點,希望便是如此。巧合的是,當年《冬未了》專輯也曾在廢墟拍攝MV,此刻的魚丁糸從這裡開始,終點起點,不言而喻。
➮頻道訂閱:https://reurl.cc/W4eY2Z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aeen.f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aeen_
➮Weibo:https://weibo.com/sodagreen2010
➮官方網站:https://www.sodagreen.com/
#魚丁糸 #終點起點 #魚丁糸2021全新單曲
▂▂
〈終點起點 Start from The End〉
曲 Composer:史俊威 Chun Wei Shih
詞 Lyricist:史俊威 Chun Wei Shih
將一句哼唱
隨歌曲飛揚
任我們想像
任我們放大
這世界的模樣
狂熱的盛夏
未了的冬陽
故事日光下
我們在醞釀
將悲傷都釋放 喔
Na na nanana
嗚喔喔 喔喔
Na na na nana
哦哦哦 哦哦
Na na nanana
嗚喔喔 喔喔
Na na na nana
哦哦哦 哦哦
對什麼失望
為什麼堅強
心裡的複雜
想要說的話
能不能先放下
不需要隱藏
最真的模樣
過程是解答
就算夢一場
離不開一個家 喔
煩惱和憂愁 先讓它 流過
現在的 傷口 不需要 理由
謊言和對錯 讓時間 去說
享受這 念頭 前方就寬闊
旋轉吧我的地球 旋轉吧我的宇宙
旋轉吧我的寄託 旋轉吧我的生活
都成為我的地球 都成為我的宇宙
都成為我的寄託 都成為我的生活
終點的光芒
等著愛點亮
請你跟著我
請妳跟著我
一起走到最後
▂▂
音樂製作Credit
製作人 Producer:王希文 Owen Wang / 陳君豪 Howe@成績好工作室
編曲 Arrangement:王希文 Owen Wang / 魚丁糸 oaeen
所有樂器 All Instruments:魚丁糸 oaeen
合音 Backing Vocal:魚丁糸 oaeen
管弦樂編寫 Brass & Strings Arrangement:王希文 Owen Wang
小號 Trumpet:聶子旂 Florent Nieh
長號 Trombone:李昆穎 KunYing Lee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蔡曜宇 Shuon Tsai / 沈羿彣 Yi Wen Shen / 朱奕寧 Yi Ning Ju / 顏毓恒 Victor Yen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黃雨柔 Nala Huang / 盧思蒨 Szu Chien Lu / 黃瑾諍 Chin Cheng Huang / 林崇倫 Bug Lin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 牟啟東 Wayne Mau / 潘自琦 Tzu Chi Pan
大提琴 Cello:劉涵隱分子 Hang Liu / 葉欲新 Shin Yeh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 Yu Hsuan Yeh
人聲錄音室 Vocal Recording Studio:BB Road Studio
樂器錄音師 Instrument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樂器錄音室 Instrument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管樂&弦樂錄音師 Brass &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林尚伯 Shang Po Lin
管樂錄音室 Brass Recording Studio:佳聲錄音室 Good Sound Studio
弦樂錄音室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鼓技師 Drum Tech:莊開旭 Cash
譜務 Music Preparation:朱彩蓁 Cai jhen Jhu
樂器錄音助理 Instrument Assistant Engineer:于世政 Shih Cheng Yu
弦樂錄音助理 Strings Assistant Engineer:張閔翔 Min Hsaing Chang / 朱品豪 Pin Hao Ju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沈冠霖 SHENB
▂▂
MV影像製作Credit
影像製作 恭喜發財映画
導演 胡瑞財
副導 林冠蕙
導演組協力 黃子庭 / 劉芷妤
製片 梅致祺
執行製片 游士弘
生活製片 姚舜禹
製片場務 張武雄 / 范子薺
攝影指導 林眾甫
攝影大助 風宗廷
攝影助理 藍嘉祺 / 陳璿任
實習生 許祐嘉
燈光師 楊景浩
燈光助理 宋志威 / 藍功民 / 呂佑凱
美術指導 朱玉頎
執行美術 簡嘉儀
美術助理 江欣郁 / 駱禹彤
美術場務 陳涵哲
移動攝影 潘志維
移動觀測手 高芷佳
劇組平面側拍 游子宸
九巴司機 張輔弼
剪接 周雨青
調光 李芷璇
特別感謝 胡焰棠 / 萬美麗 / 林宸瑀
▂▂
藝人團隊Credit
造型 Stylist:910、Titi Chen、施筱柔 Lore Shih
造型助理 Stylist Assistant:Ao Xie
化妝 Make up:張婉婷 Wan-Ting Chang、郭翰威 Ted Kuo
髮型 Hair Stylist:Edmund@Zoom Hairstyling、Spud@Zoom Hairstyling
髮型助理 Hair Assistant:Grace@Zoom Hairstyling、Kyle Shih@Zoom Hairstyling
發行 Published by: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Universal Music Ltd., Taiwan
盛夏 光 年 劇 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