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 產生 廉價購買利益 91.86 億元》
台新金 6 月單月獲利自結稅後純益達 59.4 億元,主要是取得保德信人壽 100% 股權,認列廉價購買利益 91.86 億元 ,確切的數字還要會計師確認,不過應該也不會差太多的,這樣的話達 110H1 每股盈餘達 1.1 元,去年同期才 0.57 元,增加不少
至於獲得了廉價購買利益,暫時並無法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廉價購買利益要提列同等金額的特別盈餘公積,換句話說不能將額外產生的盈餘發放現金股利。要等一年後,特別盈餘公積可轉為撥充資本,屆時可發放股票股利給股東
比起股利,投資人更值得關注的是台新金併購保德信之後,能否產生更大的加乘作用呢?
PS:什麼是廉價購買利益?
舉個例子:
A 公司花 800 元併購 B 公司, B 公司的資產有 1300 元、負債有 400 元,所以淨資產為 900 元( 1300 元-400 元),價值 900 元的 B 公司而 A 公司僅僅花 800 元便取得,賺到了 100 元的廉價購買利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殖利率」是評估股票投資報酬的方法之一,但在計算時經常省略 #股票股利 或是不看配股,只算 #現金殖利率,這樣對很多「股現都配」的公司🏢(例如玉山金🏔和第一金🦁),在比較殖利率的時候就不太公平,所以很多小尾巴就問:為什麼大家都只看現金殖利率?💰 🐦其實最大關鍵就在於單位不同,因為股票1元和現金1...
盈餘公積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看到新聞評論破口為「傳統市場」,老實說這件事應該是原本就知道的事實,但我覺得這件事並不需要過度去批判,傳統市場的問題是政府需要解決,不要全部都怪罪到攤販上面,這樣的做法只是將所有的錯誤擠壓在弱勢身上。
我不喜歡多去評論除了金融交易以外的事情,但這樣的角度去評論我無法接受,站在攤販的立場來說,要他們從早到晚戴口罩是非常辛苦的,不是每個人都在市場工作過,但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下著雨濕黏的此刻,臉上帶口罩對他們來說很辛苦,在傳統市場工作並不是在辦公室吹冷氣這麼舒服,幾乎是工作時間幾個小時身體都是濕黏的,有些攤販甚至臉上會起疹子,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們多數也願意配合,至少我看到的都有戴,但你要他們完全不去擺攤,這不是你我能決定的,這是政府的政策。
-
以前的傳統市場的攤販是採先佔先贏的方式,你只要在這邊擺久了自然而然這位置就是你的,所以搶位置是要靠智慧跟人脈,後來的市場改要加入工會繳租金,政府真的要讓傳統市場不成為真正的破口,把各大傳統市場的工會名冊拿出來,一一輔助並嚴格規定禁止擺攤,可以每個月輔助20000元,但只要偷擺攤被抓到罰25000元,我相信多數攤販都願意配合,這樣的輔助方式真的會比政府發給企業幾千萬幾億還夠防疫,我很樂見這件事的發生,讓市場一些為了養家活口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家裡吹冷氣打電動看Neflix一起耍廢救台灣。
-
至於紓困金主要民眾能接觸為兩類,10萬與50萬的紓困方案但都是「貸款」,你給這些攤販也沒用,只要理性的民眾都不會去借,因為這個錢是要還的,在第二年開始都有利息,到時候只是讓八大官股銀行端認列更多的呆帳,最後還是全民買單,那如果企業呢?
我很幸運剛好有認識公司的高層,因為是高階主管去年他原本要減薪,後來政府給了有條件的輔助紓困金,結果公司並沒有減薪,獎金也照拿,而該公司去年營收創新高,股價創新高,輔助金也創新高,這樣的輔助就有那麼一點怪怪的,下禮拜紓困特別預算4.0總額預計提列至6300億,在過去幾次的發放之中給企業的比例比民眾高,但去年很多公司的訂單都是供不應求,那這紓困金的意義好像就比較不大了,如果真的要追究將過去一年拿到這些紓困金的企業都一一公開,讓民眾們去查去年的財報去比對稅後淨利以及公司股價,如果都是上升或者創新高的話,把這些去年的輔助金等比吐回並改發給傳統市場攤販,我相信這些叔叔阿姨肯定拿到輔助金就不會去市場擺攤了,中間的差額請用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以及保留盈餘去補,這樣可能比較合情合理。
-
回到銀行業來說,剛好八大官股行庫都有朋友在裡面,去年的10萬紓困金讓一堆奇奇怪怪的人都去借款,有些民眾還問這個錢要不要還,也有民眾要把這個錢拿去買摩托車、買手機、戴牙套等等,銀行櫃檯明明覺得不妥但又怕被民眾客訴,只好依照辦法讓貸款通過,另外這50萬的貸款更匪夷所思,當時搞得像是在賣金融商品一樣,這所謂的「紓困金」不是要給有需要的人嗎?怎麼變成好像銀行基層要扛業績一樣,可能銀行業主管不小心讓員工誤以為這是「業績」。
-
回到金融市場,昨天公布景氣信號連續第三個紅燈,綜合判斷分數為41分,創下1987年五月以來近34年的新高紀錄,表示多數國內的企業在營收獲利以及進出口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以國發會景氣燈號內主要的九項指標七項為紅燈分數為38-45過熱,出口為黃紅燈分數為32-37,而特別注意的是非農業就業人數為藍燈分數為9-16低迷,非農就業人數為就業報告中的一個項目,該項目能反映出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產,經濟步入蕭條,該數據是觀察社會經濟和金融發展程度和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每個人對經濟指標的解讀不太一樣,以我個人主觀解讀這樣的景氣指標的差異會是,貧富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但其實非農就業指數從2019年9月開始已經連續20個月低迷了。
-
回到股票市場一年不到的時間景氣循環股之一的海運股翻了10倍,而台股加權指數還原後加權指數為33311點創了歷史新高,今年5月份的台股月成交量為5235億,而2016年市場熱度較差時月成交均量為776億,這樣的景氣是投資人樂見的,我喜歡那種大家都好大家一起賺的感覺,當然更希望台灣越來越好,在國際間能見度越來越高,但請不要用自己網路的優勢去攻擊那些社群發聲力較弱的傳統市場攤販。
-
這紓困金的好意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使用的方式,老實說這樣的情況本來不想評論什麼,因為要得罪的人太多了,甚至會換來更多的爭論與批評,但是這次講的傳統市場我覺得用片面之詞去轉載、分享、挑動別人的情緒我無法接受,只希望能更多元的站在別人立場去想,在網絡世界之中不得不說「傳統市場」這群人比較弱勢他們不懂網路行銷、不懂廣告、不懂經營媒體、甚至很多人都不識字、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聲音不重要,我很幸運還可以發文,但傳統市場攤販們的手都是拿來搬貨,並不是拿來滑手機的。
我相信紓困金一定也有用在好的和對的地方,把事情搞得越複雜一定會越多漏洞,政策越簡單越好,也能減少銀行端的業務麻煩以及傳染的風險,真的最乾脆又最有用的方式就是像美國跟日本一樣條件式齊頭式發放,沒必要經過企業再轉入發薪至民眾手中,但老實說我對於紓困金要怎麼發或者發放到哪裡我沒有太多意見,因為這些都不是我能決定的,背後可能有更多細節或不一樣的立場,我很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但如果要用一張圖片來評論傳統市場的不是,我認為沒在傳統市場工作的人沒有資格,真的要評論攤販的話等疫情結束跟我從凌晨四點到傳統市場戴口罩工作到傍晚維持一個月後再來評論,我也樂見主管機關下令三個月不讓攤販營業,這樣可以更有效控管疫情,但一定要有相對應的措施輔助,不要每四年才會在傳統市場見上一面,這時候卻都消失不見。
-
真的要針對民生用品的破口,關於賣場、超市還有宮廟也足夠去討論,或許也可以讓所有的公務人員、銀行櫃檯都休息,讓整個金融業、公司企業都停擺,但這樣做是相當不妥的,因為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只看一面,不管是民生必需、經濟環境、以及封城後可能的人性暴動,有相當多事情的事情要考量,並不是這麼的容易,但真的要評論的話,如果沒辦法到傳統市場體驗別人的辛苦,也可以用客觀的角度跑1000個傳統市場拍照當母體再用隨機抽樣去計算疫情前跟疫情後的流量差異再來評論,我知道並不會真的這樣做,因為噴口水,還是比噴汗水簡單。
自己從四歲開始就在傳統市場長大,後來在交易市場時常看到聽眾說,因為沒賺到錢或者賠錢開玩笑說去公園睡紙箱,老實說我小時後在菜市場真的都睡在紙箱,所以每次看到這段我都覺得很貼切。
市場的攤販們都是用淚水、汗水換薪水
並不是像我現在室內裡面吹冷氣噴口水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少出門、戴口罩,配合政府的所有防疫措施,少一點批評、少一點煽動、多一點體諒,疫情才是共同敵人
這是今天早上八點傳統市場的照片
我來幫這些辛苦的叔叔阿姨發個聲
盈餘公積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房地合一大解析 最新影片【台灣稅務與投資法規Update】上架
🏠房地合一2.0即將於7/1上路,除了持有2年即出售會課以45%稅率,2年到5年出售課35%的稅之外,還有哪些重點?
🔎本集重點分析
1️⃣ 房地合一2.0:✅三讀通過條文與草案主要差異✅實施時程✅提醒進出房市的民眾與法人注意事項
2️⃣ 說明金管會新規定特別盈餘公積之提列對未分配盈餘課稅的影響
👓立刻看 👉 https://youtu.be/cmy028BgQDI
🎧立刻聽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3aXsSnI
■Google Podcast | https://bit.ly/2Snwvgz
■Spotify | https://spoti.fi/3gYwolM
■Soundon | https://sndn.link/pwctw/yNjsaN
🏷IG 搜尋 pwc_tw
🏷TG https://t.me/PwC_Taiwan
🏷歡迎成為資誠會員:https://pwc.to/2V8Lh8v
盈餘公積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殖利率」是評估股票投資報酬的方法之一,但在計算時經常省略 #股票股利 或是不看配股,只算 #現金殖利率,這樣對很多「股現都配」的公司🏢(例如玉山金🏔和第一金🦁),在比較殖利率的時候就不太公平,所以很多小尾巴就問:為什麼大家都只看現金殖利率?💰
🐦其實最大關鍵就在於單位不同,因為股票1元和現金1元雖然都是”元”,但實際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所以就產生了三種殖利率的算法,這一集就來算算看到底差在哪🤓
#1隻鱷魚加1支雞腿再除以1支雞腿🐊🍗
#真的可以這樣算嗎?😂🤔
#遇到全配股不配現的就GG了😰
(補充)
✅後來我們發現證交所也是採用「元元相加法」每日公告個股殖利率
根據證交所網頁下方第二點說明:
「2. 殖利率 = 每股股利/收盤價*100%,其中每股股利採用該公司近期每股配發之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 + 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 (元/股) + 盈餘轉增資股票股利(元/股)為計算基礎。」
↓實際輸入2880華南金試算殖利率,結果確實是元元相加沒錯
https://www.twse.com.tw/zh/page/trading/exchange/BWIBBU.html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博客來全館即時榜、商業書籍榜、7日/30日暢銷榜、新書排行榜冠軍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i9grFcgwI8/hqdefault.jpg)
盈餘公積 在 管碧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0502管碧玲質詢交通部長毛治國,針對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第22條有關盈餘公積分派之修法,管碧玲認為採修法方式恐將引發有關縣市的資源搶奪大戰,造成國家政策的扭曲,籲應採取決議文方式達成共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Itfte0BfV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