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日劇粉絲限定】《日本習俗超圖解》贈書活動
伴隨著四季而來的習俗及大小例行節慶,
是日本自古以來流傳的日常「慣例」,
蘊含著渴盼獲得福氣、好運及健康長壽的願望。
影響著日本人世界觀及日常秩序的習俗,是怎麼而來,經過怎樣的演變,具有什麼意義,又是如何進行,很需要一套具系統性的介紹。本書依照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人生大事,統整出最重要的日本習俗,搭配插圖和圖表,幫助讀者迅速理解,是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化養成入門書。
從新年參拜到春季賞櫻,過完端午有開山日及盂蘭盆會,
秋季則有酉市及七五三,進入冬季就要大掃除準備過除夕。
一切都是為了開運!祈求好運發生!
◆可以招來好緣起(運氣)的開運物自古就很受歡迎
──招財貓舉右手招的是「財運」,舉左手招的是「人氣」,而且手越長越好。
◆賞櫻的由來是為了迎神,祈求稻作豐收的重要儀式
──據說春天到時,神明會從山中駕臨化為田地之神,並且依附在櫻花上。
◆日常中積累的晦氣,就靠「跨茅輪」儀式來消除
──神社中用茅草綁成的大茅輪,按照規矩跨過去,一次洗掉半年份的壞運氣。
◆在「夏季土用丑日」要吃鰻魚的理由
──為了防止夏季疲勞,吃「名字中帶有『う(u)』字的食物就對了!
◆想提升工作運與財運,就要好好慰勞惠比壽神
──惠比壽的名字有好多種漢字寫法,因為受到商家、漁村、農村的熱烈愛戴!
◆屬於孩子的重要日子,祈求健康的七五三
──感謝土地神保佑平安長大,接下來的日子請野神明繼續保庇。
※日本入門三部曲,將依序推出「日本習俗超圖解」、「日本史超圖解」、「神道教超圖解」,一次三本以圖解形式,簡明標示出重點須知,幫助迅速掌握實用日本知識。
.....................
只要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得到《日本習俗超圖解》一本喔~
☞ 活動時間:6/22至6/27 23:59
◆中獎公佈:2021.6.28
◆中獎回覆:6/29中午12:00前 (須提供收件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以便寄送贈書)
【獎品內容】
《日本習俗超圖解》一本 2名
※本活動感謝《日出出版 Sunrise Press》贊助提供
【活動方式】
①按讚加入哈日劇粉絲團
②按讚&"公開"分享此篇PO文(權限請設定為公開)
③在此篇文章下tag一位好友並留言:「@xxx 就算暫時不能去日本,也想多多了解日本習俗,看《#日本習俗超圖解》迅速了解日本日常習俗」
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參加抽獎
【活動注意事項】
❶本活動參加者FB帳號需為真實身份,不得使用人頭帳號、假帳號參加,若以人頭帳號或電腦駭客程式等不正當手段參加活動,經主辦單位發現或第三人檢舉,將自動取消中獎資格,請務必注意!本活動獎項寄送地區僅限台澎金馬,一帳號限參加一次,一地址限中獎一次,重複參加將取消抽獎資格。個資資料寄件完畢將會刪除不作他用。若因提供資料有誤或查無此人、招領逾期等個人原因遭退件,請恕無法重寄。
❷本活動有不可抗力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中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
❸本活動於6/28 18:00前在本篇文章下方公佈中獎名單並回覆中獎人留言,請中獎人於6/29中午12:00前私訊粉絲團 ,請提供收件人姓名、寄件地址及手機號碼,無法取得聯絡者視同放棄,不再選取候補。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定古蹟的艋舺龍山寺,舉辦超過150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則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祭典中其中「拜樹蘭花腳」、「祭五泉廟」則是艋舺龍山寺獨有。1853年艋舺頂下郊拼械鬥事件,頂郊三邑人以龍山寺作為指揮總部,事後傷亡者血衣被埋於龍山寺旁樹蘭花下,即使今日樹蘭花已不在,仍持續此祭典。此外,廟方會準備精緻的紙紮五...
「盂蘭節文化意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哈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佛教故事盂蘭節的由來和意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盂蘭節- 盂蘭勝會潮州傳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 Fare 的評價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 中元節故事「目連救母」的精神分析,蛤~ #是戀母或是殺母! / 李長潔 🙏
.
你一定有想過,甚麼是中元節的「#中元」?中元節為甚麼要毛起來祭拜好兄弟?你是不是還聽過七月半也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究竟是甚麼盆呢?其實這一切都跟一位超級英雄有關係,那就是「#目連」~ 有聽過《#目連救母》的神話故事吧,擁有神通的目連,前往地獄,拯救變成餓鬼的母親。那一方面是孝順的社會秩序表現,但同時卻也是一種戀母情結,而且還衍伸出殺母的隱藏意義?!想知道「目連」之謎嗎?千萬不要錯過這集。
.
然後聽說,半夜發佈內容散播不錯,我們就在中元節的幽冥氣氛裡,在一起聽故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所謂中元是甚麼啊?
▶ 幽靈的節日—盂蘭盆節
▶ 目連救母的故事
▶ 目連是超級英雄
▶ 是救母,還是殺母
▶ 目連救母的社會學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ek6qodpgo8s0839jesf57el?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DlNVUpfrZ3UBATMVgBGCs?si=v-InT2UhSa-X8h5SPQPGZw
.
🗂 #FB論述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57428747778078&id=208541192666847
////// 完整論述版 //////
道教傳統有在七月時祭祀的習慣,也就是現在—「中元節」。中元來自「#三元」(上元、中元、下元)的概念,是指「天地人」的元氣,或體內的三至尊神。三元猶如某種萬物運行、宇宙力量的擬人化。而所謂中元,乃是「地官」,負責裁定每個人的行為紀錄,並且判定其壽命。於是人們在中元節祭祖赦罪。這個祭祀剛好與佛教中的盂蘭盆節同處於年中,在中世紀的宗教傳播過程中,甚至與更久之前的民間信仰混合,成為「#七月鬼節」的概念。
.
■ #屬於鬼的節日
.
普林斯頓大學的宗教社會學者太史文(Stephen F.Teiser, 1988)認為,經過長時間的融合,東亞的「鬼節」(the ghost festival)是一個橫跨 #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ized)與 #擴散性宗教(diffused)所有形式的一種信仰傳統。仔細想想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一個月份的全部事情,被鬼魂祭祀所調和著,貫穿各種社會領域,橫跨公私領域,也真的是蠻神奇的。
.
■ #中元節的意義:魔幻的時刻
.
中元節象徵著宇宙結構的常態性破壞,這個時候,神、魔、祖先、野鬼一起來訪。而華人世界中,以祖先為家庭宗教的重要支柱,想想看家裡是不是有放祖先牌位,中元節就是界限模糊、諸角色自由移動的魔幻時刻。其實不只神祇與鬼魂可以造訪人間,人也期待可以在此時登臨天界。
.
唐代的詩人盧拱在《中元觀法事》中寫道:「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雲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就描繪了這樣想脫離世俗的願望。盧拱在中元之詩中,運用了許多道教術語,但事實上,從中世紀開始,七月所舉行的祭祀已無佛道教之分,因為在兩個制度性宗教出現之前,中國的家庭民俗已清楚表現出年中祭祀的「#宇宙的節奏」(Teiser, 1988)。
.
所以說,雖然佛道兩教作為制度性宗教的成長,改變了祭祖的地點與媒介,但原本就存在於家中祭祀的習慣也沒有被取代,它們全部都可以共同存在,不會因地點或儀式的變換,而使祭祀效果有任何折扣。
.
■ #作為超級英雄的目連
.
接續著談談屬於佛教的「#盂蘭盆節」。有學者認為「盂蘭盆」來自梵文avalambana,為「懸倒」的意思,是指將祖先從地獄懸倒的厄運中解救出來的缽。而盂蘭盆節作為鬼節而充滿幽冥的魅力,主要是從《淨土盂蘭盆經》(600-650)中首次出現目連及目連母親的前世故事開始(目連救母)。
.
目連,是佛教中相當的重要人物,其重要性來自於他遊歷冥間、拯救母親的神話故事。從經文與變文中的故事看來,目連這個人根本就是一個超級英雄般的存在,他是擅長預言的禪修者,也是揭示宇宙的旅行者,更在孝的秩序上解救了母親(Teiser, 1988、川田耕,2017)。
.
為了傳遞佛教精神,引起大眾的崇拜。目連被設定成典型的「#巫師」角色,擁有強大的武力,與遊行的能力,可以降妖伏魔、漫遊天地。而母親成為「餓鬼」的可憐形象(焰口),也很容易引起故事讀者的惻隱共鳴。盂蘭盆節就在此強調神力與幽冥的神話體系中,成為大眾的鬼節傳統。
.
■ #目連救母的精神分析:戀母還是殺母
.
不過,在目連救母的深層精神世界中,明顯地可以發現一種母子情結的雙面體:「#戀母」與「#殺母」。
.
一方面,目連神話成功地將「地獄救母」定義為孝順的最高境界,有效地調和了佛教出家與父系社會的子嗣繼承之間的矛盾(丁仁傑,2017)。而目連的孝道結合其巫能力的神話,強力地刻劃出一種超我般的道德性,也像極了愛情(認真的,還記得「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原初神話嗎?)。
.
可是從目連母親在地獄的情節在變文裡大量增加,像是那些墮入餓鬼的描述:切斷關節、筋肉、肌膚,拔舌千回,進食焰口等。後來在各地「打青提」戲劇系統中,母親在地獄被虐待的方式遽增,臼碎、糞眼、蒸烤、糞池。這些作品越來越強調女性的惡行與地獄的懲罰。相反地,目連救母,反倒是像是「殺母」。這樣的殺母主題在「阿闍世」裡同樣存在,更巧的是,目連也出現在「阿闍世」故事裡。
.
無論是目連或是阿闍世的母子情結,其實都表現出一種深層的精神分析— #兒子對母的愛恨情仇。起源於戀母,但卻在懲罰母親的橋段中,獲得高潮。目連的地獄巡遊,是想和哺育自己的女性、最愛的女性相遇;但因為這個女性與其他男性(父親)有性的關係,因此引起了懲罰的慾望,當然,故事並不能寫出做愛,因此以「慳貪」、「慳妬」替換(川田耕,2017)。
.
■ #目連救母的社會學
.
在Teiser的宗教制度社會學面向上,可以辯析出七月鬼節,無論作為佛教、道教、家庭宗教任何一種,在東亞社會裡都有廣泛且多重的混融流傳,深刻地影響著個體與集體的生活:作為家庭的補充、作為僧侶生活的宣傳、維持自然運作、促進生者與亡者的性福。這個故事與節日深入到家庭的親密關係中。
.
而川田耕的內在社會學則從目連神話的精神世界,還原出人類基本的慾望關係原型。這種顛覆性規範的慾望,其實時常出現在膾炙人口的大眾文本中,隱隱約約地暗伏流淌著禮教上不能說的秘密。尤其在父權系統的社會中,兒子是相當依賴母親的,在地獄懲罰母親的場景裡,在情緒上根本像是一種撒嬌或鬧脾氣的反抗。
|
#參考文獻:
.
1. Teiser, S. F. (1988).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 川田耕. (2017). 目連救母の精神史―中国文明における母殺しの彼岸―. 人間文化研究, (38), 214-177.
3. 丁仁傑. (2017). 目連救母, 妙善救父, 哪吒大戰李靖︰ 父系社會中兒子與女兒的主體性建構. Min-su ch'ü-i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 Folklore, (198).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鹿港地藏王廟「放水燈-重現鹿港風華」祭水靈
鹿港地藏王廟配合中元普渡,從8月31日到9月2日(農曆7月13至15日)舉辦為期三天的「拔薦消災祈福法會暨慶讚中元普渡蘭盆聖會」,今日傍晚在福鹿河濱公園舉辦傳承百年古文化「祭水靈」儀式,重現鹿港百年民俗風華,祈求國泰民安。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康熙2年(西元1663年)歷史悠久,是縣定古蹟,中元普渡時節來自全台各地信眾,到地藏王廟施「盂蘭盆會」薦拔先祖、報親恩祭典隆重。祭水靈放水燈的意義,最主要是照引孤魂水靈能夠上岸,並接受法會誦經超渡,讓祂們離苦得樂,早日超渡,儀式樸素典雅,為信眾祈安延壽、消災植福,頗有教化人心的意味。
#鹿港百年傳統放水燈
#鹿港 #水燈 #地藏王廟 #中元節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定古蹟的艋舺龍山寺,舉辦超過150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則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祭典中其中「拜樹蘭花腳」、「祭五泉廟」則是艋舺龍山寺獨有。1853年艋舺頂下郊拼械鬥事件,頂郊三邑人以龍山寺作為指揮總部,事後傷亡者血衣被埋於龍山寺旁樹蘭花下,即使今日樹蘭花已不在,仍持續此祭典。此外,廟方會準備精緻的紙紮五泉廟,祭祀因漳泉械鬥犧牲的泉州人。
佛教傳統「盂蘭盆會」為紀念與超度已逝的親人,龍山寺盂蘭盆會由農曆七月一日「豎燈篙」揭幕,以七星燈迎聖並昭告四方孤幽,並於七月中進行「施食」、「放水燈」等儀式後臻於完成。現民間的盂蘭盆會或中元普度大都是融合佛、道、巫覡宗教、民間信仰等元素,除「普度」意義外,甚至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說,泉州府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同安人,曾為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的「頂下郊拚」,械鬥期間罹難者的血衣都會埋在舊時龍山寺周圍的樹蘭下,為弔慰衝突中犧牲的先民,龍山寺於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日都會在廟西廂前埕,以豐富的金紙與祭品舉行「拜樹蘭花腳」儀式。
黃書瑋補充,為祭奠漳泉械鬥的泉州五縣人,龍山寺後殿原有「五泉廟」,五泉廟雖因龍山寺擴建而拆除,但仍約定於每年中元節以五泉廟紙厝取代,現置於廟埕,將於農曆七月十四日(今日)「牽 」、放水燈後燒毀,除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LtmpccVIj0/hqdefault.jpg)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艋舺龍山寺年度祭典除了寺內所供奉佛神聖誕的祝聖儀式外,亦配合時令節日舉行祭祀活動,其中以農曆七月「中元盂蘭盆勝會」最為隆重,為萬華區之祭典盛事,簡稱盂蘭祭或慶讚中元。清人唐贊袞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所撰《臺陽見聞錄》中提及:「臺俗盛行普度,門貼紅箋,大書慶讚中元。……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又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灣日日新報》載有:「陰曆七月慶讚中元,近城市街分為三大廟門,高豎燈旛普濟無依孤鬼。其十一二兩天為大龍峒保安宮結緣之日,凡屬同安原籍者與焉;十三四兩天為艋舺龍山寺結緣之日,凡屬晉南惠原籍者與焉;十九二十兩天為艋舺祖師廟結緣之日,凡屬安溪原籍者與焉。」
五、依文獻紀錄,慶讚中元活動於艋舺地區已行之有年,原則上依原鄉祖籍劃分祭祀群體,於七月中旬舉辦祭典。舊時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由三邑人士之黃林吳三姓輪祀,按例進行起鼓、放燈、普施、搶孤等活動。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巡撫劉銘傳令行禁止搶孤之風,遂改為設筵饗祭,祭品則由艋舺三邑人為首的武榮、螺陽、晉水及金紙商金晉興等四個祭祀團體籌備置辦,號為「四大柱」。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改為三姓合辦,或與大稻埕三邑人士輪辦。至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後,「中元盂蘭盆勝會」回歸龍山寺主辦。
六、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自農曆六月末日地藏王廟發表開始,至七月末日龍山寺謝燈篙而告一段落,每年均有眾多民眾參與「贊普」及放水燈遊行,為萬華區之一大盛事。
六月二十九日 地藏王廟發表
七月一日 豎燈篙 (布幡、紙幡、七星燈)
七月十二日 發表連放榜 (為紙糊神祇開光結壇)
七月十三日 拜樹蘭花腳 (奠祭清朝來台墾民械鬥戰亡人士)
七月十四日 放水燈 (招請水上孤魂)
七月十五日 普度 (設孤棚、孤飯、供品;施食)
七月三十日 謝燈篙 (普度結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FayyCPkItA/hqdefault.jpg)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佛教故事盂蘭節的由來和意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佛教故事 盂蘭節 的由來和 意義. 9.2K views · 6 years ago ...more. 香港淨心 ... 盂蘭勝會|陳蒨|非物質 文化 遺產資助計劃—新冠肺炎下香港的潮籍盂蘭勝會 ... ... <看更多>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盂蘭節- 盂蘭勝會潮州傳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 Fare 的推薦與評價
盂兰 盆节是佛教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盂兰盆会、佛欢喜日、僧自恣日。盂兰盆是梵文音译,“盂兰为倒悬之意,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香港的盂蘭文化節. ... <看更多>
盂蘭節文化意義 在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文化 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 ... 」是梵語,「 盂蘭 」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