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
小說拍成電影快上畫,主角是孔劉和鄭裕美,就來趁墟寫一寫。
在韓台日本熱銷的《82年生的金智英》,是本虛擬人物回憶錄 (又或是病歷報告?),講述平民女生金智英在重男輕女韓國父權社會下的成長故事。沒韓劇浪漫、沒激情、沒科幻沒懸疑,主角平平淡淡的講述小時候家裡有什麼好東西一定給男生、學生時期被性騷擾也只被怪責裙穿太短、求職時因性別問題不容易進入感興趣的工作、婚後因育兒問題迫著離開職場、但帶著孩子時又被鄙視沒生產力。
薄薄的用了約一小時看完後去洗澡,邊洗邊想真的沒其他書評所說的很有共鳴喎。再洗多兩洗後細想,大概是香港女生地位在亞洲來說算是偏高 (例如書中說的男同學學號先排,班長學長都是男生在香港不會發生吧),我又成長在並非很傳統的家庭,書中的情節大多沒遇過。
但沒遇上的事,就代表世界不會發生嗎? 看書是為了接觸其他不同的生命體從而反思如何令人類文明更進一步啊 (握拳)) 好啦,說太誇張.........),而且,性別議題的爭論在近幾十年從沒停止過。
++
關於重男輕女,第一次的記憶是幼稚園。
當時的我日間由外婆照顧,同住的還有舅父、大表姐和大表哥。比我年長十多年的大表姐就讀著名女校,成績優異的她考入大學的機會很高。某天談起大學話題,外婆說:「女生唸這麼多書幹什麼?」。我刻下想,原來女生不用唸書? .........還在納悶著,我媽立即瘋狂罵她 ( 咳 ) 還說:「現在什麼年代? 還分男生女生? 讀到就讀上去架啦 ! ! (下刪幾百字)」,外婆立即收皮。
當時我沒很明白何以外婆會說「女生不用唸很多書」,但媽媽罵回去的話約略令我了解到「現在和從前已不同」+「總之男女都一樣」。
( 我婆是潮州人,理應是重男輕女。但印象中除了這次「女仔讀咁多書做咩」外,著實沒感受過她如何重男輕女。那時候大概我是家裡最小,雞脾什麼都是我的,畫花晒表哥的書也是表哥被罵沒把書收好.......)
再來關於重男輕女的第二次印象是,我弟出世。
某次回鄉探親,親戚們叫我弟「金叵羅」,也對祖父說梁家終於「有後」,將來有人「擔幡買水」。坐在桌上一起聽著的我,得悉「擔幡買水」的意思後除了震驚大伙兒竟開心圍著詛咒我爸外,也突然暗暗發現男生的地位在長輩心目中好像有一點點的與眾不同。
但究竟如何不同? 又好像不太清楚。
大概是平常在家備受爸爸寵愛,家中的陣形是我和妹妹是玩伴,弟弟是玩具 (喂),他倆經常被我或欺負或老點 (咳),而且我弟又比我小很多 (八年),老規矩是有好東西要向大姐進貢 (叫我技蘭),因此所謂的「重男輕女」除了回鄉時會被刻意提起感受到外,大部份時間我也沒什麼特別感覺。
而所謂「媽媽 / 媳婦的模樣」,例如書中所說過年時都是女人在廚房打點年夜飯、男人坐著玩樂這種在我家也無發生過。我們從前的年夜飯..........曾試過是Pizza Hut(歡樂)或一人火鍋啊。
來到婚後。
我在成長期沒感受到家庭中所謂的重男輕女,但長大後,關於書中提及性別不平等的約定俗成,總沒可能沒遇過,特別在生育孩子以後。就算不是親身經歷,也總在生活圈子內看過聽過。
例如友人懷孕時照超聲波得悉是女孩時,恨女恨到發燒的她激動得眼紅紅,醫生竟安慰說「沒關係啦,女生才孝順顧家,下次努力」,她反眼到天際去。
又例如你以為這年代大家已不在乎小孩性別時,同事談起老公像個廢人從不幫忙照顧小孩,但轉頭又說要再生二寶。驚訝度3000的我忍不住問,他都不幫忙啊又不理會你還要再生 ? ! 她嘆口氣答,無辦法呀,老公話要追個仔。
人家的事,也不好給太多意見,我沈默地沒再續下去,只是心中嘆了口氣。
如你因家庭背景,沒能選擇地在成長中曾當女生當得委屈無奈又矮人一截,現在要做的轉捩點,不是去祈求生出一個男生讓他不用再走自己的舊路或借他來提高地位,而是把前塵往事都放下,再試著踏出一小步去改變,改變對下一代的教育。
我父母只是普通草根人家,但他們對我的教育沒令我感到當女生有什麼不好。記得少女時代某次在街差點被性騷擾,自然有些口痕友會說:「條裙著到咁短」、「胸大就不要穿背心」之類,我媽是大聲罵回去:「著咩關你咩事呀?! 金舖夠擺啲金出來啦你又唔去搶 ? ? ! !」
少女的我感到這樣罵回去既丟臉又恐怖,只想快快找個洞躲起來。現在回想,受害者不自責、女生有選擇穿什麼的權利,根本就是女性主義啟蒙。
書最後的一篇有提起Emma Watson曾說,女性主義並非討厭男生,而是當你追求一種性別的平等時,就已是所謂的女性主義了。
11月7日上畫。就算不為女性主義,去看看孔劉也開心呀 (心心)
#82年生的金智英
「皮叵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蒲种泰国佛教圣物中心-总坛- (皮叵)Piibok來源歷史大公開 ...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鬼師父皮叵的價格,DCARD、PTT、蝦皮 - 遊戲社群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鬼師父皮叵的價格,DCARD、PTT、蝦皮 - 遊戲社群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陰牌供奉心得與聖物介紹文長(有抽獎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討論] 粽邪2 鬼師父是什麼啦XD - 看板movi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心得] 粽邪二馗降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皮叵故事 在 [心得] 粽邪二馗降 - PTT Web 的評價
皮叵故事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2年生的金智英》
小說拍成電影快上畫,主角是孔劉和鄭裕美,就來趁墟寫一寫。
在韓台日本熱銷的《82年生的金智英》,是本虛擬人物回憶錄 (又或是病歷報告?),講述平民女生金智英在重男輕女韓國父權社會下的成長故事。沒韓劇浪漫、沒激情、沒科幻沒懸疑,主角平平淡淡的講述小時候家裡有什麼好東西一定給男生、學生時期被性騷擾也只被怪責裙穿太短、求職時因性別問題不容易進入感興趣的工作、婚後因育兒問題迫著離開職場、但帶著孩子時又被鄙視沒生產力。
薄薄的用了約一小時看完後去洗澡,邊洗邊想真的沒其他書評所說的很有共鳴喎。再洗多兩洗後細想,大概是香港女生地位在亞洲來說算是偏高 (例如書中說的男同學學號先排,班長學長都是男生在香港不會發生吧),我又成長在並非很傳統的家庭,書中的情節大多沒遇過。
但沒遇上的事,就代表世界不會發生嗎? 看書是為了接觸其他不同的生命體從而反思如何令人類文明更進一步啊 (握拳)) 好啦,說太誇張.........),而且,性別議題的爭論在近幾十年從沒停止過。
++
關於重男輕女,第一次的記憶是幼稚園。
當時的我日間由外婆照顧,同住的還有舅父、大表姐和大表哥。比我年長十多年的大表姐就讀著名女校,成績優異的她考入大學的機會很高。某天談起大學話題,外婆說:「女生唸這麼多書幹什麼?」。我刻下想,原來女生不用唸書? .........還在納悶著,我媽立即瘋狂罵她 ( 咳 ) 還說:「現在什麼年代? 還分男生女生? 讀到就讀上去架啦 ! ! (下刪幾百字)」,外婆立即收皮。
當時我沒很明白何以外婆會說「女生不用唸很多書」,但媽媽罵回去的話約略令我了解到「現在和從前已不同」+「總之男女都一樣」。
( 我婆是潮州人,理應是重男輕女。但印象中除了這次「女仔讀咁多書做咩」外,著實沒感受過她如何重男輕女。那時候大概我是家裡最小,雞脾什麼都是我的,畫花晒表哥的書也是表哥被罵沒把書收好.......)
再來關於重男輕女的第二次印象是,我弟出世。
某次回鄉探親,親戚們叫我弟「金叵羅」,也對祖父說梁家終於「有後」,將來有人「擔幡買水」。坐在桌上一起聽著的我,得悉「擔幡買水」的意思後除了震驚大伙兒竟開心圍著詛咒我爸外,也突然暗暗發現男生的地位在長輩心目中好像有一點點的與眾不同。
但究竟如何不同? 又好像不太清楚。
大概是平常在家備受爸爸寵愛,家中的陣形是我和妹妹是玩伴,弟弟是玩具 (喂),他倆經常被我或欺負或老點 (咳),而且我弟又比我小很多 (八年),老規矩是有好東西要向大姐進貢 (叫我技蘭),因此所謂的「重男輕女」除了回鄉時會被刻意提起感受到外,大部份時間我也沒什麼特別感覺。
而所謂「媽媽 / 媳婦的模樣」,例如書中所說過年時都是女人在廚房打點年夜飯、男人坐著玩樂這種在我家也無發生過。我們從前的年夜飯..........曾試過是Pizza Hut(歡樂)或一人火鍋啊。
來到婚後。
我在成長期沒感受到家庭中所謂的重男輕女,但長大後,關於書中提及性別不平等的約定俗成,總沒可能沒遇過,特別在生育孩子以後。就算不是親身經歷,也總在生活圈子內看過聽過。
例如友人懷孕時照超聲波得悉是女孩時,恨女恨到發燒的她激動得眼紅紅,醫生竟安慰說「沒關係啦,女生才孝順顧家,下次努力」,她反眼到天際去。
又例如你以為這年代大家已不在乎小孩性別時,同事談起老公像個廢人從不幫忙照顧小孩,但轉頭又說要再生二寶。驚訝度3000的我忍不住問,他都不幫忙啊又不理會你還要再生 ? ! 她嘆口氣答,無辦法呀,老公話要追個仔。
人家的事,也不好給太多意見,我沈默地沒再續下去,只是心中嘆了口氣。
如你因家庭背景,沒能選擇地在成長中曾當女生當得委屈無奈又矮人一截,現在要做的轉捩點,不是去祈求生出一個男生讓他不用再走自己的舊路或借他來提高地位,而是把前塵往事都放下,再試著踏出一小步去改變,改變對下一代的教育。
我父母只是普通草根人家,但他們對我的教育沒令我感到當女生有什麼不好。記得少女時代某次在街差點被性騷擾,自然有些口痕友會說:「條裙著到咁短」、「胸大就不要穿背心」之類,我媽是大聲罵回去:「著咩關你咩事呀?! 金舖夠擺啲金出來啦你又唔去搶 ? ? ! !」
少女的我感到這樣罵回去既丟臉又恐怖,只想快快找個洞躲起來。現在回想,受害者不自責、女生有選擇穿什麼的權利,根本就是女性主義啟蒙。
書最後的一篇有提起Emma Watson曾說,女性主義並非討厭男生,而是當你追求一種性別的平等時,就已是所謂的女性主義了。
11月7日上畫。就算不為女性主義,去看看孔劉也開心呀 (心心)
#82年生的金智英
皮叵故事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父母可以不要孩子的回報,但必須要教會孩子懂得惜福和感恩
東漢崔瑗在座右銘上寫著:「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這也許是中生代父母的心聲。我們記得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現在也正在負責的撐著,父母的老後需求,回報著父母對我們付出的恩情。但基於現實生活的嚴峻,我們並不冀望,日後孩子的回報。我們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安排好自己未來老後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不要求孩子的回報,卻不能不教會孩子,懷有惜福和感恩的心,並且做個可以回饋社會的人。
現在的孩子,生活相對富裕。要什麼有什麼,東西得來的不但容易,甚至會覺得理所當然,不珍惜物質,不懂得感謝,甚至還常常會抱怨。嫌學校的制服、運動服,材質不好;怨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可口。他們沒想到,一分錢、一分貨,學校用的和吃的東西,要考量全體家長的收入,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那麼多的預算,投入在物質享受上。
我們小時候,鉛筆和橡皮擦,都要用到不能使用了,才有可能會添購新的。現在的學生,常常一開學,就買一套全新的文具。每個老師那裏,可能都有等待小朋友認領的鉛筆和橡皮擦。學務處也堆著孩子的衣物和水壺。反正東西不見了,爸爸媽媽就會再買新的。這是孩子對待物質,該有的正確觀念嗎?你的孩子,有珍惜你,賣命、賣時間所賺來的物質嗎?
朱子治家格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社會上的資源,確實是有限的。大家不應該因為花得起、買得起,就可以浪費。
常常在代課的時候,跟學生們分享故事。要他們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要珍惜現在有受教育的機會和時間,好好地培養自己的能力,以後要靠自己養活自己,因為父母會老、會死,不會養孩子一輩子,有男學生說:「我可以讓別人養我啊!」我問他:「別人跟你非親非故的,為什麼要養你?你們一定要認真努力,培養自己的實力,長大後,要靠自己的一己之力,養活自己。可以自食其力的人,是幸福的,當你們有能力時,也要回饋給供養你們長大的社會,付出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父母可以不要孩子的回報,但必須要教會孩子懂得惜福和感恩。孩子不是單靠父母的能力,就可以養大。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睜開眼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很多幕後的英雄,在默默的付出服務,清道夫的用心打掃,讓我們有更乾淨的環境;水電瓦斯天然氣的供應,讓我們有更便利的生活;警察維護治安與交通,讓我們更安全與安心,凡此種種,都靠著人的互助合作與參與付出,才可以讓生活舒適,便利。不要讓孩子渾然不覺別人對他的付出和服務,甚至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冷漠的置身事外。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扛起責任,付出自己的能力時,不要讓孩子先學會了,抱怨。
為了教會孩子惜福與感恩,常常這樣叮嚀自己:
一、給孩子足夠的物質就好。不要因為價格便宜,
就亂買東西。得來太容易的東西,大家都不會
珍惜。
二、東西壞了,先看能不能修,讓孩子有自己動手
修理物品的經驗,不但可以訓練思考與肢體協
調,還有可能產生失而復得的喜悅,不要馬上
買新的。
三、讓孩子參與家務,享受付出的快樂,也體會操
持家務的辛苦。
四、讓孩子了解與知道,物品的價格,不要吃米不
知米價。
五、帶著孩子表達感謝,常常說請、謝謝,也學會
在道歉時說對不起。
六、不要讓孩子以為,別人理所當然要對他好。社
會上也有很多居心叵測的人,孩子要有能力分 辨與保護自己,對他好的人,他要心懷感謝與珍惜。
七、允許孩子哭泣、生氣,表達情緒、表達意見,但父母要溫和的堅定正確的立場與態度,不能被孩子用情緒勒索與威脅。
八、讓孩子知道,所有的學習,只為了提升他自己融入社會,與適應社會生活能力,他長大後要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與回饋社會。
九、孩子的生活,不是只有上學。要讓他了解家庭和社會上發生的事,親子每天都要進行溝通與交流,感謝彼此的付出,為愛的存簿,存下積蓄。
十、做孩子的好榜樣。心懷感恩的過生活,負起自己生活的責任,珍惜每一個可以相處的當下,不要抱怨,發生問題時,想辦法解決,或是放下。
我們不僅要想,以後要留下怎樣的地球給孩子?更要問自己,我們要為地球,留下怎樣的孩子?來接續著跟地球和平共處。不要把孩子養成自私自利,只懂享受與浪費,而不肯付出,或不懂得惜福與感恩的人,遇到挫折,就想尋死。把孩子教養好,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責任,不要只出錢,養孩子,要多用心、用情,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你的人生,才不會一輩子,都被追逐金錢,所奴役。
孩子不會突然變壞,也不可能因為你陪他玩一次,就有了深厚的感情。親子的感情,要靠日積月累的相處和關懷,磨擦和磨合,才會磨出閃閃的亮光。不要只羨慕別人的親子感情好,那是人家下了十年的功夫,現在你開始努力,只要功夫下得深,一定也可以有水乳交融的親子之情。
皮叵故事 在 陰牌供奉心得與聖物介紹文長(有抽獎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魯士坤皮皮拉歪師傅的早年之作,皮發歪為緬甸的一種魔王也是皮魯的爸爸。 ... 類的陰牌對我來說是我的收藏品,每一面都有他們各自的故事、 師傅各自 ... ... <看更多>
皮叵故事 在 [討論] 粽邪2 鬼師父是什麼啦XD - 看板movi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預告有鬼師父,又去網路上找一下資料「鬼師父又被叫做『皮啵』,是邪門信仰, 不屬於佛教的一部分,也不是泰國鬼王,在泰國十分少見。」 這個. ... <看更多>
皮叵故事 在 蒲种泰国佛教圣物中心-总坛- (皮叵)Piibok來源歷史大公開 ... 的推薦與評價
(皮叵)Piibok來源歷史大公開。。。 (泰國)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強聖的佛國,泰國裡面還暗藏了許多修行者的法師存在。在於大家對泰國普通所見到的修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