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春在迎春
宮廷文房珍寶,今天參加了雅典襍藝術沙龍茶會,好友藝術藏家陳仁毅先生,親自向我解説這些明清時代宮廷中的文物珍品,分享交流收藏以及鑒賞的心得,近距離的欣賞其中這面屏風礦物彩上的東方花卉,梅、椿、四照花、木蓮、石榴、荷花、鳶尾、菊花、紫藤、真心的讚嘆雍正皇帝藏品,古代宮廷工藝的精緻與美學。
當然難得的開春茶聚,聊的最多話題是大家一年在台灣的生活體驗,過去的旅行體驗、和大自然以及台東~很輕鬆有趣的一個下午
#雅典襍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皇帝 春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五
歷史春秋網
廢掉中宗李哲
在李賢被廢之後的第二天,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李顯就被立為了新的太子,改名叫李哲。這個李哲當上了太子以後,鬥雞、獵狗,或者說到處地玩耍,他不好好地來處理朝政,不像李賢表現得那麼出色。
這個兒子還沒有太多表現的時候,宮中很快就出大事了。永淳二年的十二月四日,高宗在洛陽病逝了。
對於武則天來說,想當皇帝的話,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可是武則天沒有,武則天安排太子在皇帝的屍骨旁邊當場宣誓就職。遺詔當中寫得很清楚,叫「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關鍵在後面啊,就是,有什麼事,你們還得要聽天後的。
老皇帝去世了,新皇帝在服喪期間,不能夠處理朝政。高宗臨終之前就作了這個安排,按照漢代皇帝去世守制服喪的這個慣例,以一天代表一個月,也就是服喪二十七天就可以了。武則天在這個時候以天後的身份,替中宗打理國家事務。
在這二十七天當中,武則天要把這個權力過渡帶來的震動減到了最小的程度。她首先給還活著的李唐宗室不同輩分的人加官進爵。同時她要開始插手軍隊,提拔自己的親信接管宮中的御林軍。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把宰相議事的政事堂就從門下省遷到了中書省,更有利於武則天對外發號施令。一切盡在武則天的掌握之下,她可以說是做得滴水不漏。
二十七天很快就過去,唐中宗李哲親政了,恰恰李哲的性格使他暴露出來問題。滿朝文武都是母后安排的,中宗就有不樂意。加上中宗身邊的新皇后總在慫恿中宗說,皇上身邊得有自己貼心的人。臣妾的父親韋玄貞如何?
中宗就找宰相裴炎來商量,說先把我的老丈人從一個很小的官提拔為豫州刺史,沒過幾天,中宗又找裴炎商量,要把老丈人直接提拔為門下省的長官侍中,也就是宰相。
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裴炎不干了。他的機構拒絕為中宗起草任命韋玄貞作侍中的這個詔令,和中宗吵起來了。中宗最後生氣地說,你有什麼資格不同意,我就是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還關你什麼事兒嗎?
這聽起來更像是一句賭氣的話。但天子無戲言。你竟然說出來要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這社稷江山是由你隨便說給誰就能交給誰的嗎?裴炎一下子抓住了他的把柄,把這個話原原本本向武則天匯報。
於是就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一幕,嗣聖元年二月六號,武則天將文武百官召集到了乾元殿,向他們宣佈廢掉唐中宗李哲,改立她的第四個兒子,李旦為唐睿宗。
唐睿宗十分乖巧,看到前面幾位哥哥這樣的下場,不是流放就是被廢,於是,他主動請求母后代理朝政,自己退居幕後,甘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大唐皇帝。可是,李旦雖然忍氣吞聲,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像他這樣只求自保。公元684年的九月,在武則天大權在握還沒半年的時候,就發生了一場針對武則天要直接掌權的叛亂,歷史上叫做「揚州起兵」。駱賓王起草的《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後來收到《古文觀止》裡面就叫《討武曌檄》。駱賓王在檄文當中,非常不客氣地用了很多詞語,說什麼「穢亂春宮」啊,「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等等。極盡謾罵之能事。最後一句說,「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把武則天想要篡奪李唐政權這個意圖公開地點出來了。檄文一出,大家爭相傳誦。
這一次叛亂是唐朝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內戰,武則天很快鎮定下來要指揮平叛。很快,幾天之內就調集了三十萬的大軍,開赴揚州前線。勢如破竹,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把這一場叛亂給平定下來了,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
這次叛亂對朝局的衝擊非常大,因為把執政的首席宰相裴炎給牽扯進去了。裴炎他們接受不了武則天要直接稱帝。要把宰相絆倒,最好的辦法是謀反,而且正好揚州起兵跟他也扯得上一點關係。裴炎在「揚州叛亂」被平定二十天之後,在洛陽被斬。
武則天殺了裴炎之後,當場訓斥群臣,說:「你們當中如果是文官的話,有人比裴炎更厲害,比裴炎的地位更鞏固的嗎?」沒人敢說話。從此以後,當朝之內再也沒有人能夠對她構成威脅了。
廢後立武
永徽三年十月,武則天生下了自己的長子,她給兒子取名李弘,顯然她希望這個孩子將來可以當上皇帝,開創太平盛世。如果兒子當上皇帝,母親又是什麼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此時的武則天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在宮中站穩腳跟了,她的眼睛已經開始瞄向皇后的位子了。為了徹底將王皇后打倒,她不僅將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引進後宮與王皇后爭寵,還掐死了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女兒。武則天真的這麼心狠手辣嗎?
李勣回答了高宗非常巧妙的一句話,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改立皇后,是陛下您個人的事情,是你家裡的事情,你問那些外人,有什麼好商量的呢?高宗和武則天一下子清醒過來,放下包袱,反戈一擊。
「小公主死亡事件」
如果說武則天重返皇宮是她的第一步的話,那麼在皇宮裡站穩腳跟應該是她的第二步;她如果僅僅是為了鞏固自己在皇宮裡面的位置,她滿足於當一個昭儀的話,那麼她只要和皇后繼續搞好關係就可以了。但是對於武則天這樣性格的人來說,她不會安心與平靜地在皇宮裡面做一輩子的昭儀,而她如果不繼續往前走,不把王皇后絆倒的話,某一天這些顧命大臣們也不會放過武則天,她現有的位置也是保不住的,所以武則天要先下手為強。
這個時候,王皇后終於意識到自己真是引狼入室了。當年的盟友,現在已經變成了頭號敵人了。尤其是李弘出生以後,後宮爭寵的這個三角關係就完全變了,皇后和蕭淑妃聯手,頻頻向唐高宗來告武則天的狀。
高宗在這幾個女人之間,其實是有點和稀泥。武則天這邊吧,情感上確實這些年跟她很好,但是畢竟她的歷史擺在那裡;皇后和蕭淑妃儘管有一些失寵了,她們也沒有大的過錯。所以後宮鬥爭陷入了某種膠著狀態。這種狀態對武則天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如何尋找到一個突破口,恐怕是她處心積慮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機會來了,就是讓武則天背上了千古罵名,成就了她後來走向皇帝寶座上一個非常重要台階的所謂「小公主死亡事件」。永徽五年的春天,武則天生下了可愛的長女,王皇后前來看望,可是離奇的一幕發生了,小公主竟然突然死亡。武則天一口咬定是王皇后謀害了我這個女兒,而高宗得知這個消息也非常地難過,因此就產生了要廢掉王皇后的這個想法。
其實這件事情當中,最大的謎團就在於這個小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武則天身上的千古罵名就是:武則天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小女兒。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至少在宋朝我們已經看到它進入到官方的記載當中。《新唐書》的《武則天傳》裡記載:「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武則天生下這個女兒以後,皇后就來看望。皇后離去以後,武則天就偷偷地在被子裡面把這個女兒給扼殺死了。過一會兒,高宗來了,武則天裝作很高興,說皇上你來看看我們這個寶貝女兒,揭開被子一看,原來是一個死嬰。武則天這個時候,又驚問左右,大家都說,皇后剛剛來過,唐高宗不瞭解實情,武則天又哭得個一塌糊塗,所以高宗很生氣地說了一句「後殺吾女」。因此高宗決心要廢掉王皇后。
所以在這個版本當中,武則天就像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一樣,能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下手。但是我覺得,這個有一點誇張,實際上是宋以後的人對武則天的一種「栽贓」。在我看來,這個女嬰死亡,很有可能是這樣一種情景:生下來不久,由於各種原因,這個孩子就夭折了。武則天強忍著悲痛,帶著滿臉的歡笑,來迎接皇后看我這個寶貝女兒。皇后走了以後,她才真的難過出來,《唐會要》的記載,是比較客觀的。武則天在永徽五年生了一個女兒,這是事實,這個女兒生下來不久死掉了,也是一個事實,而王皇后因為這件事情承擔了很大的責任,這也是一個事實。《唐會要》並沒有說這個小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那看起來有點像自然死亡。
武則天的高明之處在哪裡呢?武則天不會讓這個女兒白白地死,她要把女兒死亡這個代價輓回,把它嫁禍於王皇后。
那麼究竟有沒有可能是王皇后所殺呢?我想王皇后也不會笨到這個程度,皇后是在明處,她的地位相對是穩固的;如果殺死這個小孩對她根本帶不來任何好處,反而使自己面臨滅頂之災。
但是有一點要命,就連高宗李治都相信是王皇后殺了這個小女孩。李治在情感上本來就偏向於武則天。現在後宮眾口一詞說,是皇后來過就死掉了,高宗在很激動的情緒下,作出一個不理智的決定,產生了廢皇后的念頭,也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這麼一件大事兒不是李治一個人能說了算的。外廷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這批人,是不會答應的。所以李治就帶著武則天到長孫無忌家裡去探探口風。當唐高宗聽到長孫無忌還有三個小妾所生的兒子沒有官職的時候,高宗就表態了,馬上都把他們提拔為五品的朝散大夫。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則天
皇帝 春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一
歷史春秋網
傳奇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是她那個時代的產物,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她一輩子當中嫁了兩個皇帝,那是一對父子,唐太宗和唐高宗;她生了兩個皇帝,那是一對兄弟,唐中宗和唐睿宗;她本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顛覆了整個中國古代的政治傳統和制度設計。
後世對武則天的評價非常複雜。有人說她篡權、殺人如麻、殘忍成性。但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當中,由李唐改為武周,可能是死的人最少的一次革命。有人說她把社會秩序都搞亂了,實際上,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穩定的時期,武則天的前面是一個「貞觀之治」,武則天剛退位沒幾年,就迎來了一個「開元盛世」。固然,武則天時代有其非常黑暗的一面,比如「任威刑以禁異議」、「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酷吏當道等,但她同時也重用一批正直有才華的人治理天下。
武則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最高統治位置的?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後濱應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文化中國》欄目邀請,講述了武則天的傳奇一生。這裡選取的是其中的四個片斷。
唐高宗李治即位一年以後,來到了長安城中的感業寺,將一個非常美豔的已經蓄長了頭髮的尼姑接回到長安的宮中。高宗的王皇后非但沒有吃醋,反而是異常地高興。可是,王皇后萬萬沒有想到,沒幾年,她的身家性命就葬送在了這個女子手裡。可以說,從這個女人踏進宮門的那一刻起,宮廷裡就硝煙四起,暗藏殺機,大唐江山從此不得安寧,但她也同樣用激情和夢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氣象,在中國的歷史上放射著無比輝煌的光芒。
重返皇宮
武則天碰到太子李治,是她政治生涯的真正開始。可是這一碰,它不是一般的男女接觸。這一亮相本身在歷史上就是一記轟雷。
那個時候,武則天的身份是皇帝唐太宗的才人,就是說她是唐太宗的女人,對於李治來說,她是庶母。當時唐太宗正病得厲害,就讓太子李治到床前來陪他,就在這個時候,李治與武才人一見傾心。這個出場,在歷史上是很震動的一個場面。
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有心機的人,因為她一直在尋找機會,這個今後的皇帝太子李治是一個機會,所以她會主動暗送秋波,以一種長姐似的關懷,把年輕的太子給俘虜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治因為從小就死了媽,太宗這些年來治理國家也很忙,這個年輕的庶母居然那麼地溫柔,使李治又有一種主動的行動。還有一點咱們也不能忽略,武則天長得還是很漂亮,是那個時代標準的美人。歷史記載,她的相貌是叫「寬額廣頤」。額頭比較寬,下巴也稍微比較長,人比較豐滿。對於性格懦弱的李治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從郭沫若到胡戟這一些人都認為,洛陽龍門石窟的盧捨那佛像就是武則天的一個寫真,就是按照她的那個模樣做出來的。
武則天做過唐太宗的才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後來在唐高宗立武則天做皇后的詔書中,就直面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承認這個武皇后是先帝的才人,但是,是先帝賜給我的,並不是有什麼「穢亂春宮」的問題。不管怎麼說吧,這兩個人在唐太宗晚年的時候,就埋下了感情的種子。
唐太宗去世之後,按照唐朝的規定,武則天被派到了感業寺做尼姑。對於一般的宮廷女性來說,如果到了尼姑庵裡面做尼姑,有可能就是青燈梵鐘,一輩子了此餘生。武則天能這麼甘心嗎?她肯定不。那一年在佛寺當中的生活武則天是怎麼度過的,我想那個煎熬是雙重的:一方面自己那種政治野心,希望得到重用、希望出頭露面的這個野心受挫了,同時在情感上也是被澆滅了。她知道,高宗在太宗去世滿週年的時候,一定會來行香。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才能夠堅持下來。她在尼姑庵裡寫詩,其中有一首收錄在《全唐詩》當中,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就是說,這一年,我天天在哭,我在想高宗,你不相信我怎麼想你嗎?我整個裙子是濕了又濕,濕了又濕,我都捨不得洗掉;為你流的眼淚,至今還鎖在我的箱子裡啊。
永徽元年5月26號這一天,是唐太宗的週年忌日,按照唐朝的禮儀制度的規定,當老皇帝去世一週年的時候,新皇帝要帶領群臣和後宮的嬪妃,一起去皇家的寺廟裡面,給皇帝來行香祭祀。
有人認為,性格決定命運,一點不假,要換其他的皇帝,一年多了,估計早就把這事兒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可是李治這個人就是那麼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多情之人,所以才導致了這次見面。
在貞觀末年,武則天對李治的這種吸引,不是一般的吸引,否則身為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他怎麼可能想起一個關係不大的人,一年以後還想起她來呢?我想是武則天已經對他吸引得太深了。
所以才會有《唐會要》上面的一段記載,說「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兩個人是面對面潸然淚下,那叫一個情意綿綿。對於武則天來說,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了。武則天採取的措施是哭,一見面不說別的,我上來先把你的心給你哭碎了。
武則天太瞭解李治了,李治是歷史上著名的會哭的皇帝。所以這一哭,就會勾起他這一年多來,壓在心裡的很多的情感,所以他再也逃不脫武則天布下的這種感情之網。武則天已經是二十五六的年齡,已經很成熟了,她對李治的把握是非常有信心的。經過這麼一番激情的表演之後,李治沒有把武則天從感業寺裡給帶走。
在李治的心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武則天也有擔心。可是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因為很快就有人從宮中給她送來一個消息,說皇后王氏讓你偷偷地把頭髮先蓄起來。這就奇怪了,為什麼不是李治下聖旨讓武則天開始蓄髮,而是王皇后找人送信讓她蓄髮呢?高宗從感業寺回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表現得悶悶不樂,整天若有所思,失魂落魄的樣子,高宗在皇后的追問下就說,還記得我們去感業寺,我們在那裡碰到了武才人,我心裡現在惦記著她,可是很難想辦法,要她回來,應該怎麼辦呢?可是他沒有想到皇后那麼痛快,皇后說這個事兒你不要擔心了,我來給你辦理,我肯定把她給你接回來。
王皇后腦子是不是進水了,把皇帝身邊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所謂情人,接到自己身邊來,成為將來和自己爭寵的一個人?
王皇后有她現實的目的,當時在宮中有一個蕭淑妃,明顯地比皇后更得高宗的寵,更根本的一個原因,王皇后這些年以來沒有為李治生下個一男半女,而蕭淑妃為高宗生下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李素節。這就不一樣了。素節生下來不久,高宗就立他為雍王。按照慣例雍王這個封號,一般是不封給嬪妃所生的兒子的,除了太子之外,雍王是諸王當中地位最高的。所以那個時候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有些威脅了,正好又碰上高宗這一段時間悶悶不樂,所以皇后就想到了一招她自認為的妙棋,就是想辦法讓高宗把武則天接進宮來,這樣就能夠讓高宗的心思轉移到這個成天日思夜想的女人身上來,把蕭淑妃忘到一邊去。對李治來說當然是喜出望外,正中下懷。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大概在永徽元年的年底,或者永徽二年年初的時候,武則天就秘密回到了宮中,而且就在前後,武則天已經為李治懷上了身孕。這一年武則天剛好28歲,她的人生被分成兩個十四年,第一個十四年她終於是進到了唐太宗的後宮,後又用了十四年的時間,等待著再次回到皇宮啊。王皇后和武則天真的叫各懷心事,結果是陰差陽錯,一拍即合。這樣說來,王皇后也算得上武則天的恩人。
武則天剛進宮的這段時間,看史書上記載,經常說她「卑辭屈體」,見到皇后一定會打招呼,一定是特別地客氣,非常地恭敬。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她很快就贏得了皇后,也贏得了皇帝對她的歡心,很快武則天就有了自己的合法的身份了,被唐高宗封為昭儀。而且武則天為高宗懷了身孕,這個事情對武則天的命運來說,是更加地關鍵。
對於高宗李治來說,那一段在太宗病榻前面的私情非常深,跟太宗給他賜的婚,娶的蕭淑妃是不太一樣的,更重要的,武則天的經歷那是歷盡滄桑,而且在尼姑庵裡面呆了一年多,那也不是白呆,修煉氣質,那種豐富的情感閱歷會很快地戰勝蕭淑妃,捕捉住高宗的。這也再次證明高宗有戀母情結,武則天看來是後宮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嬪妃,可是恰恰因為武則天成熟,蕭淑妃青澀,所以蕭淑妃敗下陣來。蕭淑妃還敗在一個問題上,皇后是支持武則天的。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基本上已經傲視群芳了,在後宮當中,她是王皇后之下,所有人之上。但是對於武則天來說,我想她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做高宗一般的嬪妃。而王皇后僅僅是把武則天當成她和蕭淑妃之間爭寵的一個棋子,可見王皇后不僅是社會閱歷不夠,連宮廷鬥爭的經驗也嚴重不足。
王皇后這個人恐怕不太聰明。但是也不能說王皇后一點沒有考慮,她應該說分析過武則天的背景和可能帶來的危險。但是她認為武則天不太可能。在當時那個政治環境下,能夠取代皇后的這些人,都是出自貴族家庭,武則天的門第不夠。再說,武則天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你曾經是先皇的才人,你有一個歷史的包袱在那裡,高宗能夠把這個改變嗎?所以王皇后不太擔心武則天會繼續往前走,威脅到自己。
但是王皇后也不想想,武則天是在李治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勾引李治了,這麼樣一個人,她怎麼就不警惕一點呢,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幹得出來的,你如果是按照常理來替武則天安排她今後的道路,那一定是大錯特錯了。
王皇后沒有警惕,其他人也同樣沒有警惕嗎?不,當時的輔佐班子,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包括皇后的舅舅柳氏,還有宰相韓瑗、來際這一批人都是站在皇后這一邊的,是維護皇后所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利益的這麼一個政權班底,這個班底當得知武則天懷有身孕的時候,這些人開始警惕起來了。永徽三年的七月份,也就是武則天肚子裡的孩子還有不到半年時間就要出生的時候,他們就把高宗的長子陳王李忠匆匆忙忙地立為太子,防止將來武則天或者蕭淑妃爭奪皇后的位置。
因為外朝大臣的攔截,不可能深入到皇帝的內宮去,所以武則天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在感情上,把高宗拉得越來越近。那段時間連連地為高宗在生孩子,永徽三年的十月,武則天為高宗生下了長子李弘。實際上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後,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她為唐高宗生下四男二女,佔唐高宗所有十二個子女當中的一半,而且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後,唐高宗沒有再和任何嬪妃有過生育的記錄,可見武則天在後宮的專寵到了壟斷的地步。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则天 #唐高宗
皇帝 春宮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皇帝 春宮 在 夏金剛ShiaKi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兩百年多前的江戶時代,盛行蒐藏春宮秘畫。今天,全球第一家錶商「寶珀錶BLANCPAIN」,以最高製錶技術賜予浮世繪春畫全新的生命...這支錶的幕後製作也同樣辛辣,請點選連結收看報導
https://shiakingkong.com/blancpain
麗江悅榕庄:紙牌屋第二季也在此取景的超級酒店
https://youtu.be/Zbc1pboTAIE
奧斯卡最佳影片幸福綠皮書戲裡戲外都好看:大嘴東尼比電影還精彩的冒險人生 https://youtu.be/s7iX5dNILaM
不要輕忽這件小事,殺傷力僅次於出軌的婚姻慢性病(神準)
https://youtu.be/4n0_RWtOmJ0
謝謝收看,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敬請點讚、訂閱、分享來鼓勵我,謝謝。
誠摯邀請您來我的個人網站和臉書走走:
個人網站 https://shiakingkong.com/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iakingkong115/
皇帝 春宮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故宮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佈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故宮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與俄羅斯埃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
1933年華北形勢突變,於是國民政府命令:故宮南遷文物。當時共計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北平故宮本院也留有相當多的珍品。後來又因八年抗戰,日本入侵南京,故宮文物再向西遷,分為北、中、南三路經火車和水運。經三年多至四川。後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又再度運回南京。194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將文物運往台灣島保存,因戰爭形勢突變只運了三次,其中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只運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大陸;但運至臺灣的文物皆為精挑細選的文物,所以意義仍十分重大。1萬多箱南遷文物中總共運臺2972箱,佔南遷箱件數的22%。期間南京中央政府曾下令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經火車運至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四散中國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但仍有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慶博物館等機構收藏保存清代故宮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原狀陳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養心殿、太極殿、長春宮、翊坤宮、儲秀宮、皇極殿、寧壽宮(部分)、文淵閣、壽康宮。熱門參觀點有鐘錶館(奉先殿)及珍寶館:寧壽宮區(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