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偉詮電再創新高+16%🎊🎊
#冠軍股絕代佳人現買現賺👏👏👏
#178優惠今日截止🎉🎉🎉🎉
#股市期皇后莊佳螢
#經濟日報連三季選股冠軍🏆🏆🏆
#多空狙擊手
最新的冠軍選股分享~
請加入佳螢的telegram頻道觀看
Telegram:
直接點擊加入
https://t.me/winner168168
LINE@
LINE ID搜尋: @winner168 (@不可省略)
若你是使用手機版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點擊網址就可以加入了)
20210604
大家午安😊
昨晚美股拉回整理
道瓊工業小跌23.36點
那斯達克下跌141.79點
費城半導體下跌57.79點
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
賣壓主要集中科技股
而台股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
昨天公布的確診數字
並沒有讓大家安心
好在疫苗部分已經傳來好消息
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
預計今天就會到達台灣
而且這只是第一批
美國也傳出疫苗支援台灣
短線因為疫情拉回的台股
反而出現好的買點
技術面來觀察
今天收盤雖然跌破5日線
但是季線持續翻揚
周K線拉出連三紅
我們持續看好下半年行情
主要是因為歐美各國將解封
因為歐美施打疫苗速度加快
加上輝瑞推出的新冠【口服藥】
也可望在年底上市
未來治療可望像吃感冒藥一樣
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治療
而這也帶動景氣回溫
包含食衣住行等報復性消費
都將在下半年一一展開
而下半年還有一重頭戲
就是新款iphone也將推出
目前全球10億名iphone用戶
只有10分之一已換5G手機
也就是說還有90%的人沒換
也讓下半年的換機潮
有機會超越去年
蘋概股的後勢值得期待
當然在汽車晶片問題慢慢解決後
預計電動車的銷量
也將在下半年爆發
這對台股都是正面利多
股票部分
還記的嗎?
早在五月中下旬
佳螢就不斷的強調
要帶領會員朋友
“搶賺反彈財”
我們也預告布局了
一檔接著一檔的冠軍股
來到今天這些股票
再度的噴出!
再度驗證佳螢的選股
冠軍股
【智勇雙全】
=【2436偉詮電】
狂噴+7%再創新高!🎊🎊🎊
來到78.3元大關!!🎉🎉🎉
67.4=>78.3
一張價差$10,900元
十張價差$10,900元
會員大賺+16%👏👏👏
買越多賺越多
小資男女的你都買得起
附上簡訊為證
我們5/28(五)預告
布局【文武雙全=偉詮電】
現買現賺之後!
股價持續的走高向上!
短短一周不要多
6/4(五)今天更大漲+7%
再創波段新高!
來到78.3元大關!!
即將要往8字頭挑戰!!!
67.4=>78.3
會員大賺+16%
之前就說過
要挑選”底部起漲”股票
讓會員賺好賺滿!!
再度驗證!!
偉詮電USB-PD新產品
準備搶攻快充市場
將鎖定蘋果
及非蘋陣營市場
未來將有爆發空間!
值得做期待!!!
另外我們答應會員
今天要布局的冠軍股
【絕代佳人=XXX6】
更是有不錯的表現!!!
會員現買現賺!👏👏👏
這檔特斯拉+蘋果雙題材
概念股將會
在未來有噴發機會!
讓我們拭目以待!!
為維護會員權益
佳螢暫不公布股名
相關的提示會在
【股市期皇后】節目
影音中跟大家分享
請大家務必鎖定節目!
本波從我們先前預告
搶賺反彈財布局
【良辰美景=景碩】大賺+23%💯💯
【智勇雙全=偉詮電】大賺+16%👏👏
【絕代佳人=XXX6】現買現賺🎉
哪一檔沒有領先預告?
事前推薦事後驗證?
這不就是你要跟的老師嗎?
六月份即將引爆作帳行情
盤面上將有更多股票
複製景碩、偉詮電模式
即將做噴發動作!!
我們也將一檔接著一檔賺!
趁著指數回檔
將有更多好股票醞釀好買點
我們也將”低檔卡位””
還沒跟上的務必跟上!
以免與賺錢擦肩而過!
慶祝~【智勇雙全=偉詮電】
再創新高!大賺+16%💯💯
限時推出!【178優惠】🎊🎊
只到今天!今日截止!!🔥🔥
想跟上腳步的請私訊👉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或來電☎️02-2389-8689
更多的財經資訊
歡迎加入佳螢的LINE社群~^_^
LINE ID搜尋: @winner168 (@不可省略)
若你是使用手機版
https://line.me/R/ti/p/%40winner168
(點擊網址就可以加入了)
Telegram:
直接點擊加入
https://t.me/winner168168
加臉書好友或追踪
https://www.facebook.com/li.jenny.142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beryljuang/
Youtube影音頻道 精彩解盤影片不容錯過!
(記得按讚,訂閱並打開小鈴鐺)
http://yt1.piee.pw/QAHKZ
粉絲團:【股市期皇后】
https://goo.gl/kN2VKT
社團: 【多空狙擊手】
https://goo.gl/doDc7b
經濟日報冠軍報導~
http://t.cn/EPem7cZ
皇將口服藥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47╱編輯推薦
天地無窮大,登高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醫學與登山•寫給現在與下一個世代的登山者
||網路時代~野外救援四面向 ||
筆者在中學時就對登山探險產生興趣,也曾經和家人一起爬過皇帝殿、七星山和觀音山硬漢嶺等步道,在那個懵懂的時代,有聽過山名,知道登山口在哪兒的也就這幾條路線。考上大學之後,幾乎是在新生訓練一眼看到登山社攤位就入社,此生和山結下不解的緣份……
登山風格在轉變
網際網路尚未普及之前,登山知識是封閉的。登山記錄、等高線地圖都很不容易取得;好像想學習武藝必須加入武林幫派一樣,想爬山,加入登山社團幾乎是唯一的方式。
彼時的登山社團,對於社員的教育傳承和活動的管理大多有相當嚴謹的制度。以台大登山社為例,入社之後有初級、中級山嚮導訓練、雪訓、初級、中級岩訓等多種課程。嚮導員需要考試,領隊由現任領隊選舉產生。設有山難防治小組,審查隊伍行程及隊員資格。登山的初始一定是團隊活動,除了合格的領隊嚮導,隊伍的成員也都要做任務編組,大廚負責擬菜單、採購和野外烹飪,裝備官負責擬定、借用檢查團體裝備及最後的清潔歸還,醫官當然是要負責準備藥物與醫材,並且在山上執行各種內外科醫療狀況的處理。因為唸醫學系,約大三或大四起,除非有學長同隊,我一定是責無旁貸的醫官;等到變成高齡學長,也就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各種訓練課程的登山醫學課程講師。
許多人都以為具有醫師身分的山友應該就會熟悉登山醫學,其實不然。筆者就有很多朋友同時身為專業醫師與登山高手,但他們不見得喜歡在登山活動中扮演醫師角色(更不要提非醫療背景的登山者了)。文化背景和制度潛移默化地型塑了那個時代登山者的風格,就像筆者,其實是因為長期擔任隊醫和為《台灣山岳》雜誌寫稿的驅力,而一直在這條路上。
把鏡頭拉回現在,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許多老字號的登山團體還在,但是教育和管理的功能已經弱化,變成以社交聯誼為主,成員也高齡化;更多年輕的登山者,他們不屬於任何登山社團。因為資訊取得容易,很多人以獨登、網路自組隊或參加商業登山團的方式爬山。這種迥異於過去的潮流中如何型塑一個健全的登山者(第146期的主題),是登山界領導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
現代醫學的進展速度比起網路世界不遑多讓,醫學知識也因為網路的普及而無遠弗屆。即使99%的進步都是在醫院中才能執行的醫療項目,屬於國民基本識能的基本救命術(BLS)也有了重大的進展:藉由CPR程序的簡化,以及體外自動去顫器(AED)的普及,已經有許多由非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急救成功的案例。然而在登山醫學這塊孤立的領域,外部資源進入的困難仍然嚴重限制人們在野地中執行救援。
我們以高山活動中,假設有一隊員發生嚴重頭痛、意識變化及走不動(疑似高海拔腦水腫HACE)為例,分別從知識、技能、設備、法規等四個面向來說明野外救援活動的限制,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1.知識:知識藉由網路容易取得,但取得並不等於理解與運用。如果曾經上過實體課程而有若干程度的了解,只是不記得細節(非醫療背景的人很難記住如診斷標準,醫學名詞的定義,預防和治療藥物的劑量和給法等),那麼谷歌大神、預存在手機的電子書、或是筆者正好在線上,都可以提供立即的參照。但是完全不曾學習(或是學到錯誤的知識)的人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腦水腫的早期症狀,也不知道它的嚴重性,即使下載了資料,也來不及理解及運用(也沒有設備)。
網路的知識缺乏審查機制,很難確保正確性或者是最新的知識,筆者曾經有多年前的關於傷口處置的舊作(內容已必須更新)被轉貼到其他網頁,直到有其他醫師指正才發現。尤有甚者,很多農場文或新聞媒體的報導,作者是靠點閱率來賺錢的。嚴謹正確的衛教文章很難吸引人,所以幾乎都是用誇大或甚至悖離事實的內容來搏取視線。比如說我們常看到高海拔不適用威而鋼(sildenafil)來救命的報導,事實上威而鋼只有對高海拔肺水腫HAPE的預防有用(而且有別的較便宜用藥如Nifedipine),本例的海拔腦水腫HACE不管是預防或治療,威而鋼都沒有效。可能是新聞記者只聽過威而鋼,或是認為這個藥名可以吸引讀者。反而是正確、有效又便宜的丹木斯(acetazolamide),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才有比較多的山友知道,但是知名度仍遠不及前者。
2.技術:知識除非化為行動,否則沒有任何用處。CPR的壓胸、AED使用、止血包紮、頸椎固定,本高海拔腦水腫可能會用到加壓袋如PAC,用面罩給氧等;YouTube上也可以找到教學片。但是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不只無法正確執行,可能大多數是呆若木雞或不知所措。要求獨登者或自組隊成員參加實做訓練課程是緣木求魚。目前只有登山團體的嚮導依法規規定需急救員資格,其他如PAC和氧氣使用等並未要求。雖然定期複訓是維持記憶與更新知識所必要,但是昂貴的訓練費用與時間消耗也對嚮導們造成莫大負擔。
3.設備:急救時所需要的一切,小到內外用藥物、包紮用的紗布、繃帶、透氣膠;大到頸圈、副木、擔架、氧氣和加壓袋等,除現在某些山屋有PAC,另排雲山莊醫療站有備AED和氧氣製造機等;如果你沒有帶上山,那知識和技術都變成紙上談兵,只能等山下的救援上來(除了直升機都要很久,我們的腦水腫患者可能等不到24小時就會死亡)。藥物和設備其實是登山醫學的最大罩門。在醫療院所的醫師只要有知識和技術就好了,設備醫院都有,即便有欠缺,轉院也是輕而易舉。把藥物設備帶上山要考量的除了重量、體積,還有藥物的效期及保存、購置的費用,持有及使用的適法性等一大堆問題。能發揮功能的醫藥箱,一言以蔽之就是又重又貴,很難保養,但是用到的可能性極低。筆者在台大山社時曾在社團建立一個公藥庫,出隊時領隊或醫官依活動型態及人數領用藥物醫材,如有使用就加以記錄,在歸還時繳費購買補回,保管人則定期檢視,替換過期或損壞的藥物醫材;在講究輕量化、個人化登山的時代,我想醫藥箱應該是優先被斷捨離的包袱。因為身負急救員重任,專業嚮導們會帶簡易的醫藥包上山。但應該怎麼帶能夠最輕、最便宜且發揮相對最大的效用,會因為活動型態和隊伍大小而有差別,必須個別化設計。因應「偶爾爬山」族群的需求,近年也出現不少登山露營裝備出租公司,帳篷、睡袋、睡墊等許多登山裝備都可以租賃的方式取得,那麼可否也可以相同的方式為之,由裝備出租公司來擔任公藥庫管理者的角色呢?筆者認為以目前的法規,只有傷口處理、包紮等外用醫材等,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其他所有的口服藥和注射藥(腦水腫的病人,可能要注射或口服高劑量類固醇)在目前非醫療專業人員或機構依法都不能購置及持有。希望這樣的情形將來有改善的一天。
4.法規:醫事及藥事法規就如同其他法規一樣,目的在阻卻相關的不法行為;但是僵化的規定及一些負面的判例,也常常使人們對在野外救護的助人善行遲疑。這個現象由於緊急醫療救護法的立法和歷次修定,把「野外地區傷病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納入而獲得部分解決。第14-2條規定「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準此,我們的個案疑似罹患高海拔腦水腫,是符合「生命之急迫危險」,可能在短期間內死亡的急症。使用加壓袋、氧氣或甚至藥物施予急救,應該任何人都可以執行。但是預防性投藥(如口服丹木斯預防急性高山症AMS)就不屬於急救措施,非醫療人員必須要在山下先請醫師個人處方,再帶去山上使用。而攜帶型加壓袋PAC目前被衛福部歸類為醫療器材,台灣現有的PAC都是相關單位專案引進的。非救護人員可以使用(在上述的急救行為)卻不能購置。諸此種種問題,期待將來能逐步改善。
紙短情長,為《台灣山岳》雜誌寫了十七年多的登山醫學專欄,也算對厚愛我一生的美麗山林小小的回報。在此和關注這個專欄的山友道別,不管是在山徑上或是在之後網頁形式的山岳雜誌上,我們後會有期。
文、圖/賴育民
#十七年
#台灣山岳26年
皇將口服藥 在 藍莓媽咪【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慘被虎頭蜂圍攻記😭😭
【和歌山縣新宮】第三天突發奇想將此趟旅程定調為「造訪日本古代神明之旅」副標為「為藍莓會考神明集氣發功」(藍莓本人表示:信心倍增⋯😂。
因為昨天在三重縣去了本居宣長紀念館看了描繪日本最古老歷史書的「古事記傳」,裡面其實就是講日本古代神明與天皇的故事。接著我們就去參拜了供奉天皇家祖先神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
今天我們前往和歌山的熊野古道,探訪千年前從熊野三山要到伊勢神宮的參拜古道,這一帶可以看到完整的日本古代參天巨木高聳入雲,行走其中彷彿在下個轉彎就會有人牽著騾子趕路出現,有穿越時空之感。這裡也已登入為世界遺產「紀伊山地靈場與参拝道」,此乃是自古以來山岳信仰的發源地,我看了路標光是從一個叫做馬越公園的休憩處走到伊勢神宮就要100公里,我們開車2個多小時抵達,千年前的人為了信仰不知道要走幾天,而且100公里只是這個參拜古道到神宮的距離,並非包含熊野三山的距離呀。又想到我們去神宮時看到到處掛著「感謝平成國民總參宮」的旗子,想到平成轉換令和年時大排長龍求取御朱印的隊伍綿延好幾公里,我們這次來神宮已經沒什麼人,我們在買御守的地方看才知道御朱印就是當場蓋一個紅色印章的紙,蓋一下2秒要300日圓。😂
中午在尾鷲市吃了海鮮料理後,下午我們就驅車前往另一個世界遺產花窟神社,這裡並沒有神社的建築,而是供奉的是天照大神的母親伊邪那美的御神體,所謂的御神體其實一座大石,據說她在練火神也把自己給焚了進去,之後化作了石頭供後世參拜。接下來我們去了今天第三個世界遺產熊野那智大社,這裡供奉了熊野夫須美大神,不僅熊野三山之一的大社,這裡也是全國4000熊野大社的本社,據說是日本第一大霊験的大社。今天下午是來日本第三天第一次遇到下雨,除了我的鞋子整個濕答答外,其實細雨濛濛,紫陽花正綻放,我們一路的心情都挺悠遊自在的。
但悲劇就發生在我們參拜完準備下山前往停車場的石階上,在漫長陡峭的石階中段上,我想請室友幫我們跟遠山的煙嵐一起照張相,就在我把手機交給他往回走後,突然我右背一陣劇痛,我拿傘的右手頓時手軟無力,然後我聽到蜜蜂嗡嗡作響的聲音,這時我才意識到我被蜜蜂叮了(就診時日本醫生說是虎頭蜂,藍莓說一共看到有4-5隻),緊接著是我後腦好像遭到重擊,我開始像喪屍一樣在陡峭的石階上甩頭髮,我把左手伸進頭髮裡一摸就摸到像蟬一樣大隻的蜜蜂,接著就是左腦、前腦依序被蟄,我聽到室友在我身後大叫他也被咬了,然後是小孩此起彼落的尖叫聲,我看到一隻像我的大拇指一樣大的虎頭蜂從藍莓的雨傘上掉下來,我反射地想伸出腳去踩,沒想到虎頭蜂像不死的蟑螂一下子又飛起來蟄我,我叫小孩快跑,小孩慌亂地就從濕滑的石階上往下衝到對街停車場。我穿著濕答答的鞋子,右背劇痛,拿著傘的右手無力地垂落,整個頭被三番兩次蟄了三處後,虎頭蜂所有的毒液直衝腦門,整個頭腦像是地雷即將爆炸一樣,我在石階上痛到天旋地轉,稍稍恢復意志力後,我才從石階上一步一步走回停車場。更恐怖的是我們在車上檢查傷勢時,藍天突然驚聲尖叫,因為有隻虎頭髮跟著他的雨傘進入了車裡,在車內狹小的空間亂竄,我整個已經痛到無法反應了,痛到心想虎頭峰如果想繼續蟄人,我應該就自我犧牲了。還好小孩反應很快打開車門馬上衝出停車場,也幸好雨天停車場沒什麼車,不然突然開門衝到停車場也是嚇到旁邊準備發車的臨車。
這時雨正大,我頭痛欲裂,全身痛到不停顫抖。室友火速開車至案內所,他冒雨跑過去詢問有沒有緊急藥品,看著他的身影,我腦海裡浮現出千百種可能性,想到後座的兩個小孩沒有受傷,不知是放心,還是太痛,我突然想到尿尿解毒的方法,好不容易生到有鳥鳥的兒子不是用來給我捧斗,不就是在此關鍵時刻為母貢獻童子尿解毒嗎?但想到那個愛面子的兒子會說外面很多人在看,再想到車上也沒有紙杯,三想我也不想要他直接把尿淋在我頭上⋯此時我一陣悲從中來,車外大雨滂沱,車內的我開始流淚滿面。
不久室友手上拿著傘,傘沒開卻淋著大雨慌張地回來說案內所裡面也有一個人也是被蜂蟄,案內所已經叫了救護車問我們要不要一起去,我以為只是抹個鎮痛的藥就好,沒想到要叫救護車的地步。我們用僅餘的理智想到救護車從山下出動再上山這樣要花兩倍時間,我們自己有車,加上我是痛到一秒都不能等了,所以我們就自己搜尋導航準備下山到最近的醫院,但開了40分鐘才到醫院,那時已經4:20,醫院過了4:00就休診了,只有對面一間藥局還開著,我們馬上去藥局求救,藥劑師看我們很慘的樣子,馬上緊急跟同事交代好,然後二話不說拿著車鑰匙開車載我和小孩,室友在後面開車跟著,藥劑師開著小路左轉右拐帶我們去另外一間還沒休診的醫院。
到了醫院,我們寫了初診單量了體溫(我36.3),量了血壓(我178),醫生馬上幫我們看診,我這時除了血壓很高外,我還有心悸,呼吸也很喘。醫生看了我是血壓節節升高而不是血壓下降,直說這樣應該不會危險引起休克,至少暫時沒有生命危險。接下來醫生詢問我們有沒有過敏體質、是不是初次被咬,聽說第二次被蟄的話就會有抗藥性,於是醫生建議我們馬上緊急點滴,除了解除虎頭蜂的毒液外,還可以減少發炎與減緩腫痛的症狀。接著我們就被帶到處置室,我們倆老就一人躺一床開始點滴,我因為右背腫得很痛,所以躺得很痛苦,整個頭裂欲炸,卻很怕死不敢亂動⋯⋯。打完了點滴後,室友說他好多了,而我是一點疼痛也沒有減緩,量了血壓還是172左右,醫生看我血壓還很高說如果我還有時間還可以再點滴,但想到小孩還不明就裡在外面已等了半個小時了,所以我們就決定請醫生開多一點的藥讓我們回去自己解毒。
從問診室出來候診室,看到小孩和旁邊等待看診的日本阿嬤已經打好關係了(大誤,事後小孩說阿嬤問他們在看什麼電子書,他們說自己是台灣來的,讀的這是中文字,日本阿嬤直說這真是太有趣了⋯⋯溝通僅止於此,據說之後都是雞同鴨講,但阿嬤自顧自跟小孩聊了很多,小孩無處可去也不知父母生死,只有留在原地豁出去亂答一通。
在等批價時,我心裡皮皮挫,想說這次醫藥費要花大錢了。因為我們留學返國時日本健保都停了,想當初在日本因為懷孕不是病,產檢一律自費,我在日本懷兩胎就算有健保每次產檢也是至少自費1萬日幣,但內容只有作很基本的驗尿、超音波檢查而已。今天做了檢查又打了點滴,我想一人應該要2-3萬吧。幸好最後兩人檢查點滴加4天份的口服藥和塗藥共約1萬1左右。日本是醫藥分開付款的,以前感冒的時候看個醫生大概也要2張鈔票左右,今天一人合計共5600,出乎我們意料的便宜,難道因為我們是台灣人才算我們便宜嗎?(抓頭
晚上在飯店附近吃了烏龍麵後就回飯店休息了,我查了一下原來虎頭蜂喜歡黑色的,我可能是以前生物沒學好,我一直以為蜜蜂喜歡亮色。而我和室友的衣服是深藍色,並且兩個小孩的雨傘也是深藍色,今天種種巧合算我們運氣不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以後去山上要盡量穿白色衣服才能防止虎頭髮的攻擊,請大家看到這個發文趕快告訴小朋友們,萬一被虎頭蜂蟄到真的痛到生不如死,媲美我陣痛三天48小時的慘烈,在用右手打字的現在我依然痛到快撞牆了,但是擔心現在不趕快記錄下來,此生我應該都不會願意再這樣仔細回想一次了,最重要的是還是想趕快告訴大家傳達上山穿白衣的正確觀念。是說這次我吸收了四倍虎頭蜂毒液,我想以後我應該更能忍毒耐痛,無形中升級成2.0版本了!😭
(話題貼上四秒短短影片,當時室友拿著手機準備幫我們照,緊接著就被虎頭蜂攻擊的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