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有這一層原因!
#甄嬛傳 #皇上跟兄弟們 #名字不一樣的原因
皇上跟兄弟們 在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還有這一層原因!太后早就告訴我們了!
#甄嬛傳 #皇上跟兄弟們 #名字不一樣的原因
皇上跟兄弟們 在 #皇上跟兄弟們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甄嬛傳》同為皇子,為什麼雍正叫「胤禛」,果郡王卻叫「允禮」呢? -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台灣好好網. 原來還有這一層原因! #甄嬛傳#皇上跟兄弟們#名字不一樣的原因* ... ... <看更多>
皇上跟兄弟們 在 皇上的兄弟有多難當?看看乾隆的兄弟們就知道了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他的資料記載很少,據說他因與父親雍正發生過嚴重衝突,被削籍而後處死。乾隆登基後對這個哥哥很是同情,即位後為其平反昭雪,恢復宗室身份,算是圓了 ... ... <看更多>
皇上跟兄弟們 在 Re: [請益] 皇帝的兄弟姊妹們的稱呼- 看板gallantry 的推薦與評價
: 皇上還在世時,他的小孩,男生是被稱為:皇子
: 女生是被稱為:公主(是嗎?)
皇子皇女是一種血緣身分的認定
因為在他們還沒長成、得到封爵之前只能用這種方式界定待遇
通常在皇子在長成後、得到爵位或到封國去,就叫"出閣"
此後原則上就稱爵位
皇女一般在結婚前才會得到封號
以下是歷代的基本稱呼
1.漢到魏晉南北朝:
皇子以其封國為號,如吳王、楚王、淮南王 等等
皇女只稱公主,沒有封號,依其丈夫的爵號或者母親的姓氏等來稱呼
如:平陽公主(平陽侯之妻)、衛長公主(衛皇后生的長女)
2.唐宋至明:
皇子依然以封國為號,但是皇子變成一字王,在官方文書中稱為親王
但是這種親王是標示其等級、並不出現在正式爵號中。
例如:雍王、齊王 等
二字王統稱郡王,以郡為號,通常是太子之子跟宗室,如:信安王、南陽王
皇女也稱公主,有封號,通常是以郡縣名為號,如:樂安公主、淮陽公主
但是到盛唐開始出現以吉語為號的公主,如:太平公主、安樂公主
也有以國為號的公主,但是通常作為皇帝姊妹姑姑的加號,
如:鎮國太平公主、涼國公主 等
3.清代:
皇子通通以吉語為號,都是一字,但是在清代尚軍功的傳統下,皇子未必
封王,入關前統稱貝勒,加上一些吉祥稱呼,例如:淑勒貝勒、載青貝勒
入關後,皇子依其生母的地位、皇帝的喜好與本人的才幹,從鎮國公、貝子、
貝勒、郡王、親王各等級不一。媽媽沒地位、不得老爹喜歡又沒什麼功勞的,
可能一輩子都是鎮國公,媽媽是寵妃、得老爸喜歡又有才幹的,通常從貝子
開始升,當然遇到政爭也有摔下來的,但是那是另一回事。
在鎮國公、貝子階段,一般以名字的最後一個字來稱,例如:澤公爺、瀾貝子
(當然這兩人不是皇子,只是舉例)
貝勒之後,會得一個字為號,通常是吉語或者象徵著皇帝對此人的評價,
例如:雍親王、直郡王、寶貝勒 ......等
清代的皇女是歷代以來唯一因為母親的嫡庶之分而有根本差距的時代。
皇后或太后所出,稱固倫公主
妃子所出,稱和碩公主
如果太后本身不是皇后,那麼她的女兒在新君登基後才會改封固倫公主
當然偶爾也會有例外,比如咸豐惟一的女兒榮安公主,因為兩宮太后都
很疼愛她,所以破例封固倫公主。還有恭親王的女兒,成為兩宮太后的
養女後,由於其生父與兩位養母之間的合作關係,也破例封固倫公主。
但是這是政治的問題~在此不論
: 那假設說皇上去世了 其中一位皇子登基成為新皇上
: 那麼其他的兄弟,會被稱為:王爺(?) 那親王又是什麼呢?
: 那麼皇帝的姐妹,仍然是叫做公主嗎?
新君登極,其兄弟的爵位基本不變
但是姊妹們從漢代之後就確立會晉升成長公主
如果新君也掛點、換新君的兒子登基
那麼姑姑們就會再往上晉升為大長公主
: 其他有郡主,郡王,國舅等等等的稱謂
: 真是搞得我好奇得要命阿~~~!!!
郡主在唐代是太子之女的封號,在明代之後才變成親王之女的封號
郡王解釋過了,基本上非皇子以外的爵位會隨著本人的才幹跟政治環境變化,很複雜
國舅是一個身分的稱呼,戲曲中連妃子的哥哥都稱國舅其實很奇怪
基本上,只有皇后的父母會有爵位,父死後由其兄弟繼承
漢代后父封侯、晉代封君
唐代的后父封什麼似乎沒有定論,但是會累贈官銜到三公三師
不過唐代皇后之母依慣例封國夫人,所以后父的等級應該是國公
宋明我不清楚
清代后父封承恩公
: 另外再偷渡幾個問題
: 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在皇子登基之後,那些王爺們是會封領地的?
: 所以一個領地就只會出沒一個王爺?然後整個領地的事務都會他管?
: (像是台北市一個王爺,高雄市一個王爺這樣?一城一個王爺?
: 還是像台北市是一個城,裡面劃出大安區-某某王爺 土城區-某某王爺)
: 會不會有哪位王爺沒封到領地哭哭的?那這樣還能稱作王爺嗎?
真正在封地有實權的只有漢初、西晉跟明初
基本上封國有實權對於帝國的管理是不利的
只要稍微有頭腦的皇帝都不會想把權力放到兄弟們手上
能夠看在老爸面子上花錢把兄弟們養到終老就已經是非常佛心的事
: 那麼公主會不會受封領地呢?
有湯沐邑(給公主梳洗用的領地)
但是只有漢代的公主在湯沐邑上有實權
後代的公主都是看封多少戶、跟國家拿多少錢過日子
: 拜託專業的各位可以抽空解答不專業的疑惑~
: 謝謝了!!
--
║ ║
┌─┐║ 根據不可靠的梁國史館傳說…… ║┌─┐
│┌│║九世強盜十八世惡人才會去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御史台當官! ║│┐│
│└┘║ 揪竟,臉比牆厚,心比墨黑的御史大夫有多黑心呢? ║└┘│
└──╜ 金魚,《拍翻御史大夫》 ╙──┘
說書地點:bbs://bs2.to:433 P_asbransa 或 https://www.plurk.com/asbrans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44.125
一般皇親是三百五百,一千,一千五,兩千,兩千五,三千 這種等級
加到三千的已經是頂級中的頂級
比如太平公主
我覺得應該有,但是就跟太皇太后一樣
比如中宗第一次登基後,高祖的女兒千金公主就已經是皇帝的祖姑母
但是沒有前例就停在現在這樣
不,皇后的姊妹正常狀況是沒有封爵的
但是在一些特例上就封了國夫人
比如武則天跟楊貴妃的姐姐
另外還有一位是唐玄宗的親阿姨、肅宗張皇后的祖母竇氏
是因為玄宗的媽死得早
竇氏有去幫忙養玄宗,所以封國夫人
這些狀況是特例
這裡只討論"皇女",皇帝沒出現的時代暫不論
公主有湯沐邑是從漢高祖的女兒起
是因為漢高祖的庶長子劉肥怕嫡母砍他
所以認自己的嫡妹魯元公主為娘
然後割了自己的封國說給娘當湯沐邑
意思是:娘~這點零用錢給您梳洗零花
這點我很懷疑,因為蓋印章小男孩封王是雍正十一年的事
那時他早就已經成年結婚出來作事了
沒道理沒有個爵位
一開始就封親王,不太像雍正會做的事
應該是親王之前的紀錄在編寫的時候砍掉了
不知道狀況是否如此,只是我猜測的
不客氣
※ 編輯: Lorenzia 來自: 61.216.44.125 (06/07 11:34)
我好希望能穿越去當狗仔隊啊~
※ 編輯: Lorenzia 來自: 61.225.5.193 (06/07 15:00)
是"加號"
中宗當時是在太平跟相王的稱號上面各加了個號
太平是鎮國太平
相王是安國相王(大安國寺就這麼來的)
因為這東西是個特例中的特例
在此之前的公主也都沒有加個X國公主
懷疑是從這裡起的
謝謝指正,我寫的時候沒有詳察
※ 編輯: Lorenzia 來自: 61.225.5.193 (06/07 22:33)
或許您的說法有其他研究的基礎
由於我個人在漢代的部份完全沒有研究
只能很粗淺地引用史記索隱的說法
【索隱】案:衛子夫之子曰衛太子,女曰衛長公主。是衛后長女,故曰長公主,
非如帝姊曰長公主之例。
出自史/正史/史記/書 凡八卷/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P.1355)
另外,我仔細看了一下關於衛長公主的部份
衛長公主的稱呼似乎是在她下嫁之前、還未獲得邑號的稱呼
在她出嫁之後就更名為當利公主了
換言之,衛長公主或許是還未出嫁前的稱呼
※ 編輯: Lorenzia 來自: 61.225.4.101 (06/09 16:28)
... <看更多>